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蔗田栽蘑菇     
我区属亚热带兼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6~21℃,其中10月~翌年3月平均气温16.1℃,适宜在蔗田栽蘑菇。近年来,菇农迫切要求扩大蘑菇生产,室外蔗田栽蘑菇,已成为我区菇农所喜爱的副业,现介绍如下: 一、菇房设计菇房选择地势较高、平坦、不积水的蔗田,用两畦间的蔗沟为菇床,毗邻的蔗沟作人行道,三条蔗沟可做两床,以原有蔗沟宽和畦长为度。每床设床架二层,相距60厘米左右,以畦上1.5米高以上的蔗茎为柱,竹杆  相似文献   

2.
青海省互助县地处西北高原 ,气候冷凉干燥 ,在当地农业史上从未有过蘑菇生产。随着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 ,互助县利用当地丰富的麦秸和牛粪资源 ,发展蘑菇生产获得成功。在简易菇棚内栽培 ,4~ 10月份为出菇适宜期 ,鲜菇平均产率约 8kg/m2 。  相似文献   

3.
我省每年9月中旬至11月上旬的旬平均气温为15.7~23.5℃,甘蔗生长进入了中后期,也正是平菇生产的黄金季节.此时蔗田的行间郁闭,形成了一个湿度大、气温适中、通风较好适宜平菇生长的小气候环境.据此,我们进行了二年套种平菇试验,现简报如下:(一)蔗田的设计①甘蔗植株行株距为O.5×1.2m,四周留2m为保护区.为便于灌水和采菇,甘蔗行间隔行套种平菇.②蔗田套种平菇前,要施好追肥,开好排灌水沟,并在蔗根部培好土.  相似文献   

4.
李君成 《食用菌》1992,14(3):30-31
我市种植蘑菇近20年,于1988年开始室外试种,因投资少,效益高,深受菇农欢迎.1989年市科委立项试验,1990年大面积推广,1991年全市种菇90万m~2,80%为室外地面栽培,现将其主要技术分述于后:一、三种模式菇床 (一)蔗田菇床床宽以蔗田行间的大小而定,长sm左右.菇床排列是2行菇床留1行人行道。  相似文献   

5.
古田县秀珍菇设施化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古田县地处福建省东北部,是中国食用菌之都。境内农业资源丰富,气候条件适宜食用菌规模栽培。秀珍菇在省内罗源、漳州等地栽培较为普遍,但在闽东北地区自然栽培甚少,设施化栽培技术有待研究。为此,笔者于2010年开始在古田县青田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对秀珍菇设施化栽培进行了系统研究,摸索总结出一套适宜设施  相似文献   

6.
许文芳  吴金俞 《食用菌》1991,13(1):29-30
我们于1982年开始利用蔗田栽培蘑菇获得成功,至1988年连续七年共利用蔗田栽培蘑菇700多万m~2,总产值达9000万元以上,单产比室内增27.16%.这一技术分别于1985年和1987年荣获省农技推广二等奖和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现将其高产技术介绍如下:(一)蔗田选择与菇房搭建蔗田栽蘑菇,是在甘蔗生长后期的9月末10月初,于绿叶层之下至蔗沟的空间搭建菇房.首先要选择甘蔗具有密、直、壮、高的新植蔗田;其次要通风好,遮荫度好,土层厚,水利方便的田块;第三要有丰富的物料资源及充足的劳力资源.田间菇房目前普遍以四畦三沟组建为一单元,  相似文献   

7.
陈庆生  赵世乐 《食用菌》2002,24(5):15-15
近年来,珍稀食用菌的栽培在我国各地发展迅速,这对于丰富市场供应,使广大农民早日致富奔小康有着深远意义。本文重点介绍适宜粤北地区气候特点栽培的几种珍稀食用菌。1 茶薪菇 适宜春秋两季栽培,春季栽培在12月上旬开始接种,3月中旬始出菇,接种至出菇100天左右,采收3潮菇,5月下旬结束。秋季栽培8月上旬接种,10月上旬始出菇,接种至出菇60~70天,采收2潮菇,12月上旬结束。2 真姬菇 适宜冬季栽培,10月下旬接种,l月下旬始出菇,接种至出菇100天左右,采收2潮菇,3月上旬结束。或6月下  相似文献   

8.
我区春季多风,空气干燥,气候变化无常。春栽平菇,发菌慢、出菇晚、产量低、质量差。1986年我们在一菇农家,进行了棉籽壳生料覆土栽培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大球盖菇覆土材料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四种不同的覆土材料对大球盖菇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进行试验。结果表明 ,大球盖菇在四种覆土材料上均能生长发育 ,但以油梨园土生长速度快 ,产量高 ,转潮快 :其次是茶园土 ;再次是蔗田土 ;草地土为最差。  相似文献   

10.
充分利用光热和土地资源开发冬闲田是川南稻作区增粮增收的重要途径,通过中稻一大球盖菇轮作模式的研究实践,总结出适宜川南气候和栽培特点的稻田高效生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蘑菇生产的全过程是:冬季制母种,次年春季制原种,夏季制栽培种,秋季堆料、上床播种、菌种覆土直至出菇采收。从蘑菇的生活史看,它的生长时间大部份都在秋、冬两季的低温季节。菌丝的生长温度是20~24℃,以秋季最为适宜。但培育栽培种是在炎热的夏季,我县地处福建东部沿海,夏季气候炎热,往往遇到32~35℃的高温。在这种高  相似文献   

12.
出菇期间由于不适宜的环境条件而使香菇子实体不能正常生长发育,因而产生各种畸形菇,在冬季气候寒冷的条件下更易产生。其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13.
蜗牛对露地栽培平菇的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蜗牛是软体动物门柄眼目的一类软体动物,食性极杂,可为害各种蔬菜。经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陈德牛副研究员鉴定,我市为害蔬菜的蜗牛有4种,其中以灰巴蜗牛Bradybaena ranida ranida(Benson)为优势种。近年来,随着蔗田种菇、菇菜间套栽培技术的研究成功,室外露地栽培平菇等菇类日趋扩大,并有  相似文献   

14.
甘蔗生长中后期正值秋冬季,气温由高到低,符合蘑菇菌丝生长需高温,子实体形成需低温的规律,加上甘蔗已封行成林,类似森林的“小气候”环境,适宜蘑菇生长。利用蔗田地面行间种植蘑菇,每亩蔗地可产鲜菇750公斤以上。室外地面栽培蘑菇,不建菇房,不搭架,成本低,病虫少,产菇多,效益高,易推广。下面以蔗林地面种植蘑菇为例,介绍其关键技术。一、播种 (一)播种前的准备:1.灭鼠:播前一周,在种菇蔗地应用毒饵灭鼠2~3次。2.做床:理好种菇地四周排水沟,清除蔗行杂草,剥去蔗株下部0.5米高脚叶,顺放于蔗沟中,铲少量沟两边土做床,床宽0.35米左右,每间隔一行做两行菇床,留一  相似文献   

15.
我区地处太原市近郊,种植蘑菇气候适宜,原料充足,市场广阔。传统的室内床式栽培,因投资大,成本高,生产环节繁琐,难以推广。为开辟蘑菇生产新途径,我们于1985年春进行了室外阳畦栽培试验。尽管试验开始较迟,但仍然获得了  相似文献   

16.
废树枝屑栽培秀珍菇试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秀珍菇又名环柄香菇、环柄斗菇,是一种深受广大市民青睐的珍稀菇,其菇形优美、味道可口、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较高,营养丰富。同时,秀珍菇又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木腐菌,生产上可利用农林业的副产品及下脚料作为栽培原料。奉贤区于2002年引进该菇后,近年来在我区的栽培量渐增,2009年我区秀珍菇的总栽培量为689万袋,产量达到3 055.5 t,消耗木屑为3 739.3 t。  相似文献   

17.
在边远山区栽培滑菇,如何掌握栽培季节特点,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简化工艺,减少污染,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增加效益,是滑菇生产的关键。本文简要总结边远农村栽培滑菇实用技术要点,仅供各地参考。一、栽培季节:滑菇属于中低温型菌类。由于该品种所具有的生物学特性和地理气候环境等因素所决定,滑菇栽培的生产布局应在气候湿润,四季均衡的北方靠近沿海的地区较为适宜。在辽东半岛各地栽培均在春季播种,秋季出菇。根据各地区小气候的  相似文献   

18.
正猴头菇具有很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自古以来便是药食两用的珍稀真菌。近年来,北京地区猴头菇的加工产品逐渐畅销,市场需求量日益上升,猴头菇鲜品更是有价无市。北京延庆区地处延怀盆地,地理条件得天独厚,气候适宜,拥有京郊唯一的规模化猴头菇生产基地。笔者就延庆地区猴头菇吊袋栽培关键技术总结如下。1菌株和栽培季节猴头菇的菌株选择关键是因地制宜,选择原产地与延庆地区气候相似且出菇快、产量品质高的猴  相似文献   

19.
杨建伟 《食用菌》2011,33(1):37-38
河南省地处暖温带,四季分明,夏季热冬季冷。常规香菇生产技术复杂,制袋时间在夏末秋初,气温较高,污染率高,过晚又不利于转色和出菇,因此适合香菇制袋的时间较短。一般认为河南平原香菇袋料生产适宜制袋期在8-9月底前,适宜脱袋转色期在10月中下旬,历秋、冬、春三季出菇。夏季无菇,  相似文献   

20.
室内蔗渣压块栽培香菇,容易感染绿霉、根霉,影响香菇产量,且菌砖栽培法需要建造栽培房和一定的生产设备,工艺复杂,成本也较高,菇农不易接受。我们根据当地无霜期长(初霜期12月下旬,终霜期2月上旬)等气候特点,从1983年开始,采用袋栽白木耳工艺和蔗田棚栽蘑菇经验,在甘蔗田里菇棚栽香菇,初步获得成功。现将栽培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