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6CS30型杀青机内在制叶叶温、含水率、叶面界面水蒸汽分压,酶活性等参数的测试,分析了杀青过程及机具的热力学特性和它们对成品茶品质的影响,证实了在杀青阶段高温和恒率失水过程的是取得高品质茶叶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通过控制连续杀青的次数,探索能够使杀青叶存放一定时间,同时又不影响其后续加工和干茶品质的杀青方法。结果表明,1次、2次杀青处理后的杀青叶,在存放的过程中没有出现红变现象,3次杀青处理后的杀青叶,对干茶品质会造成一定影响。说明在茶叶加工过程中,完全可以通过控制1次杀青、2次杀青时杀青机的温度和杀青时间,以达到使杀青叶存放一定时间,又不影响后续加工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茶叶杀青温度的控制是保证茶叶杀青质量的关键,但目前茶叶加工中多采用的传统手工杀青及机械杀青过程中的杀青温度波动范围大,难以稳定,无法保证杀青品质的一致性。采用基于PID算法的PLC温度控制方法,设计出茶叶滚筒杀青机的温度控制系统,实现了对杀青温度的稳定控制。该系统工作稳定、茶叶杀青品质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近五年茶鲜叶杀青工艺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杀青是绿茶加工重要工序之一,是形成绿茶特有"绿汤绿叶"性质关键所在。在概述鲜叶杀青工序前提下,主要介绍了滚筒杀青、热风杀青、蒸汽杀青和微波杀青等4种杀青方式以及杀青设备研制方面的进展,最后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前提下,对杀青工艺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茶叶加工过程中现代杀青方式对茶叶品质的影响,从而为贵州扁形茶加工提供参考,促进贵州茶产业的优质化发展,设计了滚筒杀青、微波杀青、滚筒+微波杀青3种杀青方式,以杀青前后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和样品茶感官审评结果为判断依据,对比3种杀青方式对贵州扁形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滚筒+微波杀青效果较好,茶样感官品质优于滚筒杀青和微波杀青处理,微波杀青的样品在外形形状上明显优于滚筒杀青和滚筒+微波杀青处理。  相似文献   

6.
为了充分利用甜茶叶中的有效物质,本研究探究了滚筒杀青、微波杀青、蒸汽杀青、锅炒杀青和红碎茶5种加工方式对甜茶中根皮苷、根皮素、槲皮苷、槲皮素和三叶苷5种有效成分的影响.在对其进行感官审评的基础上,通过高效液相法(HPLC)测定了5种不同加工方式下5种有效成分的含量.结果 表明,锅炒杀青和微波杀青工艺的甜茶感官审评得分更...  相似文献   

7.
不同杀青与揉捻工艺对名优绿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索不同杀青与揉捻工艺对名优绿茶品质的影响,试验设置快速杀青(5.5 min)、慢速杀青(9.5 min)和轻揉捻、不揉捻组合处理。对茶样的感官审评和生化成分测定分析表明:慢速杀青过程中茶叶自身酶类的酶促作用较充分,杀青叶的水浸出物、氨基酸、可溶糖含量分别为46.49%、3.92%、3.08%,均高于快速杀青叶的45.52%、3.77%、2.87%,而茶多酚含量25.44%,稍低于快速杀青叶的26.90%;轻揉捻茶样的酚氨比值平均下降4.61%,生化成分比例协调,感官品质优者总分达90.75分,因此,名优绿茶初制宜选用慢速杀青和轻揉捻工艺组合。  相似文献   

8.
比较了滚筒杀青、微波杀青、滚筒十微波杀青和微波十滚筒杀青4种杀青方式对绿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杀青的绿茶理化成分含量高,具有色泽翠绿的特点;滚筒杀青的绿茶理化成分含量次之,香气高长,具有令人愉悦的清栗香;  相似文献   

9.
彭秀英  陈亚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2332-2333,2336
在对绿茶杀青工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PLC控制技术、PID控制理论和功率调节技术,研究设计了基于PID控制的杀青机分级变功率恒温控制系统,实现了杀青机杀青温度的恒温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10.
热风杀青技术在茶叶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风杀青技术是利用热风发生炉产生的高温热风,对鲜叶进行高温杀青的过程.由于热风杀青机是使用高温干燥热风,故能快速完威杀青作业,并且能杀匀杀透,使杀青叶保持翠绿色泽,成茶香气较高、滋味醇和,是目前茶叶加工上应用最新型的杀青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不同工艺杀青对氨基酸组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分析了三种工艺杀青的扁形特种绿茶氨基酸的组分含量,三种工艺杀青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含量以及苏氨酸和茶氨酸、蛋氨酸含量均为蒸汽杀青>锅炒杀青>滚筒杀青,而且蒸汽杀青茶叶具有一种特殊的清香。结果表明,不同工艺杀青方法对氨基酸含量和组分有一定影响,通过工艺技术措施的作用对茶叶中氨基酸含量及组分进行调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鲜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r(Fr.)Sing.]杀青方法及干燥工艺,比较了不同杀青方法和干燥工艺对金针菇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漂烫、蒸气和微波杀青处理15 s均可以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热风干燥温度50℃、装载高度1.0 cm时金针菇干燥速度较快,品质较好;采用DSC法测定金针菇菇柄和菇帽的共晶点分别为-16.5、-18.8℃,共熔点分别为-1.7、-1.4℃;不同杀青处理冷冻干燥过程中金针菇水分含量变化情况不同,冻干22 h时,水分含量为漂烫杀青鲜样蒸气杀青微波杀青;不同干燥工艺得到的金针菇品质分析中,冻干样品品质最好,其次是变温热风干燥样品;综合成本因素,变温干燥是处理金针菇经济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杀青技术对绿茶品质的影响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杀青是绿茶加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对绿茶的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而绿茶的品质主要体现在色、香、味、形4个方面。简述了国内外制茶技术的发展状况以及杀青的目的和要求,重点阐述了不同杀青方式、杀青温度和时间、鲜叶摊放时间和程度以及投叶量对绿茶品质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总结,以更好地提高绿茶品质及其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绿茶微波-远红外辅助杀青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研究以秋茶和春茶为原料,通过改变杀青机的微波辐射功率和转速,并辅助远红外照射的方法,探索微波+远红外辅助杀青处理,对秋茶、春茶鲜叶杀青效果及干茶品质的影响。秋茶试验表明,微波+远红外辅助杀青时,在高微波辐射强度,高转速情况下,杀青效果较好,杀青效果较好的杀青叶含水量在61%左右。春荼试验表明,微波+远红外辅助杀青时,在低微波辐射强度、低转速情况下,杀青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比较绿茶加工中不同热源杀青机械的能耗和热效率。[方法]对四川省茶叶生产企业杀青工序中使用的燃气式和燃煤式滚筒连续杀青机在实际生产中的燃料消耗进行测定、计算、分析。[结果]试验得出,热源为天然气的6CST-70型滚筒连续杀青机和热源为烟煤的6CST-60型滚筒连续杀青机对1 kg单芽鲜叶进行杀青工序需要消耗的热量及热效率分别为4 615.92 kJ、23.35%和6 732.80 kJ、16.01%。在扁形芽茶杀青工序中,不同热源杀青机械的热能利用率不同,使用热源为天然气的6CST-70型滚筒连续杀青机的热效率优于使用热源为烟煤的6CST-60型滚筒连续杀青机的热效率。[结论]研究可为茶叶机械设备生产企业降低杀青机械能耗并提高效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名优绿茶杀青工艺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30型滚筒连续杀青机的杀青温度和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杀青温度和时间对杀青叶品质有较大影响;在温度低于160℃时杀青,随温度的升高,茶叶茶多酚和氨基酸含量增加,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下降;随杀青时间的延长,氨其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而叶绿素和茶多酚则呈下降之势;当杀青温度超过160℃时杀青在任一时间内茶叶都会焦变。30型滚筒连续杀青机杀青的适宜温度是140℃,时间为35~55s。  相似文献   

17.
杀青方式对秋季绿名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对秋季不同品种茶鲜叶进行绿茶杀青工艺试验,从杀青叶叶象、成品茶感官品质和内含物3个方面分析了杀青工艺对茶叶品质的影响,认为:微波、汽热杀青能很好地保持绿茶色泽和提高茶叶鲜味品质,更适于秋季绿名茶的杀青工艺,锅炒杀青虽然熟粟香更明显,但对于叶质较厚的中、大叶种,不容易杀透、杀匀,而且苦涩味较重。  相似文献   

18.
杀青工艺对柿叶绿茶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研究了杀青条件对安溪油柿柿叶绿茶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柿叶鲜叶不切,直接以炒青机炒青有利于柿叶绿茶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可溶性糖等主成分的保留;杀青温度150℃、杀青叶量0.60kg、杀青时间2或3min的杀青条件能较好地保持柿叶绿茶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和水浸出物等主成分.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比较绿茶加工中不同热源杀青机械的能耗和热效率。[方法]对四川省茶叶生产企业杀青工序中使用的燃气式和燃煤式滚筒连续杀青机在实际生产中的燃料消耗进行测定、计算、分析。[结果]试验得出,热源为天然气的6csT.70型滚筒连续杀青机和热源为烟煤的6cST-60型滚筒连续杀青机对1kg单芽鲜叶进行杀青工序需要消耗的热量及热效率分别为4615.92kJ、23.35%和6732.80kJ、16.01%。在扁形芽茶杀青工序中,不同热源杀青机械的热能利用率不同,使用热源为天然气的6CST-70型滚筒连续杀青机的热效率优于使用热源为烟煤的6CST-60型滚筒连续杀青机的热效率。[结论]研究可为茶叶机械设备生产企业降低杀青机械能耗并提高效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汽热杀青、热风杀青和滚筒杀青3种杀青方式及其加工过程绿茶生化成分的变化及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杀青方式对茶在制品生化成分变化的影响不同,汽热杀青因蒸汽穿透力强,杀青时间短,茶多酚、酯型儿茶素的减少量与氨基酸等水解产物的增加量相对较少,使毛茶茶汤浓烈;汽热杀青能快速抑制氧化酶的活性和最大限度地减少叶绿素的破坏,使毛茶的汤色、叶底较绿;而采用热风杀青制得的毛茶香气高长,滋味浓爽,除色泽稍次于汽热杀青外,其余各品质指标略优于汽热和滚筒杀青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