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于预防鸡马立克氏病(MD)的火鸡疱疹病毒(HVT)Fc─126株细胞培养低代毒,经过一日龄SPF雏鸡体连续回传五代,于最后一代回收病毒后,超声波裂解释放病毒,接种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上,挑选蚀斑纯化的克隆株。经过三次克隆纯化后,最后挑选出23个大蚀斑克隆株,3个中蚀斑克隆株和5个小蚀斑克隆株。对部分克隆株和其原始HVTFc─126株在细胞中增殖速度和免疫原性进行了比较,初步筛选出大斑克隆株(330801)作为疫苗种毒的候选株。  相似文献   

2.
HVT Fc-126株及其克隆株免疫一日龄有母源抗体的雏鸡后,结果三个大斑克隆株产生的毒血症水平高于HVTFc-126株和小斑克隆株。所有同群未免疫对照鸡均无毒血症产生。母源抗体在21天时仍可测到,且明显影响毒血症的产生,并使毒血症的高峰期推迟。各克隆株接种后具有中和母源抗体的能力。用MD京-1株强毒攻击结果表明:抗攻毒保护力与鸡体内毒血症水平呈正相关,而与中和抗体水平似乎无关,母源抗体不能保护雏  相似文献   

3.
HVTFc-126株及其克隆株免疫一日龄有母源抗体的雏鸡后,结果三个大斑克隆株产生的毒血症水平高于HVTFc-126株和小斑克隆株。所有同群未免疫对照鸡均无毒血症产生。母源抗体在21天时仍可测到,且明显影响毒血症的产生,并使毒血症的高峰期推迟。各克隆株接种后具有中和母源抗体的能力。用MD京-1株强毒攻击结果表明:抗攻毒保护力与鸡体内毒血症水平呈正相关,而与中和抗体水平似乎无关,母源抗体不能保护雏鸡抵抗强毒的攻击。  相似文献   

4.
在火鸡疱疹病毒(HVT FC-126株)克隆纯化及初步筛选的基础上,又将所得到的克隆株及原始毒种接种一日龄雏鸡(SPF雏鸡及普通雏鸡),分别测定其接种后不同时间毒血症及中和抗体产生水平。结果表明,不同克隆株接种一日龄雏鸡均可产生毒血症及中和抗体。总体来看,大斑330801克隆株产生的毒血症水平高于其它毒株。  相似文献   

5.
应用病毒蚀斑技术,将乙型脑炎病毒(JEV)HW1株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单层培养上连续挑斑纯化3次,对纯化后的克隆株进行血清学、免疫生物学鉴定及外源性污染检定。毒株对BHK-21细胞感染滴度≥106.15TCID50;对8~9g小鼠脑内感染的毒力≥107.10LD50/0.04mL;与JEVP3株阳性参考血清的中和指数≥2000;克隆株对猪有较好的免疫原性,无外源性污染。  相似文献   

6.
在火鸡疱疹病毒(HVTFC-126株)克隆纯化及初步筛选的基础上,又将所得到的克隆株及原始毒种接种一日龄雏鸡(SPF雏鸡及普通雏鸡),分别测定其接种后不同时间毒血症及中和抗体产生水平。结果表明,不同克隆株接种一日龄雏鸡均可产生毒血症及中和抗体。总体来看,大斑330801克隆株产生的毒血症水平高于其它毒株。  相似文献   

7.
应用病毒蚀斑技术,将乙型脑炎病毒HW1株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单层培养上连续挑斑纯化3次,对纯化后的克隆株进行血清学,免疫生物学鉴定及外源性污染检定。毒株对BHD-21细胞感染滴度≥10^6.15TCID50;对8-9g小鼠脑内感染的毒力≥10^7.10LD50/0.04mL;与JEVP3株阳性参考血清的中和指数≥2000;克隆株对猪有较好的的性,无外源性污染。  相似文献   

8.
为了建立一种监测鸡群马立克氏病病毒(MDV)早期感染的微量PCR方法,根据血清Ⅰ型马立克氏病病毒(MDV1)基因组BamHI-L片段的核酸序列设计了1对寡核苷酸引物,用含0.3UTaq酶的10μL反应体系分别扩增了MDV1型(京-1株、MD11/75c株)、MDV2型(SB-1株)和HVT(FC-126株)的核酸,并用京-1株感染细胞DNA作了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引物对MDV1型病毒特异,京-1株和MD11/75c株都扩增到425bp的核酸条带,而SB-1株、FC-126株和正常CEF细胞的DNA都没有得到任何条带;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微量PCR能够检测到0.1pg的京-1株感染细胞DNA;对京-1株感染鸡,在接种后第5天就能在血液细胞中检测到MDVDNA。微量PCR可望成为监测鸡群MDV早期感染的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鸡马立克氏病活疫苗免疫效力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HVT冻干苗、HVT细胞结合苗、CVI988细胞结合苗、SB1+FC126双价活疫苗、301B/1+FC126双价活疫苗和Z4+FC126双价活疫苗等6种鸡马立克氏病(MD)疫苗免疫SPF白来航鸡或普通伊莎鸡,用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强毒GA株、京-1血毒以及鸡马立克氏病超强毒vvMDV-Md5毒株分别攻击进行免疫效力比较试验。试验表明,MD单价苗的免疫效力强弱顺序依次是CVI988、HVT细胞结合苗和HVT冻干苗,这3种MD单价苗均能给免疫鸡群提供有效的免疫保护力。SB1+FC126、Z4+FC126和301B/1+FC126等3种MD双价苗免疫效力显著高于MD单价苗,均能给免疫鸡群提供较强的免疫保护力,并能有效地抵抗vvMDV-Md5毒株的致瘤作用。Z4+FC126和301B/1+FC126MD双价苗免疫效力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TK基因缺失株的构建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将含有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I B R V) T K 基因的片段克隆于p Bluescript S K 中, 再用 Bg1 Ⅱ和 Sac I切去 T K 基因中347bp 的片段, 获得了含缺失 T K 基因的重组质粒, 然后插入 Lac Z 报告基因, 构建成转移载体。以脂质体转染法将此转移载体与 I B R V Bartha 株在牛肾细胞( M D B K) 上共转染, 经过蓝色蚀斑筛选和蚀斑克隆纯化, 获得了能稳定遗传的重组 I B R V。经 P C R 和 Southern 印迹杂交鉴定, 证实该重组病毒为 T K 基因缺失突变株。  相似文献   

11.
伪狂犬病病毒Fa株gI和gp63基因缺失株的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NcoI消化含有伪狂犬病病毒(PRV)Fa侏BamHI-7片段的质粒PPB7,以低融点琼脂糖回收目的片段,经连接并转化E.coli DH5d,获得缺失3gI和部分gp63基因的重组质粒PPB7-1。将PRV Fa与PPB7-1 DNA共同转染PK15单层细胞,待出现50%以上细胞病变时收获病毒,并以蚀斑法得到纯化重组病毒株,命名为PFDI/D63。小鼠试验证实缺失株对小鼠具有一定  相似文献   

12.
测定了猪生殖--呼吸道综合征病毒(PRRSV)魁北克IAF-exp91株基因组3我的c-DNA序列,并与欧洲(Lelystad病毒LV)和美国(ATCCVR2385,MN-16)参考株序列进行了比较,魁北克株与Lely-stad病毒之间,包含ORF37序列(2834个核苷酸)出现广泛的基因组变异,迪是由于大量碱基置换和增删引起的。ORF5、3和7似乎最不稳定,魁北克株与Lelystad病毒的推测编  相似文献   

13.
分别以血清型Ⅱ型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疫苗株(Z4、SB1)、血清Ⅲ型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株(FC126)及二价疫苗(Z4+FC126、SB1+FC126)免疫鸡群,用琼脂扩散试验(AGPT)检查各鸡群MDV强毒攻击后不同时期的羽囊抗原。结果,二价苗能使试验鸡羽毛囊强毒排出高峰推迟,排毒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4.
免疫鸡羽毛根中火鸡疱疹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常规剂量的商用火鸡疱疹病毒(HVT)冻干苗经腹腔免疫1日龄非免疫鸡,于第3周采集羽毛根,分别采取直接法和间接法(即经过滤获取脱细胞的游离物)接种次代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以进行病毒的分离。结果显示,在免疫后第3、4、5、6周,2种方法都分离到病毒,第7周仅直接法分离到病毒,而第8周2种方法都没有分离到。根据分离到病毒的细胞病变(CPE)特征,结合地高辛标记的Ⅰ型马立克氏病病毒(MDV-1)核酸探针检测结果,表明HVT免疫鸡羽毛根中含有可脱离细胞的、具有感染性的疫苗株HVT粒子,且其可检出时间具有阶段性。  相似文献   

15.
HVT克隆株(大斑330801)大剂量(10头剂)免疫1日龄有母源抗体的雏鸡,在10周的观察期内未见任何不良反应和肉眼可见病变,半数保护量(PD50)为60PFU。病毒的免疫剂量(PFU数)与抗攻毒保护力及与雏鸡的增重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提高鸡马立克氏病活疫苗蚀斑计数准确性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鸡马立克氏病活疫苗蚀斑计数准确性的几点体会张勇强,侯军(南京药械厂南京,210012)鸡马立克氏病火鸡疤疹病毒活疫苗是利用火鸡疱疹病毒(HVT)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上培养,产生细胞病变(CPE)形成蚀斑单位)(PFU)这一指标进行出厂羽份的...  相似文献   

17.
对火鸡疱疹病毒Fc-126克隆的种子培养物进行了纯净和免疫原性及其15代、21代传代毒的免疫原性检测。结果表明种子无细菌、真菌、支原体和外源病毒污染;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上生成典型的细胞病变并在琼脂凝胶覆盖下形成火鸡疱疹病毒特有的蚀斑。这两种功能能为特异性抗血清所中和,克隆种子本身及其传代毒的免疫原性良好,各种检测数据说明克隆种子状态良好,21代毒以前的各代次传代毒均可以用于制造疫苗。  相似文献   

18.
某些传染性法氏囊病强毒株(HV-IBDV)通过鸡胚连续传代适应于鸡胚,鸡胚适应的HV-IBDV成功地在鸡胚成纤维(CEF)细胞上生长,表现致细胞病变作用,鸡胚-细胞适应株对实验感染雏鸡的致病性大大降低,无一只死亡,法氏囊病变与标准株的相似,交叉病毒中和试验表明,细胞培养适应与标准株的抗原性有差异,免疫学试验表明,适应株免疫鸡后,对HV-IBDV强毒感染有很好保护作用,特别是免疫接种后3天攻强毒,适  相似文献   

19.
鸡痘病毒282E_4株TK基因重组载体质粒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已克隆的鸡痘病毒(FPV)282E_4株基因组TK基因,在NcoⅠ部位引入痘苗病毒P7.5启动子和P11启动子控制下的大肠杆菌LacZ基因,经酶切鉴定,成功地构建了用于FPV重组的载体质粒。与亲本毒株在鸡胚成纤维细胞内共转染,产生了表达LacZ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经传代筛选、纯化,重组病毒较稳定。实验结果表明,以TK基因构建的重组载体质粒可用于外源基因的重组表达研究。  相似文献   

20.
鸡新城疫CS2株病毒的筛选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新城疫病毒I系株(Mukteswar)按其在SPF鸡胚成纤维细胞上的蚀斑大小进行筛选,经4次克隆之后,选出了小蚀斑株CS2作为目的株,此株MDT/MLD,ICPI和IVPI分别为52.4小时,0.64和0.23,而其母株I系的分别为48小时,1.7和0.325。此株比I系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