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比较食诱剂、性诱剂和化学防治田块的稻纵卷叶螟减退率、保叶效果,评价食诱剂和性诱剂对稻纵卷叶螟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稻纵卷叶螟食诱剂、性诱剂、常规化学防治处理田块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4.21%、68.42%和89.47%;保叶效果分别为72.03%、47.27%和81.66%.食诱剂和化学防治处理的防螟效果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防治稻纵卷叶螟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稻纵卷叶螟发生频率加大,为害程度加重,药剂防治效果变差。针对该现象,笔者通过多年对稻纵卷叶螟防治实践.选出丙溴磷40%乳油、毒死蜱40%乳油、杀虫单90%可溶粉剂等11种参试药剂,对稻纵卷叶螟(Cnaphlocrocis medinais)的防治效果进行筛选试验,为今后开展稻纵卷叶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诱捕器设置高度对稻纵卷叶螟成虫监测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提高对稻纵卷叶螟性诱剂诱集成虫的效果,完善稻纵卷叶螟性诱剂监测技术,开展了诱捕器不同设置高度对稻纵卷叶螟成虫诱集效果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诱捕器设置高度的增加,无论是累计诱集数量、日均诱集数量,还是日最高诱集数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中以诱捕器底部与水稻植株顶部相平设置高度的诱捕器的诱集量最大,对成虫发生高峰期的监测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2.2%甲维盐微乳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稻纵卷叶螟在我市为害加重,抗性不断上升。虽然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药剂较多,一般情况下也较理想,不过一些常用药剂防效在逐年下降。为了探寻2.2%甲维盐微乳剂(威牛)防治高龄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为产品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我站于2009年在湖北省安陆市烟店镇龚岗村中稻田进行该药剂的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5.
为减少农药用量,防治稻纵卷叶螟危害,笔者在武汉市黄陂区应用"性诱+毒·蜂卡"组合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全程用性诱+毒·蜂卡防治稻纵卷叶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昆虫性诱剂是仿生高科技产品,通过诱芯释放人工合成的性信息素(别称性诱剂),诱杀雄成虫,减少成虫数量和为害程度,阻碍成虫交配,减少下一代的虫口数量。国槐小卷蛾属于钻蛀性害虫,化学药剂防治效果不理想,药剂的渗透能力常达不到枝条内部,影响杀虫效果,为此选用性诱剂防治国槐小卷蛾,取得了较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7.
为掌握不同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效果及为今后开展稻纵卷叶螟防治提供依据。2005年笔者充分利用稻纵卷叶螟大发生的有利时机,开展了不同药剂的防治试验(洪泽)和示范(楚州)。  相似文献   

8.
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田间对比药效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纵卷叶螟,属昆虫纲鳞翅目螟蛾科。以幼虫纵卷叶片成苞,在内啃食叶肉。稻纵卷叶螟分布于中国各稻区,但以南方稻区发生为害严重,而且抗性产生迅速,传统药剂已无法有效地防治稻纵卷叶螟为害。  相似文献   

9.
选用20%氯虫苯甲酰胺SC等6种药剂进行防治稻纵卷叶螟试验,结果表明:这6种药剂对水稻安全性好,对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明显,不同药剂间防效相差较大。其中以20%氯虫苯甲酰胺SC防治稻纵卷叶螟见效最快、效果最佳,药后3d、7d和15d防治效果分别达81.77%、92.82%和95.00%;其次是20%氟虫双酰胺SC,药后3d、7d和15d防效分别为80.17%、89.72%和91.12%。这2种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极显著优于其它供试药剂,是当前值得推广应用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0.
为验证稻纵卷叶螟食诱监测效果,于2020年在江苏张家港开展了水稻田稻纵卷叶螟不同监测方法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食诱剂诱捕器对五(3)代稻纵卷叶螟成虫具较好的监测效果,诱蛾高峰与灯诱和人工赶蛾结果基本一致,与田间幼虫发生情况相符,其诱蛾量高于性诱剂诱捕器处理。不同监测方法下,六(4)代稻纵卷叶螟成虫诱蛾量均较低,食诱处理未监测到明显的成虫高峰。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性诱剂对稻纵卷叶螟的监测和防控效果,2013—2014年在贵州省都匀市进行了稻纵卷叶螟性信息素性诱、灯诱及田间人工赶蛾的比对试验;性诱捕器不同放置密度诱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稻纵卷叶螟性信息素性诱法具有灵敏度高、专一性强和不伤害天敌昆虫等特点,且诱集虫体完整,易识别和精确计数,优于灯诱和田间人工赶蛾法;不同放置密度诱集结果表明,以667 m2放置4个诱捕器防控效果好,对稻纵卷叶螟幼虫的控制率为51.40%,保叶效果为80.07%,且较为经济。  相似文献   

12.
目前,防治稻纵卷叶螟低龄幼虫的药剂较多,一般情况下防效也较为理想。但由于稻纵卷叶螟是一种迁飞性的害虫,具有突发性和暴发性,而且发生面广,发生量大,发生峰次多,防治时极易出现失治或漏治等现象。为了探索防治稻纵卷叶螟高龄幼虫的药剂及使用技术,我们选用31%三拂微乳剂做试验,31%三拂微乳剂是浙江新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氟虫腈与三唑磷的新型复配剂。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作物供试作物为水稻,品种为籼稻“川高D优158”。1.2防治对象第4代稻纵卷叶螟。1.3试验地点概况试验地点选在公安县南平镇青岭村6组…  相似文献   

13.
潘文勤 《广西植保》2009,22(3):35-36
稻纵卷叶螟是水稻上的重要迁飞性害虫之一,常呈暴发性发生为害.其对水稻危害严重,大发生时一般减产2~3成,严重的减产5成以上.近年来,随着水稻种植格局的调整和防治药剂的改变,稻纵卷叶螟发生频率增加.  相似文献   

14.
试验结果表明:锐劲特、甲维盐、毒死蜱防治稻纵卷叶螟、三化螟效果较理想,上述药剂加入有机硅助剂杰效利能够明显提高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三唑磷防治三化螟效果也较理想,但防治稻纵卷叶螟效果一般,对稻飞虱具有刺激增长作用。锐劲特对稻飞虱有较好的控制效果,持效期较长,对压低下一代稻飞虱虫源基数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稻纵卷叶螟测报技术改进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稻纵卷叶螟发生为害规律的变化,经过多年稻纵卷叶螟测报和防治工作的实践,对稻纵卷叶螟监测方法和预报技术作了相应的改进,从而提高了稻纵卷叶螟测报的准确率和工作效率,为有效开展稻纵卷叶螟防治工作提供了准确依据。  相似文献   

16.
2016—2017年,在江苏如东开展了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采用"种子处理+生态调控+生化控制"技术模式,以性诱剂诱杀、释放赤眼蜂、种植香根草为核心技术,配合科学用药。结果表明,应用性诱剂+赤眼蜂+香根草集成技术,对水稻二化螟、大螟、稻纵卷叶螟防效均达90%以上,与常规化防无显著差异;各绿色防控处理平均化学农药用药量较农民常规化防对照减少60.7%以上;产量较常规化防对照增加0.6%,天敌数量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7.
利用糖醋毒液诱杀稻纵卷叶螟成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稻纵卷叶螟的防治大多是采用化学农药.如果在螟蛾始盛期,利用其趋化性,设置糖醋毒排进行诱杀,同样可以达到防治的目的.近年来,一些县农作物病虫测报站利用糖醋诱蛾器诱蛾,代替田间赶蛾,改进稻纵卷叶蛾成虫的调查方法.笔者所在凌云县病虫测报站亦采用此法.笔者在实践中得到启发:用同样的原理、参照其方法,诱杀稻纵卷叶螟成虫,应可以是防治该虫的一种可行的办法.在此特提出来与同行们讨论.并暂订名为“糖醋毒液诱杀法”.  相似文献   

18.
6种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防治稻纵卷叶螟的高效低毒药剂,笔者对茚虫威150g/L悬浮剂等6种药剂进行了田间药效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丙溴磷40%乳油和茚虫威150g/L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防效好于常规药剂毒死蜱,且持效性好,持效期在20d以上。阿维菌素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药后10d较好,但持效性较差,药后20d降到53.68%;仲丁威、甲维盐、毒死蜱则表现一般。  相似文献   

19.
80%锐劲特水分散粒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大暴雨日多、药后6h遇中雨的情况下,药后7d 80%锐劲特WG防治稻纵卷叶螟的防效达85.16%,是多雨季节抢晴防治稻纵卷叶螟的好药剂。80%锐劲特WG不含有机溶剂,对环境污染小,是无公害水稻生产中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理想药剂,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阿维·丙溴磷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试验,为生产中筛选出防效理想的药剂,为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治提供用药参考。试验共设6个处理,供试药剂防治效果显著高于对照药剂,用药后对作物安全,并有兼治其他害虫的作用。用10%阿维·丙溴磷乳油可替代对照药剂在生产中防治稻纵卷叶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