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随着规模化养殖的形成和发展,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对养牛业的影响日益凸显。近年来的调查发现,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感染情况日趋严重,尤其是规模化的牛场的血清阳性率显著高于散养户,甚至某些地方的阳性率达到90%以上,对我国养牛业威胁较大,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世界上很多国家  相似文献   

2.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由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引起,该病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的牛群中,给养牛业带来的主要影响有腹泻、黏膜病、持续感染、免疫抑制等,并伴随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综述了该病疫苗在国内外使用情况及研究进展,为我国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疫苗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主要感染牛,犊牛最为易感,也可感染其他反刍兽和人。与其他瘟病毒属成员有血清交叉反应,对诊断和疫苗免疫带来了极大困难,对我国养牛业产生严重的影响。本文对目前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研究进行简要概述,为将来该病的防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牛病毒性腹泻的发病机理与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病毒性腹泻是造成奶牛生产性能下降、繁殖障碍、持续感染等的一个主要原因,并能给养牛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牛病毒性腹泻导致的黏膜病致死率几乎为100%,严重阻碍了养牛业的发展,但目前我国对牛病毒性腹泻还没有很好的防控措施。笔者对牛病毒性腹泻的发病机理、临床症状及诊治作一综述,便于同行在牛病毒性腹泻病的诊断和预防中予以参考。  相似文献   

5.
牛病毒性腹泻一黏膜病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牛传染病,该病以腹泻、急和慢性黏膜病、免疫耐受和持续感染、免疫抑制、繁殖障碍为主要特征。随着规模化养殖业的不断发展,该病的流行在我国牛群中呈上升趋势,给养殖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因此,牛病毒性腹泻病近几年引起了国内外兽医学者的关注。本文就其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与病理组织学变化、诊断检测及防制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牛病毒性腹泻病(BVD)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引起的一种普遍存在且临床表现复杂的传染病,会对养牛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针对此问题阐述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生物学特性、牛病毒性腹泻病/黏膜病的临床症状以及对奶牛养殖业的危害,并依据国内外经验对该病提出防控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摸清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在伊犁地区的流行情况,笔者从伊犁地区4个县市牛场内采集牛血清样品共计478份,采用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毒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毒的抗体。结果表明:阳性样品数为251头份,阳性率为52.5%,说明该病在伊犁地区牛群中存在且感染率较高,应对该病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8.
牛病毒性腹泻的发病机理与诊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是造成奶牛生产性能下降、繁殖障碍、持续感染等的一个主要原因,并能给养牛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牛病毒性腹泻导致的黏膜病致死率几乎为100%,严重阻碍了养牛业的发展,但目前我国对牛病毒性腹泻还没有好的防控措施.笔者对牛病毒性腹泻的发病机理、临床症状及诊治作了综述,便于在牛病毒性腹泻病的诊断和预防中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牛病毒性腹泻病,又称牛黏膜病,是由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毒引起牛、羊、猪、鹿以及驼科动物等多种动物感染的一种重要传染病,严重危害我国养牛业的发展。该病主要表现为被感染动物腹泻、脱水、电解质失衡、持续感染与免疫耐受及母畜流产、产死胎和畸形胎等特征。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呈世界分布,尤其是欧美等畜牧业发达国家地区,血清抗体阳性率很高。每年世界各地死于该病感染的牛不少于500万头,由于持续感染等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正>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BVD/MD),简称病毒性腹泻(BVD)或黏膜病,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引起的牛的接触性传染病。本病呈全球分布,各养牛业发达国家均有流行。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该病目前在我国也呈流行趋势,对牛群的危害与日俱增,给我国的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1流行情况BVDV的天然宿主包括牛、羊、猪和多种反刍动物,可引起易感动物发热、黏膜糜烂、腹泻,严重影响牛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
从中国知网中检索1980-2013年间有关国内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研究方面的文献,用文献计量分析的方法对相关文献的发表年份、作者及其单位、文献来源期刊、支持基金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出当前我国对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以期为今后有效防控该病和促进养牛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病毒的基因分型、流行状况和诊断方法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我国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研究进展情况,并根据发达国家的防控经验,提出了针对我国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3.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是一种由黏膜病病毒引起的疾病,这种疾病主要表现为患病牛出现黏膜糜烂发炎以及黏膜坏死和患病牛出现腹泻。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又被称作牛病毒性腹泻或者牛黏膜病,是一种严重危害我国养牛业的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14.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是引起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病原,该病毒具有较大的变异性,根据病毒基因组结构特点分为2个基因型,即BVDV1和BVDV2.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是造成奶牛生产性能下降、繁殖障碍、持续感染等的一个主要原因,并能给养牛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从牛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发病机理、临床症状及诊治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该病的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欧美牛病毒性腹泻防控措施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病毒性腹泻是牛的重要疫病,导致产奶量下降、肉产量降低、繁殖障碍、生长迟缓、继发其他病原几率增加甚至死亡等,给养牛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欧美国家在牛病毒性腹泻防控方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有效地控制并逐步根除了BVD。借鉴欧美牛病毒性腹泻防控策略可对我国该病的防制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yine viral diarrhoea virus,BVDV)在我国发现有20多年,而在世界范围来讲已有近100年的历史.由于牛病毒性腹泻病毒造成奶牛生产性能下降、繁殖障碍、持续感染等,是导致集约化奶牛场严重亏损的重要原因.且牛病毒性腹泻导致的黏膜病致死率几乎100%,已经严重阻碍养牛业的发展,但目前我国对牛病毒性腹泻还没有好的防控措施.文章对牛病毒性腹泻的发生历史总结,便于在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诊断和预防中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感染牛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特征为黏膜发炎、糜烂、坏死和腹泻。该病呈世界性分布,特别是畜牧业发达的国家。随着规模化养殖的发展,牛病毒性腹泻对养殖业的危害日益明显。我国于1980年首次从国外引进牛的流产胎儿脾脏中分离并鉴定出BVDV,近年来在我国新疆、内蒙、宁夏、甘肃等20多个省(市、区)检出此病[1],给养  相似文献   

18.
正牛病毒性腹泻病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感染引起的,以急慢性黏膜病、持续性感染和免疫抑制为主要特征的传染性疾病[1];该病在世界范围流行,给世界养牛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BVDV流行趋势呈明显上升状态,给养牛业的安全生产带来了严重的挑战。1疫病流行对我国养牛业的危害通常将BVDV引起临床急性感染症状的疾病  相似文献   

19.
牛病毒性腹泻又称牛黏膜病,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主要以黏膜发炎、糜烂、坏死、发热和腹泻为特征,发生于牛的热性传染病.由于牛病毒性腹泻分布广泛,流行性严重,是我国乃至国际贸易中一种重要的牛的传染病之一,严重危害我国养牛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造成养牛业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有效的防治牛病毒性腹泻,本文从流行病学、临床变化...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掌握张掖市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感染情况,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4年和2015年对张掖市甘州区、临泽县、民乐县的养牛场进行了抽检。共检测400份血清样品,检出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阳性样品146份,可疑样品12份,平均阳性率36.5%;检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阳性样品97份,平均阳性率24.3%。通过血清学检测,初步掌握了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在张掖市的感染情况,为科学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