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萍  祁春节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6):1107-1108
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切入点,各县市应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本县市发展的模式。以湖北省仙桃、枣阳和麻城市为例,分析了综合型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县域经济类型及其发展模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振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7207-7213
回顾了相关研究文献,依据河南省各县(市)在经济发展模式选择方面的差异,将其108个县(市)划分为工业主导型、现代农业主导型、第三产业拉动型和传统农业主导型4大类。针对各类县(市)在产业结构、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及经济运行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将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大体归纳为特色农产品种植、农产品深加工、畜产品养殖加工、区位优势工业化、内生性工业化、产业集聚、矿产资源开发加工、非公有制促动、旅游资源开发、劳务经济、传统文化艺术开发、传统农业主导共4类12种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成德绵(成都、德阳、绵阳3市的简称)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如何制定行之有效的产业发展政策和措施,扭转地方经济长期落后的局面,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在论述中,本文就县域经济发展的视角下,对成德绵3市休闲观光农业的开发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以及完善休闲观光农业开发模式等方面做些有益的实践。  相似文献   

4.
该文从创新、人才、市场、投资、资源五个要素角度,分析了皖江城市带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动力,构建出皖江城市带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系统,阐述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系统运作,以期为皖江城市带县域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县域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分支,地域特色突出。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针对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实际,选取了经济、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类等44项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河北省132个县(市)进行综合分析,通过计算得出综合得分排名,对比各县(市)竞争力强弱,并进一步估测各地级市的平均发展水平,以促进生态文明与县域经济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部地区县域治理和城乡统筹发展问题是伴随着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由非均衡发展战略向均衡发展战略调整而凸显出来的重要理论和时间问题。虽然国内理论界对县域发展已有一定成果,东部地区也涌现出一批强县,创造多种县域发展模式,但在广泛借鉴东部沿海县域发展经验的同时,河南还没有培育出适合自己的特色县域发展模式,以河南省为例,在中原地区现有的区域分工定位分析、县域治理和城乡统筹现状特征分析和资源禀赋条件分析的背景下,找到一条适合河南县域发展的道路,并从理论层面、政策层面、实证方面、提出新时代背景下河南县域治理和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7.
当前,发展县域经济,已成为破解“三农”难题、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抓手.一、发展县域经济作用巨大,影响深远(一)县域经济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基础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我国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方针.小城镇的发展必须以县域经济的发展为前提.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才能促进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小城镇发展才有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李春平  张二勋  段艺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726-3726,3743
以欠发达地区聊城市县域经济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聊城市县域经济与全省县域经济差异及影响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介绍了7种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充分发挥县城的带动作用;推进县域工业化进程;发展特色农业.  相似文献   

9.
胡皓 《安徽农业科学》2013,(17):7716-7718
分别选取县域经济较为发达的江苏省徐州市下辖3县(市、区)以及较为落后的黑龙江省绥化市下辖的6县(市、区),研究了其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了2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主要是资源禀赋、产业结构、招商引资和领导观念的差异。从而提出了借鉴江苏省经验来加快发展黑龙江省县域经济的对策,一是发挥资源优势,走农业产业化道路;二是优化产业结构,壮大民营经济;三是扩大招商引资的规模和质量,挖掘人才潜力;四是解放思想,完善县域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0.
以沈阳经济区所辖23个县域为研究对象,利用主成分分析和GIS辅助分析方法进行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得出县域经济差异较大,总体水平偏低,空间上总体表现为中部高、东西部低的格局,各县(市)的县域经济内部发展不平衡的结论.提出了梯度推进、逐渐缩小县域经济差异,一轴两翼、构建空间协调发展格局,强弱并举、壮大平衡县域内部经济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