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油棕的产量潜力及其影响因子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棕是世界上产油效率最高的油料作物,这是由油棕自身的遗传背景决定的.随着现代育种技术的不断进步,油棕的单产潜力将被进一步的挖掘.由于棕油不仅能食用,还可作为廉价而丰富的生物柴油原料,因而使油棕成为了21世纪最具有竞争力的可再生能源和战略资源植物.文章从遗传学和生理学角度,对油棕的生产潜力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油棕,也称油棕榈(学名:Elaeis Guineensis)。是一种热带多年生经济植物,也是一种高产的油料植物。原产西非,移来亚洲已一百多年。 油棕苗从苗圃移栽到大田,大约14个月左右,即可开花,结果则在两年半以后。一旦收获,就不再受季节限制,可以一年到头开花、结果。产果盛期从8~10年生开始。产果寿命为25~30年,甚至可以更长些。油棕的含油量在油料作物中是偏高的,单位面积产量也高于所有其他油料作物。下面是1982年马来西亚棕油讲演录所提供的资料。  相似文献   

3.
基于SCI收录论文的世界油棕研究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棕是热带地区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基于SCI收录的研究论文分析世界油棕的研究格局.对我国油棕产业布局及科研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分析结果发现,马来西亚是世界上研究油棕最多的国家,其次是美国和法国,而我国在油棕领域的研究亟需加强.  相似文献   

4.
油棕作为高产木本油料作物,因其较长的育种周期,组织培养技术成为遗传改良的主要手段,但该技术存在Mantled变异问题。从Mantled变异的出现与形态特征、Mantled变异的分子标记研发、Mantled变异候选基因的推定、油棕的表观遗传学四个方面综述了Mantled变异当前的研究现状,并对后续研究做出了展望。随着油棕转座子基因karma功能的确定,Mantled变异早期检测技术将成为后续研究重点,恢复基因功能和开发分子标记用于剔除变异苗将是Mantled变异的两个重要研究方向。而早期检测技术的突破,将有利于推动油棕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据印尼油棕产业部的一官员透露,由于种植油棕的回报率较高,一些大型的可可种植园已转种油棕。目前马来西亚的可可种植园单产水平为1.5吨/公顷,而印尼的可可单产仅为0.6吨/公顷。  相似文献   

6.
花生是我省的主要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之一,其面积、单产、总产、出口创汇额均居各油料作物(包括大豆)之首,成为河南省第一大油料作物。因其高产、稳产、经济效益高,市场前景好,已由小作物、低产作物一跃成为河南省发展最快、种植面积最广的仅次于小麦、玉米的第三大农作物。近几年河南省先后培育出花生  相似文献   

7.
花生是优质高产油料作物。江西常年种植面积9万公顷左右,平均单产110千克/667平方米,由于种种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为探索高产栽培的新技术措施,进一步提高花生产量,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8.
油棕是重要的热带油料作物,可提供食用油,还可作工业原料或生产生物柴油。杀酵处理是油棕果提取 棕榈油的第一环节。研究分析了油棕果杀酵过程中杀酵温度、保压时间、果实存放时间、杀酵容量4 个因素对压榨出 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摘后的油棕鲜果应尽快杀酵,杀酵罐内油棕鲜果的体积占杀酵罐体积的比例不应超过 0.8,在120益杀酵条件下杀酵60 min,油棕出油率最佳。  相似文献   

9.
据马来西亚棕油局消息,2007年预计马来西亚棕油产量为1650万吨,单产比2006年的3.9吨/公顷增加0.5吨。马来西亚是全球最大的棕油生产国,因为该国缺乏新的油棕园,所以每年仅能以200万吨的幅度增产。5-10年之后,马来西亚油棕园的每公顷单产有望达到6吨,那么总产量可增加50%,增产800万吨。在未来5—10年内,如果油棕产量能持续增加,那么目前马来西亚的一半油棕产量可以投入国际市场。预计每公顷6吨的单产水平是可以达到的。一些种植公司已经实现这一水平,如马来西亚凯业集团和马来西亚联合种植公司。马来西亚凯业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油棕种植公司,而在印度尼西亚,小油棕园每公顷单产仅为2—3吨。  相似文献   

10.
油菜是贵州省主要油料作物,也是我县及我乡的主要油料作物。我乡油菜常年播种面积1.2万亩左右,平均单产每亩85kg左右,杂交油菜高产区域单产可达150kg。当前杂交油菜生育期长,为了缓解前后茬季节矛盾和达到高产水平,通常采用育苗移栽技术。但育苗移栽油菜生产投工投劳多,加上种子、农药、化肥及劳动力价格的上涨,造成油菜生产效益低下,从而影响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然而油菜免耕直播是一项省工节本、轻型降耗、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从去年开始在我乡示范的稻田免耕化学除草直播油菜技术获得较好的示范效果。  相似文献   

11.
油棕(Elaeis guineensis Jacq.)属棕榈科油棕属,别名油椰子、非洲油棕,是多年生热带木本油料作物.其果实含油量非常丰富,单位面积产油量超过椰子、大豆、花生和油菜等,享有"世界油王"之称.棕油作为全球最大宗的油脂贸易产品,在全球的油脂贸易中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大豆发源地,大豆一直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与油料作物之一,建国以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的大豆面积、产量与出口量一直处于世界首位。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大豆高产优质品种选育及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试验、组装与推广上发展缓慢,单产水平上不去,导致种植大豆比较效益低。同时,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家大豆发展迅猛,在国际大豆市场的份额越来越大,对我国大豆生产发展冲击很大。  相似文献   

13.
油棕(Elaeis guineensis Jacg.)是重要的热带木本油料作物,油棕种苗繁育方式主要有实生繁殖和无性繁殖.无性繁殖能够较好地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但油棕只有1个顶端生长点,常规的扦插、压条、嫁接等无性繁殖方式无法在油棕上应用,通过体细胞胚胎(体胚)发生进行组织培养是油棕种苗无性繁育的唯一途径.本文综述了油棕体胚诱导与培养、生理生化、解剖学、分子生物学、组学5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对油棕体胚发生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油棕体胚发生的研究和组织培养技术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油料作物高产创建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推动了长葛市花生产业的稳步增长,花生在长葛市的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和玉米。长葛市人多地少,传统花生生产投入人工较多,由于麦垄套种、小麦收获等环节的制约,花生种植密度很难保证,花生单产不稳定。在现有紧张的土地上,只有农机农艺融合,集约资源,集成高产栽培技术,集中力量提高单产水平,才能真正实现花生高产、节本、增效。自2013年以来,长葛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大周和官亭2个  相似文献   

15.
油棕又名油椰子,属棕榈科,油棕属,原产非洲,是一种喜高温、湿润和强光照的热带乔木,为热带多年生木本油料作物,因产油率高,素有“世界油王”之称。栽植油棕平均亩产100—150公斤,改良后的新品种亩产有些可达200—400公斤。其产油量相当于油菜子的10倍、大豆的12倍、花生的5倍、椰子的6倍、向日葵的7倍。油棕不仅产  相似文献   

16.
廖先梅  郭永生  顾纪云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6):263-264,212
油菜是霍邱县重要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为3万hm2,为了提高油菜单产水平,推广应用高产优质的油菜新品种,2008年在霍邱县龙潭镇进行了油菜新品种的对比试验,筛选出较适宜我县种植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17.
高产、抗寒和抗旱是我国油棕育种的重要目标。本文综述了油棕种质资源评价研究方面的进展,尤其是在高产、抗寒和抗旱鉴定评价方面;提出了目前油棕资源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培育适合我国栽培的高产、抗寒和抗旱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旱地花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近年来,豫西干旱地区花生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面积和总产均居旱区油料作物的首位。但是,由于受旱地土壤瘠薄、生产条件差、管理粗放等条件的限制,花生的单产一直在150kg的水平上徘徊,低而不稳,经济效益不佳。为尽快提高旱地花生单产水...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面临化石燃料和工业用油短缺、食用油逐渐被外资垄断的严峻形势。油棕是重要的热带油料作物,可以在海南、广东等热带、亚热带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目前,我国已经掌握油棕苗的组培技术,然而棕榈油提取技术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阐述了油棕果杀酵技术及设备的研究与利用现状,以期为棕榈油杀酵技术及其设备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海南发展油棕概况与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油棕是棕榈科油棕属多年生乔木,热带地区重要油料作物之一.原产于热带非洲,现在从北纬13°至南纬12°之间的热带地区均有分布.油棕喜高温、多雨、强光照和土壤肥沃的环境,对自然条件要求较严,以年平均温度25~27℃、年雨量2000~2500mm且分布均匀、日照5 h以上的地区最为适宜,经济寿命20~30年,自然寿命可达100多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