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一、蔬菜种子产业现状 泌阳县立足自身优势,坚持把“种子经济”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来抓。2010年,全县蔬菜种子繁育面积达0.25万hm2(其中萝卜繁种面积0.2万hm2),总产691万kg,每667m2平均收入2000元以上。实现产值约7400万元。产品销往湖北、湖南、四川、广东、广西等10多个省。其中萝卜籽作为中药材还畅销同仁堂等中医药业公司。  相似文献   

2.
王艳 《河南农业》2014,(19):59-59
<正>一、发展现状泌阳县根据自身优势,始终把"种子经济"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特色产业来抓。2013年,全县蔬菜种子繁育面积达0.73万hm2,总产1 400万kg。其中,萝卜繁种面积0.61万hm2,平均每667m2收入在1 000元以上,实现产值约1亿元。产品销往湖北、湖南、四川、广东、广西、安徽等省,其中萝卜籽作为中药材还销往同仁堂药业公司。(一)依托市场,积极引导随着蔬菜种子特别是萝卜籽的价格不断上升,泌阳县委、县政府及时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蔬菜种子繁育。泌阳县坚持对蔬菜种子繁育  相似文献   

3.
武山县地膜番茄套种豆角和萝卜高效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武山县洛门镇大南河流域年种植番茄1 333 hm2.为了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武山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经过试验示范,总结了一套高效立体栽培模式,即地膜番茄/豆角/萝卜,一般番茄产量12.75万kg/hm2左右,产值6.30万元/hm2,豆角产量2.25万kg/hm2,产值2.70万元/hm2,萝卜产量5.25万kg/hm2,产值2.70万元/hm2,总产值达11.70万元/hm2,纯收入达8.25万元/hm2以上,经济效益显著.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采用西瓜—花生—萝卜—菠菜轮套种植模式,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西瓜产值2.4万元/hm2、花生产值1.5万元/hm2、萝卜产值3万元/hm2、菠菜产值1.5万元/hm2。分别详细介绍了该模式下西瓜、花生、萝卜、菠菜的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5.
地膜马铃薯收后复种大葱、或大白菜、或绿萝卜栽培技术是临洮县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一年两熟"高效栽培模式.据调查,该栽培模式的马铃薯平均产量为30 000 kg/hm2,产值2.25万元/hm2;大葱平均产量为67 500 kg/hm2,产值2.25万元/hm2;或大白菜平均产量为90 000 kg/hm2,产值1.80万元/hm2;或绿萝卜为90 000kg/hm2,产值1.80万元/hm2;全年总产值平均4.05~4.50万元/hm2.适宜临洮县水川区水浇地及坪区保灌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扶风县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生产现状与存在问题 1.1 生产现状 陕西省扶风县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和玉米,年种植面积5.27万hm2,总产值25 545万元,占种植业总产值的62.5%;经济作物主要包括辣椒、瓜类、蔬菜和苗木、棉花、药材、油莱等.年种植面积约0.73万hm2,总产值8 100万元,占种植业总产值的20%;果树面积0.4万hm2,其中苹果0.3万hm2,各类杂果667hm2,全县果品总产值7 200万元,占种植业总产值的17.5%.全县粮、经作物种植面积比不足80∶20,粮经作物产值比为62∶38.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西芹作为西宁特色蔬菜的主要品种,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开辟了新途径,经过近年种植技术的改进,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栽培面积逐年扩大,2005年全市西芹种植面积200.00 hm2,其中日光温室栽培面积3.33 hm2,平均产量16.50万kg/hm2,平均产值19.81万元/hm2,较露地秋茬平均产量13.35万kg/hm2增加了3.15万kg/hm2,平均增产24%.  相似文献   

8.
隆尧县耕地面积5.4万hm2,其中2010年小麦种植4万hm2,玉米种植面积3.4万hm2,小麦-玉米复种模式是该县农作物主要种植模式.隆尧县常年降水量475mm.地下水深100m左右,其中东部牛桥乡、千户乡、莲子镇等几个乡镇地下水深150m以上,属地下水缺乏地区,小麦、玉米的节水早已被隆尧县高度重视.2008年起在牛桥乡、千户营乡等开始小麦一玉米综合节水高产配套种植模式的试验、示范、推广,取得了明显成效,节水约120m3/667m2,增收节支40元,667m2以上.累计推广面积2万hm2,增收节支1 200万元.  相似文献   

9.
北流市地处桂东南,属典型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境内气候温和、无霜期长、雨热同季,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均适宜各种亚热带水果生长.全市水果生产以荔枝、龙眼、香蕉为主,栽培面积5.53万hm2,其中荔枝3.8万hm2、龙眼1.39万hm2、香蕉0.12万hm2、其它水果0.23万hm2,已具备了年产15万t鲜果的能力.产量构成大致为:荔枝9万t、龙眼3万t、香蕉2万t、其它水果1万t.2002年投产面积3.7万hm2,总产量11.35万t,其中荔枝6.88万t、龙眼2.18万t,水果总产值10.85亿元(不变价计),全市农民人均水果收入202元.  相似文献   

10.
1 达茂旗马铃薯种植现状 达茂旗马铃薯种植面积共计2.40万hm2,其中标准化专用薯0.53万hm2,无公害商品薯1.33万hm2,总产可达4.35亿kg,薯业产值2.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320元.  相似文献   

11.
汝州市土地面积10万hm2,耕地6.08万hm2,分为南北丘陵山区、中部平原区两个地理区域,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60.8%.其中,旱地面积4万hm2,占全市耕地面积的62%,坡地面积占总面积的10.2%.粮食自给率95%.农民人均纯收入3575元,是全国农民纯收入的86.3%.  相似文献   

12.
武山县年种植蔬菜面积达1.01万hm2,其中日光温室蔬菜面积达800 hm2,种植的主要品种为番茄、黄瓜等。2000年以来我们在马力镇北顺基点开展了黄瓜嫁接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随着嫁接栽培技术的推广完善,2004年黄瓜平均产量达5.5万kg/hm2,平均产值为12.0万元/hm2,最高的产值可达22.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西和县马铃薯产业开发工作以调整结构为重点,通过创办示范工程、拓宽营销渠道等措施,使全县马铃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科技含量逐步提高,产业水平稳步提升.2005年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达1.87万hm2,鲜薯总产达到18.7万t,其中商品薯11.2万t,为农民增加收入5 617.5万元;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2006年达2.24万hm2,2007年达2.67万hm2,在全县马铃薯、小麦、玉米三大作物中,马铃薯种植面积、产量都居第1位(马铃薯2.67万hm2,小麦1.21万hm2,玉米0.54万hm2).  相似文献   

14.
对无为县的河蟹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对高产典型养殖户的4口蟹池进行分析,面积2.71 hm2,总产值71.47万元,总成本25.75万元,纯利润45.72万元,平均利润168 708元/hm2,其中1号池面积为0.51 hm2,共产成蟹1 023 kg,起捕平均规格164 g,产值16.78万元,成本4.85万元,纯利润11.93万元,平均利润233 832.74元/hm2,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5.
洪山乡地处永定县西部,是闽粤两省和上杭、永定两县交界的边境乡镇.全乡土地面积115.5km2、耕地面积611.3 hm2、山林面积8333.3 hm2.辖9个行政村,1908户、8091人.境内有丰富的石材,储量达4.5亿m3,每年可产石板材160万m3.2006年,农林牧渔产值达4889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93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21.8元.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水果产业发展形势与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辽宁省是我国北方水果重点产区之一,据统计,2004年全省水果栽培面积达约67万hm2,总产量385万t,总产值71亿元。其中,苹果21.7万hm2、135万t;梨17.4万hm2、79.1万t;葡萄8万hm2、93.4万t。辽宁省的苹果、梨和葡萄三大水果的栽培面积在全国均居前列。设施果树生产面积达约1.7万hm2,  相似文献   

17.
采用设施育苗、垄膜沟灌、水塘全覆盖地膜春提早种植南瓜、后期间作套种蔬菜,研究出南瓜间作套种白菜、萝卜、花椰菜、西兰花、大葱5种高效栽培模式。南瓜产量37 500~45 000 kg/hm2,产值5.25万~6.3万元/hm2;套种蔬菜产值6万~8.5万元/hm2,两茬产值11.25万~14.8万元/hm2。  相似文献   

18.
一、农产品资源情况 内黄地处黄河故道,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势平坦,土质肥沃,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盛产小麦、红枣、尖椒、花生、棉花、蔬菜、林果、西瓜等.粮食种植面积8万hm2,总产54万t,其中小麦种植面积5.7万hm2,总产36万t.特别是近几年优质专用小麦迅速发展,2008年达到4.3万hm2,占麦播总面积的76.4%.玉米种植面积1.7万hm2,总产18万t.花生种植面积2.5万hm2,总产12万t.红枣种植面积3.1万hm2,年产12万t.全县蔬菜种植面积1.7万hm2,总产145.8万t.  相似文献   

19.
<正>光山县是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茶叶之乡",产茶历史悠久,是古时淮南茶和信阳毛尖的主产区。全县宜茶面积2.13万hm2,现有茶园面积1.43万hm2,采摘面积0.77万hm2,其中无性系茶园面积0.52万hm2,良种化率36.3%,年产干茶613万kg,总产值6.145亿元;全县茶产业从业人员15万人,茶区农民人均茶叶收入3 000余元。茶产业已成为壮大县  相似文献   

20.
2003~2006年,岫岩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开展了"刺龙牙茎段繁育及侧芽反季节生产技术"的研发工作.四年来,全县共示范种植刺龙牙茎段繁育及侧芽反季节生产技术栽培面积3300万多hm2,其中推广应用保护地栽培面积7.67 hm2,露地栽培面积700 hm2,山上保护区栽培面积2733 hm2,累计获经济效益89773.5万元,而且保护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