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耀  朱敏  陈官建 《蚕桑通报》2007,38(4):31-32
桑病虫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多种防治技术的综合运用。农药防治具有杀虫范围广、成本低、简单方便、见效快,是桑病虫防治的首选技术、主要手段,其它一些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技术当前很少使用。目前是:用药次数越来越多、农药浓度越用越高,桑虫防治越来越难,突发性害虫时有发生、偶发性害虫逐渐成为常发性害虫。如今桑病虫防治工作堪忧.是制约蚕桑生产效益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江苏蚕业》2013,(3):40-42
桑树病虫的发生具有一定的规律,但受气象环境的影响,每年的发生又具有其特点。如皋市2012年桑病虫总体偏重发生,发生期偏早,其中桑螟偏重发生,桑尺蠖重发生,桑疫病偏重发生,桑象虫中等偏重发生,斜纹夜蛾轻发生,桑蓟马中等偏重发生,红蜘蛛中等发生。通过防治技术措施和防治组织措施,有效控制桑病虫的危害,夯实蚕桑生产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吴江市桑树害虫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由于气候的变化多端,抛荒失管桑园日趋增多,成为桑病虫的桥梁田,蚕农在防治过程中又普遍存在随意提高浓度,盲目用药的现象,天敌被大量杀死,加上桑保农药品种单一,害虫的抗药性增强,导致了桑病虫的发生日益成为制约我市蚕桑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我们通过10年来试验探索,总结了一套适合本市的防治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陶荣  秦继彬 《蚕学通讯》2000,20(4):34-36
蚕桑生产上,由于桑树病虫害危害不象蚕病危害那样直接影响经济收入,致使部分干部和相当多的蚕农对桑树病虫的危害视而不见,造成重栽轻管、重蚕轻桑。甚至部分业务人员认为桑树只需修枝、嫁接、施肥,忽略了桑树病虫害防治这一重要内容,给桑树在生长发育中遭受病虫危害留下机会,同时降低桑叶的产量和质量,严重的桑园被毁(如桑黄化型萎缩病),成为蚕茧生产上一项重要的自然灾害。四川统计的资料,每年因桑病虫害的危害约损失蚕茧15%,经济损失令人痛心。因此,有效地对桑树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控制其病虫害发生,是保证桑园稳产、…  相似文献   

5.
张碧霞  王亮 《蚕桑通报》2004,35(3):22-24
嵊州市的蚕桑发展,是和抓桑树病虫害的防治是分不开的. 1桑保工作的主要成绩 20世纪50年代,嵊州市开展了大面积桑树病虫害防治工作,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60年代,在桑病虫害普查时发现,菱纹叶蝉为传播桑萎缩型萎缩病的主要媒介虫害,从而在大面积更换改造老品种嵊县青的同时,发动蚕农联合捕杀菱纹叶蝉,为有效控制萎缩病发挥重要作用;70年代,在完善桑保预测预报的基础上,规范了桑树病虫害具体防治措施,有效地把桑病虫害控制在一较小的范围内;80年代,组织进行了测报防治,把桑病虫防治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同时进一步完善了桑保网络、组建测报队伍,积极开展桑粗皮病防治;90年代初,进行了又一次桑病虫害普查,全市查明了桑树病害15种,虫害27种,调查摸清了主要桑树病虫害的发生时期和消长规律,为制订桑病虫害防治对策和措施提供了依据.桑保所取得的成绩,为嵊州市蚕桑生产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崔延 《江苏蚕业》2010,32(2):10-14
桑病虫的发生与蚕桑生产环境密切相关,笔者根据启东市桑树病虫害各发生阶段的演变与特点,剖析了茧丝行情、蚕期布局、桑品种变化对病虫发生格局的影响,阐述了启东30年蚕桑发展历程与病虫灾害关系,从而更进一步探讨防治模式的优化与蚕农防治技术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郑勇  孔昭守  周云 《蚕桑通报》2007,38(3):39-41
近年来,江都市桑病虫测报及防治工作运行质态优良,一直未发生灾害性病虫为害,为蚕桑生产稳定发展和蚕农增养增收提供了物质保障,究其原因主要得益于逐步建立和健全了桑病虫测报网络.探索出一套桑病虫规范化防治措施:调查积累了我市桑病虫的种类、分布、消长、防治等方面较为详实的资料,为我市桑病虫测报及防治工作的高效、规范化运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桑病虫测报与防治是一项基础性季节性较强的工作,没有健全的测报队伍就不能提供准确的病虫信息;没有精准测报资料,就不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桑螟是桑园的主要害虫,由于气候、防治不当等原因,近年来在我国蚕桑主产区频繁发生,给当地桑农带来严重损失.本文综述近年来关于桑螟对杀虫剂抗性的研究现状,旨在为桑螟抗药性机理研究和综合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家蚕是寡食性昆虫,桑叶是养蚕的原料基础。桑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蚕茧的产、质量和价格的高低。其中桑树病虫的危害是造成桑叶产、质量低劣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在秋季尤为明显。而泰州市桑病虫防治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现象:1.重化学防治,轻农业防治;2.重短效防治、轻长效防  相似文献   

10.
张芳  于淦军 《中国蚕业》2009,30(3):91-93
通过对江苏省近年来桑螟发生原因分析,明确了影响桑螟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冬季气候变暖、夏秋季的适温高湿环境、桑园管理水平下降等;探讨对桑螟采取以农业防治为主,倡导物理防治,辅之以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1.
桑树病虫害综防规范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由于农村生产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病虫的防治很难协调,加上近年来养蚕布局的经常调整,生态平衡不断改变,形成桑园病虫种类多,发生频繁,病虫经常暴发成灾,也常出现一些突发性病虫害,造成桑叶大减产,蚕病大发生,严重影响蚕茧产质量。病虫种类繁多,发生情况这么复杂,农民无章可循,一般只能依靠农药,见病虫就治,花工多,成本高,防效差。多年实践使我们认识到病虫防治是个生态问题,需要从蚕桑生产全局出发,运用必要的协调防治手段,对桑树病虫发生危害的损失控制在经济水平以下。 我们的研究原则是: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科学用药为中心,突出指标防治,充分发挥天敌的控害作用和桑树自身的补偿能力,达到最佳的防治效益。要求综防技术在确保先进性的同时,简便易操作,并提出在优化、简化的基础上进行规范化。技术路线是:开发和引进科研成果,进行综合,淘汰次要技术,注入新的技术进行简化、优化,应用预防系统(健身控害栽培及其农业防治措施、保护利用天敌等)和调节系统(调整关键防治时间,确立关键防治措施,放宽化防指标,调整农药结构和使用量,根据养蚕布局执行农药安全间隔  相似文献   

12.
桑树病虫害防治工作是蚕桑业的基础工程之一,它是提高桑叶产、质量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各地加强了对桑树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对控制桑树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取得了显效果。但是,很多蚕农仍然依赖农药治虫,对桑病虫发生危害规律认识不足,麻木地“见虫就治”或“见虫才治”,  相似文献   

13.
桑螟的综合防治技术研究钱祥明,洪志英,王卫明,管小康(吴江市蚕桑指导站)(吴江市多种经营管理局)桑螟Diaphaniapyloaliswalker俗名青虫、油虫、卷叶虫等,是江苏省秋期为害桑叶的主要害虫。一九九○年秋期,吴江市大面积遭受桑螟的为害,损...  相似文献   

14.
周耀 《蚕桑通报》2000,31(4):52-54
防治桑病虫管好桑是提高栽桑养蚕效益的重要措施 ,要提高栽桑养蚕的比较效益 ,就必须加强桑树培育管理和控制病虫危害。但近年来 ,我市在桑树病虫害防治中 ,由于认识上的不足 ,在实际操作时发生了偏差 ,产生了一些不应该的失误。1桑树病虫害防治中的失误1.1重化学防治 ,轻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具有简捷、快速、高效、全面的特点 ,是桑病虫防治的重要措施。但由于过分看重依赖化学防治而轻视农业防治 ,致使化学防治无所不在 ,无时不用 ,且农药品种单调 ,浓度不断提高。造成大量有益生物被误杀 ,病虫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生态系统遭破坏 ;病虫抗…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徐州市桑保工作在各级政府及业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坚持联防联治和“四统一分”的办法,采取常规测报与突击查报相结合的做法,加大宣传力度,狠抓关键措施的落实,达到了测报准确,防治适时,防效显著的目的,控制了主要病虫的蔓延与为害,为促进我市蚕桑生产的稳步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1桑病虫发生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桑树虫害主要为桑象虫、桑橙瘿蚊、鳞翅目害虫、微体昆虫(红蜘蛛和桑蓟马)和灰蜗牛等几大类。病害主要为桑疫病、拟干枯病和黄化型萎缩病等几种。1·1桑树虫害发生的情况1·1·1桑象虫…  相似文献   

16.
近年桑病虫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桑树病虫害防治是确保桑园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多端,桑园抛荒失管严重,蚕农在农药防治中盲目用药,随意提高浓度,给桑病虫防治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为减少蚕农在防治过程中漏治少治或盲目治虫现象的发生,我们着重对当前主要桑病虫的发生情况及防治工作做了调查。  相似文献   

17.
陈继久 《四川蚕业》2006,34(1):21-23
桑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是根据桑树病虫发生规律、桑树生理特性及养蚕时期,用生态平衡的观点,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植物检疫等防治方法结合起来,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把病虫危害的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以下,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  相似文献   

18.
杨建设 《蚕桑通报》2005,36(3):32-33
桑树病虫草害是影响桑叶产量、降低桑叶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实际生产上,常采取农业、生物、物理机械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但在病虫害严重的春末夏秋,为了防止危害成灾,以化学农药防治为主,其优点是:能在短期内解决控制暴发性或突发性病虫害,方法简单不受季节和地域的限制,但是由于家蚕对农药有较强的敏感性,易发生蚕、畜中毒,且会杀害害虫天敌等一些有益生物,近年来,在防治桑树病虫害方面出现了许多问题,如重复使用几种农药,使病虫的抗性有所增强;多种农药混合高浓度使用,导致蚕儿屡屡发生农药中毒事故,还有因喷药时间、气候等掌握不当,选择的农药质量差或者是假药,造成桑树发生药害,桑病虫的防治效果不理想.鉴于以上情况,谈谈桑树病虫草害化学防治的几点意见,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四川蚕业》2017,(1):25-27
在桑园管理及养蚕制种环境条件一致的前提下,作者分别就桑瘿蚊危害(夏伐桑危害率34.13%,春伐桑危害率32.72%)对桑树春叶产、质量的影响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桑瘿蚊危害对桑树春叶产、质量的影响极大,特别是对春伐桑的影响更为严重。各地应重视桑园病虫防治,认真做好桑瘿蚊的预测预报工作,并在预测预报基础上强化桑瘿蚊的综合防治,以提高桑树春叶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茶叶质量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在茶叶生产过程中,病虫防治是茶叶的主要污染源.病虫综合防治既可维护生态平衡,又可达到防治效果,减少因农药对茶叶质量安全构成的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