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有效地避免PCR污染,获得稳定、可靠的检验结果,DNA实验室要采取实验室分区、严格检验操作步骤、试剂及消耗材料进行质量控制等方法防止发生PCR污染,本文就PCR污染来源及其对策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随着动物疫病检测需求增加,PCR基因扩增实验室业务量有所加大。开展PCR检测,很可能会出现实验室污染,影响实验质量和效果,造成假阳性,同时也会给实验人员健康造成损害。1 PCR实验室污染检测评估(1)因PCR检测的样品及其产物污染无色无味,主观很难判断,应定期对实验室操作台、地板、设备、器具等采集棉拭子样进行检测,评估是否存在污染。样品要规范编号记录,以便追溯。  相似文献   

3.
为了评估鸡毒支原体(MG)非免疫鸡群的MG感染,常采用MG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监测;而在鸡群的MG净化监控前,需要对实验室进行MG核酸污染评估,无污染后才能进行后续的净化检测工作.本实验采用MG荧光定量PCR技术评估实验室各区域的MG核酸污染情况,如果存在核酸污染,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消毒措施,直至实验室MG核酸污染监控...  相似文献   

4.
动物疫病PCR检测实验室的污染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是美国Cetus公司人类遗传研究室的科学家Mullis于1985年发明的一种在体外快速扩增特定基因或DNA序列的方法,又称为基因的体外扩增法。这种技术操作简单,容易掌握,有极高的灵敏度,结果可靠。近几年,随着PCR相关技术的发展,复合PCR、定量PCR、荧光PCR等PCR技术在动物疫病的快速检测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动物疫病的诊断及检验检疫提供了良好的依据。但该方法较强的扩增能力也带来了令人头痛的问题?易污染,极其微量的污染即可造成假阳性的产生。1引起PCR污染的因素1.1 PCR试剂的…  相似文献   

5.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一种,由于其反应特异性强,操作简单、快速,对纯度要求低,且灵敏度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兽医实验室的检测、监测等工作中。PCR实验室布局要求严格,需设置四个区域,一是试剂储存和准备区,二是样本制备区,三是扩增反应混合物配置和扩增区,四是扩增产物分析区。进入各个区域进行操作必须遵循单一方向原则,避免交叉污染。虽然PCR实验室布局设计要求严格,但是在基层实验室实际操作中还会遇到一些污染问题。在实验过程中,极其微量的污染都会造成实验结果的不准确以致实验失败。  相似文献   

6.
PCR技术在兽医研究,甚至基层兽医实验室广泛使用,在疾病诊断和检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PCR实验室的污染防控存在较大的漏洞。本文针对此现状,从PCR实验室的设计布局、环境污染、人员培训及规范操作等方面进行污染监控措施分析,力求减少实验室操作污染,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武宣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兽医实验室从2020年2月至7月用免提取试剂盒检测了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可疑样品1.36万份,结果阳性检出0份。期间检出假阳性3次,阳性对照组不成立2次,后来经两名实验人员分别用不同厂家的试剂盒进行复检结果均为阴性。笔者认为县级兽医实验室技术人员在非洲猪瘟病毒荧光PCR免提取实验时,实验前准备、实验中操作、实验后处理应符合农业部相关规定和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要求,规范操作,实验室环境和物品应严格彻底消毒,防止交叉污染,是保证样品检验结果准确与可靠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此文着重概述了畜牧行业实验室污染物质的危害、污染种类、特点等,阐明了受污染的实验室是行业内的重要污染源之一,排污问题不容忽视,并提出了安全处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3种PCR引物对猪瘟活疫苗中支原体污染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以GenBank中登录的几种常见支原体的16S rRNA基因序列为标准,依据其属、种特征设计了3对引物,对猪肺炎支原体DNA进行PCR扩增,建立PCR扩增体系和条件。然后以此体系和条件对从市场上随机购买的猪瘟活疫苗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3对PCR引物都可以从疫苗样品中检测到支原体的污染,3对引物的检出率分别为20%、17.1%和14.3%,说明猪瘟活疫苗中的支原体污染为多种支原体的混合污染,污染源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10.
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荧光PCR检测是防控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的关键环节。江苏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两家具备ASF检测资质的实验室,进行了阳性样品复核,发现检测结果存在假阳性。为避免实验室检测中出现检测失误,本文分析了导致ASFV检测假阳性结果的原因:实验室检测功能区域设置以及人员、物品流向不合理;检测人员操作不规范、不熟练,未在独立的生物安全柜中进行样品提取与试剂配制;实验室通风不良、清洁消毒不彻底,样品或提取模板间产生交叉污染,PCR试剂、产物、阳性质粒发生污染。为此,从实验室结构、环境、操作等方面提出控制建议:严格实验室功能分区与管理,规范各种试验操作与流程,加强实验室通风和消毒,控制试验中产生PCR污染的相关因素;同时省级实验室要加强对基层实验室的培训、指导和监督,使其在ASF防控中发挥应有的关键作用。本文为从事ASF等重大动物疫病PCR检测的实验室,在提高检测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方面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支原体污染是细胞培养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直接影响细胞培养的成败以及以细胞培养为基础的科学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本试验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套式PCR)对实验室中生长不良的3种细胞系、11种细胞培养用小牛血清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3种细胞系的第一次PCR扩增结果为全部为阳性,检出率为100%;11种细胞培养用小牛血清第一次PCR扩增后8种样品为阳性,对第一次PCR扩增为阴性的血清样品进行第二次PCR扩增结果全部为阳性.检出率100%。传统的支原体检测繁琐、费时、周期长而受到限制,本试验使用的套式PCR法为细胞培养工作中检测支原体污染提供了一种敏感、快速、特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imerasechainreaction,简称PCR技术)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简便快速、对原始材料质量要求低的特点,为兽医分子生物技术实验室中的首选方法之一。但因该技术高度的灵敏性容易导致交叉扩增反应,出现假阳性结果等,现就其常见问题作一探讨。1PCR技术常出现的几个问题1.1假阳性实验中设立的阴性对照出现阳性结果,则实验检测结果可能有假阳性。造成假阳性的原因主要包括监测样品污染、监测试剂污染、扩增产物污染等。1.2假阴性实验中设置的阳性对照未能扩增成阳性结果,则实验可能有假阴性结果。但应注意,…  相似文献   

13.
分析实验室氯霉素污染来源及其对氯霉素残留检测的影响.以乙腈为溶剂,对实验台面、实验器具表面的污染物进行收集,应用液相色谱-质谱法(HPLC-MS/MS),对收集液中的氯霉素含量进行测定;以浸泡过氯霉素的实验器具为阳性对照,考察实验器具的清洗方法对氯霉素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大部分实验器具的污染物提取液检出了氯霉素,阳性实验器具清洗后仍检出氯霉素.实验室污染可能造成实验结果假阳性,因此,建立有效的预防体系避免实验室污染,对减少痕量分析中假阳性的出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自1956年国外学者第一次检测到细胞培养物中存在支原体污染以来,这个世界性问题持续了半个多世纪。对于生物制品中支原体污染的检测方法多种多样,但尚无统一的内控标准,而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方法用于支原体污染的检测,可以有效地减少和预防支原体污染,从而提高生物制品的纯净性。本文对支原体污染的几种常见检测及鉴定方法进行综述,包括DNA荧光染色法、PCR、IFA与ELISA等,以期为支原体污染的检测及鉴定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用常规方法、PCR方法和金标试纸条方法,同时对厦门地区饲料厂生产和养殖场使用的饲料和添加剂(200份),展开沙门氏菌污染情况的调查。结果从一份乌龟配合饲料中检出一株沙门氏菌。经血清学鉴定为纳米比亚沙门氏菌(S.Namibia,血清型为6,7:c,enx),同时 PCR检出与预计相符合的产物,电泳条带大小为529bp,金标快速检测试纸检测显示阳性结果。该菌国内至今未见报道。说明厦门地区饲料总体状况良好,沙门氏菌污染轻微,但应不断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6.
从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实验室实际情况出发,运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洗衣机和热水器,研究和制定了一种DHI实验室污染样品瓶的简易清洗方法。该方法可以减轻实验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污染样品瓶的清洗效率,以推动我国DHI工作的开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兽用生物制品的支原体污染检验及注意事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制备支原体污染检验培养基所使用原材料水、血清、无机盐类、乳蛋白水解物、琼脂的质量要求、制备培养基方法,检验操作及检验中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为建立鸡马立克病(MD)活疫苗中污染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的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本研究通过向MD活疫苗中添加不同剂量的REV,用拟定的方法对样品检测REV。结果表明,Ⅰ型MD活疫苗、火鸡疱疹病毒活疫苗(Fc-126株)和MD二价活疫苗(HVT+CVI988株)中污染REV的最低检出量分别为每500羽份疫苗中污染5TCID50、10TCID50和15TCID50的REV。应用建立的方法对国内10家企业生产的43批MD活疫苗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2个企业生产的4批疫苗REV检测阳性。随机选取了5批IFA检测阴性样品和4批IFA检测阳性样品,按鸡检查法进行外源病毒检验,结果两种方法对REV污染检验结果的符合率为100%。因此,本研究建立的IFA法可替代鸡检查法,用于疫苗中REV污染的检验。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PCR(基因扩增 )技术的原理、基本操作方法 ,及其在兽医生物制品疫苗污染病毒检测中的应用。着重介绍了应用PCR技术检测新城疫病毒和瘟病毒的方法 ,具有快速、敏感、特异性高等优点 ,对兽医生物制品的研究、生产和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了准确无误地进行畜禽宰后的肉品检验、笔者在8种实验室检验方法中选用过氧化酶试验、球蛋白沉淀试验、细菌内毒素呈色反应等3种方法,就畜禽宰后肉品的生化学状态和细菌污染情况,通过124份肉样实验室检验,分析,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