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浦村亩桑产茧突破二百公斤海盐县农林局张祖荣,费斯文,周均铭,陈福良海盐县通元镇新浦村是嘉兴市和海盐县实施蚕桑"星火计划"的高产示范村。该村桑园面积22.32顷,1993年顷桑产茧和茧款收入已达3.017吨和2169.09元,比1989-1992年平...  相似文献   

2.
合理调整桑园布局积极发展规模经营海盐县农林局费斯文,周钧铭近年来,我县的蚕桑生产有了很大发展,全县49239商专桑,92年总产茧4614吨,比91年增产827吨,增长ZI.8%。茧款收入4518万元。平均亩桑产茧93公斤,茧款收入917元。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3.
蚕桑出效益     
蚕桑出效益吴宇龙(江西省龙南县蚕桑中心)桃江乡水西村位于龙南的西端、桃江河岸边。这个村在蚕桑业上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1994年全村张种产茧35。2公斤,亩桑产茧128.78公斤,蚕桑总产值达97.36万元,占全村农业总产值的56.2%。水西村现已成...  相似文献   

4.
涪陵区李渡镇大堡村二组养蚕大户周治明,是在贫困荒地上依靠科技、通过勤劳,仅用三年时间就从一个贫困户成为远近闻名的“蚕桑专业户”.周一家3口人,承包耕地5.1亩.现有密植桑3.5亩、四边桑3000多株,良桑率达100%.1997年共养蚕16张,产茧600公斤,平均单产37.5公斤,收入7200元;共育小蚕361张,收入5054元,合计收入12254元,人平蚕桑收入4085元,蚕桑收入占整个农副产  相似文献   

5.
为寻求蚕桑生产的高产栽培和优化饲养技术,在不增加或少增加成本的前提下。提高蚕桑生产的经济效益,进一步促进蚕桑生产的发展;我们于1985年在虎头山乡茶圩里村周樟美户进行了试验。该户有4年生沙壤土桑园1.84亩和7年生菜地桑园0.28亩及相应的蚕室。周樟美全年饲养6期蚕,比一般农户增养一期晚秋蚕,饲养12盒蚕种,产茧449.45公斤,茧款收入2471.4元,拆合亩桑产茧210.02公斤,亩桑产值1154.86元。  相似文献   

6.
亩桑产茧量是蚕桑生产效益的主要标志。为了进一步提高亩桑产茧量,浙江省农业厅经作局于1988~1990年期间组织实施了“亩桑产茧150公斤技术模式的研究与应用”课题。通过优化群体结构,增加着叶数量;改进施肥技术,促进桑叶生长:选栽桑树良种,提高产出效率;实行多次收获,提高全年产量;加强病虫防治,减少桑叶损失和提高养蚕水平,确保叶茧转化等六条技术途径,结合农村实际条件,制订并推广了六项具体技术措施,使153400亩桑园亩产茧达到170.75公斤,比1987年提高22.3%。制订了《亩桑产茧150公斤技术模式》,丰富和充实了蚕茧实用高产技术的内容,为进一步提高亩桑产茧提供了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7.
萧山县盈丰乡新北迁户组有农户14户,桑园31亩。近几年来,在邻近乡村毁桑较严重的情况下,该组不仅未毁桑,还从外村承包3.45亩桑园,蚕茧连年稳产高产,1986年全年饲养蚕种147盒,产茧4964公斤,茧款收入21135元,平均每户产茧354.5公斤,茧款收入户均1509.6元. 该组蚕桑生产能取得较高经济效益除科学培桑外,在养蚕方面也有独到之处,每户  相似文献   

8.
桑园养鸡提高亩桑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桑园经济效益途径很多,在桑树生长季节,桑园放养肉用鸡,也是提高亩桑经济效益的一种方法。一、桑园养鸡的经济效益安吉县安城乡拢坝村蚕桑场原有桑园30亩,1984年起,由陈中木一人承包,全年产茧1016公斤,茧款4034元。1985年总产蚕茧1560公斤,比上年增长53.5%,总茧款6024元,比1984年增收49.3%,亩桑产值由1984年  相似文献   

9.
<正> 太仓县老闸乡绿化村蚕桑专业大户席月英承包责任田和口粮田8.3亩(其中水稻7.3亩,棉花1亩),承包桑田7.9亩。1991年亩产茧142公斤,张产茧41.8公斤,全年茧款收入10783元,成为苏州市产茧最多的大户,该户不但在生产规模上领先,生产水平也较高。席月英的成功之道,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经验:一、老桑改造采用速成密植技术席月英原是老闸乡绿化村蚕桑专业队饲养员,有一定饲养技术,1985年实行大包干,她承包了6.6亩管理不善的低产河坡桑,桑树稀疏,杂草丛生,缺肥失管,这年共养10张蚕种,产茧369.3公斤,茧款收入1614元,  相似文献   

10.
<正> 陕北境内栽桑面积曾达32万多亩。然而,目前陕北的蚕桑生产及经济效益状况究竟如何?以吴堡县为例,七五期间全县桑园面积为8000亩左右,五年累计养蚕3015张,产茧101850公斤。平均张产33.78公斤(高出全省平均的19%),但亩桑产茧3公斤(不足全省平均的10%),亩桑产值70元左右。与众多经济作物相比,效益优势并未发挥。其主要原因是: 蚕农文化素质太差,推广技术困难;重产出、轻投入;管理不善的“靠边站”  相似文献   

11.
汪雪女养年连续四年单张产茧超42.5公斤熊怡文(宜黄县农业局麻桑办)宣黄县二都乡乌岭村新建组江雪女,1990年冬利用荒山洲地栽杂交桑6000余株,折桑园面积2亩,1992年冬又栽植2亩嫁接桑。1991年养蚕4张。产茧1.83公斤,单产张产茧45.75...  相似文献   

12.
赖贞祥     
<正> 系井研县纯复乡,罗心村蚕桑重点户,全家三人,两个半劳力,承包田3亩,土2.5亩。1983年起他坚定走发展蚕桑生产脱贫致富道路,共发展小桑园3.5亩,四边桑1200株,共有桑8200多株。由于突出效益狠抓管理,1986年全家三季养蚕17张,产茧637公斤,茧款收入2269.56元,共育小蚕55张收入274.50元,桑园间种收入170元,其他蚕桑收入164元,总计蚕桑收入2878.56元,全家人平959.52元,成为全县蚕桑致富的典型。  相似文献   

13.
<正> 邛崃县宝林乡一村二组蚕桑专业户杨学义1982年秋利用沙地和荒河坎种植了8亩带型桑园,采用县蚕桑协会研制成功的新式带型桑园,以养蚕为主体发展复合经营,经过4年的辛勤劳动,1986年采叶养蚕30张(盒),产茧1.224吨(亩桑产茧153公斤),收茧款4124元。桑园间种小麦、蔬菜、花生和出售桑枝等又收入2622元。8亩桑园共收入6646元。全家  相似文献   

14.
广丰县下坊公社三官殿大队蚕桑场,1980年建场,当年冬天就连片栽桑六万株,折合面积77亩。1981年兴建平房蚕室一栋,380平方米,现在又正在兴建一幢1140平方米的三层楼蚕室。栽桑第一年的中、晚秋采叶养蚕29张,产茧2366.5斤,茧款收入4116.82元,亩桑蚕茧产值达53.44元;栽桑第二年,全年春、夏、秋五次养蚕,饲养蚕种122张,产茧10252.5斤,平均亩桑产茧133.5斤,亩桑产值213.6元(平均茧价1.6元计),属全区首位,是我区蚕桑生产高产典型。三官殿大队蚕桑场在不到两年的短暂时  相似文献   

15.
一、亩桑产茧是什么意思? 亩桑产茧是指一亩桑园所产的桑叶,经过养蚕而得到的蚕茧产量。这是全国统一的统计蚕桑生产的计算单位。现在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个生产队总共有桑园100亩,全年养了四次蚕,春蚕60张,单张产茧80斤,共收春茧4800斤;夏蚕20张,单张产茧70斤,共收夏茧1400斤;早秋蚕20张,单张产茧50斤,共收早秋茧1000斤;晚秋蚕20张,单张产茧50斤,共收晚秋茧1000斤,全年总共收茧8200斤。这个生产队的亩桑产茧为82斤/亩。亩桑产茧一方面反映了桑园的产叶情况,另一方面又反映了养蚕产茧情况,它比以前用的单张产茧的统计方法全面得多。  相似文献   

16.
<正> 大竹县高穴区从实际出发,以“三高”为导向,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狠抓蚕桑基地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到1993年底,全区已建成蚕桑基地社27个,密植桑园8360亩,四边桑27万株,产茧达3800担。蚕桑生产连续三年居全县领先地位。今年初,该区又根据发展蚕桑生产的总体思路,制定了今年的“一三六六”工程计划,即新栽密植桑5300亩,使密植桑面积达到1.3万亩;新栽大行桑6000亩,产茧达到6000担。他们的主要经验是:  相似文献   

17.
<正> 1987年我站与安康县忠义乡桑场,签订了蚕桑生产技术承包合同,经济效益有了显著提高,使一个即将荒芜的桑场出现了新的生机。全年养蚕20张,产茧606公斤,总产值2700元,平均张产30.3公斤。总产量、产值、张产分别较1986年的205公斤、625.4元、14.64公斤增长195%、332%和%107。忠义桑场是1977年蚕桑大会战时建立起来的,经营坡地50亩,其中有桑园30亩,桑树5960株,以种桑养蚕为主,兼营粮食和其它经济作物。过去,由于管理不  相似文献   

18.
我市蚕桑生产不断发展,特别近年来,发展较快,效益较好。这与当地党政的领导和政策等有关,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我市在发展蚕桑生产的同时,坚持办好细蚕共育。使蚕造稳定,养蚕单产较高,蚕桑效益较好,得到当地党政重视,广大蚕户的欢迎。1987年全市桑地面积7974亩,(旧桑6094,亩,新桑1880亩),产茧21000担,发展到1990年桑地面积45380亩(旧桑15614亩,新桑29764亩)产茧97800担。使我市成为全省产茧量最多的市。全  相似文献   

19.
加强领导依靠科技稳定蚕桑张祖荣,卢梅红,曹伟苹(海盐县农林局蚕桑站)(石泉农科站)(张桥村)石泉乡张桥村共有专桑672亩,其中近年来改造、新种538亩、采摘桑园572亩,总产蚕茧从1994年进入千担村,1995年实发蚕种1990.5张,平均张产32....  相似文献   

20.
里田镇是我县蚕桑生产起步最早、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蚕桑基地。瓦滩村是该镇高产稳产的佼佼者。全村有洲地桑园96亩,其中五龄桑园36亩,十七龄桑园60亩。1986年养蚕260张,产鲜茧185.6担。1987年养蚕270张,产鲜茧202.5担。1988年养蚕315张,产鲜茧256担;平均张种产茧由1986年的71.4斤提高到81斤;平均亩桑产茧由1986年的193.3斤提高到262斤,实现了张种、亩桑产茧同步增长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