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湿地松大田良苗截根处理,能促进苗木根系的发育;主根变短,侧根,须根量增加,吸收营养面增大;地下与地上部分生长趋于平衡,从而提高一级苗率,提高造林成活率。初步得出截根的最佳深度为9-10cm,时间为8月上旬至9月中旬。  相似文献   

2.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 应用方差分析方法, 提出了安徽省马尾松大田育苗截根的最佳时间和最佳深度。通过3 a 的试验初步得出:截根深度以9 cm 和10 cm 较好, 截根时间8 月中旬至9 月中旬较好, 造林成活率为97 %.  相似文献   

3.
落叶松叶蜂Pristiphora erichsonii(Hartigi)在黑龙江省鸡西地区1年1代。8月中旬以茧内老熟幼虫在枯枝落吉层3-5cm表土层下越冬。翌年6月初开始化蛹,7月中旬为盛期,8月上旬结束。6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7月中旬为盛期,8月中旬结束。成虫于6月下旬产卵,7月中旬为盛期,8月中旬结束,卵期平均6d。卵于7月上旬开始孵化,7月下旬为盛期。幼虫其5龄,雌雄比20:1,该虫6%的  相似文献   

4.
红皮云杉人工林,≥0℃时芽展开,≥5℃时高生长开始树高年生长量44.96cm,生长最速期在6月中旬。日平均高生长量1.78cm,红皮云杉高生长天数为61d,属短速型树种。树高生长与积温,降水,日照相关紧密。直径生长6月中旬开始。7月上旬进入速生期,直径平均日生长量为0.01cm,8月中旬直径停止生长。直径生长天数为56d,胸高直径年生长量为0.526cm。  相似文献   

5.
枇杷北缘栽培区育苗因素和程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枇杷北缘栽培区,5月中下旬播种有利于获得大量生长整齐的砧木苗。10月中下旬到11月中下旬移栽幼砧,能保证移栽成活率在95%左右。4月中旬嫁接成活率达85%。砧木苗粗度以0.85~1.0cm时嫁接效果最好。选择合理的育苗程序可缩短育苗时间一年  相似文献   

6.
毛百合根系发育和地上部分的生长发育与气象因子密切相关。当地中5~10cm处的平均温度达0℃左右时,鳞茎开始萌动,地下根系也开始活动,并随气温、地温、降水等指标的增加而逐渐增强;地上部分的株高也随之增加。6月中旬至8月中旬各因素均处于最高水平,毛百合的地下部分也生长发育最快,鳞茎形成新生长锥、基根总长达最大值,地上茎基部形成上根;地上部分正值开花结果盛期。8月中、下旬后各气象因素指标开始下降,毛百合  相似文献   

7.
喜树不同种源苗高生长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来自10个省的喜树地理种源,在浙江临安进行了苗期生长规律的研究。种子品质以云南昆明种源为最优:净度89.3%,千粒质量71.26g,发芽率94%,发芽势83%,平均发芽速率7.2d。苗木生长6月中旬进入速生期,9月为最高峰。1年生苗高了优的有江苏南京种源(134.97cm)、福建屏南种源(133.97cm)和浙江丽水种源(132.18cm)。  相似文献   

8.
川黄柏和凹叶厚朴树皮及韧皮部季节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黄柏和凹叶厚朴是两种重要的中药材.树皮由外向内为周皮、皮层、初生韧皮部的纤维束和次生韧皮部.它们的筛管分子具有复筛板或单筛板,P—蛋白质和筛管淀粉.伴胞为与筛管分子等长的一列或单个细胞.筛管寿命在川黄柏中最长为1年,在凹叶厚朴中则不超过8个月.形成层活动时间在川黄柏中是3月中下旬到11月中旬,在凹叶厚朴中是3月中下旬到11月下旬.两种树的木质部或韧皮部在3月中旬已开始分化,木质部和韧皮部分化停止时间在川黄柏中分别是11月中旬和12月下旬;在凹叶厚朴中分别是9月下旬和11月下旬.在冬季均有部分分化的筛管分子,凹叶厚朴中部分分化的筛管分子于秋季形成,翌年3月中旬成熟,同年9~10月瓦解,川黄柏枝条冬季平均保留170.2μm的具功能韧皮部区;而凹叶厚朴在径向仅保留数列细胞宽的具功能韧皮部区越冬.  相似文献   

9.
柑桔大实蝇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室内人工饲养条件下柑桔大实蝇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该虫的越冬蛹主要分布在2~10cm土层,以4~6cm最集中;5月初开始羽化,5月中旬为羽化盛期,5月下旬为羽化末期,羽化期长达25d左右;土壤积水持续时间和pH值对蛹的羽化始日及羽化存活率有明显影响;羽化后成虫需补充营养,约15d达到性成熟并交尾;成虫活动表现出对光照、气温敏感和明显的昼夜节律;成虫6月中旬产卵于柑桔幼果上,直至8月下旬孵化幼虫,卵为滞育卵。  相似文献   

10.
南麂列岛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养殖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5年12月从山东购进栉孔扇贝苗,在浙江南鹿岛进行养殖试验,结果表明:4月中旬至7月中旬快速生长,其间水温150-26℃,8月份水温28℃以上,生长缓慢,且死亡率骤增;第一次性成熟于6月上、中旬,生殖腺指数达9-11%,排放后急骤下降,8月中旬开始回升,9月20日前后再次成熟,生殖腺指数为7-8%;6月至9日上同柱率维持在13-14%,1月份降到7-8%;1-3.5m养成水层各项指标无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早熟猕猴桃结实期形态变化与营养代谢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猕猴桃品种黄皮5月中旬坐果,6月果实迅速膨大,7月下旬种子发育成形,8月中下旬种子发育成熟,9月中下旬最适采收。此期间果内组织发育、形态变化及密度均已稳定,果重、体积、蛋白质、可溶性糖等数量均达最大值,维生素c含量正由低峰值回升至(11.48±0.35)mg·g ̄(-1)。不同采收期的果实也以9月中旬食用品质较好。确定采收期的相应参考指标是:果内种皮变黑,中果皮为浅绿色,外果皮淡茶褐色,上附橙黄色星状毛,蛋白质积累量(4.7±0.84)%,可溶性糖含量(8.5±0.2)%,维生素C(1.48±0.35)mg·g ̄(-1),可溶性固形物6.5%~7.5%。  相似文献   

12.
经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白背飞虱主害代发生量的关键因子是以迁入为主的稻田前期虫量,其制约因子是降雨量等气象因子。其中,早稻是6月中旬至7月初田间长翅型成虫数量和6月上中旬降雨量及6月中旬晴雨指数;晚稻是8月下旬至9月初初田间总虫数量和8月上旬最低温度,这为组建预测模式提供了最佳因子。  相似文献   

13.
大豆褐纹病的黑龙江省东部地区于6月中旬始见病斑,始发病期与当时气象因素有关。病情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增长较快,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增长较慢,8月中旬至9月初迅速增长,9月中旬以后病情逐渐趋于稳定。耕作栽培措施对病害流行有一定影响。病害流行程度主要取决于6月20日至8月31日的气象条件。  相似文献   

14.
青饲甜高梁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南亚热带气候条件下,9.1万株/公顷的栽培密度比6.1万株/公顷的疏植增产17.69%,差异极显著,而12.1万株/公顷的密度植反比6.1万株/公顷的疏植减产5.06%,差异显著,甜高梁在南亚热带地区的较佳播期是3月中旬至7月中旬,最佳播期在4月中旬;最理想的收获期为乳熟期。  相似文献   

15.
刻裂丽蚌的繁殖生物学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从1991年8月至1992年9月研究了刻裂丽蚌的繁殖生物学。该蚌为夏季繁殖类型,其配子发生可分三个阶段:12月底至次年4月为配子形成和生长阶段;5月至9月初为配子成熟和排放时期;9月中旬至12月中旬为休止期。母蚌妊娠和产幼期在5月中下旬至9初其全部四片鳃都作为育儿囊,属外鳃类中的四生型。幼虫半圆形无钩,在扫描电镜下,见其双壳腹缘中部各有一小的棘突。在32-33℃的水温,幼虫在寄主鱼的鳃上寄生5天左  相似文献   

16.
板栗双芽腹接技术四川省渠县渠江镇王晓铭板栗采取双芽腹接比单芽腹接具有成活率高、长势健壮、树冠形成早、早产丰产等优点,其技术要点如下:一、嫁接时间以秋季为主,一般在9月中旬至10月下旬,以阴晴天嫁接最佳。二、嫁接方法1、选接穗。选大板栗优良品种母树上有...  相似文献   

17.
上海地区狗牙根自4月上旬始苗,4月中旬~5月达高峰,11月后地上部分陆续枯死。地下根茎发芽温度在10~46℃,以30~40℃为适宜,土壤含水量为15%~20%、土深0~3cm时生长最快,耐旱、耐涝性强,对光有敏感性。可与麦轮作或用15%稳杀得乳油于狗牙根株高0~5cm时进行化学防治,均能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玉溪市薪炭林树种选择和营造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溪薪炭林的试验结果表明,在玉溪地区营造薪炭林,可以推广的树种有蓝桉、直干桉、圣诞树、黑荆、川滇桤木5个树种,这些树种生长快,产薪量高。在玉溪地区营造薪炭林,以水平带状整地较好,规格宽60cm,深50cm,带间距200cm;造林密度以2m×1m的株行距较为合理;造林时间在雨季开始后7月中、下旬进行;营养袋育苗,造林成活率可达95%以上。该研究为玉溪地区营造薪炭林提供了科学依据,对大力发展薪炭林,保护森林资源,解决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能源短缺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狗牙根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上海地区狗牙根自4月上旬始苗,4月中旬~5月达高峰,11月后地上部分陆续枯死,地下根茎发芽温度在10~46℃,以30~40℃为适宜,土壤含水量为15%~20%,土深0~3cm时生长最快,耐旱,耐涝性强,对光有敏感性,可与麦轮作或用15%稳杀得乳不同于狗牙根株高0~5cm时进行化学防治,均能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胞质不育材料在低温下产生微粉对制种质量的影响,采取父本于9月中旬育苗并在父本行每667m^2植2000余株,母本于晚秋11月上、中旬直播,且每667m^2留苗15000株左右。结果,花期父本植株高大、花势强,母本微粉发生较少。其杂种种子不育株率为9.5% ̄16%,比母本正常秋播杂种种子的不育株率32.4% ̄37.9%低16.4% ̄28.4%,制种产量可达799.5 ̄1240.5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