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锰对大豆光合作用和产量影响为中心,概述了近年来有关锰在大豆光合机理、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因素等方面影响的研究状况,并以此为依据,在锰营养对大豆光合特性伴随产量影响变化规律的进一步研究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钼肥对鲜食大豆产量构成因素和品质的影响,选用鲜食大豆品种日本青(A1)、抚鲜3号(A2)、辽鲜1号(A3)、沈鲜3号(A4)、台292(A5)等4个鲜食大豆品种,在R6至R7期测定四种不同施钼处理下不同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及品质指标,考察施钼量与产量构成因素和品质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施钼增加了鲜食大豆的三粒荚数、单株鲜荚重、百粒鲜重及鲜荚产量,但降低标准荚数,对鲜食大豆鲜荚的长、宽影响不大;施钼提高鲜食大豆蛋白质含量,而对脂肪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不明显。试验同时表明鲜食大豆的适口性是由品质性状决定,鲜食大豆的蛋白质含量与硬度呈正相关,脂肪含量与糯性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可溶性糖含量与甜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对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处理大豆种子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等离子体处理机处理后提高了大豆种子的出苗率,对提高大豆的产量性状具有促进作用,并可提高大豆产量.其中处理剂量为1.5A的效果较好,增产率为6.2%.  相似文献   

4.
研究不同施肥水平和密度对垦丰23号大豆产量的影响,并求得不同施肥水平和密度在大豆产量形成中的主次关系,因素间的交互作用,为垦丰23号大豆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水平和密度之间除了简单效应累加外,还存在互作效应;处理组合之间的产量差异极显著,并以处理组合4(A2B1)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5.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锰尾矿中锰对小麦产量构成、叶绿素产量和锰素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锰改善了小麦的株高、穗长、穗粒数、百粒重等产量构成因素,其中锰矸石与锰渣混合处理(处理E)的穗粒数最高,达34.17粒,百粒重达4.15 g;小麦拔节期、孕穗期的叶绿素总含量分别提高了10.6%~13.7%和18.1%~26.8%,籽粒和茎叶的锰含量分别提高了37.5%~55.8%和12.6%~25.7%。盆栽试验后,土壤残余锰低于种植前。为综合利用锰尾矿,以锰矸石与电解锰渣混合的形式作为锰肥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研究施用硫肥对大豆的生长、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硫肥能显著促进大豆的生长发育,提高大豆产量,改善大豆品质.  相似文献   

7.
通过田间试验评价了生物肥料"宁盾"对大豆疫霉病的防效及对毛豆的促生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不同用量"宁盾"处理后,大豆出苗率无显著差异,甲霜灵锰锌处理则降低了大豆的出苗率。"宁盾"不同用量对A地大豆疫霉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以450L/hm~2用量防效最好,为36.54%。"宁盾"对大豆亦有较好的促生作用,尤以450L/hm~2用量最佳,A地和B地叶面积平均增量19.04%,株高平均增量23.40%,产量平均增量89.32%。化学农药甲霜灵锰锌对大豆疫霉病基本没有防治效果,对毛豆也没有促生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前茬作物和种植密度对大蒜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设定大豆茬(A1)、谷子茬(A2)和不同密度(M1、M2)两因素试验,测定不同处理的大蒜农艺性状指标和产量。试验结果表明,大蒜的农艺性状指标A1处理高于A2处理,M2处理高于M1处理,处理间产量没有显著差异。在生产中可以通过优化前茬作物和种植密度来提升大蒜商品性。  相似文献   

9.
采取L9(34)正交试验,研究了玉米、大豆品种及行数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品种川单15、大豆品种九月黄、3行玉米、1行大豆处理的间作大豆单株产量最高;玉米品种农大108、大豆品种南豆12、3行玉米、2行大豆处理的间作大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最高.除大豆行数对间作大豆蛋白质含量有影响显著外,其他因素对间作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都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以垦农4号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氯化胆碱(choline chloride,Cc)对大豆光合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试验于始花期叶面喷施Cc,结果表明:氯化胆碱促进大豆叶片光合作用,显著增加叶片厚度、栅栏细胞个数和栅海比值,改善产量构成因素,显著提高大豆产量,增产达25.23%.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采用增温与灌溉双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以自动控制红外线辐射器模拟增温,设置3个增温水平,即T0(0℃)、T1(1.5℃)、T2(2℃),以读水表抽水漫灌方式进行灌水,按照大豆正常灌水量4 000 m3/hm2的100%、115%和130%设置3个灌溉定额,即W0(4 000 m3/hm2)、W1(4 600 m3/hm2)、W2(5 200 m3/hm2),增温幅度与灌溉定额两两组合,共9个处理,探究增温与灌溉对大豆水分利用效率和大豆成熟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处理大豆水分利用率在苗期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开花期、结荚期和鼓粒期均无显著性差异。各处理组合对大豆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影响最大的结果如下:T1W2处理使大豆单株结荚数较对照(T0W0)增加了27.77%,T1W2处理使大豆三粒荚数增加了30.09%,T1W2处理较对照大豆单株粒数增加57.40%,T1W2处理的单株产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玉米大豆行比配置对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玉米/大豆套作种植为研究对象,以净作大豆为对照(CK),设置1∶1(A)和2∶2(B)玉米大豆行比配置,研究不同处理下大豆在五节期(V5)、始花期(R1)和始荚期(R3)的形态特征、物质分配规律及产量形成。【结果】在大豆V5期,在不同配置下,各处理间大豆形态和地上生物量差异显著(P0.05),处理A和处理B下的大豆株高分别比CK显著增加78.99%、65.28%。处理A的大豆干物质中茎分配率显著高于CK和处理B,叶、柄的干物质分配率最低,而CK处理下大豆叶、柄的分配率最高。在R1期,与CK相比,处理A的茎粗、单叶面积、第一节间长、分枝数和生物量处理间存在差异显著,株高与CK差异不显著(P0.05),玉米收获后,处理A的大豆干物质在茎的分配率从49%降到34%,且干物质在叶中的分配率升高。在R3期,与CK相比,处理B的株高增加了13.25%,但未达到差异显著水平。通过最终产量比较,处理A、B下的大豆产量分别比CK显著降低54.43%和15.85%,主要是由于大豆植株分枝数和荚粒数的下降。【结论】在玉米大豆套作种植中,与CK相比,处理B(2∶2)的空间配置是玉米大豆增产增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寻糯红高粱-大豆间作体系中鲜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形成规律,对间作间作体系经济效益进行分析.[方法]利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分析2行高粱2行大豆间作(A1)、2行高粱4行大豆间作(A2)、大豆净作(对照,A3)3种栽培模式对大豆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在间作体系内,鲜食大豆作为低位作...  相似文献   

14.
以玉米—大豆带状套作为研究对象,设置玉米不同宽行行距(A1:1.2 m、A2:1.3 m、A3:1.4 m、A4:1.5 m、A5:1.6 m、A6:1.7 m、A7:1.8 m)和相同窄行行距(0.4 m)处理,以玉米净作为对照,研究了玉米田间小气候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温度在玉米全生育期随带宽的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A4温度最高(26.2℃),较净作高0.6℃;而田间温度在玉米生长中后期随带宽变化相反,A6的2年平均温度最高(26.25℃),较A4高1.15℃;吐丝期,带宽处理对玉米行间透光率的影响较其他生育期更为显著,A1的2年平均透光率最高,比净作显著提高11.2%;套作的光能利用率显著高于净作,光能利用率随带宽的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A5光能利用率最高,较对照、A7分别显著提高26.52%、20.51%;A5总产量和经济效益达最大,分别较A7和对照提高14.35%、19.46%和16.77%、26.84%。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有土壤水分含量、田间温度、玉米冠层CO2浓度,对大豆产量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为土壤温度、行间透光率。选择适宜的带宽协调气候因子与玉米的相互作用关系,降低玉米大豆种类间竞争,使气候资源调配更合理,创造适宜玉米、大豆生长的田间小气候因子,提高玉米产量,兼顾大豆产量是玉米—大豆带状套作模式获得高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以天津市2007年审定的大豆品种中黄39为试验材料,进行了不同播期与密度的试验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主区处理间(不同播种时间)中黄39的大豆产量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F=13.75**);而副区处理间(不同保苗密度)大豆产量未达到显著差异,但播期与密度间的互作对中黄39的大豆产量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F=4.34**).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褪黑素对不同南方大豆品种的调控效应,以中豆41、中豆44、皖豆28、油6019和中豆63共5种南方大豆品种为材料,于初花期和鼓粒期进行叶面喷施褪黑素处理.比较褪黑素处理对大豆光合特性、农艺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品质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褪黑素可以提高不同南方大豆品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以及...  相似文献   

17.
硼、钼肥配合施用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施用硼钼肥对大豆的生长、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施用硼钼肥能显著促进大豆的生长发育,提高大豆的株高。与对照相比,施用硼钼肥处理的分枝数、单株荚数、植株干重、产量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8.
大豆施硫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小区实验,研究了施用硫肥对大豆的生长、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硫肥显著促进大豆的生长发育,提高大豆的株高。与对照相比,施用硫肥处理的分枝数、单株荚数、产量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9.
选取大豆和巨菌草,在丘陵地区的坡地开展传统顺坡种植大豆与梯田豆草混种的比较实验,考察大豆单种和大豆与菌草混种对大豆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梯田大豆与菌草混种系统的大豆年产量为9 355 kg·hm~(-1),低于传统顺坡大豆系统(P0.05).在大豆产量各构成因素中,大豆与菌草混种系统与传统顺坡大豆系统均无显著差异(P0.05).收割后的巨菌草无论是直接出售还是用来培养紫孢平菇,大豆与菌草混种系统的经济效益都显著高于大豆单种系统(P0.01).大豆与菌草混种虽然降低大豆产量,但提高系统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光合作用和同化物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垦农4号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试验于始花期叶面喷施SODM、CC和DTA-6,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光合作用和同化物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调节剂均提高了大豆叶片的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特别是生育后期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的促进作用较前期明显,增加叶片中蔗糖、淀粉和可溶性糖的含量,结荚期前(R3)增加转化酶活性,结荚期后降低转化酶活性;鼓粒期(R5)大豆各层叶片夜间可溶性糖输出量由大到小依次为中部、上部、下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加速了大豆各层叶片夜间光合产物的输出,作用效果依次为SODM>DTA-6>CC;植株中层的产量构成因素最大,各处理植株上层的荚数、荚重和粒数与对照间的差异达到1%极显著水平,SODM的中层产量构成各因素与对照间的差异达到5%显著水平,3种调节剂对下层产量构成因素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