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热处理对青椒冷害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鲜青椒为试验材料,研究热处理抑制贮藏期间青椒冷害的发生和机理.采用37℃热处理24 h,对照为20℃,然后在0℃条件下贮藏;对贮藏过程中冷害发生及与冷害的发生相关的细胞膜渗透率、丙二醛含量、叶绿素含量以及自由基清除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7℃热处理可以减轻青椒低温贮藏冷害发生,延缓细胞膜渗透率的上升和丙二醛(MDA)的积累,延缓叶绿素含量的下降,提高膜脂过氧化保护酶POD、SOD、CAT活性,保护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以新鲜青椒为试验材料,研究热处理抑制贮藏期间青椒冷害的发生和机理.采用37℃热处理24 h,对照为20℃,然后在0℃条件下贮藏;对贮藏过程中冷害发生及与冷害的发生相关的细胞膜渗透率、丙二醛含量、叶绿素含量以及自由基清除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7℃热处理可以减轻青椒低温贮藏冷害发生,延缓细胞膜渗透率的上升和丙二醛(MDA)的积累,延缓叶绿素含量的下降,提高膜脂过氧化保护酶POD、SOD、CAT活性,保护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弱光敏感型S404和耐弱光S1两种不同生态型黄瓜自交系,在人工气候室内,研究了弱光对黄瓜幼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了解黄瓜苗期弱光响应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弱光处理可使黄瓜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Pn)、多糖含量、酸性转化酶(SAI)、中性转化酶(NI)、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蔗糖合成酶(SS)活性下降.随着...  相似文献   

4.
研究不同越冬栽培稻种质资源的耐寒生理生化特性,为越冬栽培稻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20份普通越冬栽培稻种质为试验材料,测定并分析了常温(25℃)和低温(4℃)胁迫4 d后幼苗的叶绿素、丙二醛和SOD活性等5个耐寒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正常生境下,20份普通越冬栽培稻种质幼苗期5个耐寒指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极显著差异。低温胁迫后,20份供试材料幼苗的5个耐寒指标发生了显著变化、同样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极显著差异;各供试材料幼苗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低温胁迫值较常温值均表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且它们的下降幅度不一致,分别为-36.46%~-90.31%,-70.54%~-94.03%。然而,丙二醛、脯氨酸和SOD活性3个耐寒指标低温胁迫值较常温值升降趋势不一致。其中,黄糯2号、晚粳糯M99037和常农粳3号丙二醛含量低温胁迫值较常温值显著降低,其余17份材料丙二醛含量值较常温值显著上升变化;铁粳稻4号、镇稻7号和津稻1187等8份材料脯氨酸含量低温胁迫值较常温值呈上升变化,其余12份材料较常温值呈下降变化。鄂晚稻15和津粳杂四幼苗SOD活性低温胁迫值较常温值略微下降、其余18份材料幼苗S...  相似文献   

5.
氯化钙对低温胁迫下番茄幼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氯化钙如何影响番茄冷胁迫过程,得出氯化钙提高番茄幼苗耐冷性机制,进行了冷害指数调查、生理指标测定。使用光照培养箱低温处理耐冷型‘O-33-1’和冷敏感型‘NY2000’,依照氯化钙处理浓度的不同记为CK、T1、T2、T3,对不同处理调查冷害指数,测定叶绿素含量,测定丙二醛(MDA)、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研究表明,冷胁迫外源喷施氯化钙时,‘O-33-1’冷害指数、MDA含量、POD含量先下降后升高,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SOD活性先升高后下降;‘NY2000’冷害指数先下降后上升,SOD活性先升高后下降,MDA含量不断升高,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基本不变,POD则表现得没有规律。不同品种响应氯化钙提高耐冷性表现出差异;低温胁迫下,叶绿素的降解受到抑制从而提高了番茄幼苗耐冷性;耐冷性的提高与外源氯化钙导致抗氧化酶活性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6.
临界低温弱光对黄瓜光合特性及其酶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在连续4d单一临界低温15℃/8℃(昼/夜)和临界低温弱光下对黄瓜的光合性状及其酶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单一临界低温下黄瓜各品种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量子产额(yield)、光合速率显著降低,而在临界低温弱光下,叶绿素荧光量子产额上升后又下降,叶绿素含量降低速度变慢,反映碳同化酶活性的M峰值减弱,RuBp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后又有回升,处理过程中电解质渗漏率降低。处理4d时黄瓜光饱和点显著降低。温度-光合速率曲线变化表明,黄瓜的光合适温发生偏移,表现出低温适应性,品种间以新泰密刺表现出较强的耐低温性。  相似文献   

7.
程露  职铭阳  吴迪  陆劲羽  项阳  郑晓明  逄洪波 《种子》2022,(2):25-30,39
发掘苗期耐寒种质资源,培育耐寒品种是减少冷害影响的有效手段.以30份水稻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水稻幼苗在人工低温胁迫条件下叶绿素含量(SPAD值)、光能转化效率(Fv/Fm)值及PSⅡ潜在活性(Fv/F0)值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后,各供试材料幼苗叶片中SPAD值、Fv/Fm值以及Fv/F0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粳...  相似文献   

8.
摘 要:采用5℃低温处理,研究Atfad8叶绿体转基因烟草对冷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烟草幼苗的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增加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先上升后下降。 Atfad8叶绿体转基因烟草的M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植株,而抗氧化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植株。Atfad8基因的导入提高了烟草幼苗的耐冷害能力。  相似文献   

9.
弱光对春季温室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弱光明显抑制黄瓜的生长发育,主要表现为植株干重降低、茎变细、产量降低、畸形瓜率增高等。弱光导致叶绿素含量下降、净光合速率明显降低。经过弱光处理后的黄瓜幼苗,无论在正常光照下还是在弱光条件下继续生长,其净光合速率均比对照明显降低,而气孔导度和细胞间隙CO2浓度的不同变化说明:在弱光条件下黄瓜幼苗净光合速率的降低是由气孔限制因素造成的;在正常光照下净光合速率的降低可能是由非气孔限制因素造成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测定发现,弱光处理后,黄瓜幼苗和成株的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不同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说明弱光胁迫并没有使光合作用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发生实质变化。弱光导致类胡萝卜素含量的下降,可诱发光抑制作用。不同的黄瓜品种对弱光胁迫的反应不同,不同的弱光处理方式对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也不相同。多组数据表明,自交系Q21耐弱光能力较强,而T94耐弱光能力较弱,这与多年田间观察的结果一致。对光合作用能量吸收和转换起决定性作用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破坏较少,是品种耐弱光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天达2116’对冬小麦膜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室内栽培冬小麦幼苗,在人工气候箱内模拟低温(2℃)冷害条件,冷害前后对冬小麦叶片喷施‘天达2116’,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NBT光还原法、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Bradford法和蒽酮比色法分别测定冬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研究‘天达2116’对冬小麦抗低温冷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天达2116’对低温冷害冬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的影响差异显著;低温冷害处理后冬小麦叶片MDA、可溶性糖含量增加,经‘天达2116’处理后可使两项指标均显著下降;随着冷害时间的延长,MDA、可溶性糖含量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低温冷害处理对冬小麦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影响较小。‘天达2116’对冬小麦叶片的生长状况起到积极的保护作用,能够提高冬小麦抗低温冷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为揭示低温和光强对我国北方烤烟幼苗移栽期生长的影响,采用室内盆栽方法,模拟研究我国北方早春低温(8±2)℃和光强(模拟弱光:200μmol/(m~2·s);模拟强光:1 000μmol/(m2·s))不同组合,对移栽期烤烟幼苗叶片活性氧代谢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1,2 h后弱光处理下烤烟幼苗叶片的O_2~速率没有明显变化,但低温后强光处理下O_2~产生速率明显增加,低温后不同光强下烤烟幼苗叶片的H_2O_2含量均明显增加,并且低温胁迫1,2 h后强光处理下O_2~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增加幅度均明显大于弱光处理。低温胁迫1,2 h后200μmol/(m~2·s)光强处理下以及低温胁迫1 h后强光处理下烤烟幼苗叶片的SOD和APX活性明显增加,但低温胁迫2 h后强光处理下SOD和APX活性却有所降低,即(8±2)℃低温胁迫2 h后强光处理抑制了烤烟幼苗叶片抗氧化酶的活性。不同处理下烤烟幼苗叶片活性氧的变化导致了叶片MDA大量积累,膜质过氧化程度的增加,同样MDA含量的变化幅度也表现为强光处理大于弱光处理,低温处理2 h大于低温处理1 h。低温1,2 h后弱光下烤烟幼苗叶片的Fv/Fm和Fv/Fo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但低温后强光下Fv/Fm和Fv/Fo却明显降低,同样低温2 h处理的降低幅度均大于低温1 h处理。  相似文献   

12.
低温胁迫对玉米幼苗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马凤鸣  王瑞  石振 《作物杂志》2007,23(5):41-45
东北地区玉米的冷害通常是发生在苗期的延迟性冷害。为研究玉米抗冷害机制,筛选适合黑龙江省种植的抗冷害品种,选取东北地区主栽的44份玉米材料,在5℃下进行低温胁迫试验,抗冷性分级后从不同的级别中筛选出4个代表性的品种。采用盆栽方法,在三叶期进行低温胁迫试验,设5个温度梯度,5个胁迫时间。试验结果表明,丙二醛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均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快速增加,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强而增加;抗性强的品种,脯氨酸含量增加的幅度大,丙二醛含量增加的幅度小。不同温度下、同一温度不同品种保护性酶有着明显变化和差异。玉米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均降低,但下降幅度随胁迫程度的加强而增加,抗性强的品种下降幅度小。 ;  相似文献   

13.
低温弱光对茄子幼苗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茄子幼苗在低温弱光(10℃/5℃ 昼/夜,光强60和120μmol/)胁迫和恢复各7d后的部分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弱光胁迫后茄子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叶绿素(Chl.)含量显著降低;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光饱和时的Pn、表观量子效率(AQY)降低;CO2补偿点(CCP)升高,CO2饱和点(CSP)、CO2饱和时的Pn、光合能力(A350)、CO2羧化效率(CE)降低;POD和CAT活性明显下降;Pro.和MDA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均以低温下较强光照时(120μmol/)的变化幅度较大;恢复7d后除MDA含量基本恢复到对照水平外,其它各项指标仍然不能恢复到对照水平。试验条件已使茄子幼苗发生了膜脂过氧化作用,并对茄子幼苗叶片光合机构的结构和活性造成了不可恢复性的伤害。  相似文献   

14.
以2种生态型黄瓜品种为材料,在人工气候室内,研究了弱光对光系统Ⅰ(PSI)水-水循环电子传递过程中一系列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了解黄瓜苗期弱光响应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在弱光胁迫的早期,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抗坏血酸过氧化氢酶(APX)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活性比对照有所增加,但随着黄瓜幼苗对弱光的不断适应...  相似文献   

15.
以西葫芦进口品种元帅和地方品种X6-4为试材,研究了12℃低温和140 land/(m2·s)弱光同时处理对二者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Pn)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弱光使两品种西葫芦幼苗Pn显著下降,元帅Pn的下降幅度较小,并在恢复生长12 d后基本恢复至对照水平;低温弱光胁迫条件下,两品种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有效光化学效率Yield、光化学淬灭系数qP及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元帅的各项参数下降幅度较小且在恢复生长12 d后各参数均能恢复或接近对照水平.说明12℃低温140μmol/(m2·s)弱光条件下,元帅PSⅡ反应中心所受的伤害轻,反应中心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较高.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我国北方烟草移栽期温度和光强等限制因素对烟草光合作用的影响,利用快相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技术研究了低温((8±2)℃)处理2 h后弱光(200μmol/(m2·s))和强光(1 000μmol/(m2·s))处理对烤烟幼苗叶片光化学活性、PSⅡ电子传递以及类囊体膜的聚合状态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后弱光处理没有明显改变烤烟幼苗叶片的OJIP曲线形态,但低温后强光处理下烤烟幼苗叶片的OJIP曲线形态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低温后强光处理下烤烟幼苗叶片的Fv/Fm和PIABS均明显降低,即叶片PSⅡ光化学活性降低,而低温后弱光处理则没有明显降低烤烟幼苗叶片的PSⅡ光化学活性,说明低温后强光是引起烤烟幼苗叶片光抑制的重要原因。低温后弱光处理没有改变烤烟幼苗叶片的VJ、Mo和Sm,但低温后强光处理下烤烟幼苗叶片的VJ和Mo明显增加,而Sm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说明低温后弱光处理并没有抑制烤烟幼苗叶片PSⅡ受体侧的电子传递能力,但低温后强光处理下烤烟幼苗PSⅡ受体侧电子由QA向QB传递能力明显降低,并且这直接与低温强光引起QB接受电子能力的降低有关,而不是PQ库容量降低间接效应造成的。低温后弱光和强光处理均没有明显改变烤烟幼苗叶片的VL和VK,即(8±2)℃的低温处理2 h后弱光和强光处理均没有使烤烟幼苗叶片的OEC活性降低,也没有造成叶绿体类囊体的解离。强光是加剧低温胁迫后烤烟幼苗叶片光抑制的重要诱因,北方春季烤烟移栽期可以考虑阴天移栽或移栽后中午适度遮阴,避免强光伤害。  相似文献   

17.
以香蕉品种‘巴西蕉’为材料,用H2O2、CaCl2、H2O(CK)喷洒香蕉幼苗植株,在人工气候箱中模拟低温胁迫,观察香蕉幼苗对低温的反应,研究外源H2O2、CaCl2对香蕉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巴西蕉对低温敏感,且随着温度的降低,幼苗冷害症状加剧严重,膜透性加大,叶绿素降解加剧;和对照(CK)相比,低温胁迫下,外源H2O2、CaCl2能够提高7℃低温胁迫期间香蕉叶片脯氨酸含量和POD、CAT活性,降低MDA的积累。外源H2O2、CaCl2能有效降低香蕉幼苗叶片膜透性,减缓叶绿素的降解,减轻冷害程度,提高香蕉幼苗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番茄植物交叉适应现象及其生理机制,以番茄品种东农704为材料,研究了低温和高温锻炼后番茄幼苗在2℃低温下叶片中丙二醛(MDA)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番茄幼苗经过适宜的低温和高温锻炼均可提高幼苗的抗冷性,并且高温锻炼在提高番茄幼苗抗冷性方面明显优于低温锻炼。2℃低温胁迫1d,未经锻炼幼苗与锻炼幼苗相比,其MDA含量明显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大幅度下降,即使在恢复生长2d后,MDA仍维持在较高的水平,SOD、POD和CAT活性水平也较低。番茄幼苗在低温和高温锻炼后、低温胁迫后和恢复2d后,MDA含量和酶保护系统变化各有异同。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番茄植物具温度逆境交叉适应性,低温和高温锻炼诱导的番茄抗寒机制存在着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合肥地区春季大棚光温环境与番茄耐低温弱光指标的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摘要:为了解合肥地区春季大棚内的光温环境,筛选番茄耐低温弱光的指标,为选择适于本地大棚栽培的番茄品种提供依据。通过对2008年3~4月份大棚内外温度、光照的观测和大棚内不同番茄品种的栽培试验,研究了大棚内外的光温环境,低温弱光对13个不同番茄品种苗期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大小、MDA含量和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大棚内温度在20℃左右、比棚外平均高5℃左右,大棚内光强平均为20kLx。多云或者阴雨天,大棚内出现低温弱光环境。不同番茄品种叶绿素含量不同,美洲豹、天福168叶绿素含量高,天福501净光合速率大,与其低温弱光的适应性一致。低温弱光处理对不同番茄品种叶片MDA的含量和SOD活性的影响不同。天福501、天福168番茄MDA显著低于对照、SOD活性则显著高于对照。文章对低温弱光环境与番茄耐低温弱光指标进行了讨论,指出苗期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水平和低温弱光下MDA含量是选择耐低温弱光番茄品种筛选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多胺对玉米种子吸胀期间耐冷性和种子发芽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以玉米耐寒自交系黄C和低温敏感自交系Mo17为材料, 研究了亚精胺(Spd)和精胺(Spm)引发对玉米种子吸胀中的耐冷性和种子发芽能力的影响。种子经0.25 mmol L-1的Spd和Spm引发72 h后, 在5℃下低温吸胀不同时间(12、24、36和48 h)。结果表明, Spd和Spm引发提高了胁迫期间两自交系胚内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 以及可溶性蛋白质和脯氨酸(Pro)含量, 降低了胚渗出液的核苷酸含量, 同时显著提高发芽率, 并显著缩短平均发芽时间。低温吸胀48 h后, 与对照相比, Spd和Spm处理分别提高两自交系种子的平均发芽率18.5%和14.0%, 分别缩短平均发芽时间1.21 d和1.14 d。黄C在种子吸胀期间的耐冷性强于Mo17。总之, Spd和Spm处理能提高玉米种子吸胀期间的耐冷性, 提高低温胁迫下种子发芽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