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8 毫秒
1.
异病同治是不同的疾病,由于病理或证候相同,采取相同的治疗方法或相同的方剂,以期达到治愈患畜的目的,是中兽医辨证施治的法则之一。现择录临床医案三则,供同行验正。  相似文献   

2.
梁福文 《中国牛业科学》2006,33(3):80-80,95
“中兽医活血化瘀止血”法则是针对多种原因所致的“血瘀”、“血滞”等引起不同病症的治疗法则,是祖国医学和传统兽医学辩证论治极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广大兽医临床工作者运用“活血化瘀止血法则”治疗内、外产科等多种疾病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将临床工作中应用活血化瘀止血为基础,结合辩证施治和应用静脉补液治疗牛便血症、尿血症和鼻出血症介绍如下,供广大兽医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兽医的四诊主要是用以诊断兽类疾病的,众多的兽医经典多未提及用其诊断鸡病.由于鸡个体小,生理解剖特殊,受诊断方法的制约,特别是在听诊和切诊上更受限制,也就不易用所搜集到的症状进行辩证施治,从而制约了中兽医在鸡病上的应用.然而实践证明,用中药治疗鸡病如果得当,不但效果好,且有许多西药治疗所不能比拟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中兽医诊疗疾病的主要特色是辨证施治。其治法中所谓"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均以证为凭,随证转移。施治之时,据证议法,立方遣药,无不随病畜之具体证情而加减化裁。《临证指南医案》云:"医道在乎识证、立法、用方,此为三大关键,一有草率,不堪司命,然三者之中,识证尤为紧要"。《类证治裁》日:"司命之难也,在识证;识证之难也,在辨证"。解决识证难与辨证难,最好的办法是:临证须辨因,辨治须定位,治病必求本,无效试反思。  相似文献   

5.
泄泻是兽医临床常见病,主要症状是排粪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由于症状反复,寒热交织,虚实交杂,治疗较为棘手,某螳腹泻仅靠西药难以根除。近年来,笔者遵循中兽医“辨证施治”理论和“同病异治”法则,根据发病原因、机体反应、临床症状综合诊断,选用不同的治法和不同的方剂,治愈家畜腹泻症不计其数,现介绍临床常见病例数则,如有不妥之处,请同行与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6.
中西兽医两者都是人类同疾病进行斗争的手段 ,由于中医和西医发展的历史不同 ,所以对疾病的认识方法、理论体系也完全不同 ,这两个不同体系的突出特点主要表现在中兽医“辨证论治”,西兽医“辨病论治”。“证 (病 )”和“治”中 ,“治”是决定于“证 (病 )”的 ,“证 (病 )同治亦同”,“证 (病 )异治亦异”。喻嘉言说 :“医不难于用药 ,而难于认证”。朱丹溪说 :“认证为先 ,施治为后”〔1〕。因此 ,“证”、“病”的差别基本上可以代表“辨证论治”的区别。中兽医学者论述“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时 ,多是褒前贬后 ,因此认为中兽医除辨…  相似文献   

7.
<正>口蹄疫有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泡和烂斑等"口疮"、"蹄癀"临床特征症状,故民间称其为"口疮"、"蹄癀"、"脱靴症"。因此,我们可按中医与中兽医对"口疮"的辨证施治理论和"治未病"的思想对口蹄疫进行"辨证施制"。1口疮的辩证施治赵小青等报道,口疮的致病主因是外感六淫燥火、脏腑内伤,其重要的病理机制是热壅血滞、  相似文献   

8.
中兽医基础理论概说邵贵卿陈炅然赵四喜李萍莉(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兰州730050)1中兽医学的基本原则—辨证施治中兽医学是祖国传统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内经》指出:“天人合一,人之与兽二五同。”就是说,天体、宇宙、自然界一切事物的生长(发生)、...  相似文献   

9.
兽医临床上经常会因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误诊,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为了减少误诊,笔者认为在诊断条件简陋的情况下,兽医要立足于分析症状,在辩证中把握疾病,这是中兽医证的的核心所在。中兽医的“证”是疾病某阶段本质的一种概念。它的五性即是病的可变性、特异性、复合性、非典型性、客观性。把握好证的五性,对于提高兽医诊断的准确性有利无弊。  相似文献   

10.
中兽医诊治疾病重点是辨证施治,通过病因辨证,脏腑辨证,八纲辩证,制定治则措施,开方用药。西兽医辨病与诊断,是通过临床检查或实验室检验结果,用西兽药医治。多年来,笔者在实践中,摸索中西兽医结合的一条重要途径是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诊治牛的疾病247头,效果极好。  相似文献   

11.
猪在夏秋季节最易发生外感热病,且发病率高,若治疗方法不当,会造成极高的死亡率。而大部分患高热症的猪,如果单纯采用西兽医“抗菌消炎,解热镇痛”的方法治疗,体温虽一时恢复正常,但停药后体温又会持续上升到40℃以上,易反复,病程绵长,有的达20d以上,死亡率达50%左右。笔者自1998年以来,采用中兽医辨证施治的方法,治疗猪夏秋季节外感热病328例,治愈307头,死亡21头,治愈率达93.6%,效果显著(见表1),现将辨证施治过程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脱肛之症在临床上常见,各种动物均可发生,一般都责为中气下陷,用补中益气散之类治疗,有效与不效,中兽医以辩证施治为特色,笔者用增阴肃降法治疗阴亏阳热所致的脱肛收到良好效果,此症以  相似文献   

13.
“辩证论治”是中兽医在临床诊疗中的必要手段。“辩证”是应用中兽医的理论和各种诊断方法,对病畜所出现的复杂病状,进行综合分析之后,判断出该病性质、原因、病变部位的全部过程。“论治”是根据辩证情况按中兽医的治疗原则,拟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辩证论治”对否?涉及到病畜的存亡。若对,则会妙手回春;若错,则会延误病程,轻  相似文献   

14.
山羊羔泄泻的中兽医辩证施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泄泻是山羊羔常见而多发的病,临床症状以便次增多,粪便清稀,甚至如水样为主症,其主要的病变部位在于脾胃和大小肠,其致病原因有外感风邪、饮食所伤和脏腑虚弱等,但关键在于脾胃功能障碍。根据临床症状所见,大致将其分为外感泄泻、伤食泄泻、湿热泄泻、脾虚泄泻等四个类型,根据以上各种类型的不同临床症状,采用中兽医辩证施治,收效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中兽医认为,家畜患感冒是指畜体感受外邪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在临症上多以发热、恶寒、咳嗽、鼻塞、流涕为主症,本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生,而春冬二季为多,一般多是散发,如果由于气候反常,“春时应暖而反寒,夏时应热而反冷,春时应凉而反热,冬时应寒而反温”,感冒着这种非时之气,就很容易造成广泛的流行,《诸病源候论》称为“时行病”,因此,在临证当中应掌握本病的主要特点进行准确的辨证施治,均期收到满意的效果,否则,也会进一步转化为其他疾病。  相似文献   

16.
中兽医是通过辨证施治治疗畜禽疾病的方法,根据患病畜不同的病症表现用药,中兽医使用的药材都是天然种植,毒副作小的中草药。其次,中兽医治疗病畜疾病的机理是使患畜体内阴阳达到平衡,增加身体自然抵抗外邪的能力,从而战胜疾病。  相似文献   

17.
引起母畜子宫内膜炎的原因有多种,临床症状有急性、慢性或黏液性、黏液脓性、脓性等。根据中兽医辩证施治的原则,可采取具体中药方剂疗法,也可采用西兽药疗法,或两者结合应用。  相似文献   

18.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临床常见病之一,中兽医称为“乳痈”、“奶肿”。它是使得奶牛在哺乳期间乳房呈现硬、肿、热、痛,重则化脓的一种疾病。1病因病理本病多发生于产后乳孔闭塞,乳汁蓄积;或产后幼畜死亡,乳汁瘀积不能消散;或产前产后三焦壅热,热毒流注乳房,瘀结而生肿胀;或乳房受外伤时,毒邪乘机侵入,阻塞脉络,发生肿胀热痛。热盛肉腐,也可化脓成疮。2辨证施治本病发病较急,奶牛病后拒绝哺乳幼牛,少卧懒动,后肢开张,乳房初期红肿热痛,乳量减少。如已成脓,触之有波动感,但脓肿深在的则波动感不明显,严重时有恶寒、发热、精神不振,水草迟细等全身…  相似文献   

19.
证候是中医对疾病病理本质的认识,证候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中兽医理论与中医理论同源,所以,证候也是中兽医对动物疾病病理本质的认识.在探讨中兽医对牛前胃弛缓病证候认识特征的过程中,笔者发现牛前胃弛缓病的证候是随时间变化的,故通过建国以来中兽医对牛前胃弛缓病的辨证施治文献的研究,探讨其在不同年代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20.
母畜恶露不尽,可发生于牛、猪等家畜,在养牛业中较为常见,特别是对高产奶牛的影响较大。运用中兽医理论,把母畜恶露不尽作为一个独立病症,区分为气虚血淤、血热三个类型,并分别对其病原病机诊治要点、辩证施治等方面作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