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沁水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地处太行、太岳和中条三大山系之间,境内四周环山,构成天然分界,与我省8县相邻.总土地面积2655平方公里.全县辖7乡7镇249个行政村,总人口2l万人;拥有天然草地174万亩,牛群饲养量1.1万头,羊群饲养量32万只,从2006年起,全县对天然草地样地进行了定期调查,结果表明草地产草量连续下降,天然草地呈退化趋势.  相似文献   

2.
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退耕还林还草重大决策。“十五”期间,贵州计划每年退耕还林还草6.7万hm^2,宜林荒山造林6.7万hm^2,到2010年全省退耕还林面积不低于33.3万hm^2,任务十分紧迫、艰巨。贵州是山区农业省份,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命根子,实施退耕还林后,特别是国家的钱粮补助政策结束后。农民  相似文献   

3.
为了摸清全县草地资源利用的现状,为今后大力发展草产业和草食畜牧业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利用7个月时间,对全县的草产业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是人工种草留床面积0.57万公顷,亩产干草469公斤;利用率99%;天然草原302万公顷,亩产干草130公斤,利用率503%,农作物面积3.07万公顷,饲草总量21900万公斤,利用率60.7%。结果表明,该县草产业发展不平衡,区域分布不均匀,草地退化严重,草畜矛盾突出,草地年龄结构不合理,农户种草积极性不高,为此,建议加强组织领导,立草为业,大力推广人工种草,改良天然草原,发展龙头企业,搞好技术研究和增加种草资金等6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万全县地处河北省西北部,以生产玉米、谷黍等杂粮为主。土蝗是当地农业生产的一种重要害虫,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与危害。2002年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全县大面积严重发生,发生面积6.0万hm^2,其中草滩、荒坡4.0万hm^2,农田2.0万hm^2,虫口密度平均56.5头/m^2,最高达300余头/m^2。大片草地植被吃光,一些靠近草地的农田被吃成“网状”或吃光绝收。  相似文献   

5.
成县位于甘肃东南徽成盆地西部,海拔平均976m,全县土地总面积1690.23km^2。全县总人口26.1万,农业人口21万余人,耕地总面积2.78万hm^2,其中蔬菜生产耕地约1800万hm^2,占6.47%。农民人均纯收入1400余元,约12%来自于蔬菜生产。从成县的自然条件来说.蔬菜生产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比例还较低,从生产现状来看还较为落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全县国民经济形势和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6.
新村是临沧市临翔区凤翔街道下的一个村委会。2008年5月,通过省委书记白恩培等领导牵线搭桥,北京世纪金源集团捐资1560万元扶持临翔区荒山绿化新农村建设新村片区示范项目,项目重点抓好2000hm^2泡核桃、饲草和蚕桑示范区开发建设,从而带动周边万户农民搞好1.33万hm^2山区的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围绕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7.
1山西省大同地区饲草资源现状 1.1天然草地资源 300亩以上各类草山、草坡有559.3万亩,亩产鲜草194kg,总产草量为10.86亿kg,按100%利用可载畜59.5万个羊单位。近年来其他用途占去约130万亩,减少载畜量14.8万个羊单位,理论载畜量应为45.3万个羊单位。(羊单位标准:每年每只羊用鲜草3.6kg)  相似文献   

8.
宁县地处甘肃省庆阳市东南部,属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是农业大县,工业小县。全县共辖18个乡镇,257个行政村,167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4万人,农户11.15万户,农业人口49.90万人。总土地面积24.96万hm^2,其中耕地6.37万hm^2,林地6.40万hm^2,草地10.53万hm^2(包括人工草场1.47万hm^2)。  相似文献   

9.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饲草理论载畜量为1171.9万羊单位,开发潜力为480.9万羊单位,其中天然草地已无潜力可挖,且已超载9.17万羊单位,今后饲草开发的重点为改进作物秸秆加工利用技术,提高利用率,并扩大加强人工草地建设。  相似文献   

10.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饲草理论载畜量为1171.9万羊单位,开发潜力为480.9万羊单位,其中天然草地已无潜力可挖,且已超载9.17万羊单位。今后饲草开发的重点为改进作物秸秆加工利用技术,提高利用率,并扩大加强人工草地建设。  相似文献   

11.
豫西是河南省草地资源较丰富的地区,是河南省天然草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草地资源清查工作对豫西天然草地分布和主要草地类型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调查数据表明,黄背草、扭黄茅、白羊草、白茅、草地早熟禾、鸡眼草、胡枝子、荩草、野大豆等一些野生种在豫西分布广,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是值得驯化和推广的优良草种;黄背草、扭黄茅、白羊草与白茅是豫西山地天然草地中最重要的建群种;豫西天然草地的利用效率很低,天然草地载畜量远远大于家畜饲养量,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饲草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12.
川西横断山区气候寒旱,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绝大多数草本植物返青晚、生长慢,人工草地资源匮 乏,冬春季节牲畜饲草贮备不足。该文在对区域内牧草缺乏和生态问题现状进行阐述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利用 高产牧草品种保护和恢复天然草地的新模式来缓解和释放天然草地载畜压力,对川西横断山区脆弱生态系统恢复和 提高该地区草牧业市场竞争力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南乐县坚持以市场规律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主题,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加大了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县蔬菜和经济林面积达到1.67万hm^2,其中设施农业面积达到3400hm^2。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4.
畜牧是发展农业经济中最具活力的主导产业,在农民奔小康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草、羊、薯"三大主导产业是靖边县发展农村经济的新思路,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项目。1概况全县养羊119.8万只,其中山羊96万只,绵羊23.8万只,年出栏40万只。山羊品种主要为陕北白绒山羊,平均产绒量0.36kg。绵羊主要品种为小尾寒羊、陕北细毛羊,近两年引进一批世界著名萨福克肉羊品种,促进了肉羊产业的发展。全县拥有耕地10万hm2,草地面积18万hm2,其中人工草地约占8万hm2,紫花苜蓿占牧草的85%以上,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陇西县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来抓,以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为主的设施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截止目前,全县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718hm^2,其中日光温室207.33hm^2,总产量15861t,总纯收入3110万元;塑料大棚510.67hm^2,总产量15891t,总纯收入1049万元,全县农民人均从菌菜产业获得纯收入100元以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瑞士是欧洲环境优美的国家.不仅以手表业、旅游业闻名于世.而且拥有高度现代化的农业。瑞士总人口700多万,目前农地面积107.11万hm^2.其中耕地面积41.15万hm^2;水果面积0.69万hm^2;葡萄园面积1.51万hm^2;天然草地62.73万hm^2;其他干草等用地近1万hm^2。瑞士耕地种植结构包括:①粮食种植面积17.96万hm^2,其中面包粮9.5万hm^2,饲料粮8.5万hm^2;②豆类种植面积0.33万hm^2;  相似文献   

17.
生态环境约束下的畜牧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顺 《甘肃农业》2002,(10):34-34
陇西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定西地区东南部,渭河上游兰州与天水之间;海拔1612~2726米,年平均气温7.7℃,日照时数2292小时,降雨量450.6mm,无霜期168天.全县总面积361.31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29.68万亩,辖13镇11乡,280个行政村,总人口48万.全县共有天然草地89.97万亩,人工种草13.4万亩,天然草地属于干旱草原草场类型,地形属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牧草品种主要为终生禾草、本氏针茅、莎草、短柄草、苔草、狗尾草、早熟禾等;人工种植的多年生牧草主要是紫花苜蓿、红豆草等.  相似文献   

18.
陇中黄土高原区(庄浪)生态环境建设技术集成与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99-2001年对黄土高原中部地区庄浪县进行的生态环境建设示范中,摸清了该区海拔1650-2000m范围丘陵沟壑区基本农田、荒坡、沟道、梁峁等区域的立地条件及生态环境修复与建设的特征。利用3S技术对各区域进行了系统划分和科学分类,确立了山腰基本农田区、沟道坝系治理区、台地经济林果区、梁峁防风林带治理区等四大治理类型。采取设立中心示范区进行技术集成示范建设,再向全县示范推广,带动县域生态环境的恢复和建设。在各级政府及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努力和协作奋斗下,到2001年底,全县有林地3.67万hm^2,其中人工林2.07万hm^2、天然林1.60万hm^2,森林覆盖率由1999年的19.6%提高到2001年的23.6%,有草地1.93万hm^2,林草覆盖率达到35.1%。  相似文献   

19.
通城县是湖北省的油茶主产地之一,全县山地面积6.67万hm^2,传统油茶种植面积达0.67万hm^2,是山区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近年来,为了突出地方优势特色,加快山茶籽产品的深度开发,推进油茶的产业化经营,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20.
1 沧源县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沧源是一个“边、山、老、少、穷”的全国特困县。2007年末,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610元,人均纯收入在865元以下的贫困人口8.5万人,占农业人口的62.5%。2007年末,全县累计建成基本农田地1万hm^2,人均基本农田地0.075hm^2。实现了村村通路、通电、通电话的目标。但尚有2.3万户近8.1万人的农民居住在简易房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