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打顶及外源α-萘乙酸(NAA)对烟叶钾素吸收、积累及再分配的影响,为烤烟营养和品质调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盆栽试验,设置打顶、留顶和NAA处理,在不同时期探讨其对烟株钾素的吸收和积累、再分配的影响.[结果]打顶加速烟叶、茎秆和根系干物质的积累,提高根系及前期中部叶和茎秆的钾含量,降低上部叶及后期中部叶和茎秆钾含量;利于促进钾素在烟叶、茎秆和根系中的积累;促进钾素向烟叶分配;降低烟株钾素生物利用率,提高烟株钾素经济利用率.打顶期施用外源NAA可明显提高烟株干物质的积累量,提高前期中部叶和后期根系的钾含量,但降低上部叶、茎秆的钾含量;提高烟叶、茎秆和根系中钾的积累量,促进钾素在烟叶中的分配,提高烟株钾素生物利用率和经济利用率.[结论]打顶期施用外源NAA有助于保持烟株内源激素的平衡,增加烟叶钾积累,促进钾素的吸收与再分配,改善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2.
以云烟99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CK、3个硼浓度(5.00、7.00、9.00 mg/株)和3个钼浓度(2.00、4.00、6.00 mg/株),共10个处理,分析不同硼钼配施处理对烤烟生长、干物质积累及烤后烟内在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硼钼配施极显著影响烤烟烟株生长发育指标、各部分干物质积累量、烤后烟内在化学成分和香味物质含量,且配施较单施对烤后烟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性的提高效果更明显。其中,T5处理效果最好,表现为烟株各生育时期生长指标最优,不同时期叶片干物质积累量较CK分别显著增加72.68%、49.12%、60.63%;不同部位叶片常规化学成分含量及糖碱比、氮碱比和钾氯比整体表现最好;不同部位叶片烤后烟香味物质如棕色化反应产物、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及香味物质总量表现最优,上部叶和下部叶中的含量分别较CK显著增加49.75%、464.00%、93.90%、51.70%和68.93%、401.16%、142.06%、99.79%。综上,宜宾市筠连县植烟土壤条件下,移栽时同时施用7.00 mg/株硼和4.00 mg/株钼(T5处理)对当地...  相似文献   

3.
钼营养对烤烟光合色素、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美国杂交烤烟品种K326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剂量钼素对烤烟叶片光合色素、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剂量的钼营养,对增加烟株总叶绿素含量有明显效果。处理40 d、55 d时,T1(0.22 mg.kg-1)、T2(0.35 mg.kg-1)和T3(0.49 mg.kg-1)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对照,增幅为T1T2T3。55 d时,T1的Pn(光合速率)比CK增加27.63%,Ci(胞间CO2浓度)降低了14.41%,Tr(蒸腾速率)以T1和T2较低,T1、T2的WUE(水分利用率)与CK相比,增幅达95.64%。施钼后烟株的干物质积累量有所提高。在本试验条件下,推荐最佳施钼剂量为每盆施钼1.35 mg(10 kg土计)。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施钼量对烤烟化学成分含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方法]采用大区对比试验,对云烟87进行不同施钼量处理。[结果]施钼量80 ml/株烟叶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最高,且有利于提高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施钼量40 ml/株有利于提高烟叶钾含量,降低烟叶总氮、烟碱、氯含量,并协调烟叶糖碱比、氮碱比和钾氯比。[结论]施钼量宜选择40~80 ml/株。  相似文献   

5.
不同氮水平下施钼对烤烟生理特性及烟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田条件下,以豫烟1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氮水平下施钼对烤烟生理特性和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水平下施钼结果不同,低氮水平下施钼对烤烟各生育期生物量及烟叶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中氮和高氮水平下施钼能显著增加烤烟地上部和地下部干物质重及生育前期烟叶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施钼对生育后期烟叶NR含量的增加和NO-3-N含量的减少作用随氮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增强;不同氮水平下施钼均能明显增加烟叶钼含量和钼积累速率,钼积累速率在生育期内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规律;低氮水平下施钼对烤烟增糖降碱提钾作用显著,改善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中氮水平下施钼各种化学成分差异不显著,高氮水平下施钼显著降低了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及糖碱比、钾氯比,显著增加了总氮、烟碱、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6.
通过不同时期灌施和喷施钼肥,探索研究钼营养对烤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钼营养能一定程度上提高烟株农艺性状,增加干物质积累;施用钼营养能一定程度上提高烟株经济性状,但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选择叶县烟草常规种植品种中烟100作为试验材料,以不施钾肥为对照,设2个施钾处理进行试验,比较不同处理对叶县烟草干物质积累、钾素积累量、外观品质、产量、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钾+微生物钾肥组合能提高烟株田间长势,促进干物质积累,增加上中等烟叶产量,有助于改善烟叶外观品质。可在本地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施钾量对烤烟新品种‘川烟 200’生长发育、烟叶产质量和钾肥利用效率的影响,为合理施用钾肥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川烟 200’为试验对象,采用大田试验,设置 0、240、285、315、345、390 kg/hm2(分别命名为 K0、K240、K285、K315、K345、K390)6 个施钾量梯度,分析不同施钾量下烟株农艺性状、烟叶产量、产值、内在化学成分以及钾肥利用效率的特征。【结果】施用钾肥能够促进烟株前期(团棵期前)生长发育尤其是株高、有效叶片数和节距的生长,而对中期(团棵期到打顶期)生长影响较小;与 K0(CK)相比,施钾后烤烟产量、产值和均价的增幅分别为 19.02%~22.60%、24.65%~47.28% 和 3.26%~20.33%,各项指标均以 K315 处理表现最佳,且 K315 处理中上等烟比例最大、较 K0(CK)提高 5.5 个百分点;与 K0(CK)相比,施钾可显著提高烟叶中的烟碱含量 37.29%~66.10%,钾肥施用量在 315~345 kg/hm2 更有利于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性;与 K0(CK)相比,适宜施用钾肥能够增加烟株各器官和整株生物量,茎生物量累积以 K315 处理最高、为 1 585.77 kg/hm2,根、叶和整株生物量累积各施钾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烤烟不同器官钾素分配特征表现为叶>茎>根,钾素主要分配在叶片,其中 K315 处理叶片钾素分配比例高达 50.89%。与 K0(CK)相比,施钾显著增加了烟叶中钾素累积量、增幅为 54.27%~109.31%,K315 处理茎、叶和整株钾素累积量最大,分别为25.73、35.06、68.90 kg/hm2;钾肥表观利用率、当季回收率及经济利用效率均表现出随着施钾量的增加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以 K315 处理表现最佳,其钾肥表观利用率、当季回收率及经济利用效率分别为 14.06%、13.15%和 7.01%,但钾肥农学效率、偏生产力和生理利用率均表现出随着施钾量增加而下降,土壤钾素盈余量也随着施钾量的增加呈显著增加趋势。【结论】合理施用钾肥可以增加烟叶产量和产值、提升优质烟叶占比、协调烟叶化学成分、促进养分吸收、提高钾肥利用效率,综合考虑烟叶品质、经济性状和钾肥利用效率,广元烟区‘川烟 200’钾肥合理推荐量为 315 kg/hm2。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福建‘翠碧一号’烤烟适宜的施镁量以及施镁对烟田土壤供镁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镁量对烟田不同时期土壤供镁、烟株物质积累和烤后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镁量的增加,土壤交换性镁浓度上升,不同时期土壤供镁能力与施镁量表现为显著的直线线性相关关系。终采时烟株不同部位叶片镁含量和积累量也均与施镁量存在显著的直线线性相关关系。施镁处理的均价、产值、上等烟比例和上中等烟比例分别比不施镁处理提高了6.39%~11.67%、6.13%~14.63%、18.43%~31.46%和5.36%~8.96%。随施镁量的增加烤后烟叶总钾含量呈下降趋势。综合烤后不同部位烟叶感官评吸质量以施镁(以MgO计)量在19.5 kg/hm2处理最好,其次为39 kg/hm2处理;产值以施镁58.5 kg/hm2处理最高。施镁量对烟株生物量积累和烤后烟叶产量的影响规律性不明显。综合福建植烟土壤交换性镁含量的实际情况,以及土壤供镁、烟株物质积累和烤后烟叶质量,认为福建‘翠碧一号’烤烟生产中,施镁(以MgO计)量以19.5~39 kg/hm2为宜,既能保证土壤正常供镁和镁营养的相对平衡,又能满足烟株对镁营养的需求,提高烤后烟叶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湖南怀化烟区雪茄烟种植的适宜氮肥用量,本试验以雪茄烟品种“CX080”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氮水平(N0:不施氮;N1:180 kg/hm2;N2:210 kg/hm2;N3:240 kg/hm2)对烟株农艺性状、干物质和氮素积累、氮肥利用效率及发酵后烟叶化学成分、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烟株株高、茎围、节距、最大叶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烟株干物质积累量先增加后降低,N2处理下最高;烟株氮素积累量、氮肥利用率和氮肥农学效率先增加后降低,N2处理均显著高于N1、N3处理;烟叶总氮、烟碱含量显著增加,总糖、还原糖含量显著降低,N2处理烟叶化学成分含量最接近优质雪茄烟叶指标;烟叶中性致香物质总量先增加后降低,N2处理下含量最高。综合而言,本试验条件下,210 kg/hm2施氮水平更有利于怀化雪茄烟的氮肥吸收利用、烟株生长及烟叶品质形成。  相似文献   

11.
12.
土壤钼素营养状况及钼在烟草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钼是植物生长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土壤有效钼含量反映了土壤钼养分的供应能力,钼与烟草的产量和品质的形成密切相关.总结了土壤钼状况及钼在烟草上应用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相关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从钼的缺乏和中毒对植物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了植物必需微量元素钼在胁迫条件下,对植物的影响及钼在植物体中与其它元素的相互作用,为植物钼营养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4.
15.
畜禽钼中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畜禽钼中毒是由于畜禽采食了高钼饲料或因工业污染土壤﹑饲料﹑饮水引起的一种畜禽微量元素中毒病。钼是机体必需微量元素,但过量钼往往与铜﹑磷﹑钨﹑锰等矿物元素有颉颃作用,引起矿物元素缺乏,从而发生相应的缺乏症状。钼中毒主要以持续性腹泻﹑消瘦﹑贫血为特征,多发生于反刍动物,以牛最为敏感,羊次之,猪和家禽很少发生。  相似文献   

16.
Molybdenum nanowires by electrodeposi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ach MP  Ng KH  Penner RM 《Science (New York, N.Y.)》2000,290(5499):2120-2123
Metallic molybdenum (Mo(o)) wires with diameters ranging from 15 nanometers to 1.0 micrometers and lengths of up to 500 micrometers (0.5 millimeters) were prepared in a two-step procedure. Molybdenum oxide wires were electrodeposited selectively at step edges and then reduced in hydrogen gas at 500 degrees C to yield Mo(o). The hemicylindrical wires prepared by this technique were self-uniform, and the wires prepared in a particular electrodeposition (in batches of 10(5) to 10(7)) were narrowly distributed in diameter. Wires were obtained size selectively because the mean wire diameter was directly proportional to the square root of the electrolysis time. The metal nanowires could be embedded in a polystyrene film and lifted off the graphite electrode surface. The conductivity and mechanical resiliency of individual embedded wires were similar to those of bulk molybdenum.  相似文献   

17.
不同钼效率冬小麦品种钼的吸收和分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喻敏  胡承孝  王运华 《中国农业科学》2004,37(11):1749-1753
 在缺钼酸性黄棕壤上设不施钼(CK,土壤有效钼0.112 mg·kg-1)和施钼两个处理(+Mo,施钼0.13 mg·kg-1),研究钼高效冬小麦品种97003和钼低效冬小麦品种97014钼吸收和分配的差异。结果表明,不施钼时高效品种97003在整个生育期地上部干重和钼累积量均极显著高于97014,表明在相同缺钼逆境下97003吸收钼较多;97003拔节期上部叶、抽穗期穗、成熟期籽粒中分配的钼也多;穗和种子钼含量相对较高,表明97003向繁殖器官输送较多的钼。因而在缺钼逆境下97003对钼的利用效率较高,可获得较高产量。钼的吸收能力和利用能力较高可能是冬小麦品种97003钼高效的重要机理。  相似文献   

18.
19.
家畜钼中毒研究简史浅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较系统地阐述了有关家钼中毒的研究。1938年最早报道英国流行该病,此后、美国、新西兰、瑞典、加拿大、日本等国相灵报道了有关钼中毒病的流行及研究状况。国内1981年报道过赣南流行“钼镉中毒综合症”。陕西省1988年开始对南洛河钼矿污染区流行的该病进行研究。先后进行了发病调查,运行内外环境钼含量和毒源成分分析测定以及综合防治,采用天然高钼饮水复制钼中毒试验,并进行中毒超微结构病理学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  相似文献   

20.
孙伟  王小治  盛海君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9845-9846
根据多年来国内外对钼的测定方法的研究报道,对钼的主要测定方法进行总结,常用方法有光度法(比色法)、催化极谱法、ICP-AES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