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临床可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非典型性和不明显型猪瘟。由于大剂量和高密度猪瘟弱毒疫苗的免疫,当前我省范围内急性猪瘟已不多见,而以慢性型和非典型性猪瘟为主。  相似文献   

2.
猪瘟防疫的再认识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瘟是由黄病毒科瘟毒病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发热、接触性传染病,临床可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非典型性和不明显型猪瘟。由于大剂量和高密度的猪瘟弱毒疫苗免疫,当前我市范围内急性猪瘟已不多见,而以慢性型和非典型猪瘟为主。但猪瘟仍是目前危害较大的疫病,在不断总结防治经验的基础上,应该继续做好防疫工作,减少猪瘟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极强的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危害极大,是威胁养猪业最主要的传染病.在自然条件下只感染猪,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猪和都易感,常年均可发生.典型猪瘟表现为最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病程.最急性型较少见,病猪体温升高,常无其他症状,1~2天内死亡;亚急性型常见于本病流行地区,病程可延至2~3星期,有的转为慢性,常拖延1~2个月;非典型(慢性)病猪临诊症状不明显,呈慢性.在出现上述情况的地区和猪群,往往同时表现有无法解释的免疫失败.即使是免疫过的猪群,初生乳猪和小猪也常有发生.本文浅析了引起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猪瘟(HC)是由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以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和非典型症状为主要特征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各个日龄的猪均可感染发病.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可视黏膜和伤口进行水平传播,也可通过胎盘进行垂直传播。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传染源。  相似文献   

5.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疫病,临床可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非典型性和不明显型猪瘟。猪瘟是危害养猪业最大的  相似文献   

6.
猪瘟是一种由滤过性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急性高热稽留,死亡率极高,不分年龄品种的猪,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猪瘟可表现为急性、慢性、非典型感染病程。急性症状很明显,病死率高。慢性型、非典型症状轻,有反复、病程较长。近年来,猪瘟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病猪临床症状表现为多样化。主要以非典型猪瘟为主。非典型猪瘟,不易被发现,易在感染的猪群中向外散播病毒,使猪体抗病力降低,极易并发其他细菌感染,造成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7.
1猪瘟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疫病。临床上可表现为急性、亚急性、慢性、非典型或无症状的各种病程。  相似文献   

8.
猪瘟病毒属黄病毒科,瘟病毒属,能导致猪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非典型或温和型猪瘟。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猪瘟病毒有囊膜二十面体球状病毒,粒子直径为40-50纳米,核衣壳直径约为29纳米,囊膜表面的糖蛋白纤突结构6-8纳米。  相似文献   

9.
猪瘟(HC)是由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HCV引起的一种以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非典型为主要特征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各个日龄的猪均可感染发病,该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可视黏膜、伤口进行水平传播,也可通过胎盘进行垂直传播。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传染源。  相似文献   

10.
<正>猪瘟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传染源是病猪和带毒猪,是农业部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项目建设强制免疫、重点控制的重大动物疫病之一,该病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很少发生,但一些局部地区和个别养猪场仍有发生,而且以非典型和慢性型居多。本人结合生产实际做以简要分析,仅供参考。1猪瘟临床特征猪瘟分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非典型性和隐性感染。非典型性猪瘟不具典型的全身出血性变化,患  相似文献   

11.
猪瘟又名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型,急性型最为常见。常年都可发生,尤其是夏季猪的抵抗力下降发病率较高,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猪都可感染。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被病猪污染过的  相似文献   

12.
猪瘟,又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有急性、亚急性、慢性、持续性和潜伏感染等形式。这些不同的感染形式既与毒株的不同有关,也与宿主有关。该病可感染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猪,非免疫猪可发病于任何季节。主要通过舐食病猪污染的饲料、饮水、饲具和地面经口感  相似文献   

13.
目前,猪瘟的表现形式有急性、亚急性、慢性、非典型性或不明显型.近年来,急性猪瘟少发,常有非典型性猪瘟(温和型)出现,其特点是病型温和,病程缓慢,病变局限,呈散发等不典型表现,须经实验室检验方可作出可靠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和防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瘟(HogCholera.HC)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病毒病。根据临床过程分为急性、慢性、迟发型三种。急性猪瘟是由强毒力猪瘟病毒引起,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慢性猪瘟和亚临床型猪瘟是低毒力猪瘟病毒株感染引起,统称为非典型猪瘟,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急性猪瘟相比,表现为多样性,而且特征很不明显,病程一般较长,易与其他疾病混淆,依靠常规方法很难确诊,  相似文献   

15.
猪瘟俗称“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猪一种急性、发热、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为急性呈败血性变化,实质器官出血、坏死和梗死;慢性呈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近年来,猪瘟的发病率呈散发趋势,病猪临床症状表现为多样化,主要以非典型猪瘟为主。  相似文献   

16.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的传染病,呈多样性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是目前危害我国养猪业最严重的疾病。猪是本病唯一的自然宿主,病猪是主要传染源,易感猪与病猪的直接接触是病毒传播的主要方式。据调查,猪场由于传染病引起的猪死亡有40%~50%与猪瘟有关。依靠购买仔猪进行肉猪生产的养殖户,猪瘟造成的损失更为严重。1流行特点1.1症状变异、病型增多:(1)典型猪瘟特点:由猪瘟强毒株引起的A类16种传染病之一。潜伏期短的2d,一般为5~10d,最长21d,一般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  相似文献   

17.
猪瘟病毒致病机制及猪瘟诊断防控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瘟病毒(CSFV)是一种严重危害养猪业的正链RNA病毒,猪只感染后可引起猪瘟(CSF)。猪瘟为猪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非典型或温和型猪瘟。近年来,猪瘟的发生在国内外部分地区有流行趋势,该病不但发病率高,同时出现了新的流行特点,如隐性感染、混合感染等,给防控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也给很多养猪场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综述了CSFV病原学特性、致病机制、CSF诊断方法及疫苗防控研究现状等内容,以期为今后猪瘟的防控提供新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猪瘟(Hog Cholera,Hc)是猪的高度接触性、热性、烈性传染病,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和非典型猪瘟。急性猪瘟由强毒株引发,一般导致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而弱毒病毒感染则呈亚临床感染或隐性感染。经典猪瘟(CSF)除引起败血症以外,还可引起很多系列的临床表现,如妊娠母猪流产、胎儿畸形、慢性营养消耗、淋巴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免疫系统病变。并由于能对猪体造成免疫抑制,容易继发和并发细菌或其他病毒。  相似文献   

19.
<正>猪瘟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主要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其表现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慢性型和非典型性(温和型)或隐性感染。近几年由于猪瘟疫苗免疫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典型猪瘟在临床上较为少见,而非典型猪瘟在一些规模  相似文献   

20.
1猪瘟 猪瘟是猪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病原为猪瘟病毒,目前认为猪瘟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但病毒株的毒力有强、中、弱之分。急性型呈败血性变化,实质器官出血、坏死。亚急性型和慢性型除见不同程度的败血性变化外,还有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本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是猪重要的传染病,常继发感染副伤寒及布氏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