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一)基本情况内蒙古自治区沙漠总面积约为34(?)500万亩,占全区总面积的16.4%。这些沙漠的70%分布在我区西部的巴彦淖尔和伊克昭两盟。分布在巴彦淖尔盟的主要沙漠有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乌兰布和沙汉,分布在伊克昭盟的主要沙漠有库布齐沙漠、乌审沙漠。其余30%的沙漠分布在锡林郭勒、哲里木、昭乌达、呼伦贝尔、乌兰察布等五个盟。整个沙漠分为流动沙漠、半固定沙漠、固定沙漠三种。流动沙漠主要分布在巴、伊两盟,其它五个盟大部为固定和半固定沙漠。腾格里、乌竺布和、巴丹吉林、库布齐、乌审等大沙漠主要都是流动  相似文献   

2.
五彩缤纷的世界沙漠红色沙漠澳洲辛晋森沙漠,红彤彤浑成一片,显得异常壮丽。如天降喜雨,植物发芽、生长、开花、便成了“万红丛中一点绿”,更加增添异彩。这片沙漠变红的原因,是铁质矿物长期内风化,使沙石上附着一层氧化铁的外衣。白色沙漠美国新墨西哥州的路索罗盆...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通过实施巴音温都尔沙漠生态治理、北山坡绿化和冲积扇绿化三大林业重点工程,有力地改善了该旗山后牧区、阴山冲击扇等地区恶劣的生态环境,使乌拉特草原再现秀美风光。巴音温都尔沙漠生态治理:锁住黄沙展新颜巴音温都尔沙漠位于狼山的西北部,包括该旗境内的本巴台沙漠、海里沙漠、白音查干沙漠等五处沙漠。巴音温都尔沙漠总面积1500万亩,按沙化土地类型  相似文献   

4.
用木蜡修饰土壤颗粒抑制沙土水分蒸发的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目的拟解决荒漠化地区土壤自涵养水分的问题。用分子化天然木蜡通过筛选的特种表面活性剂修饰土壤颗粒表面,将该颗粒构造于模拟沙漠气候的人工气候箱内的试验沙土表面,形成一层透气抑水的土膜,利用水分测定仪、差示热分析仪、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等方法研究了该土膜的结构、保水机理和对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Span80)对木蜡和粘土颗粒均有有效的分散和分离作用,并使木腊均匀结合于粘土表面,使粘土颗粒间隙变小,亲水孔变为憎水孔,增加了蒸发水分穿透膜层的阻力,实现了土膜的保水功能,在模拟的沙漠气候人工气候箱内实现了草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5.
新疆准噶尔盆地腹部的古尔斑通古特沙漠,是我国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总面积达 4.8万平方公里。沙漠中分布着大片的原始梭梭林,被人们称为“荒漠森林”。   在古尔斑通古特沙漠腹地,沙上一组一组新月形的沙丘,呈西北向东南方流向。由于梭梭林分布不一,固定半固定沙漠逐渐形成,梭梭林呈片块状分布,大的林地面积近两千平方公里,小的仅 10多平方公里。由于梭梭林远离居民区,荒漠无路通行,人迹罕至。   仲秋时节,我随一支探险旅游队乘车、骑骆驼进入沙漠腹地——一座原始梭梭林。这里林木遮天蔽日,梭梭林群落平均高度 2米~ 4…  相似文献   

6.
伊克昭盟造林总场九大渠分场,地处库布齐沙漠中部,属“三北”防护林工程范围。该场土地总面积27万亩左右。宜林地面积12.7万亩,固定沙地占73.6%,半固定沙地占7.9%,流沙地占15%,丘间地3.5%。自1979年建场以来,该场采取引洪淤灌  相似文献   

7.
北京杨和沙柳是库布齐沙漠的主要造林树种。北京杨在库布齐沙漠最佳宜林地为中、厚度覆沙滩地和缓起伏流动沙地,在沼泽滩地生长不良。沙柳最适宜生长的宜林地为高含水的沙丘迎风坡基部或裸露丘间低地,在固定半固定沙地和沙丘迎风坡中部生长一般,在草甸滩地生长孱弱。  相似文献   

8.
我省的飞播林主要分布于陕南、陕北地区。历经40年的风风雨雨,我省飞播造林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在陕南长江主要支流的汉江、嘉陵江和丹江源头地区已飞播成林37万公顷,形成了集中连片的防护型用材林基地;在陕北毛乌素沙地前沿,飞播成林10多万公顷,使滚滚流沙变成固定或半固定沙漠;在黄土丘陵沟壑区,飞播成林3  相似文献   

9.
介绍云南陆良彩色沙林国家沙漠公园的基本情况,分析其彩色沙林景观在全世界的独特性以及其南方亚热带高原半湿润地区侵蚀型固定沙地的地质特殊性。针对国家沙漠公园范围内存在的自然退化、人为干扰及规划缺失等现实生态问题,结合沙漠公园生态旅游景观的建设需求,提出在不同地块上分别实施沙地保育、植被保护与重建以及核心景观自然风貌修复还原等措施,以期将沙漠公园打造成为绿海环抱中的一片彩色沙林地质地貌奇观。  相似文献   

10.
新疆米东区北沙窝地处北纬45°,东经87°,总面积达75万hm2。该地区为哈萨克族牧民的冬季放牧草场和生活场地,近年来随着人口增多,乱砍、滥伐、滥樵、过度放牧和开垦,使沙漠边缘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原固定、半固定沙丘已逐渐变为流动沙丘,土地沙化以每年0.55万hm2的速度向绿洲推进。因此北沙窝生态环境建设的好坏,对米东区乃至乌鲁木齐市都直接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澳大利亚干旱半干旱土地面积占75%,主要分布在西部和中部地区,沙漠面积26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5%,属热带沙漠,如大沙漠、吉布森沙漠、维多利亚大沙漠和辛普森沙漠,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严重的国家之一。这几大沙漠的植被盖度一般较高,多为固定、半固定沙丘,流动沙地较少。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要植被有桉树、豆科类灌木等。土地荒漠化严重影响着澳大利亚的畜牧业和农业的发展,是该国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除了土地沙化外,澳大利亚的土地盐渍化也比较严重。据介绍,澳大利亚有570万公顷的土地受盐渍化的影响,主…  相似文献   

12.
景爱 《森林与人类》2001,21(3):32-33
沙漠环境对于人的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沙尘进入呼吸道,容易引起鼻炎、喉炎和肺炎;沙尘进入眼睛,可以引起角膜炎和结膜炎;长期活动在风沙环境中会引起皮肤粗糙、痒疼。沙漠有很强的反光作用,与白雪反光相似,长期在沙漠地区工作的人,常常会出现眼睛疼痛羞明、流泪、水肿,严重者可以失明。  除此以外,沙漠环境还给人们的心理带来了广泛的影响。  一、寂寞与孤独感  喧闹的噪音,会使人心情烦燥不安,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这已为许多科学研究所证明。久居闹市的城市居民无不向往安静的环境。然而过分的安静,也会影响人的心情,…  相似文献   

13.
新疆是我国沙漠面积最大的省区,加之近三、四十年来,部分地区荒漠植被受到严重破坏,使过去的一些固定和半固定沙丘不同程度活化,沙漠化危害给沙区的工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尔今要大兴治沙业,清除沙害,并做到有的放失,  相似文献   

14.
肉苁蓉是沙漠地区特有的名贵中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被誉为"沙漠人参"。巴彦淖尔市是肉苁蓉的原产地,梭梭是该市乌兰布和沙区和乌拉特高平原区天然生长的优良防风固沙乡土树种,具有很强的抗旱性,肉苁蓉就寄生在梭梭根部,通过利用现代技术人工种植培育肉苁蓉,并大面积在沙漠中推广,能够使巴彦淖尔市变沙害为宝,并使肉苁蓉产业成为带动全市生态与经济腾飞的特色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5.
风沙运动规律是治沙的理论基础,正确认识其规律,能动地掌握运用这些规律,因而可以自如地改造沙漠,使之有益于社会主义事业,否则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只有正确掌握风、沙和下垫面相互作用的辩证规律,才能按照人的意志,通过固阻、输导、隔离等手段促使风沙流与沙丘转化,使沙漠按照人们的意志变害为利。  相似文献   

16.
新疆远离海洋,大漠戈壁浩瀚无垠,十大沙漠的面积占全国沙漠面积的63%,其中,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第二、中国第一大流动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我国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三山夹两盆”的地貌复杂:绿洲散布盆地边缘、嵌于戈壁沙漠之中;有海拔8611米的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有低于海平面154米的世界第二低地艾丁湖;有原始森林、草原、湿地和野生动物等类型各具特色的23个自然保护区,16种湿地被列入“亚洲湿地名录”;塔里木河流域是世界面积最大的胡杨分布区,已加入了“世  相似文献   

17.
孙茹 《绿色科技》2022,(2):213-214,218
沙漠-黄土边界带堆积了自末次冰消期以来的第四纪沉积物,其沉积物泥炭是良好的地质档案,具有高分辨率,环境指示意义明确的优点.选取毛乌素沙地东南缘LSW剖面,探讨了该剖面有机质的分布特征及其古环境指示意义.结果表明:①剖面有机质含量变化:泥炭层>沙炭层>粉砂层>粘土层>细砂层;②LSW剖面的有机质可作为古气候研究的代用指标...  相似文献   

18.
根据王乐泉同志绿化塔里木沙漠公路,营造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第二条绿色走廊的指示精神,1996年6月自治区林业厅组织新疆林业勘察设计院、新疆林业科学研究院、巴州绿化办、塔里木石油指挥部等有关专家和科技人员对塔里木沙漠公路沿线的自然条件进行了调查研究,对植被、土壤、地下水资源、流沙危害、治沙方式等进行了实地考察,在取得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分析论证。结论是:绿化塔里木沙漠公路的构想完全可以实施。采用科学造林和滴灌技术,利用地下水,借助沙障治沙进行生物治沙的方法建设沙漠公路绿化工程,最终改变公路沿线的沙漠景观…  相似文献   

19.
以色列本一古里安大学园艺学教授 ,沙漠农业专家优素福·米兹拉希教授领导的一批园艺学家 ,在以色列的内盖夫沙漠中培植了 1 50 0多种杂交植物 ,其中果实型野生仙人掌植物就有 80多种 ,此外还有从南非卡拉哈里沙漠、印度和摩洛哥等地引种的沙漠灌木和水果。米兹拉希教授试图把它们培育成商品作物。米兹拉希在一间生长着一排排仙人掌的温室里说 :“地球上有成千上万种可以培育成经济作物的野生植物。我们对其中的一些野生植物进行归化培育 ,使它们成为适宜在沙漠地区种植的作物新品种。”以色列目前有 1 6位农民生产和出口经过米兹拉希教授等…  相似文献   

20.
奇台县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全县总人口23万人。县域总面积1.93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占31.4%,平原占15.04%,沙漠、戈壁占53.56%。全国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横贯县境中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采樵和过度放牧等因素,沙漠前缘植被破坏严重,沙漠活化速度加快,沙丘变为半固定和流动沙丘,流沙以每年2.8-3.5米的速度向南移动,一度出现了沙进人退的无奈局面。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日趋严重的沙患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困难,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防沙治沙刻不容缓,县委、县政府一班人深入实地,反复论证,坚定了克服一切困难,举全县之力开展防沙治沙工程的信心。在上级党委、政府及林业部门,尤其是在国家林业局的大力关心支持下,经过6年坚持不懈的治沙造林,2005年在横贯县境65公里长的沙漠南缘初步建成了一道宽3-5公里,近2万公顷(30万亩)的绿色屏障,沙漠前缘活化的沙丘基本被固定,沙漠南移得到有效遏制,谱写了一曲沙退人进的绿洲新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