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三七是中国名贵中药材之一,温度对三七生长的影响十分重要。本研究采用光照培养箱对三七进行不同温度(24℃,26℃,28℃,30℃,32℃,34℃)处理后,对三七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及黑斑病敏感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24℃处理相比,随着温度提高,三七植株死亡率、叶片枯黄率、相对电导率、MDA含量、PRO含量、SOD活性、CAT活性、POD活性均受到影响,其中34℃对的三七植株的影响最为严重,叶片枯黄率和死亡率达到最高,分别为18.96%和2.65%,三七叶片的相对电导率、MDA含量、PRO含量、SOD活性、POD活性也显著增加,依次为25.70%、69.69 nmol/g、103.42 ug/g、160.42 U/g、2162.78 U/g,CAT活性显著降低,为591.60 U/g;34℃处理在接种病原菌5 d后,叶片发病面积与24℃处理比较,增加了5.5倍。综上所述,随着温度的升高,三七的正常生理生化反应受到影响,接种三七黑斑菌后,对病菌的敏感性增加,因此,在三七生长期,掌握三七生长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有利于防控三七病害的发生,保障三七的生态种植。  相似文献   

2.
通过盆栽接种试验,研究VA菌根对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1年生实生苗的抗性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VA菌根可明显提高黄檗幼苗的抗性指标。可溶性糖含量随着侵染率的增加而增大,并能促进黄檗叶片中可溶性糖向根系中转移,游离脯氨酸和MDA含量逐渐降低,呼吸酶活性和保护酶活性增强。接种Glomus diaphanum的苗木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CAT活性及POD活性变化最为明显,叶片可溶性糖含量为0.5736%,叶片脯氨酸含量为16.27 μg/g,叶片CAT活性为0.3186 mg/(g?min),叶片POD活性为258.32 u/(g?min)。接种G. mosseae对黄檗苗木MDA含量、呼吸酶活性及SOD活性影响最大,叶片MDA含量为0.0119 μmol/g,叶片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为0.2714 mg/(g?min),叶片多酚氧化酶活性为0.3487 mg/(g?min),叶片SOD活性为274.18 u/(g?FW)。  相似文献   

3.
以樱桃番茄为研究对象,采摘后用质量浓度为0.1,0.3,0.5 g/L的水杨酸(SA)溶液浸泡果实20 min,在室温条件(20~25℃)贮藏,以清水作为对照。测定与活性氧代谢相关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以及超氧阴离子(O2-)的产生速率,确立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0.5 g/L的SA涂膜处理,能降低樱桃番茄贮藏期间CAT,APX活性的下降幅度,有效地提高樱桃番茄SOD的活性,将樱桃番茄中的POD维持在一个较高活性状态,抑制超氧阴离子速率的增长,防止了过高的氧化伤害,延缓了细胞的衰老,从而延长果实的贮藏期。  相似文献   

4.
砧木对小型嫁接西瓜生理生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海砧1号’、‘丰砧’和‘超丰F1’等为不同砧木进行小型西瓜嫁接试验,通过对嫁接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等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砧木对嫁接西瓜光合作用有较大的影响。不同砧木的嫁接西瓜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有显著差异,嫁接西瓜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都高于实生苗。不同砧木嫁接西瓜在生长过程中叶片SOD和POD酶活性以及MDA含量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嫁接西瓜叶片SOD和POD酶活性高于实生苗,MDA含量低于实生苗,其中海砧1号、丰砧和超丰F1为砧的嫁接苗叶片SOD和POD酶活性以及MDA含量与实生苗的差异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5.
钱春梅  伍贤进等 《种子》2002,(5):20-20,89
当温度高于25℃时,随温度上升,番茄种子活力下降,33℃时,种子的萌发在前6d受到抑制,7d后萌发率上升,在35℃时,种子萌发几乎完全被抑制。在30℃萌发的种子中SOD和POD活性较高;33℃萌发种子中的蛋白质含量较25℃和30℃处理的高。  相似文献   

6.
过氧化物酶与植物体内活性氧的清除和逆境适应性反应密切相关,为了深入研究过氧化物酶在植物抗逆反应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以东乡野生稻叶片组织为材料,采用浸提、盐析、透析和柱色谱法分离纯化POD蛋白,采用聚丙烯凝胶活性电泳检测蛋白,利用愈创木酚法研究POD的活性和酶学特性。结果表明,经磷酸缓冲液浸提、40%~80%硫酸铵盐析、再经Sephadex G-100凝胶柱层析等步骤,从东乡野生稻叶片组织分离制备得到POD1同工酶组分,酶蛋白的纯化倍数为16.49,比活力为568.80 U/mg。聚丙烯凝胶活性电泳检测仅呈单一POD1同工酶带,属于单一组分。经测定,POD酶Km为1.26 mmol/(L?min),最大反应速度Vmax为17.51 mmol/(L?min),最适宜的pH为5.0,最适宜温度35℃~45℃,Cu2+和Zn2+对POD有较强的激活作用,而Fe3+对POD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POD酶活性受20%的甲醇、乙醇和丙酮等有机试剂抑制。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东乡野生稻POD抗氧化功能和东乡野生稻抗寒生理提供了基础材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低温胁迫对不同辣椒品种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我国的设施辣椒栽培面积不断增加,以现有的品种为试材,研究其耐寒性情况,为设施辣椒的栽培生产提供参考。以晋尖椒1号、保椒F1、良椒2313、中椒22号4个辣椒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各辣椒品种分别在15℃/5℃(昼/夜),20℃/10℃(昼/夜),25℃/15℃(昼/夜)3个不同的温度处理下,其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POD活性、SOD活性、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各辣椒品种的各项生长指标及干物质、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SOD活性都逐渐减小,而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POD活性、丙二醛含量逐渐增大。在低温处理前后,所研究生理指标的变化有明显的差异,说明其变化与辣椒的抗寒性密切相关。根据测定的各项指标对4个辣椒品种进行筛选,其抗寒性大小顺序为:良椒2313、中椒22号、晋尖椒1号、保椒F1。  相似文献   

8.
培养基渗透压对延缓生长的苹果组培苗生理代谢指标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富士、乔纳金苹果试管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渗透压处理下苹果组培苗延缓生长以及恢复生长后SOD、POD活性和MDA含量的变化,以期为筛选苹果组培苗延缓生长种质保存的适宜方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延缓生长保存期间,随培养基中蔗糖、琼脂浓度提高,添加甘露醇,试管苗SOD、POD活性逐渐升高,而MDA含量呈下降趋势,依品种不同分别在蔗糖浓度达到50~60g/L、琼脂浓度达到10~14g/L、甘露醇浓度达到30~40g/L时达显著差异水平。恢复生长当代试管苗的SOD活性、POD活性以及MDA含量处理间表现相同。研究认为添加50~60g/L的蔗糖适宜苹果试管苗延缓生长法种质保存。  相似文献   

9.
在盆栽控盐的条件下,研究红桤木在0g/L,2 g/L,4 g/L和6 g/L的盐胁迫下生长量、生物量、叶绿素、POD、SOD等指标的动态变化过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盐胁迫程度的加重,红桤木的株高、生物量、根冠比、叶绿素含量都显著减少;2 g/L的盐胁迫对红桤木的影响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茎和叶生物量略高于对照,叶绿素含量在胁迫前期高于对照。在胁迫前期和中期POD、SOD活性随着胁迫的加重而上升;在盐处理后期,6 g/L的盐胁迫下的POD活性急速下降,2 g/L的盐胁迫下SOD和POD活性开始上升。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扁穗牛鞭草在中高海拔地区的越冬率,采用不同浓度Ca Cl2溶液对2个扁穗牛鞭草材料处理后进行低温胁迫处理,研究外源Ca2+对各材料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扁穗牛鞭草在低温胁迫下,SOD活性变化规律是先升高后下降,然后再升高,但处理1-4的SOD活性是一直下降,处理2-2和2-4是先升高再下降,处理2-3是先下降再升高;POD活性是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低温处理72 h后,2种材料中处理1-3、2-3的叶片POD活性最高,分别为652.65、708.10 U/g;CAT活性的变化都是急剧下降,低温胁迫72 h后,处理1-3及2-2的叶片CAT活性最高,分别为21.68、17.28 U/g。适宜浓度的Ca2+(10 mmol/L)能显著提高低温胁迫过程中扁穗牛鞭草的SOD、POD、CAT活性,对低温胁迫下扁穗牛鞭草的膜结构具有保护作用,可提高其抗寒性。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芸苔素内酯与枯草芽孢杆菌配施对烟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湘烟5号为材料,采用漂浮育苗,在烟苗4叶1心时喷施不同浓度配比的芸苔素内酯与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分析8叶1心烟苗的干物质积累量、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和相关酶活性。结果表明,芸苔素内酯和枯草芽孢杆菌配施下,烟苗干物质积累量、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及硝酸还原酶活性均优于对照。0.004%芸苔素内酯与0.25和7.50g枯草芽孢杆菌配施处理下,烟苗全株干重(4.59g/株)、根系活力[90.31μg/(g·h)FW]、最大叶叶绿素含量(0.5018mg/g FW)及硝酸还原酶活性(0.99U/g FW)均最高,且显著(P<0.05)高于对照;而超氧化物歧化酶(56.5U/g FW)和过氧化物酶(2714.7U/g FW)活性及丙二醛含量(8.8mg/g FW)均最低,且显著(P<0.05)低于对照。表明烟苗喷施芸苔素内酯和枯草芽孢杆菌有利于提高烟苗素质,培育壮苗。  相似文献   

12.
昼夜温差对番茄幼苗光合特性和物质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深入了解昼夜温差对番茄幼苗光合作用影响的机理,试验利用微电脑人工气候箱,在昼夜平均温度20℃的情况下,研究了昼/夜为20℃/20℃、23℃/17℃、26℃/14℃这3个不同温差(0,6,12℃)对番茄幼苗光合生理特性和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26℃/14℃处理比20℃/20℃处理可增加番茄幼苗单叶面积30.3%~47.1%,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87.5%~126.6%,增加番茄幼苗干物质48.8%~55.7%;同时,显著增加了气孔导度和气孔限制值,显著降低了胞间CO2浓度;23℃/17℃处理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加幼苗的净光合速率和物质积累。昼夜平均温度20℃时,适当加大昼夜温差,能显著降低光合作用的非气孔因素限制,促进光合作用;并能增加单叶面积和单位面积叶绿素含量,增加番茄幼苗的物质积累。  相似文献   

13.
油茶苗木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提高油茶出圃苗木质量,规范苗木市场,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油茶苗木质量分级标准,在湖南、江西、广西等油茶主产区,选取1年生嫁接苗、1年生实生苗、2年生嫁接苗的苗圃9个,采用小样方随机抽样和主成分分析法,调查研究了油茶苗木的苗高(H)、地径(D)、侧根长(L)、叶片数,筛选出苗木质量分级指标。结果表明:苗高、地径和侧根长可作为苗木分级质量指标。苗木质量分级标准为:1年生嫁接苗:I级苗H≥15 cm,D≥0.25 cm;II级苗H≥10 cm,D≥0.20 cm;1年生实生苗:I级苗H≥25 m,D≥0.30 cm,L≥10 cm;II级苗H≥15 cm,D≥0.25 cm,L≥7 cm;2年生嫁接苗:I级苗H≥40 cm,D≥0.40 cm,L≥15 cm;II级苗H≥25 cm,D≥0.30 cm,L≥10 cm。  相似文献   

14.
不同形态氮素对番茄幼苗体内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溶液培养法,采用全根和分根两种培养方式,研究了不同NO3-、NH4+配比处理下,番茄幼苗不同部位中12种营养元素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全根和分根培养下,番茄体内总N浓度:花 > 叶、根 > 茎。在全根培养下,叶片和茎中总N浓度随营养液中NH4+比例增加而增加,适量增铵(NO3-:NH4+=75:25)显著提高了根系中P和K含量;在分根培养下,局部根系供单一NH4+营养显著降低了花和茎中总N浓度,提高了自身根系中总N浓度,但降低了两侧根系中P和K浓度。全部和局部根系供单一NH4+和NO3-、NH4+混合营养均降低了番茄幼苗各部位中Ca和Mg含量,但增加了叶片中S含量。在全根培养下,增加营养液中NH4+比例,增加了叶片中B和Mn含量,同时增加了叶片和根系中Zn和Mo含量。在分根培养下,局部根系供单一NH4+营养显著增加了根系中Fe、B、Zn、Cu和Mo含量。另外,全部和局部根系供混合N素营养(NO3-:NH4+=75:25)提高了N、P和K在体内总积累量。  相似文献   

15.
乙酰水杨酸对夜间亚低温番茄幼苗抗寒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阳  姜晶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5):239-242
为了使番茄在北方设施栽培中能更好的适应早春夜间亚低温的环境,选用‘辽园多丽’(耐寒品系)和‘丽佳大粉’(冷敏品系)2个番茄品系幼苗为试验材料,当番茄幼苗长至两叶一心期喷施不同浓度的乙酰水杨酸(ASA),通过测定番茄叶片丙二醛含量,电导率值以及脯氨酸含量,探讨外源ASA在夜间亚低温9℃胁迫下对番茄幼苗的影响。结果表明:‘辽园多丽’番茄品系40 mg/L的外源ASA和‘丽佳大粉’番茄品系120 mg/L的外源ASA可用于番茄幼苗的夜间亚低温防御,对低温胁迫幼苗起保护作用。所以,在番茄幼苗两叶一心期喷施最佳浓度的ASA,可以减少夜间亚低温对番茄幼苗的伤害,从而提高番茄幼苗抵御低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空气湿度对高温下番茄生殖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人工气候室,研究了空气湿度对高温下番茄开花坐果的影响。试验设置2个空气相对湿度处理,即70%±5%(高湿处理)和不加湿(低湿处理,作为对照)。结果表明,在10:00至16:00平均温度为36.5℃的高温条件下,55%的低湿处理造成植株营养不良和花蕾灼伤,使落蕾率增加,开花较少,坐果率较低;而70%的高湿处理,改善了植株的营养条件,减少了花蕾灼伤,使开花率提高了27% ~ 34%,坐果率提高了26% ~ 30%。表明在36.5 ℃的高温条件下,70%的相对湿度有利于番茄开花坐果。  相似文献   

17.
以加工番茄‘里格尔87-5’幼苗为试材,对其外施0.3、0.6、0.9、1.2mgSe? kg-1Na2SeO3的溶液,并进行昼(12±1)℃/夜(8±1)℃的低温胁迫处理。研究硒对低温胁迫下加工番茄幼苗叶片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番茄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胞间CO2浓度(Ci)减小;叶片初始荧光(Fo)、非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qN)上升;最大荧光(Fm)、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o)、光化学猝灭系数(qP)表现下降。不同浓度的硒溶液可以缓解低温胁迫对番茄幼苗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并且以0.9mgSe?kg-1Na2SeO3 的作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不同产地人参中4种脱氢酶活力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给人参的培育和优选提供理论依据,采用中性缓冲液提取粗酶液,应用分光光度法对15个不同产地的人参中苹果酸脱氢酶(Malate Dehydrogenase MDH),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 ADH),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G6PDH)4种脱氢酶活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产地人参脱氢酶活力差别明显,同一产地4种脱氢酶活力趋势基本相同。其中安图县万宝镇的人参样品的MDH、LDH、G6PDH 3种酶活力均是最高值,分别为124.58U/(g?Fw)、129.88 U/(g?Fw)、109.84U/(g?Fw);黑龙江2个产地的4种酶活力普遍比较低。运用SPSS13.0软件对15批样品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将样品分为4类。MDH、LDH、ADH、G6PDH的活力可以作为人参培育和优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不同保藏温度及光照条件对北冬虫夏草菌种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实验模拟常见自然条件,以白昼散射光、夜晚黑暗,10/5℃、15/10℃、20/15℃、25/20℃等不同昼夜温度,30天、60天、90天等不同保藏时间为实验组,以4℃恒温、昼夜黑暗及30天、60天、90天为对照组,比较观察各菌种在平板培养基上萌发速度、菌丝生长状况、菌落形态及角变率、转扩液体菌种、栽培出草等情况。结果表明,菌种质量保藏较好的条件依次为10/5℃ 30天>15/10℃ 30天>4℃(黑暗)30天>20/15℃ 30天>4℃(黑暗)60天>10/5℃ 60天>25/20℃ 30天;说明一定条件下采用白昼散射光、昼夜10/5℃及15/10℃、保藏30天优于传统冰箱保藏。  相似文献   

20.
基于数码相机的水稻氮素营养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物叶片的颜色与其氮素营养状况密切相关,因此可以用叶片的绿色程度来反映其氮素水平。为了量化水稻叶片颜色特征并建立其与氮素营养状况间的关系,使用数码相机拍摄了不同品种、氮肥用量的水稻叶片图像,并比较了3个图像特征参数色相(H, Hue)、明度(V, Value)、深绿色指数(DGCI)与SPAD值及水稻叶片含氮量的关系。结果表明,H、V、DGCI与SPAD值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拔节期、孕穗期DGCI和SPAD值间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62**、0.60**。同时,3个特征参数和叶片含氮量间也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孕穗期H、V、DGCI与叶片含氮量间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53**、0.63**、0.59**。利用图像特征参数对水稻进行氮素营养诊断时选择孕穗期较好,3个特征参数中V较稳定,与水稻氮素营养间关系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