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索虾蟹混养池塘的增效技术,在虾蟹混养池中进行了套养细鳞斜颌鲴的试验.于2月中旬,每亩投放800 ~1 000尾·kg-1的越冬青虾种1万尾;3月中旬,每亩投放160 ~ 200只·kg-1的蟹种600只;6月上旬,每亩投放15 cm的细鳞斜颌鲴鱼种30尾;7月中旬,每亩投放5 000 ~7 000尾·kg-1当年繁育的青虾苗2.5万尾.试验结果:平均每亩产细鳞斜颌鲴12.4~13.5 kg,青虾56.4 ~61.0 kg,商品蟹61.9 ~65.7kg,投入产出比为1:1.52 ~ 1:1.63.试验结果表明,套养细鳞斜颌鲴可促进虾蟹生长.  相似文献   

2.
在蟹鳜混养池塘套养细鳞斜颌鲴,严格控制鳜鲴鱼种放养时间、规格和密度,避免鲴被鳜摄食。养殖季节禁止使用敌百虫等杀虫药物。细鳞斜颌鲴放养时间控制在3月底前,放养规格为13 cm/尾以上,每667 m2放养量为40尾,当年规格达250~350 g/尾,667 m2净利润140元。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农业部第2181号公告正式批准建立"琵琶湖细鳞斜颌鲴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细鳞斜颌鲴是琵琶湖水利工程截流形成自然种群的土著品种,随县大中小型水库盛产此鱼。琵琶湖细鳞斜颌鲴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细鳞斜颌鲴及其细鳞斜颌鲴相关的水域生态环境,包括索饵场、繁殖场、越冬场和洄游通  相似文献   

4.
孙德祥 《中国水产》2016,(12):90-92
正2015年在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水阳镇某渔业科技示范户开展河蟹套养细鳞斜颌鲴生态养殖技术研究,以期找到河蟹套养细鳞斜颌鲴的最优密度,最终实现"以鱼净水,以蟹保水"目的。结果表明,在不改变原河蟹养殖计划的基础上,河蟹套养细鳞斜颌鲴的生态养殖模式,不仅能有效改善池塘的生态环境,而且养殖户的经济、生态效益显著提高,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5.
蟹池套养细鳞斜颌鲴青苔少效益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清除河蟹养殖池中大量繁殖的青苔,最近两年,进行了蟹池套养细鳞斜颌鲴的试验.结果表明,蟹池套养细鳞斜颌鲴后,青苔基本上被清除干净,水质较好,符合生态养殖和健康养殖的要求,养出的河蟹品质好、规格大且回捕率高,因而养殖产量高,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6.
《内陆水产》1980,(4):49-49
湘潭县白托公社渔场,1977年购回细鳞斜颌鲴鱼苗6万尾,直接投放40亩成鱼塘饲养,当年长到尾重1两左右,第二年尾重可达7—8两,成活率30%左右,78—79年共起水细鳞斜颌鲴5000斤,平均亩产60多斤,两年该场出售细鳞斜颌鲴鱼种收入3000余元。  相似文献   

7.
细鳞斜颌鲴,鲤科、鲴亚科、斜颌鲴属,江苏省镇江地区俗称鲴鱼或黄条。细鳞斜颌鲴喜生活在水体的中下层,在自然水域中,体长达4cm时转食水体中的藻类、高等植物碎屑和腐殖质等天然饵料生长,在人工养殖环境中也喜食豆饼、米糠、麦麸、次面粉、鱼粉及预混料加工而成的配合饲料。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明了同欢水库细鳞斜颌鲴的繁殖习性,产卵场的位置、规模。报道了细鳞斜颌鲴人工授精、人工鱼巢采卵、人工孵化的方法。介绍了细鳞斜颌鲴人工产卵场的基本结构和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9.
细鳞斜颌鲴,鲤科,鲴亚科,斜颌鲴属,江苏苏南地区俗称鲴鱼或黄条.细鳞斜颌鲴生活在水体的中下层,在自然水域中,体长达4 cm后转食水体中的各种藻类、植物碎屑及腐殖质等天然饵料,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也喜食各类配合饵料.2007-2011年我站及句容水库管理所在开展"细鳞斜颌鲴种苗繁育及养殖示范基地推广"、"细鳞斜颌鲴健康饲养及标准研究"等科研项目期间,对草鱼主养池塘套养殖细鳞斜颌鲴相关技术做了大量研究及技术推广,目前在句容市已推广草鱼主养池塘套样细鳞斜颌鲴水面面积达21 630×667 m2.取得了理想套养产量和增值效益.  相似文献   

10.
<正>江苏省泰兴市天邦水产有限公司通过近4年细鳞斜颌鲴鱼种培育项目实施,形成了一整套细鳞斜颌鲴鱼种生产技术操作规范,该规范规定了无公害细鳞斜颌鲴鱼种培育所需的淡水养殖环境条件、水质、饲料和鱼病防治要求等。由于细鳞斜颌鲴鱼苗体质娇嫩,且它对溶氧的要求又较高,而夏花育  相似文献   

11.
细鳞斜颌鲴(Xenocyprismicrolepis)在黑龙江省俗称板黄,在南方被称为沙姑子、黄尾刁、黄板鱼等,在鱼类分类学上隶属于鲤科、鲴亚科、鲴属,我国南北主要自然水域均有分布,是我国重要的中小型经济鱼类,也是深受消费者欢迎的优质鱼类。近些年来,细鳞斜颌鲴的人工养殖日益受到重视,被我国南方部分省份列为水产主导品种。2010~2012年,肇源县八家河渔场、肇源镇兴安村淡水养殖专业合作社和茂兴湖水产养殖场开展了细鳞斜颌鲴养殖试验,共计从湖北省武汉市引进细鳞斜颌鲴夏花鱼种20万尾,养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细鳞斜颌鲴与奥尼罗非鱼池塘混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细鳞斜颌鲴与奥尼罗非鱼的池塘混养技术,并分析了其混养经济效益.6.7亩试验池塘全年总成本支出6.19万元,收入8.04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1.3,平均盈利2764.8元/亩.从经济效益上看,细鳞斜颌鲴与奥尼罗非鱼池塘混养具有低成本、高效益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介绍一种优良的养殖对象--细鳞斜颌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鳞斜颌鲴是我国江湖平原地区常见的一种经济鱼类,主要以植物碎悄,腐泥和着生藻类等为食,在水域中起着改善水质,保护水环境的作用,混养时可使其他鱼、虾、蟹产品的商品质量得到提高,在一般自然水体中,其食料资源相当丰富,据测算,“家鱼”池塘中混养细鳞斜颌鲴,单位面积产量约可增加10%左右;细鳞斜颌鲴在湖泊、水库中放养后能自然繁殖,形成稳定的种群,产量占整个天然鱼产量的35%左右。  相似文献   

14.
<正>江苏省兴化被称为中国河蟹养殖第一县,为了更加完善河蟹的生态养殖,更好地维持水环境的生态平衡,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兴化地区开展了以河蟹为主养的多品种池塘混养试验。为此,笔者进行了河蟹、鳜鱼和细鳞斜颌鲴混养模式与河蟹、克氏原螯虾混养模式对比,发现河蟹、鳜鱼和细鳞斜颌鲴三者的混养模式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非常明显,介绍如下,以供参考。一、养殖方法  相似文献   

15.
细鳞斜颌鲴的养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鳞斜颌鲴,俗称沙姑子、黄条、黄片、黄尾刁子等。它与银鲴、黄尾鲴、圆吻鲴等同属鲤形目、鲤科、鲴亚科,是普遍分布于我国江河湖泊的一种中小型食用鱼。相对于其它鲴亚科鱼类和常规名优鱼类,细鳞斜颌鲴具有很多优点:1.食料来源广,易饲养。无论是在天然水体或饲养水体中,细鳞斜颌鲴都能利用别的鱼不能利用或很少利用的有机腐屑和附生藻类等物质为食料,因此,放养细鳞颌鲴不需增加投饵量,会明显提高水体中的总产量。  相似文献   

16.
雍杰 《水产养殖》2009,30(12):1-2
细鳞斜颌鲴,俗称沙姑子、黄皮,隶属鲤科,鲴亚科,斜颌鲴属,是广泛分布于江河、湖泊、水库等自然水域中、下层的名优经济鱼类,也是目前开发推广养殖的优良品种。细鳞斜颌鲴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肉量高,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消费市场广阔。常见个体300~500g,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泰兴市天邦水产有限公司通过近4年细鳞斜颌鲴鱼种培育项目实施,形成了一整套细鳞斜颌鲴鱼种生产技术操作规范,该规范规定了无公害细鳞斜颌鲴鱼种培育所需的淡水养殖环境条件、水质、饲料和鱼病防治要求等.由于细鳞斜颌鲴鱼苗体质娇嫩,且它对溶氧的要求义较高,而夏花育成时间正值高温季节,操作难度较大,易造成鱼体受伤、死亡,影响成活率.  相似文献   

18.
鲴亚科鱼类在湖南主要有黄尾密鲴、细鳞斜颌鲴、银鲴及园吻鲴等,其中细鳞颌鲴与银鲴已能大量的人工繁殖并在池塘养殖作为优良的搭配品种,有明显的增产作用。近年来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黄尾密鲴与细鳞斜颌鲴在水库鱼类资源自然增殖方面效果显著,值得重视的研究对象。它的渔业价值主要是:  相似文献   

19.
为丰富长江水系细鳞斜颌鲴(Xenocygris microlepis)的遗传特性资料,本研究采用传统的形态学测量方法对30尾长江水系细鳞斜颌鲴的生物学性状进行描述,采用植物血球凝集素(PHA)和秋水仙素腹腔注射、肾细胞直接制片法及同工酶电泳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开展长江水系细鳞斜颌鲴的细胞遗传特性及生化遗传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长江水系的细鳞斜颌鲴的8个可数性状依次为侧线鳞数(73.37±2.08)、侧线上鳞数(13.63±0.55)、侧线下鳞数(7.60±0.41)、左侧第一鳃弓外侧鳃耙数(36.50±1.18)、背鳍不分支鳍条数(3.00±0.00)、背鳍分支鳍条数(7.00±0.00)、臀鳍不分支鳍条数(3.00±0.00)、臀鳍分支鳍条数(11.37±0.25);其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48,核型公式为20M+24SM+4ST,臂数(NF)为92,未发现性染色体;其肾脏和肌肉组织乳酸脱氢酶(LDH)各有5条同工酶谱带,由Ldh-A、Ldh-B两个基因编码,且肾脏LDH1~LDH2表达丰度略高于肌肉组织。本研究中长江水系的细鳞斜颌鲴的形态特征与长江中游的梁子湖细鳞斜颌鲴群体生物学性状吻合,与淮河水系淮河细鳞斜颌鲴生物学性状不一致,存在着群体差异性。本研究可为细鳞斜颌鲴种质评估、种质标准制定、种质保护及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小龙虾养殖池套养细鳞斜颌鲴,在基本上不增加投入、不改变小龙虾原养殖计划、亩产最和品质的情况下,亩产细鳞斜颌鲴103 kg,每亩新增利润1515元.试验结果表明,细鳞斜颌鲴所特有的食性决定了它对其它养殖品种的生长不仅没有影响,而且具有明显的协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