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从腐烂紫菜中分离的Stenotrophomonas sp.Z705菌株产琼胶酶的最佳发酵条件和培养基组成。【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分析装液量、摇床转速、发酵时间、初始pH、发酵温度、盐度等因素对Stenotrophomonas sp.Z705菌株发酵产琼胶酶活力的影响,从中筛选出该菌株的最佳发酵条件。在此基础上,采用单因素试验和L9(33)正交试验,分析不同氮源和碳源对Stenotrophomonas sp.Z705菌株发酵产琼胶酶活力的影响,从中筛选出该菌株最佳培养基的组成。【结果】Stenotrophomonas sp.Z705菌株发酵产琼胶酶的最佳条件为:装液量25mL、摇床转速200r/min、发酵时间23h、初始pH 7.2、发酵温度28℃、盐度3.4%;最佳培养基组成为:牛肉膏5.0g/L、酵母浸膏1.50g/L、琼胶0.30g/L。【结论】在最佳组成培养基和发酵条件下,该菌株产琼胶酶活力稳定在87.1U/mL左右,比优化前提高了60.4%。  相似文献   

2.
修爽  祖国仁 《安徽农业科学》2014,(23):7729-7731
[目的]优化海洋细菌Vibrio agarivorans-1产琼胶酶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组分。[方法]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3个重要因子(琼脂、NaCl和酵母膏质量浓度),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3个因子的最优发酵条件。[结果]最佳营养组分为:琼脂粉质量浓度为3.9 g/L,NaCl质量浓度为45.2 g/L,酵母膏质量浓度为12.9 g/L,此条件下酶活力达到7.589 U/g,比优化前提高了3.35倍。[结论]该研究对提高海洋细菌Vibrio agarivorans-1产琼胶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广东省南澳岛采集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分离出一株酶活性较高的琼胶酶产生菌,探究其应用价值,通过筛选培养基分离产琼胶酶的菌株,采用形态学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初步鉴定,构建系统发育树;采用DNS比色法对琼胶酶活性进行测定;初步探究菌株所产琼胶酶类型和酶解产物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经分离纯化得到一株产琼胶酶海洋细菌ZXY772,该菌株为革兰氏阳性球杆菌,属于节杆菌属(Arthrobacter sp.);胞外酶只产β-琼胶酶;该菌株于28℃、转速为180 r/min液体发酵培养基中振荡培养时,其生长对数期为3~14 h,当菌株摇床发酵至27 h,其琼胶酶活力到达最高96.0 U/mL;菌株粗酶液的酶解产物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最强,其抑菌圈直径大小到达14.45 mm。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琼胶分离菌Cellvibrio sp.BR的发酵条件及酶学性质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对琼胶分离菌Cellvibrio sp.BR发酵条件的优化,筛选该产酶菌株的最佳发酵条件,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该菌株产琼胶酶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在25℃、起始pH7.0的条件下培养36 h;该酶作用的最适pH为7.O~8.0,最适温度为35℃,最适底物质量分数为1.1%;该酶具有明显的底物特异性.[结论]为琼胶酶的进一步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消化道内容物进行富集培养,以琼胶为惟一碳源进行平板初筛,摇瓶复筛,得到一株琼胶酶活性较高的菌株HF3。对该菌株进行紫外线诱变,获得突变菌株HF3-04,酶活力从43.0 U/mL增加到48.9 U/mL,提高了13.7%。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培养基的最佳组成为:琼胶3 g/L,硝酸铵1 g/L,磷酸氢二钠0.5 mmol/L,pH值8.0;最佳培养条件为:接种量为1%,250 mL三角瓶中发酵培养基的装液量为110 mL,摇床转速为150 r/m in,培养温度为25℃,培养时间为48 h。将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优化后,菌株酶活力达到80.7 U/mL,比优化前提高了65.0%。  相似文献   

6.
一株产碱性蛋白酶的酵母菌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一株产碱性蛋白酶假丝酵母菌(Candidasp.N9211)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各种碳源、氮源及无机盐对产酶的影响,应用正交试验优化发酵培养基组成。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组成为酵母膏20g/L,蛋白胨15g/L,干酪素20g/L,硫酸亚铁0.01g/L。优化后蛋白酶活性提高了27倍(由1.55U/mL提高到41.85U/mL)。摇瓶培养的最佳条件为:初始pH值10.0,接种量1%,发酵温度35℃,最佳培养时间为15h。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化出芽短梗霉菌(Aureobasidium pullulans)PA-2菌株产孢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以提高PA-2菌株的产孢量,为该菌的开发和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PA-2菌株发酵液中的产孢量为检测指标,采用单因子优化PA-2菌株发酵培养基和最佳发酵条件,通过中心组合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筛选培养基成分最佳配比;用PA-2菌株制成可湿性粉剂用于杂草藜田间防除试验.[结果]经优化后,PA-2菌株产孢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84.60 g/L、大豆粉46.35 g/L、NaCl 2.59 g/L、MgSO40.52 g/L、KCl 0.78 g/L、K2HPO46.50 g/L、(NH4)2SO40.52 g/L;最佳发酵条件为pH 7、温度25℃、装液量60 mL/250 mL、转速180 r/min、接种量8%、培养时间120 h.田间防除试验结果表明,PA-2可湿性粉剂对杂草藜的鲜重防效最高可达75.0%.[结论]优化后的培养和发酵条件可有效提高PA-2菌株的产孢量,降低发酵成本,适合发酵放大试验及相关剂型的开发研究;可采用PA-2菌株生产菌剂应用于杂草防除.  相似文献   

8.
研究伞枝犁头霉D1利用蔗糖生产α-酮戊二酸的发酵条件优化.结果表明:1)最佳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蔗糖40 g/L,NaNO3 1 g/L,KH2PO4 1.36 g/L,MgSO4·7H2O 0.2 g/L,FeSO4·7H2O 0.01 g/L,NaCl 2 g/L,玉米浆0.5 g/L,CaCO3 40 g/L,叶酸2 g/L.2)最佳培养条件为:250 mL摇瓶装液25%,培养温度37℃和转速200 r/min.在此条件下培养84 h,伞枝犁头霉产α-酮戊二酸量最大达14.0 g/L,产酸速率为0.17 g/(L·h),对蔗糖的转化率为34.9%.伞枝犁头霉D1能够有效利用蔗糖发酵产α-酮戊二酸,具有较好的科研价值和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新型产琼胶酶海洋细菌的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丽莉  祖国仁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20):4831-4834
从大连沿海的50份石花菜中筛选出相对酶活较高的83株产琼胶酶菌株(酶活力测定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挑选琼胶酶活力最高的菌株并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研究其分类地位.结果表明,该菌株(暂命名为ZGR-26)为革兰氏阴性杆菌,与食琼胶弧菌(Vibrio agarivorans)序列同源性达到99%,两者生理生化特性基本相符,可初步确定为食琼胶弧菌(Vibrio agarivorans).筛选得到了新型的产琼胶酶海洋细菌——食琼胶弧菌(Vibrio agarivorans),分泌琼胶酶活力较高(32.1 U/mL),为微生物降解法生产琼胶寡糖提供了新的出发菌株.  相似文献   

10.
赵勇  宋志文  孔小蓉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582-13583,13585
[目的]探讨黑曲霉发酵产葡萄糖氧化酶的最佳发酵条件。[方法]研究不同培养基成分及发酵条件下黑曲霉产葡萄糖氧化酶的活性。[结果]培养基最佳成分为及浓度为:葡萄糖100g/L,有机氮源为4g/L蛋白胨,无机氮源为3g/L硝酸钠;最佳发酵条件为28℃,pH值6,发酵周期72h。[结论]通过优化,黑曲霉发酵产葡萄糖氧化酶的活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