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植物生长调节剂在20世纪80年代后发展较为迅速,种类繁多,现在市场上有两百多种,调节功能齐全,具有用量小、增产作用大、使用方便安全,投入小见效快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现针对调节剂的不同作用,介绍几种在小麦生产中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一、防倒控旺小麦拔节期合理使用生长延缓剂,对防倒控旺有明显效果,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小麦专用矮壮素矮壮素可抑制植株生长,促进生殖生长,使基部节间缩短,植株长得矮、壮、粗,根  相似文献   

2.
试验观察了植物激活蛋白、50%硅丰环湿拌剂、植物神液拌种剂三种微生物制剂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植物激活蛋白如采用喷洒处理,增产效果明显;植物神液能够增加小麦苗期干物质积累,增产效果明显;50%硅丰环湿拌剂具有提高作物抗病性、增加作物产量的作用,但对小麦苗期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建议在生产上慎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所提的“控”,即为控制生长,是一种对植物生长高度、生长速度控制的处理措施。在园林养护上,常使用修剪整型或植物生长延缓剂等方法控制生长高度、速度,以实现减少修剪次数,节约人工成本,提高增强景观观赏性;或维持冠型,提高盆栽植物商品性;或增强抗逆或预防使植物病虫害等多种目的。  相似文献   

4.
D-氨基酸抑制植物生长的现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丙氨酸、丝氨酸、缬氨酸和蛋氨酸4种氨基酸的L-和D-异构体对小麦胚试管植株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丙氨酸和丝氨酸的D-异构体在3 mmol/L以上浓度强烈抑制试管植株生长,L-异构体不抑制或轻的多,这是少见的D-氨基酸抑制植物生长的现象。把在丙氨酸、丝氨酸处理中生长4 d的已经受到抑制的植株再转入无氨基酸培养基后,植株可恢复生长,这显示D-丙氨酸和D-丝氨酸的抑制作用可能有反馈机制存在。D-氨基酸的这些作用在筛选植物生长延缓剂、离体植物遗传标记等方面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PP333对小麦幼苗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许鸿源  周岐伟 《作物学报》1995,21(1):124-128
PP333 (多效唑,MET) 是英国ICI有限公司于70年代末推出的一种高效低毒植物生长延缓剂。十多年来,国内对其在植物的形态建成和生理效应方面已有不少研究报告,近年还出版了一些专集,但PP333对作物抗逆性的影响报道则不多。本文报告PP333对小麦抗旱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针对今年小麦生产特点,提出了应对冬小麦春季管理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适时进行早春镇压;适当喷施植物生长延缓剂;合理运筹肥水,构建高产群体;注意倒春寒,及时补救;清沟理墒,防御渍害;加强监测预警,防除病虫草害;一喷三防,保根护叶。全面阐述了应对冬小麦春季管理的各项技术措施,供农业科技人员和广大种麦农民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小麦生长期间气候异常,灾害频发,往往是暖冬与春季连绵阴雨等多种自然灾害轮番侵袭,小麦越冬前后极易形成旺长苗,麦苗分蘖少,叶片长,植株高,抗逆能力很弱,导致严重冻害和小麦蚜虫危害的几率增加。近10年中大部分年份都出现暖冬加暖春气候,小麦旺长,出现了苗数超多、叶龄超长、个体超高、生育进程超前的“四超”现象,往往易产生冻害及倒伏;小麦地下害虫、蚜虫、纹枯病、全蚀病等病虫害更是逐年加重。特别是小麦纹枯病是小麦生产中一种常发性和普发性病害,加之又没有特效药剂,我国小麦每年都因纹枯病危害造成5%-10%的产量损失。因此,上世纪80年代许多农民以甲拌磷、  相似文献   

8.
冬小麦早春分类管理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广才 《作物杂志》2005,21(1):42-42
2004年小麦播种后气温持续偏高,对于不同生 态区不同类型的小麦产生的影响不尽相同。黄淮冬 麦区早播的小麦可能造成麦苗过旺,部分麦田出现 冬前拔节现象。北部冬麦区播种偏晚的麦田,暖冬 对麦苗生长有利,可促使弱苗向壮苗转化。目前主 产麦区小麦苗情总体较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 与常年相比小麦冬前生长期长,营养消耗多,部分地 区小麦冬性偏弱,抗寒能力较差,所以要特别注意保 墒、保温。二是冬季气温偏高,土壤水分蒸发量增 加,部分麦田早春可能出现旱情。此外,暖冬有利于 病菌和虫卵、蛹越冬,应注意加强对病虫害的监测和 防治。由于各地苗情不一,管理上应因苗因地制宜, 抓住主要矛盾,分类指导,搞好早春  相似文献   

9.
植物免疫诱抗剂除了能诱导植物免疫反应以使植物获得或提高对病菌的抗性外,也可以激发植物体内代谢调控过程,促进植物生长,增加作物产量。植物免疫诱抗剂可以诱导植物产生系统获得抗性以使植物对病原菌产生广泛、长期的抗性。本综述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植物免疫诱抗剂的种类及其目前在生产、病害防治上的应用状况,阐述了其作用机理,并展望了植物免疫诱抗剂的应用前景。通过对植物免疫诱抗剂发展历史和应用现状的分析,旨在为植物免疫诱抗剂未来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0.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人工合成的能够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化学物质,按功能分为生长促进剂、生长抑制剂及生长延缓剂。它具有用量小、见效快、残毒少的特点,因而在农业生产中尤其是保护地栽培上被广泛应用。生长促进剂赤霉素(九二O):(1)促进种子萌发。秋季高温季节播种莴苣,用100pp  相似文献   

11.
<正>植物生长延缓剂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范畴,在农业生产上常用于控制徒长,培育壮苗;控制顶端优势,促进分蘖或分枝,改善株型;矮化植株,使茎秆粗壮,抗倒伏;诱导花芽分化,促进坐果;延缓茎叶衰老,推迟成熟,增产,改善品质等。我国《农药管理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农药使用者应当严格按照农药的标签标注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和剂量、使用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使用农  相似文献   

12.
烯效唑是一种生物活性高、土壤残留少的新型植物生长延缓剂。该产品对小麦防倒伏及增产效果十分突出,但在玉米上的应用未见报道。为此,我们于1997年、1998年进行了烯效唑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试验。1试验材料和方法1.1供试品种:淄玉9511(淄博市农科所育...  相似文献   

13.
今年河南省小麦生长期间,先后经历了暖冬、倒春寒、干旱和干热风等一系列灾害性天气,对小麦生长极为不利,但同时又为在特殊气候条件下了解品种在大田中的表现、鉴定及筛选品种提供了一个好机会,为河南省秋播合理利用小麦品种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80年代初,英国ICI公司推出广谱植物生长延缓剂——三唑类化合物,稍后,日本也推出同类化合物。 多效唑(MET)是江苏省在我国率先开发的三唑类生长延缓剂,1984年由江苏农药所和建湖农药厂合成。多效唑早期主要用于果树、花卉的矮化栽培。  相似文献   

15.
比久在马铃薯良种繁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比久是一种植物生长延缓剂,是二甲胺琥珀酰胺酸的俗称,也叫阿拉、 B9.在马铃薯良种繁育中, B9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化控试剂,从试管苗的生产直至脱毒小薯(原原种)的生产各环节中都有应用.  相似文献   

16.
多菌灵、好力克及其复配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麦扬花期喷施多菌灵是生产上防治小麦赤霉病的主要措施,为了延缓病原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对不同作用方式的化学药剂混配及其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进行研究。研究选用95%多菌灵原药和95%戊唑醇原药测定对小麦赤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并将两者按照Horsfall方法进行不同比例的混配,对毒性比率较高的混配比例采用共毒系数方法验证其增效作用。结果表明多菌灵与戊唑醇按EC50剂量20:80的比例混配具有增效作用,在温室盆栽试验测试中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3%好力克悬浮剂以及两者混剂的防效都达到了85%以上,而且混剂1000倍防效显著高于多菌灵800倍,可用于小麦赤霉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7.
小麦纹枯病是我国麦区常发病害,发病早的减产20%~40%,严重的形成枯株白穗或颗粒无收。生产上通常在小麦返青期用井冈霉素加三唑酮大剂量喷雾加以防治,但近年来由于劳动力缺乏,农民易忽略其防治或防治不力,加上叶面喷施往往防治不及时或不彻底,造成小麦减产。如能在播种时使用有效药剂拌种,控制或延缓其发生、为害,则可以起到省工省时、节约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常见生长调节剂使用及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花卉育苗和生产中主要有两种类型的化学生长调节剂。一种是乙烯利,可缩短茎的伸长,促进分枝,中断花芽分化;另一种是赤霉素抑制剂。为使种苗盆花达到理想的株型就需要用生长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来控制种苗盆花的生长。在穴盘育苗上应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通常是植物生长延缓剂,其主要功能是抑制植物产生赤霉素,即抑制植物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而使植物节间变短,使株型紧凑,达到矮化的作用,但不影响花的发育和节的数量。在花卉种苗盆花生产上广泛应用的A-rest、比久、多效唑、矮壮素、烯效唑都是赤霉素类型抑制剂,除了可缩短节间,有时还可使…  相似文献   

19.
暖冬气候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河南省新乡地区小麦生育期内的积温近17年来比1960~1990年高45~612℃,冬季平均气温高0.9~4.1℃,从而使小麦生育期提前,冬季冻害和春季“倒春寒”的危害频繁发生。针对这种情况分析了小麦生育期内的气候变化特点和对小麦生长影响情况,提出生产上多利用半冬性、抗寒性好、春季起身拔节迟的小麦品种;做到适期播种;通过合理的栽培管理方法,减少暖冬气候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蝴蝶兰开花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分析比较3种植物生长延缓剂对蝴蝶兰开花特性的影响,选用不同浓度梯度的BAS、矮壮素(CCC)、多效唑(PP333)对2个花梗较高的蝴蝶兰品种进行处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浓度的多效唑能有效降低蝴蝶兰花梗高度,施用后可使品种‘红天鹅’的花梗高度降低8~9 cm,‘新红龙’降低5~6 cm。不同浓度的BAS、矮壮素对蝴蝶兰花梗高度的影响不明显。(2)3种植物生长延缓剂对‘红天鹅’的花序长度和花朵数均有抑制作用。而BAS、矮壮素则对‘新红龙’的花序长度有促进作用。(3)BAS施用后推迟‘红天鹅’开花。对于品种‘新红龙’,3种药剂处理后均可促进提前开花。(4)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延缓剂处理对蝴蝶兰花径大小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