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张超 《中国种业》2020,(11):81-85
本试验以不同品种大花萱草为试材,研究了其品种间的杂交亲和性和结实状况。结果表明:大花萱草自交亲和性很低,杂交亲和性也普遍偏低。在17个杂交组合中,金娃娃与不同品种的杂交坐果率相对较高,其中金娃娃♀?红运♂坐果率最高,为27.9%;其次是黄绣客,红运最低。不同授粉方法对大花萱草杂交亲和性影响效果为:2g/L赤霉素 > 2g/L NaCl >4g/L赤霉素>切割柱头>蕾期授粉>1g/L赤霉素>常规授粉。大花萱草结实率的高低与父本的花粉活力、母本柱头可授性、花粉管萌发生长状态及胚败育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2.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7):5782-5792
紫牡丹是进行栽培牡丹花色改良育种的关键亲本之一。设置紫牡丹与亚组内、亚组间、亚组间杂交后代及芍药组等多个杂交组合,并观察受精前障碍。结果表明:(1)紫牡丹不存在无融合生殖,异株授粉结实率最高,自交结实率最低;(2)紫牡丹作母本的杂交组合亲和性好于作父本,紫牡丹与其杂种后代组合亲和性较好;(3)紫牡丹为母本,栽培品种为父本的杂交组合亲和性高于紫牡丹为父本的组合;(4)紫牡丹×黄牡丹受精前障碍主要表现为花粉粒附着、花粉管萌发慢、到达雌蕊各部分时间延迟,生长方向杂乱、管内出现胼胝质块,形态基本正常且能正常到达子房的花粉数量较少。探究紫牡丹结实特性及不同杂交组合亲和性差异,有助于获得更多杂交种子,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3.
三倍体OT百合与二倍体东方百合组间杂交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探讨三倍体OT百合与二倍体东方百合系间杂交育种规律,培育系间杂种。采用常规压片法,分析母本染色体核型。采用切花柱及柱头直接授粉技术,进行OT×O系间杂交;在授粉后不同时间,采用胚珠直接接种法进行胚抢救。本研究中作母本的6个OT百合品种均为三倍体。柱头直接授粉技术明显优于切花柱授粉技术,前者的结果率及结籽率明显高于后者。24个OT(♀)×O(♂)杂交组合中,有16个组合能结果,占66.67%;能结果的杂交组合,大部分能收获饱满种子,结籽率在2.49%~16.78%之间。4个O(♀)×OT(♂)反交组合、6个OT(♀)×OT(♂)自交组合均未能结果。胚抢救60 d后,授粉60 d后进行胚抢救最有效,胚珠萌发最快,各组合出苗率在5.26%~18.56%之间。上述研究初步揭示了百合三倍体OT(♀)×二倍体O(♂)杂交育种规律,为创造非整体倍体变异、培育系间杂交新品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以2个甘蓝型油菜品种为母本,3个云南小油菜材料为父本,研究了单一授粉、混合花粉授粉、重复授粉3种授粉方式对其杂交亲和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与云南小油菜的杂交为高度不亲和,最强的组合是云油23号×23号小油菜,其亲和指数为0.130.混合花粉授粉降低了其杂交亲和性,花油3号×小油菜的亲和指数为0.092.重复授粉可以提高杂交亲和性,亲和指数比单一授粉和混合授粉的都高,但角果中的种子几乎都是皱瘪的,可见甘蓝型油菜与云南小油菜杂交是受精后不亲和,其杂种胚发育受到阻碍而不能形成正常的种子.  相似文献   

5.
芸薹属种间远缘杂交结实的特异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甘蓝型油菜与白菜、白菜与甘蓝型油菜进行种间远缘杂交,观察杂交当代结荚、结籽以及种子发育的特异性。采用特定的芸薹属甘蓝型油菜、白菜不育系材料和白菜、甘蓝型油菜自交材料进行配组,选用染色体数目不同的甘蓝型油菜不育系和白菜薹不育系分别与白菜薹和甘蓝型油菜进行杂交,观察分析杂交后的种子发育过程,分析不同组合的结荚、结籽以及种子发育的特异性。结果表明:以染色体数目多的油菜不育系为母本,杂交亲和力明显高于以染色体数量少的白菜型不育系做母本的杂交组合;虽然其结实率远低于非远缘杂交组合,但所结的种子大多发育正常;而以染色体数量少的白菜型不育系为母本同染色体数目多的甘蓝型油菜进行杂交,在种胚的发育过程中,出现严重的遗传紊乱,致使杂交结实过程中出现授粉困难,授粉后绝大部分受精不良,甚至胚发育死亡,特别是部分种子尚未发育成熟即在荚内发芽等特异情况的发生得到了反复验证,但其内在机理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6.
正蝴蝶兰是中国年宵花不可缺少的盆栽花卉,红色品种是蝴蝶兰年宵花组合盆景的当家品种,市场需求量较为稳定。杂交育种是蝴蝶兰新品种选育的主要手段。我国大陆地区蝴蝶兰育种起步较晚,至今育成的新品种数量有限。蝴蝶兰‘莞蝶2号’是以‘聚宝红玫瑰’母本,‘红龙’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新品种。2007年3月20日进行人工杂交授粉,8月份将成熟的果荚表面消毒后,将种子撒播在人工培养基上进行无菌播种,1年后获得的杂种后代植株移植在温室大棚中进行种植观察。2009年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香料烟生产上利用杂种优势时遇到的制种问题,对授粉环节中有关杂交制种效率的一些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在不同开花期设置不同授粉次数和不同授粉时间,调查单株结实情况,结果表明,不同花期授粉对结果率和结实率有不同影响。在授粉杂交的成功率方面,60%的烟株中心花开放后开始杂交,只杂交1次的方法结果率较高,且工资成本较低;40%的中心花开放后开始杂交,杂交3次,每次间隔3~5d的方法平均单株可采收种子量最高,但制种效率低于前者;20%的烟株中心花开放后开始杂交,杂交4次的方法比较费工,制种效率较差。在同一天内的不同时间段进行人工授粉杂交,结果率差异不大,但在16:30~18:30这个时间段授粉,千粒重较高,且蒴果种子量多,平均单株可采收种子量明显增加。因此,选择在40%的烟株中心花开放后开始杂交,杂交2次的方法,不仅提高了花朵利用率,可以获得较高的单株种子产量,而且授粉用工量适中。授粉时间则应选择在16:30~18:30,不仅结实的种子较饱满,而且蒴果种子数量多,单位面积种子产量高。  相似文献   

8.
美洲南瓜远缘杂交亲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选取南瓜属3个主要栽培种29个材料并选配了大量杂交组合,结果表明:美洲南瓜与中国南瓜或印度南瓜进行种间杂交,美洲南瓜只适合作为父本;中国南瓜或印度南瓜的不同试材作为母本与美洲南瓜杂交,存在亲和性差异,表现在坐果率、单果种子数、种子发育程度以及有胚果实率等方面的不同;美洲南瓜种内变种间不存在生殖隔离,可通过相互杂交融合目标性状。试验总结出杂交授粉时间在上午6:30至8:30,采用全程防虫网覆盖、吊蔓栽培技术,可提高坐果率并延长种胚发育时间,改善南瓜属远缘杂交亲和性。  相似文献   

9.
栽培大麦×普通小麦杂种及其再生植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孝 《作物学报》1984,10(1):65-72
本文论述1979~1982年大麦与普通小麦杂交的研究结果。在以大麦为母本的23个杂交组合中得到了种子,平均杂交结实率为2.8%。其中以早熟3号、PF51811、PF5801大麦为母本,中国春和京722小麦为父本的组合,杂交结实率较高。带有提莫菲维细胞质的小麦品种与大麦也具有一定的杂交亲和性。接种在培养基上的杂种胚50~70%可以萌发长成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春小麦(6x)×苏联球茎大麦(4x)属间杂交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选用抗病性较强的球茎大麦(2n=28)为父本,以普通小麦(2n=42)为母本,进行属间杂交,授粉24小时后,在母本柱头上滴赤霉酸,促使幼胚生长,以中国春单体5B 为母本杂交,获得了少量结实的杂交种子;以中国春为母本的,则结合离体培养杂种幼胚,以获得属间杂种。杂种自花不育,而以中国春单体5B 与之回交,获得三株回交一代杂种(B相似文献   

11.
罗大刚  张淑平 《种子》2000,(3):49-50
以大颖野生稻(O.grandiglumis,CCDD)为父本、若干雄性不育系为母本研究了不经幼胚培养直接获得后代种子的远缘野栽交简化技术。结果显示:1.以不育系为母本的该远缘野栽杂交能获得同结实率和具有一定发芽成苗率的F0种子,因此推测水稻中可能不存在与小麦中kr基因作用类似的杂交亲和性基因;2.以不育系为母本的该远缘野栽杂交F0种子败育胚乳含量和发芽成苗率与不育系剪颖授粉后颖壳的永久性张开度或裂谷比例成正相关;3.该远缘杂交F1营养体生长优势可划分为3种类型;4.该罢栽交F1用栽培回交曾得到近饱满和半饱满回交种子的事实暗示,水稻中可能存在与小麦中ph基因作用类似的杂种亲和性基因;5.复合激素处理能有效促进授粉后子房伸长膨大和防止颖花脱落,但对促进回交结实可能无效。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切花菊品种自交及杂交的亲和性,以6个切花菊品种为试材,共采用5种不同的授粉方法,以其中的柱头“Y”型期授粉的方法为对照,比较不同的授粉方法对切花菊品种自交及杂交亲和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柱头“I”型晚期时结合3% NaCl+0.1%硼酸处理的授粉方法对于提高切花菊品种杂交亲和性效果最好;其次是柱头呈“I”型晚期时授粉的方法;柱头“Y”型晚期时结合3% NaCl+0.1%硼酸处理的授粉方法对提高切花菊杂交亲和性的效果不明显;损伤柱头法因杂交组合不同而产生的效果不同。在柱头“Y”型期自交后发现,C030的亲和指数为0.018,其余5个品种自交亲和指数均为0。通过柱头“I”型晚期时结合喷3% NaCl+0.1%硼酸处理的授粉方法,克服了C005的自交不结实的现象。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杂交后,大量的花粉粒附着在柱头表面,花粉管正常生长,自交则表现为花粉粒附着少,少数花粉管可以萌发,但不能进入柱头。  相似文献   

13.
开展刺槐属种间杂交育种,对于改良刺槐的遗传品质,培育速生用材或优质观赏刺槐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择鲁刺42等8个刺槐速生优良无性系做杂交母本,以多花刺槐作杂交父本,实施人工控制授粉,并对收获的杂交种子播种育苗。试验表明,刺槐无性系与多花刺槐种间杂交结实率很低,不同杂交组合差异较大,鲁刺152×多花刺槐结实率最高为19.76%,鲁刺57×多花刺槐杂交组合结实率为零。刺槐无性系与多花刺槐种间杂种萌发率很低,不同杂交组合杂种萌发率差异很大,鲁刺133×多花刺槐杂交组合萌发率为36.84%,鲁刺7×多花刺槐等杂交组合萌发率为零。相同杂交组合在不同年份结实率和萌发率有较大差异,年度之间没有重复性结果;相同杂交组合结实率和萌发率二者没有相关性。8个杂交组合只有4个组合获得杂交子代,共计13株系。  相似文献   

14.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9):6468-6475
为提高现代月季的抗逆性和多样性,建立月季远缘杂交未成熟胚培养体系,本研究以综合性状优良的现代月季品种‘犹太花环’‘メアリローズ’‘夏日芬芳’和古老月季品种‘月月粉’为母本,以抗逆性强的野生蔷薇黄刺玫(Rosa xanthina Lindl.)为父本进行远缘杂交,以杂交后的未成熟胚为材料进行胚挽救,分析不同消毒方法、胚龄、胚剥离方法以及培养方法对未成熟胚挽救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月季远缘杂交未成熟胚用0.1%氯化汞对胚珠进行消毒效果最好且不影响胚的萌发;胚挽救的最早胚龄为30 d,未成熟胚可以在添加1 g/L活性炭的培养基MS+GA_3 0.5 mg/L+NAA 0.05 mg/L+6-BA 1.0 mg/L上萌发,其萌发率与杂交组合相关,所有杂交组合中,‘犹太花环’×黄刺玫萌发率最好,可达46.7%;去除果皮有助于胚的萌发,去除全部果皮未成熟胚萌发率最高,可达46.7%;采用两步培养法能提高月季未成熟杂交胚成苗率。月季远缘杂交未成熟胚培养体系的建立,为培育性状优异、抗性突出月季新品种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将通过低温(3℃~5℃)干燥处理花椰菜完全开放的花和不同大小的蕾,利用花粉活力测定、花粉萌发观察和杂交结籽率检测等手段分析了低温保存对其花粉活力及授粉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天开放花的花粉活力和萌发率最高,分别达到91.3%和45.6%,授粉效果也最好,每角果平均可收获11.3粒种子。3℃~5℃干燥储存8 d后花粉活力和萌发率显著降低,储存16 d后花粉杂交结籽率显著降低,不适合作为花粉供体;开花前1 d和2 d的蕾,3℃~5℃干燥储存8 d的花粉活力分别为88.3%和85.2%,萌发率均为32.4%左右,授粉杂交结籽率分别达到9.8和8.3粒种子/角果。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花粉活力及萌发率逐渐降低。3℃~5℃干燥储存32 d的花粉杂交结籽率仍可达到8粒种子/角果。本研究结果为花椰菜杂交一代制种和组合测配的花粉保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不同百合品种间杂交亲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国外引进的性状优良的栽培品种7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摸索不同品种间交配亲和性规律,提高育种效率。试验结果表明:4种杂种系不同品种百合系内杂交,后代平均有胚率最高的为OO杂种系(43.63%),其次为AA杂种系(25.35%)。以OO杂种系的‘多顿’、‘蒙特祖玛’为母本,与其他杂种系杂交,后代平均有胚率高与其他组合,亲和性好。‘多顿’ב穿梭’这个组合的结实率为50%,有胚率为50.8%,杂交亲和性最好。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老月季是培育月季新品种重要的基因资源。分析其杂交亲和性,有助于中国古老月季品种在月季新品种选育中的应用。本研究历时4年以18个中国古老月季为亲本之一,与现代月季及少数野生蔷薇进行人工杂交授粉,统计结实及发芽率,分析其杂交结实特性。结果表明,散粉量多的品种有6个,分别为‘大富贵’、‘思春’、‘一品朱衣’、‘月月粉’、‘紫红香’、‘紫香绒’;离体花粉萌发率偏低,20%以上的品种有‘玉玲珑’、‘一品朱衣’、‘月月粉’、‘紫香绒’、‘大富贵’、‘思春’、‘葡萄红’。共配置杂交组合285个,杂交1190朵花,结实271朵,结实率为22.77%,获得4744粒种子,1833粒发芽,发芽率为38.64%。综合分析发现,‘大富贵’、‘葡萄红’、‘软香红’、‘思春’、‘一品朱衣’、‘云蒸霞蔚’、‘紫红香’、‘紫香绒’8个品种结实性较高,易获得杂交后代。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普通小麦与六倍体小黑麦这一组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从胚胎学的角度进行了研究。以六倍体小黑麦作母本,杂种胚胎发育与亲本的差异较小;以普通小麦作母本,杂种胚发育逐渐表现出显著的异常,最终是胚败育,种子失去生活力。通过对胚的切片的解剖观察和胚离体培养的研究,表明在以普通小麦作母本的杂交种子中,胚乳的发育异常发生在胚败育之前,及时将胚取出作离体培养可以发育成苗,因而证明胚的败育是由胚乳的异常发育引起的。本文讨论了这些杂交种子中胚乳发育的不同情况对胚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9.
亚洲百合杂交亲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用常规授粉的方法,对亚洲百合自交、系内杂交和系间杂交亲和性进行了研究,旨在为百合育种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通过试验发现,自交试验中只有‘Mount Duckling’得到膨大的果实;系内杂交试验中共计19个杂交组合,其中13个组合得到膨大的果实,10个组合得到胚;系间杂交试验中以2个东方百合品种为父本,共计12个杂交组合,均未得到胚。通过研究还发现,正反交对结实率也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月季杂交的成功率和结实率、筛选出优异的杂交亲本,对现代月季的3个品系60个月季品种开展了杂交结实性研究。结果表明:茶香月季品种间的杂交亲和性总体较高,所配组合的杂交成功率达87.5%,茶香月季与丰花月季品种杂交亲和性较低,茶香月季与藤本月季品种的杂交亲和性最低,为74.42%,说明月季品系间存在杂交亲和性差异,在杂交工作中,从同一品系中选取杂交亲本可提高杂交结实率;现代月季杂交结实率与品种间亲和性、母本、父本有关,应优先考虑自交结实率高的品种作为母本或父本。可选取吉祥、约克梅朗、黑美人和摩纳哥公主作母本材料,能有较高的结实率,亦可选取黄昏曲、伊丽莎白、朱王、里昂姑娘、绯扇、绿云、莫海姆、安吉拉作为母本材料;在亲本确定后,采取正反交结合可提高杂交结实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