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巴彦县地处哈尔滨市东北部,无霜期仅130天左右,为了合理利用当地有效积温,提高复种指数,发展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我们进行了黏玉米//南瓜-秋白菜大垄高效立体栽培模式研究.目前,该模式下的种植推广面积已达3 000多亩,一般亩产黏玉米青穗2 300穗,南瓜3 000 kg左右,白菜6 000 kg左右,亩纯效益3 150元,该模式已成为本地区农民增收的主要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2.
杂交玉米间作黑籽南瓜是牛街镇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基于牛街镇实际,总结了玉米间种黑籽南瓜模式的推广现状及其栽培技术,系统分析了杂交玉米间作黑籽南瓜的社会、经济效益,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供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3.
杂交玉米间作黑籽南瓜是牛街镇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基于牛街镇实际,总结了玉米间种黑籽南瓜模式的推广现状及其栽培技术,系统分析了杂交玉米间作黑籽南瓜的社会、经济效益,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供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南瓜种植、加工及北菜南运基地。近几年为了更好地发展黑龙江省南瓜产业,提高单位面积经济效益,黑龙江省南瓜体系团队尝试采用架式肉用南瓜套种秋白菜栽培模式,南瓜表现坐果率高、收瓜早、果实商品性好;大白菜品质佳、长势健壮;此种栽培模式不受气候环境影响,比较适宜小面积生产精品肉用南瓜和早熟秋型白菜,可以实现南瓜与秋白菜双丰收。  相似文献   

5.
蜜本南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蜜本南瓜的栽培模式和生长要求,并从播种、育苗、施肥、定植、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总结其栽培技术,以为蜜本南瓜的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该文阐述了实行春马铃薯、春玉米、夏玉米、秋马铃薯4种4收立体种植模式的可行性,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初步分析,认为这种高产高效立体栽培模式,在土壤肥沃浇水条件好地方均可采用.  相似文献   

7.
该文阐述了实行春马铃薯、春玉米、夏玉米、秋马铃薯4种4收立体种植模式的可行性,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初步分析,认为这种高产高效立体栽培模式,在土壤肥沃浇水条件好地方均可采用。  相似文献   

8.
巴彦县地处哈尔滨市东北部,无霜期仅130天左右,为了合理利用当地有效积温,提高复种指数,发展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我们进行了黏玉米∥南瓜—秋白菜大垄高效立体栽培模式研究。  相似文献   

9.
旱地玉米间作南瓜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重庆市涪陵区传统旱地的耕作模式,即“春季种.效益差”的情况,我们在玉米行间改种红苕为种植密本南瓜。2005年和2007年在丛林、致韩等乡镇对玉米间作蜜本南瓜栽培模式进行了试验、示范,亩增收达到1080元.表现出了较好的增产增收潜力。同时也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瓜类蔬菜种植,壮大农村经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又一个经济增长点,推广前景十分看好。  相似文献   

10.
1.选择适宜栽培甜瓜的优越地块1.1栽培甜瓜,应实行轮作轮作可以利用各种作物根系分布的范围不同,吸收营养元素的种类和数量不同,以及根系残留物和病虫害不同,来达到防病目的。一般旱地轮作周期7~8年,不仅甜瓜本身不连作,也不要和其他瓜类作物连作(南瓜除外)。东北地区栽培甜瓜以玉米、谷子、小麦、马铃薯、牧草为前茬好。  相似文献   

11.
<正>汝南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耕地面积139万亩。常年实行小麦—玉米、小麦—花生一年两熟制栽培模式,玉米常年种植面积70万亩。玉米在种植的产量和品质都位于全国前列。最近几年,随着农业结构不断的进行优化调整,玉米的种植面积和规模在不断的扩大。在玉米栽培过程中应用先进的栽培技术对更好的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结合目前国内玉米栽培的实际情况,就玉米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  相似文献   

12.
南瓜具有产量高、市场广、效益稳的优势,成为近年来经济作物中发展较为迅猛的品种。相对于传统的小垄栽培,大垄、覆膜、定向等新的栽培技术具有增强抗逆性,提早成熟,提高产量,品质好等优点。但在生产应用中却经常出现反差,如2002年黑龙汀省曙光农场南瓜种植能手武玉庆采用传统小垄种植的南瓜,其产量和效益均高于隔垄覆膜及2:1大小垄覆膜定向栽培的南瓜:2003年采用大垄覆膜、问作玉米的模式,也未能达到预期效果,此种情况在其他农场也有反映。  相似文献   

13.
牟水元 《新农村》2007,(4):13-13
南瓜苗作为一种新兴的特种菜,已从传统收瓜果为主的生产模式,演变为以采收南瓜苗为主的高密度、多茬次、周年生产以及保护地栽培等系列化栽培模式,并取得了理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玉米二比空立体通透栽培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二比空"立体通透栽培技术就是通过改变传统农业玉米垄距70cm、单行连片垄垄种植的栽培模式,实行缩小垄距至65cm,种2垄玉米隔1空垄种植早熟矮棵作物,通过高、矮秆作物间作的栽培方式,提高光合效率、充分发挥土壤肥力的效能和边际效益优势,增加玉米的栽培株数,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5.
南瓜茎的栽培,是以采食幼嫩的茎叶作为主要目的的栽培模式,其产量、销售数量和产生的经济效益都远远超过南瓜。通过品种选择、早育壮苗、定植准备、定植、栽培后的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南瓜茎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农村新技术》2022,(1):19-21
竹荪-玉米-水稻两年四茬水旱轮作是福建省邵武市新兴的栽培模式.邵武市位于武夷山南麓,山林覆盖面积76%,有毛竹面积4万多公顷,已列入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试验示范区.该市利用充足的竹加工废弃物竹屑栽培食用菌竹荪,将竹荪栽培后的菌渣还田种植两茬玉米,玉米收获后种植水稻,实行水旱轮作.该轮作栽培模式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实现化肥减量,作物高产高效,并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农民增收.现将该技术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介绍青蒜-马铃薯-青玉米-大白菜高效栽培模式,并分别介绍该栽培模式下青蒜、马铃薯、青玉米、大白菜的栽培要点,以期为该栽培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地膜玉米"二比空"密植栽培技术是蛟河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工作人员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推广,逐步总结出来的一套新的玉米栽培模式。该模式下实行种两垄空一垄、种植垄覆盖地膜并加大种植密度的栽培方式,具有增温、保墒、提高肥效,倒茬换茬,休闲养地,改变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和增加边际效应等优点,最终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吉林农业科学》2013,(4):18-20
以金山27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与实验室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下春玉米的经济效益及实用性,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单位面积内春玉米产值及总投入两者均为再高产栽培模式>高产栽培模式>农户栽培模式;收益上,高产栽培模式为最优模式,其经济效益及实用性都较高。  相似文献   

20.
<正>综合利用瓜棚下的空闲地进行瓜、菇立体栽培,不仅光能利用率提高1%~2%,而且在一定范围内增加蔬菜群体的叶面积,产量可增加1倍以上。其次,由于分层栽培利用了空间差,叶面积系数可达土地面积的5~6倍,可大幅提高产量。第三,立体栽培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复种指数。另外,该模式是利用喜强光的南瓜与喜阴的食用菌套作,既不影响南瓜生产,在炎热夏季南瓜还可用于遮荫,有利于生产出高品质的食用菌。1南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