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综述寄生蜂畸形细胞特性及其功能研究的最新进展。一些进化高等的膜翅目内寄生蜂,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包裹在胚胎周围的浆膜会随着蜂卵的孵化,以游离的细胞团或单个细胞的形式释放到寄主昆虫的血淋巴中。这些源自浆膜被称作畸形细胞(Teratocyte)的特殊类群,在伴随蜂幼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自身也经历一系列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它们主要通过分泌蛋白质或酶类,改变寄主的物质代谢途径等方式为发育中的蜂幼虫提供营养和能量。对寄生蜂重要的调控因子-畸形细胞的特性及与蜂幼虫相互关系的揭示,可以阐明寄生蜂-寄主昆虫协同进化的内在机理,也可为开发害虫生物防治新策略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烟蚜茧蜂畸形细胞发生及发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畸形细胞来源于卵的浆膜层。蜂产卵33~36 h后幼虫孵化,每胚胎平均释放150个细胞。畸形细胞的直径随寄生日龄而增加,由初始直径(22.1±6.5)μm增长到第5天达最大为(30.1±8.5)μm。但是,其大小受多种因素影响,随寄主龄期和外界因素等不同而有差异,即使是条件相同其大小也有不同,最小的9.0μm,最大可达100.0μm,但其数目却随日龄增长而下降。扫描电镜显示:畸形细胞表面覆有微绒毛,4日龄比1日龄的更长、更密,表明吸收和分泌功能增强。  相似文献   

3.
TATA结合蛋白(TATA-binding protein,TBP)及其相关因子是转录起始复合物TFIID的重要组分,能识别TATA元件并与之特异性结合,进而指导RNA聚合酶和其它转录因子有序装配,形成稳定的转录起始复合物。本文采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获得了菜蛾盘绒茧蜂Cotesia vestalis畸形细胞TATA结合蛋白(CvT-TBP)基因的cDNA序列(GenBank No.JX984954),序列全长6105 bp,开放阅读框5784 bp,编码1927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213.8 kDa,理论等电点6.82。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CvT-TBP与其他膜翅目昆虫的TBP有很高的同源性,其中与切叶蜂Megachile rotundata、小蜜蜂Apis florea和佛罗里达弓背蚁Camponotus floridanus的相似性均为72%。本研究克隆得到的畸形细胞TATA box结合蛋白cDNA序列,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功能以及畸形细胞的作用机理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
乙草胺对热带爪蟾的早期致畸效应及遗传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评价乙草胺对热带爪蟾Xenopus tropicalis早期发育阶段的影响,采用爪蟾胚胎致畸试验 (FETAX) 测定了乙草胺对爪蟾胚胎发育的致畸效应。结果表明,乙草胺对热带爪蟾胚胎的致畸中浓度(TC50) 为有效成分1.20 mg/L,且能引起爪蟾腹部水肿、面部畸形、脊柱弯曲、尾巴弯曲、头部畸形等多种胚胎畸形。乙草胺的致畸指数(TI) 为1.88,具有潜在的致畸风险。爪蟾蝌蚪在亚致死浓度的乙草胺中暴露4 d后,微核和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结果显示,乙草胺可导致蝌蚪血细胞的微核率显著升高,其尾部DNA含量和Olive 尾矩两个指标也均显示细胞DNA受到损伤,且随着药剂浓度的增加,对DNA的损伤程度增强。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菜蛾盘绒茧蜂的主要寄生因子(多DNA病毒、毒液和畸形细胞)对寄主小菜蛾生长和发育的影响.通过利用结合假寄生和过寄生方法,证明寄生蜂寄生因子对寄主生长和发育有明显影响.结果显示,假寄生初期,寄主体重降低;但到后期,当未寄生寄主正常化蛹后,假寄生寄主继续取食、发育,寄主末龄幼虫期显著延长,不能化蛹,成为超重幼虫,最大体重可达10.52mg.正常寄生后,寄主的发育与未寄生寄主相比,始终处于抑制状态.过寄生对寄主生长、发育的抑制程度加剧.研究结果表明,假寄生与正常寄生后寄主的生长和发育有明显差异,这种差异的部分原因可能是由畸形细胞引起的.  相似文献   

6.
戊唑醇抑制苹果树腐烂病菌的形态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苹果树腐烂病防控常用药剂戊唑醇的杀菌机理,本研究通过显微技术观察了戊唑醇对苹果树腐烂病致病菌苹果黑腐皮壳菌Valsa mali 孢子萌发、菌丝形态及细胞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戊唑醇能够抑制病原菌孢子萌发,但不影响孢子的膨大,主要是抑制其芽管的伸长,使芽管畸形、增粗、分枝增多等,从而不能正常侵入寄主。经戊唑醇处理后,病原菌菌丝形态和细胞结构均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菌丝顶端膨大、分枝增多,菌丝增粗等;细胞隔膜增多且不规则增厚,细胞壁不规则增厚,线粒体增多、膜增厚或不规则缢缩,细胞核增多、核仁弥散,细胞液泡化严重,形成空腔,原生质外渗,细胞最终坏死等。同时,在已坏死的菌丝内可发现子菌丝,且子菌丝也表现出异常现象,如细胞壁不规则增厚、线粒体数量增多及细胞质坏死等。研究表明,戊唑醇不仅对苹果树腐烂病菌孢子萌发具有一定影响,并可导致芽管和菌丝细胞畸形,从而显著抑制病菌的成功侵染。该结果可为采用戊唑醇淋刷树干进行病害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内吸杀菌剂烯唑醇对小麦条锈菌和白粉菌发育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小麦幼苗分别用小麦条锈菌和白粉菌接种3天后,用内吸杀菌剂烯唑醇喷雾施药。电镜观察烯唑醇对条锈菌和白粉菌在寄主上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烯唑醇引起两种病菌和寄主细胞发生一系列变化。小麦条锈菌和白粉菌菌丝细胞壁的内层普遍不规则地加厚,菌丝细胞的隔膜发育受阻而成为畸形;两病菌的吸器外间质变宽,并沉积有电子致密度较高的物质。小麦条锈菌的部分吸器母细胞产生的畸形入侵栓,不能穿透寄主细胞壁,部分吸器不能正常发育,吸器体呈分枝状,不能完全扩张、膨大。此外,被侵小麦细胞所分泌的物质可将条锈菌吸器完全包围起来。小麦条锈菌和白粉菌以上的细胞学变化可能导致了它们进一步发育受阻。  相似文献   

8.
 蚕豆火肿病由巢豆油壶菌(Olpidium Viciae Kusano)引起,症状特点是病部产生小瘤状突起。我们对该病的组织病理学研究[1]表明是一种增生型组织病变,病菌仅定殖在侵入叶、茎的表皮细胞内,病菌的侵染引起邻近侵染点的表皮细胞及其下的叶肉细胞或茎的皮层组织细胞转化为分生细胞,并不断分裂增生和细胞体积增大,导致蚕豆病组织发生畸形增生的病理解剖改变,是病部产生瘤状物的组织学机制。前人对一些增生型组织病变病害的研究结果发现是由于病组织内的内源激素水平改变所致[2]。蚕豆火肿病这种增生型病变是否与内源激素水平改变有关?其变化特点怎样?至今尚未有研究报导。  相似文献   

9.
三唑酮、三唑醇对小麦纹枯病菌形态和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在加入三唑酮(Triadimefon)或三唑醇(Triadimenol)的培养液中生长时,菌丝形态和生理发生明显的改变。菌丝畸形,表现为细胞肿大,细胞分隔处菌丝缢缩;药剂处理后,等量菌丝的麦角甾醇含量下降,1、5μg/ml的三唑酮和三唑醇处理,麦角甾醇含量比对照减少45.155.9%和27.5、48.9%;菌丝在药剂处理后,电解质渗漏增加,5μg/ml药剂处理一小时后,三唑酮组的菌丝之细胞电解质渗漏达2.58%,三唑醇组的渗漏为2.19%,空白对照组仅为0.65%。本研究结果表明,三唑酮、三唑醇对小麦纹枯病菌具有直接的伤害作用。  相似文献   

10.
枯草芽孢杆菌抗菌物质对镰刀菌抑制机理的镜下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将枯草芽孢杆菌B-903菌株液体培养72h后,将培养滤液高温灭菌,以不同比例将培养滤液加入镰刀菌孢子悬浮液中,置于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下定时观察。在处理12h后,镰刀菌孢子芽管顶端、菌丝末端及菌丝中央的多处细胞均可发生畸形的球状结构,这种畸变结构随处理时间延长而增加,致使菌丝变成捻珠状。处理36h后,畸变球形细胞及菌丝纷纷断裂离解,细胞内含物渗出,致使大部分细胞成为空泡。到处理48h后,镜下几乎无完整菌丝,均成单个的球状细胞空泡,这些空泡最终胞壁崩裂,不复存在。笔者认为正是枯草芽孢杆菌在生活过程中分泌到体外的抗高温代谢物对镰刀菌孢子和菌丝细胞的这种畸变作用造成拖子和菌丝失活,侵染能力丧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