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雷竹地下鞭的系统结构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对雷竹地下鞭进行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①雷竹地下鞭鞭段数为5.6条/m ̄2,鞭长为9.6m/m ̄2,体积为4.7×10 ̄(-4)m ̄3/m ̄2。在土中分布可深达60cm,11~40cm之间占80.0%以上,其中2~4龄鞭占总鞭数的85.0%。②壮芽占总芽数的31.1%,集中着生在3~4龄鞭上,发笋能力以3~4龄最强,占当年发笋总数的70.0%~80.0%;③壮芽和发笋位置在鞭段中部最多,6~15节壮芽占58.7%,发笋占70.1%,岔鞭多发生在鞭段前梢,在1~6节占67.0%;④鞭的延伸方向以平行林地和向上生长的类型为多,约占80.0%以上,向上坡伸展的在50.0%左右,向下坡伸展甚少;⑤以土壤肥沃深厚、疏松通气、蓄水保肥性能良好的竹林地鞭量较多,分布结构合理;⑥立竹1000~1100株/1000m ̄2的竹林,地下鞭结构最适宜;随着发育年龄的增大(12年生以上),壮龄鞭和壮芽渐减,老鞭增多。  相似文献   

2.
雷竹双季丰产高效笋用林的地下结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试验地50个样方的地下结构的调查表明,雷竹地下鞭侧芽存在三大分布规律:①平面分布活芽二分之一规律;②垂直分布规律;③年龄分布规律。从竹笋产量与鞭侧芽分布的相关性来看,竹笋产量与21 ̄30cm浓度的鞭侧牙数及2年生鞭上侧芽数紧密相关,说明21 ̄30cm层是主要发笋层,2年生鞭是主要发笋鞭。不同的覆盖厚度对已发芽与烂芽数有显著的影响。林地覆盖技术延了笋芽分化季节和出笋期。  相似文献   

3.
乌芽竹适应性广,山地、平原、水湿地、房前屋后均能生长,且发鞭发笋率高,经济效益显著。笋产量15744kg/hm ̄2,留养竹9690株/hm ̄2,平均胸径3.5cm,净收入31960.32元/hm ̄2·a ̄(-1)。新造竹林成林快,投产早,2~3a即可成林,3~4a可产笋出售。  相似文献   

4.
角竹笋单产高于哺鸡竹笋,其笋期正值春笋淡季,因而是今后发展笋用杂竹林的重要对象。两个竹种的盛笋期皆为各年度笋期的中前期,延续时间约10-12天。  相似文献   

5.
哺鸡笋 杭州名菜。分布在余杭、临安、富阳等地,按壳色有红哺鸡、白哺鸡、乌哺鸡、花哺鸡之分。以肉自、质脆、鲜嫩,富含有氨基酸而闻名于世。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不同乡土笋用竹种在杭州市余杭区的种植表现,2016—2017年引种花秆早竹、白哺鸡竹、石竹(又称灰竹)、黄甜竹、细叶早竹、黄槽刚竹、红哺鸡竹与高节竹8个乡土笋用竹种进行品比试验,调查出笋时间、出笋数量、成竹数量、新竹与母竹胸径等数据。结果表明,黄槽刚竹出笋时间较晚,可作早竹出笋的后续补充;白哺鸡竹与黄甜竹竹笋鲜食品质较佳,可作为优良笋用竹种进一步试种、推广;各乡土笋用竹种均可在2~3 a完成郁闭成林,投入生产使用早。  相似文献   

7.
不同经营密度红哺鸡竹生长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红哺鸡竹林中设置大(12000株/hm^2)、中(9000株/hm^2)、小(6000株/hm^2)密度,经试验.中密度林分的发笋数、成竹数、成竹率等优于低密度和高密度林分;低密度林分平均胸径、平均竹高较大,但其发笋数和成竹数偏低,而高密度林分发笋数和成竹品质(胸径、高度)均不理想。在丰产栽培中,竹林密度控制在9000株/hm^2是合理的,笋产量及质量均最好。  相似文献   

8.
烤烟生育动态与烟叶品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不同营养水平、不同移栽日期条件下烤烟(Nicotiana tabacum L)品种K326的生育动态,得出了适宜的叶面积指数增长数学模型,田间最大叶面积指数以3 ̄3.5为宜,团棵期烟株的适宜长相为:株高25 ̄30cm,叶位15左右,绿叶数12左右,最大叶长35cm左右,叶面积指数0.4左右,圆顶后,株型以腰鼓型至筒形,腰叶长60 ̄65cm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9.
对不同立地条件引种优良笋用竹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常规调查,地桐梓县从浙江省安吉县引各的优良笋用竹在两个不同立寺条件下的生长效果及引种地与原产地的生态条件的分析,结果表明,引种地与原产地的温度条件基本上能满足竹种生长需要,但在出笋期的雨量条件原产地较引种地为高,因此,需要加强田间灌溉管理。在引种地海拔1400m中中山砂页岩山地厚层中壤土类型,适宜雷竹、早竹和虹竹的生长;而低中山的砂岩山地中层砂壤土类型则适宜于白哺鸡竹生长,也可发展雷竹。  相似文献   

10.
1993-1995年在新疆鄯善县调查及测试表明,戈壁盐盘土中盐盘有三个类型:砾石型、粘质土型和沙砾型,其含盐量分别为40.11%,4.67%和4.93%,盐盘厚度平均为42.2cm,最高达80cm,埋藏深度平均为32.6cm,最深77cm,水平覆盖比率27.55%。采取开沟除盐换土,塑料膜隔盐防渗的工程技术措施以及大苗带土栽植,适时灌溉保墒的营林技术措施,绿化造林成活率高达96.4%。  相似文献   

11.
毛竹液的采集及保鲜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毛活体取汁技术,在不破坏竹林生态平衡的情况下,平均每株毛竹可取鲜汁300ml,每根竹鞭可取汁液1200ml。经巴氏消毒后,在常温下,竹汁可保鲜1个月左右。取汁的最佳时间为每年4 ̄5月。用电钻在离地面高25cm以下的竹秆上打洞取汁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2.
海涂土壤盐斑观测及大麦棉花耐盐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于1992年对上虞市新围海涂土壤的盐斑中心及外围含盐状况和大麦、棉花的生长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以氯化钠为主的滨海盐土,心底土含盐量高,0 ̄20cm土壤盐分变化快,难以作为作物的耐盐指标。0 ̄100cm土壤含盐量相对稳定,大麦在0.25%以下能正常生长,棉花在0.3%以下能正常生长,可作为制订种植计划时作物耐盐的土壤指标。  相似文献   

13.
田间试验表明,每100m^2用75%SP乙酰甲胺磷5.62 ̄11.25g,施药后第3d对菜青虫的防效达82.89% ̄92.10%,优于敌百虫;100m^2用3.00 ̄6.00g,施药后第3d对柑桔螨的防效达89.49% ̄93.78%,优于三唑磷。  相似文献   

14.
采用高2.3m,阔6m的大棚,在棚内再用长1.7m,两头插入地下20cm,小拱棚,而成为双膜覆盖,地面再加薄膜覆盖栽培,草莓果实采收期比露地早3 ̄6个月,最早在11月下旬,迟至12月下旬,采收天数在140 ̄200d之间,至次年6月上旬,1hm^2产值在12 ̄19.5万元,比露地高5 ̄6倍。主要栽培技术为:①选用休眠浅的好品种;②培育壮苗,适时定值;③适时保温,防矮化;④防止病虫害及葡萄茎的侧芽发生  相似文献   

15.
以中华蜜蜂为材料,用玻璃化法进行了反复多次的卵冷冻试验。结果表明:卵冷冻的最适剂型为颗粒冷冻,最适的冷冻保护剂为体积分数为0.25甘油+0.25乙二醇+1.0mol·L^-1蔗糖,预冻的时间为2min,离液面的高度为2cm,脱除冷冻保护剂用的稀释液以6.5g·L^-1的生理盐水为最好。现已初步获得成功;冷冻后的中华蜜蜂卵能正常孵化为幼虫,但其孵化率较低(25.0% ̄37.5%),育王时不能被工蜂所  相似文献   

16.
桃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小气候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7-8月间在浙江省临安县泉口实验场桃茶间作园内的试验结果表明:与纯茶园比较,密植园光强减少60%,稀植园减少40%。0cm地温日较差,纯茶园比稀植园大7.1℃,比密植园大11.1℃;空气水气压和相对湿度,晴天密植园比稀棺园大2.0hPa和8%,阴天大1.1hPa和6%,密植园与纯茶园离地120cm高处的空气湿度差,白昼为4.0hPa-6.2hPa和7%-9%,夜间为0.4hPa-2.8hPa和2%-5%;离地120cm高处的日平均风速,纯茶园为0.49m·3 ̄(-1),稀茶园为0.9m·s ̄(-1),密植园为0.4m·s ̄(-1)。  相似文献   

17.
在pH7.00缓冲溶液中,当有0.0020%OP存在时,泰尔登在-1.95V产生一灵敏极谱波,利用此波可测定痕量泰尔登,检测下限为5.4×10 ̄(-9)mol/L。用恒电位库仑法,计时库仑法和循环伏安法测得反应电子数为2,吸附量为1.17×10 ̄(-10)mol/cm ̄2,扩散系数为4.3×100 ̄(-5)cm ̄2/s。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北方寒地气候特点,改水稻平作为垄断,以增加地温,促进生长,对垄作和平作5cm,10cm,15cm,20cm和25cm深耕层的温度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垄作可有效地增加地温,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使分蘖期提前2d,抽穗期提前3d,成熟期提前3~4d,产量增加23.8%。  相似文献   

19.
对渭北山旱地地膜高粱的示范表明,地膜高粱国同类地块的地膜玉米增产50%以上。其栽培技术要点为:播种密度9.0万 ̄12.0万株/hm^2,播种行距18 ̄25cm,每穴点种3 ̄4粒、保苗1 ̄2株,施农家肥5.25万kg/hm^2、尿素375 ̄525kg/hm^2(硝酸铵525 ̄675kg/hm^2)、普通过磷酸钙600 ̄750kg/hm^2。  相似文献   

20.
据试验,插桑穗条扦插成活率平均达82%,苗高达130cm左右,且根系发达,生长旺盛,可代替用种子繁育实生桑苗;用插桑做砧木嫁接化良桑品种荷叶白,袋接成活为72.3%,芽接成活率57.7%,培育的桑苗平均株高126cm,粗度1.03cm,达到了桑苗出圃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