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农业科学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模糊数学作为农业科学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在茶业科学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对模糊数学在引种区划、茶叶市场营销、茶树良种鉴定及品种性状分类和比较、预防和控制茶树病虫害预测、茶叶审评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深入剖析,并以福建茶叶为研究案例,进行福建茶业发展和谐性模糊综合评价,意在促进模糊数学在茶业领域的应用,推动我国茶业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现代农业中,品种良种化是重要的一环.茶树是一种个体发育时间较长的多年生叶用作物,一经种植就长达数十年,因此,实行茶树良种化,用良种建立高产、稳产、优质茶园,是茶叶生产上一项重要的基本建设.茶树品种是茶叶生产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而优良茶树品种则是实现高产、优质和高效茶业的前提,也是茶叶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在市场竞争条件下,茶叶竞争是质量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品种的竞争.茶树优良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等特点;尤其是无性系良种,它具有发芽整齐,嫩度、色泽一致,芽叶大小均匀等生物学特性,便于采摘和机制,而且用无性系良种加工的名优茶价高,效益好,充分体现了无性系良种的品质优势.  相似文献   

3.
品种是农业的基础 ,茶树品种在茶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如名种与名茶 ,名茶与效益 ,极具相关性 ,如何引导广东茶业向“三高”方向发展 ,品质上新的台阶 ?调整茶树品种结构 ,推广无性系良种 ,扩大名优茶生产 ,提高经济效益是振兴广东茶业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拟就我省茶树品种的现状及区域优化作一浅析 ,以资茶叶生产决策参考。一、广东茶树品种现状剖析(一 )广东茶树品种资源丰富 ,具有良好的开发基础广东产茶历史悠久 ,唐宋以来 ,已有相当规模的生产开发利用。解放后 ,品种工作引起重视 ,通过野生资源调查及国内外引种选育利用 ,汇…  相似文献   

4.
茶树新品种中茶102在信阳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品种区域试验是育种过程的一项重要程序,其目的是研究品种的适应性,明确品种适宜的推广范围,为茶树品种审定和良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第二轮全国茶树品种区域试验于1997~2001年进行,河南省信阳市茶叶试验站作为全国6个区试点之一,承担了江北茶区的试验工作,鉴定各参试品种在长江以北地区的适应性、制茶品质、鲜叶产量、成活率等植物学性状和主要经济性状的表现.中茶102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龙井群体种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的茶树新品种,本文主要报告它在信阳地区的区域适应性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九五”茶叶科技生产发展设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梁月荣 《茶叶》1995,21(4):9-11
从浙江省茶树栽培、茶叶初制和深度加工发展论述了科学技术对茶业的作用;分析了浙江省茶叶科学研究和生产的优势及差距,提出以茶树品种选育和良种推广,苛叶浓度加工和茶叶生物活性物质开发利用,茶树萌发调查控技术推广、茶树生物学和生态学资源开发以及机械采茶技术的推广作为“九五”发展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正>茶树品种区域试验是育种过程的一项重要程序,其目的是研究品种的适应性,明确品种适宜的推广范围,为茶树品种审定和良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第四轮全国茶树品种区域试验于2008~2013年进行,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作为全国6个区试点之一,承担了江南茶区的试验工作,主要参试品种为重庆、湖南等省选送的4个茶树新品种,鉴定各参试品种在长江以南地区的适应性、制茶品质、  相似文献   

7.
三个优质乌龙茶新品种选育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育高产优质的乌龙茶良种,适应茶叶生产的发展需要和不断满足日益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以提高茶叶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茶树育种工作的永恒课题.大红袍、铁观音、肉桂均为我国珍贵的乌龙茶品种资源,从这些品种中选育出的3个高产优质乌龙茶新品种--丹桂、九龙袍、春兰分别于1998年2月、1999年3月通过福建省茶树良种审定和鉴定,成为福建省茶树良种.现将选育鉴定结果作一简报.  相似文献   

8.
土耳其主产红茶,是世界上第五大茶叶生产国和第四大消费国。茶树资源基本来自格鲁吉亚,绝大多数茶园都是有性系茶园。茶树种植历史不长,育种技术起步较晚,正在逐步发展中。目前,阿塔图尔克茶叶园艺研究所已经选育出了64个有希望的无陛系品种。土耳其茶叶推广体系是由当地政府建立维持,大多数的工作都由政府组织Caykur来承担。现将土耳其茶叶产业概况、茶树种质资源、育种技术、良种繁育与推广等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选育、推广优良品种是发展“二高一优”农业的一项关键技术措施,据测算,我国茶叶生产增值的技术因素中,良种的贡献率要占20%以上.随着茶叶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茶叶的用途也在不断拓展,茶已不仅仅是解渴生津的饮料.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人们对茶叶的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则要求茶叶生产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及时调整茶叶产品结构.茶树育种工作必须适应形势的变化,调整育种目标,更好地为茶叶生产服务.本文从我国茶树育种工作的历史和现状出发,就我国茶树育种工作的方向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0.
茶叶是宜昌市重要的传统“历史产业”,主导产品,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更是一个“万岁产业”。现就发展茶业支柱产业,实现宜昌茶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谈一谈个人的看法。一、优化资源配置,做好茶叶八个方面的结构调整,走可持续发展茶业之路.在茶园建设方式上要大力发展和建设一1批立体复合型生态茶园(按照一定规格实行以茶为主、茶果、茶菜、茶药间作),发展观光旅游型茶园。这是世纪茶叶种植结构调整的方向,21也是新的茶业经济增长点。.在茶园品种结构上,优化茶树品种,加2速全市场地方无性系茶树良种选育步伐,从外地引进逐…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茶业卷编辑委员会组织全国120多位茶学专家、学者编撰,1988年农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业卷》共有728个条目,约90万字,插图和彩图409幅,全卷包括茶业总论、茶树生物学、茶树栽培、茶树育种、茶叶生物化学、茶树病虫害、制茶、茶叶审评与检验、茶业机械、茶业经济共10个分支。该书科学体系完整、知识覆盖面较宽,基本反映了国内外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茶叶科研成果。条目按音序编排,设有分类目录、汉字笔画索引、条目外文索引、内容索引,可以从不同角度检索所需要的条…  相似文献   

12.
日本茶树良种普及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现有茶园面积82万多亩.民间育种工作始于1868年(明治初期)。1919年(大政8年),设立农林省茶业试验场。这是日本茶树育种事业的起点。其后,奈良、静岗等县分别设立试验场.开始了有组织的茶树育种事业。1953年,农林省实施茶树品种登记制度。迄今为止,日本除农林省登记的32个茶树品种外,各县还育成了一部份良种.目前,日本茶树良种普及进度较快,已占全国茶园面积的48.4%.有的县达到了90%以上。现将日本主产茶县茶园面积、良种普及概况搜集整理如表一、二,供各地茶树育种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詹梓金 《中国茶叶》1992,14(5):16-17
良种是茶叶生产的基础,就我国茶业发展史来看,凡是茶业兴盛时期,品种选育、制茶工艺和茶叶品质都有所发展与创新。然而要使茶叶品质水平较大幅度的提高,除发挥采制技术的作用外,良种是最有潜力的。所以良种的选育与推广是一项关系到茶叶生产发展与茶叶品质提高的关键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茶业研究中模糊数学应用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威江  周振煌 《茶叶》1992,18(3):17-19
近年,模糊数学在茶业研究中得到应用的方面有:茶叶市场营销策略,茶叶区划,茶树良种鉴定及品种分类比较,茶叶审评与分级,茶树病虫害预测与控制,茶园管理技术方案的评价等。本文展望了模糊数学在茶叶科学中的应用前景,并提出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5.
正尼日利亚主产红茶,是非洲重要产茶国之一,茶叶种植区域集中于Mambilla高原。尼日利亚可可研究所现保存有24个无性系品种,均源自肯尼亚。1996年,尼日利亚国家品种发行委员会已正式释放了5个国家级茶树品种。尼日利亚的茶树育种技术主要进展集中在传统的育种方面,以自然选种和杂交育种为主。现将尼日利亚茶产业概况、茶树种质资源、育种技术、良种繁育与推广等方面内容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孟加拉国是世界红茶主产国之一,茶叶芳香醇美,享有盛誉。目前,孟加拉国茶叶研究所保存了386份茶树种质资源,已育成BT系列17个无性系品种和4个双无性系原种。国内90%的茶园是有性系茶园,茶树育种技术起步较晚,主要进展集中在传统的育种方面。现将孟加拉国的茶产业概况、茶树种质资源、育种技术、良种繁育与推广等方面内容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7.
我国茶树品种资源极为丰富,是我国茶树品种选育,茶叶生产发展的宝贵财富。解放后,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随着茶叶生产形势的不断发展与要求,广大茶区通过专业与群众相结合的茶树品种选育与良种繁育推广工作得到了广泛开展与普及,不仅鉴定、推广了云南大叶种、福鼎大白茶、祁门槠叶种、鸠坑大叶种等地方良种,而且也选育出许多新品系、新品种,有些新种通过比较试验或广泛试种,已被证明是能够广泛适应与具有推广价值的良种。为了适应我省茶叶生产发展需要,先推荐下列几个优良品种,以供引种与试种。  相似文献   

18.
引进推广无性系茶树良种栽植是振兴广西茶业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也是体现茶叶生产水平的重要标志和检验茶叶生产科技含量的重要内容,从福建引进福云6号等良种,经过18年的漫长历程证明,广西茶叶生产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以推广福云6号等四个无性系茶树良种为主的茶园,产品经济效益有了很大的提高,走出了市场疲软,经济效益差的低潮.现在广西的无性系良种茶园已推广10万亩,约占广西现有茶园面积20%,1999年茶叶总产超2万吨,是历史最高水平,茶叶生产已步入良性循环轨道.笔者作为广西桂林茨科所…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信阳市茶叶生产历史悠久,生态环境优越,茶叶品质优异,信阳毛尖茶驰名中外,茶业已成为信阳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2004年以来,信阳市委、市政府把茶叶产业开发列为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制定了关于加快茶叶生产基地建设的意见。信阳市目前良种茶园面积较小,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仅占茶园总面积的5%左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很大。为加快良种化进程,开展良种的引进、筛选工作十分必要。早白尖5号和南江2号是重庆市茶叶研究所分别从早白尖群体种和南江大叶种中单株选育而得、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省级茶树新品种,为鉴定这两个茶树品种在信阳茶区及江北茶区的适应性,1997~2001年在河南省信阳市茶叶试验站进行了引种试验,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20.
茶树的品种制约着茶叶的生产加工及产品开发,尤其是名优茶的生产对茶树品种的选择更为重要。只有选择适宜本地栽植、适应市场需求的优良茶树品种,才能有利于在地区引种茶树良种后,带动并推进茶业发展。因此,引种优良茶树品种应分析以下因素:本地情况、产品走势、良种资源、交流合作、种植技术、栽植管理、产品开发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