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加快马铃薯品种更新,我们对5个新引马铃薯品种的丰产性、抗逆性和薯块品质等综合农艺性状以及适应性进行鉴定和评价,旨在从中筛选出适合我区主栽的食用型马铃薯和淀粉含量高、丰产性好、适应性强的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大西洋"马铃薯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西洋”马铃薯是由国家农业部和中国农科院从美国引进的杂交加工型马铃薯品种,脱毒良种现由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马铃薯工程中心选育成功。2006年春,我县农业局从益阳亚太薯业股份有限公司引进加工型脱毒马铃薯“大西洋”,在海拔800米的高山区进行无公害栽培示范,栽培面积1.  相似文献   

3.
17个马铃薯品种(系)在山丹县的引种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山丹县垄膜沟灌栽培条件下,对引进的17个马铃薯品种(系)进行了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适合山丹县种植的食品加工型品种(系)为LK99和大西洋,全粉加工型品种为大西洋和陇薯6号,鲜食菜用型品种为中薯20号.  相似文献   

4.
引进国外马铃薯新品种进行春季对比试验,试验设计分别以鲁引1号为菜用型品种对照,以大西洋作为加工型品种对照,分析每个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薯块性状、品质情况、抗病性和产量,以筛选出适宜二季作区种植的菜用型和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为其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前,马铃薯主栽品种以高产鲜食居多,优良专用型品种,特别是淀粉加工专用型品种较少.生产上利用的品种类型比较单一,品种的生产能力和抗病性较差、商品薯率低.病、烂、杂严重,一薯多用现象突出.本试验通过引进高淀粉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在大庆地区进行试验、示范、评价,筛选适宜本地区栽培的适于淀粉加工的优良马铃薯品种.  相似文献   

6.
泉州市位于我省东南沿海,最高海拔1856米,最低海拔25米,夏长冬暖,冬春两季气候适宜马铃薯生长,随着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优质鲜薯市场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几年常年种植面积26万亩。主要栽培品种为克新3号。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市食品加工企业发展迅猛,对高产优质加工型马铃薯原料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为此,我市加大了对优质加工型马铃薯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与开发研究力度。目前,我市已成功地繁育引进了以泉引1号、大西洋为主的优质加工型品种,以春薯4  相似文献   

7.
包头地区马铃薯引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从甘肃、山西、辽宁等地引进的3个加工型和3个菜用型马铃薯品种在内蒙古包头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加工型品种大西洋和菜用型品种克新1号的产量与商品率均较高、适应性较强,建议大面积引种并进一步进行营养试验与栽培技术体系研究。  相似文献   

8.
广东冬种马铃薯引种筛选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从甘肃、内蒙古、辽宁等地引进了一批加工型和菜用型马铃薯品种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加工型品种粤引06-9和菜用型品种粤引06-4、粤引06-7在广东冬季种植表现较好,建议作进一步的表征试验。  相似文献   

9.
张梅 《农民致富之友》2014,(12):148-148
<正>一、示范目的高寒山区马铃薯在农民生产生活中地位特殊,但单产低附加价值不高,对马铃薯生产产生负面影响,提高单产和马铃薯附加值将物资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提高单位面积生产力是高寒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路径,随着人们对马铃薯需求结构及消费方式的变化,直接鲜食的方式日趋减少,山区农民除发展鲜食型品种外,必须及时调整结构,补上发展转用加工型马铃薯的空白,为给寻找未来大面积推广的专用加工型马铃薯品种及生  相似文献   

10.
脱毒马铃薯新品种“紫花白”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成利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1):265-266
通过对脱毒马铃薯"紫花白"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研究,总结出该品种具有产量高、适应范围广、增产潜力大、抗逆性强的特点。"紫花白"可成为榆林市榆阳区马铃薯更新换代的主栽品种,推该品种,是增加当地农民收入的一项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介绍了"紫花白"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加快奇台县马铃薯新品种选育与推广应用工作,试验通过对5个新引进脱毒马铃薯品种的综合农艺性状及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进行评价分析,从中选择适宜新疆及当前市场需求的适应性广、经济效应高的食用型和淀粉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凉山州马铃薯生产上存在着栽培技术粗放,自由调种、用种造成品种混杂、退化,品种单一老化,缺乏加工型品种,病害严重,特别是晚疫病、青枯病、病毒病的侵染、蔓延、传播、积累,出现了高产作物低产的徘徊局面。因此,选育(引进)适宜凉山州生态条件马铃薯新品种,防止退化,是凉  相似文献   

13.
农博士信箱: 我县马铃薯种植面积大、品种杂乱,经济效益不高.面对市场经济,我们想发展加工型马铃薯,请介绍推广加工型品种应注意的问题以及检测加工型品种和原料薯的方法和标准.  相似文献   

14.
脱毒马铃薯品种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为了进一步加快我区马铃薯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工作,2009年设置了脱毒马铃薯品种对比试验,试验通过对5个新引进马铃薯品种的综合农艺性状、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进行评价分析,从中选择适宜我区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泉引1号系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用7914-33×59-5-86杂交培育,泉州市农科所引进筛选的加工型新品种,2005年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2005年  相似文献   

16.
泉引1号系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杂交选育的马铃薯新品种,1999年泉州市农科所引进。2006--2007年冬季在惠安县示范表现产量较高、品质优良,适合于加工企业做炸片食品,为优质加工型品种。200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7.
西藏马铃薯育种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是我区仅次于青稞、小麦、油菜之后的第四大作物,近年来,我区马铃薯生产发展迅速,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各类马铃薯生产加工企业不断兴起。与此同时,生产中品种用途单一,专用品种缺乏的矛盾也逐步显露,这些都对我区马铃薯育种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引进的具有优良田间农艺性状的马铃薯种质材料进行块茎及全粉色泽品质分析,探究贮藏环境对马铃薯块茎内成分及全粉色泽品质的影响,丰富全粉加工型马铃薯种质资源.【方法】将引进的11个马铃薯种质材料分别贮藏在4、25℃条件下0、60、120 d后进行块茎及全粉色泽品质分析,测定材料块茎内淀粉、可溶性糖、还原糖的含量,分析在不同贮藏条件下块茎和全粉的色泽变化特性,分析块茎内淀粉、可溶性糖、还原糖的含量与块茎和全粉色泽的相关性.【结果】试验材料在25℃贮藏120 d时块茎和全粉的色泽变化最大.短时期内60 d、4℃低温贮藏环境对马铃薯鲜薯块茎和全粉色泽影响的程度显著大于25℃贮藏环境,而在长时间120 d、4℃低温贮藏环境对马铃薯鲜薯块茎和全粉色泽的变化具有抑制效应.在贮藏过程中,马铃薯块茎色泽的变化与块茎内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显著相关,块茎内可溶性糖含量越高,其全粉的光泽度越暗.【结论】马铃薯块茎内可溶性糖含量与其全粉色泽显著相关,是判定全粉加工型品种的重要指标.引进材料中CIP301040.63和CIP397067.2是适合全粉加工的潜在品种及优良亲本材料,可有效补充我国马铃薯种质资源,有利于全粉加工型马铃薯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19.
《农技服务》2005,(5):65-66
该品种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开发中心(0871—5144977)育成的第一个淀粉加工型马铃薯。日前,此品种顺利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相似文献   

20.
在甘肃中部沿黄灌区研究了不同供水条件对加工型马铃薯品种大西洋的产量和水分生产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现蕾至终花期增加灌水量和灌水次数,加工型马铃薯大西洋增产显著;在花期充分供水的基础上,终花至成熟期适度增加灌水,有利于提高马铃薯大西洋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在水肥一体化条件下,加工型马铃薯大西洋最适宜的水分管理模式为:现蕾至终花期灌水定额2 400 m3/hm2,灌水16次;终花至成熟期灌水定额900 m3/hm2,灌水6次,每次灌水量均为150 m3/hm2。在该水分管理模式下,马铃薯单株结薯数和块茎重也明显增加,较其余处理增产2.02%~16.91%,薯块商品性相对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