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英 《河南农业》2023,(22):29-31
<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举措。集体经济作为公有制经济形式之一,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基础,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周口市川汇区以产业振兴为核心,通过发展产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吸引人才聚集和资源聚集,在解决农民就业、实现共同富裕、迈向“三产”融合、助推乡村振兴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方面作出有效尝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体面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的美好愿景初步显现。  相似文献   

2.
云县高寒冷凉山区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是以滇龙胆草为主的中药材产业,近年来以滇龙胆草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发展趋势放缓,中药材产业可持续发展乏力。为了持续巩固云县国家区域性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云药之乡”品牌创建成果,通过以云县滇龙胆草产业发展为例,从滇龙胆草产业发展现状、优势和瓶颈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没有完善的产业发展科技服务体系、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制约了云县滇龙胆草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建议云县进一步建立健全产业发展科技服务体系,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增强科技服务产业能力,培育产业龙头增强内生动力,发挥合作社作用助力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3.
吴郁芳 《乡村科技》2023,(16):58-61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调研分析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农村三产融合的主要优势条件和模式,发现当地农村三产融合存在产业延伸程度较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能力不强、三产融合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要素保障缺乏、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研究提出延伸拓展产业发展链条、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能力、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强化生产要素保障、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等对策,为促进同类型地区三产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返乡农民工创业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城乡产业融合的实现,加速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因素,更是助推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返乡农民工自身的资源禀赋是创业行为发生的基础,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探寻返乡农民工创业助推乡村振兴的形成机理,发现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内生资源禀赋:人力资本拉动乡村振兴、社会资本推动乡村振兴、经济资本服务乡村振兴;外生资源禀赋:基础设施、自然环境、政策支持、人文环境等是实现返乡农民工创业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保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得出适合贵州省返乡农民工创业助推乡村振兴的三种模式:技能基础引领型、能人带动型、组织合作型;提出完善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体系、深化返乡农民工创业的信贷支持、加强返乡农民工创业能力提升的政策建议,以期为返乡农民工创业能够整合内生与外生的资源禀赋,加快贵州乡村振兴进度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乡村文化作为“看不见的手”,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与动力支撑,也是推动湖北省“三乡工程”政策有效落实的重要动力。当下文化振兴面临着文化振兴理念薄弱、文化创新发展内生动力不足、都市文化对乡村文化冲击等问题,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推动“三乡工程”持续发力的滞碍。要充分发挥乡村文化稳固推进“三乡工程”、促进乡村多种功能再开发的重要作用,进一步重视文化振兴理念的宣传引导,坚持在传承中实现文化的创新发展,以文化推动产业发展,充分激活乡村文化主体内生动力,有力推动城乡要素良性互动,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6.
返乡创业精英对于培育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和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内外自下而上的小农积累、自上而下的政府资源输入以及自外而内的外部资本下乡等传统乡村发展模式存在积累发展缓慢、国家资源投向与农民需求脱节、外来资本下乡排斥性强等缺陷,而新时期返乡创业精英主导的内源发展新模式克服了以上弊端,实现了基于乡村内生动力的可持续发展。返乡创业精英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引领作用与村庄发展资源的丰富程度、个人资源和动机密切相关。本文选取不同区域资源禀赋各异的4个代表性村庄分析了返乡创业精英与农户、基层政府组织、外来资本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了其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引领和带动机理,并指出在实际中存在村庄发展项目高度依赖于返乡创业精英个人能力,村内不良政治生态影响项目长期持续经营及返乡创业精英引领和带动作用的发挥等隐忧。  相似文献   

7.
乡村产业振兴:广西民族地区的发展实践与内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正确指引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广西民族地区因地制宜,创新发展了“种养贸游工”集约式的产业发展模式。“种”指特色种植业,“养”指生态养殖业,“贸”指中国—东盟贸易乃至边境贸易产业,“游”指生态旅游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人文旅游相结合的多样化旅游业,“工”指吸引乡贤回归招商引资,创造岗位吸纳就业。这种集约式、共生式的产业发展模式,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节点上,给当地居民注入了内生发展动力,走上了脱贫致富的经济振兴之道。  相似文献   

8.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前提。只有加快发展乡村产业,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才能更好地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介绍了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乡村产业发展现状,阐述了果业创新的布局路径、畜牧业创新的动力机制、渔业创新的主要举措,分析了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瓶颈、农业产业链延伸拓展不够充分、适应农村新产业和新业态发展要求的现代基础设施比较薄弱3个问题。提出了突出项目带动,培育富民产业;推动优势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强镇;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产品品质提升,培育地方特色品牌6个建议,以期促进当地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依赖于何种动力源是决定乡村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近年来,纯粹依赖于市场或政府的外源式发展模式在乡村遭遇"不适".而内源式发展理论提供了激活乡村内生动力的新路径.山东省寿光市C村的个案研究表明,乡村振兴内源式发展的要素包括资源内生、文化认同、组织动员、市场开拓和服务优先.在探索五种要素基础上,建构了内源式发展机制,其存在于主体、资源和规则三个层面,对乡村振兴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作为科技赋能深入基层的物化载体,科技小院是探讨以科技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问题的理想“促进者”。从激发内生动力的视角分析,村庄案例带来四个层面的启示:逻辑层面看,需要坚持系统思维,通过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发展逻辑和实践逻辑,使得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发展机制更具灵活性和适用性;主体层面看,“人”是乡村振兴和科技赋能的核心与根本,科技小院融入乡村并实现赋能的逻辑进程表明,农民作为“最小的生产单元”“乡村振兴的动力源”,需要通过情感认同逐步唤醒自觉意识和行动自觉;举措层面看,应探索产学研企农利益联结机制,构建行之有效的赋能体系;理论层面看,科技小院的服务边界与功能得到进一步拓展与丰富,可引导扩大参与主体范围,为农村一线汇聚多元发展动能。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农村电商的创新有着自身的独特性优势,能够和乡村振兴形成双向互动。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经济发展和技术提供完善的保障,加快完善农村电商的多元化需求。农村电商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产业升级和资金拓展,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了研究两者的互动发展内容,从农村电商和乡村振兴的互动发展关系入手,积极调整农村经济增长结构和乡村振兴政策,围绕发展现状和问题作出相应的对策,以此来带动农村电商和乡村振兴的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2.
乡村全面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必须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之路。文章在梳理国内外农村产业融合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厘清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与发展模式,并据此分析了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优势与制约因素。目前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拥有优越的融合条件,有4种主要的融合模式,融合主体也比较丰富,但也存在着内外融合发展动力欠缺、融合主体弱小且联结不紧密、整体融合水平不高等制约因素。并根据优势及制约因素提出相关的发展对策:注重科技与金融以提高融合动力,提升融合主体能力并强化利益联结,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3.
<正>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产业振兴、主体先行。乡村振兴的“兴”是通过组织振兴和人才振兴“两个主体”,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和乡村多元价值“两多”,实现产业振兴、生态振兴和文化振兴。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4.
2020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并要求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城乡要素流动,这为新一轮的城乡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带来机遇。构建“体旅农”产业融合以促进“三农”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体育旅游业在其中表现出较高的经济价值与发展潜能,政策引领、技术支撑、人才培养为“体旅农”融合提供了优良的发展基础与保障。本研究以促进烟台市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为主要目标,探索“体旅农”融合助推乡村振兴的机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明确适宜发展路径:构建地区高效治理模式、挖掘农村特色民俗文化、培养综合性人才、建设生态宜居乡村,加速实现烟台市体育旅游业与“三农”工作深度协同推进,通过协同运作促进烟台市农村经济内生式发展。  相似文献   

15.
乡村振兴战略有必要与内生式发展理论相结合,突出中国特色。本人对于内生式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关联性进行解读。明确了一方面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内生式发展是一种理想形式。另一方面,对于我国乡村可持续发展、内生式发展也是高度契合的。因此,乡村振兴战略应当以内生式发展理论作为指引和导向,通过村集体资产利用、因地制宜发展等方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  相似文献   

16.
乡村振兴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在民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更是巩固脱贫成果的必然选择。但一直以来,相较于外部力量扶持,民族地区乡村内生动力并未得到充分发挥,不利于民族地区乡村振兴长远发展,迫切需要转变。以青海省泽库县为例,通过实地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地乡村振兴实施情况了解发现,泽库县非常重视培育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通过强化组织制度、挖掘特色产业、发展职业教育、提升村民主体意识等措施,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培育提供了本土经验。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民族地区内生动力培育“需要-动机-行动”的运行逻辑,以期为其他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予以启示。  相似文献   

17.
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是解决农村发展不充分、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战略进路。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首要前提,实现农村产业兴旺的基本路径是产业融合发展。产业融合为农村经济可持续增长创造了条件,目前影响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因素是需求倒逼、技术推动、农村制度改革和新型经营主体的出现,为了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进而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农村产业融合要顺应市场需求,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加快科技制度改革,提高科技对产业融合的贡献度;推进以土地”三权分离“和集体产权制度为重点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大对农村金融制度、财政政策的倾斜与改革;加快培育和发展多元新型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18.
根据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天津乡村产业发展取得的重要成就,包括农业结构调整效果明显、生产方式转变成效显著、三产融合发展不断深入、组织化程度不断提升、农村改革创新取得突破,同时,认真剖析乡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表现,即: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不高、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水平较低、产业结构和功能拓展不够完善、新产业新业态创新发展不够充分、新型经营主体竞争力带动力不强。在此基础上,从推动土地制度改革激发乡村产业发展活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乡村产业发展质量、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实现乡村三产融合发展、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强化资金政策支持保障乡村重点产业发展、强化科技人才支撑提高乡村产业竞争力、以及加强党对三农工作领导形成乡村产业振兴工作合力等7个方面提出天津乡村产业振兴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乡村振兴是国家长期发展战略,囊括了农业农村农民“三农”的所有问题,也是关乎到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 题。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落脚点,具有战略意义和普惠性特征,这就决定乡村产业必须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 体,体现了不同于其它产业发展的特征。通过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打破传统发展理念,利用数字化技术和市场化 运营,整合城乡资源,实现乡村各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农业有保障、农民奔小康、农村新模式的乡村振兴战略 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20.
推动农村产业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和核心问题,要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而农村基层现状复杂,乡村产业发展存在发展基础薄弱、发展规划滞后、农民的传统农业生产观念根深蒂固、产业发展可持续能力差与缺乏农村劳动力等问题。要重视产业发展规划,整合社会资源,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注入传统农业转型发展新活力,以助推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