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水稻纹枯病不同病级之间产量损失原因的灰色关税分析结果表明:引起水稻纹枯病不同病级之间产量损失的最主要原因是结实率的下降,其次与千粒重的下降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引起早衰的水稻病害的调查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引起早衰的水稻病害菌核杆腐病和水稻纹枯病在江西南昌和吉安的发生情况,在两地菌核杆腐病病丛率为0%~10%,病株率为0%~1.6%,而纹枯病病丛率为22%~100%,病株率为6.15%~64.68%。测定了“金优桂99”水稻纹枯病的产量损失,其1、3、5和7级的产量损失率分别为4.29%、7.73%、10.73%和18.45%,纹枯病病情指数(x)与千粒重下降率(y1)的线性模型为y1=0.3485+4.8921x,与结实率降低率(%)(y2)的线性模型为y2=1.7655+11.8407x,与产量损失率(%)(y)的线性模型为y=1.2040+20.4680x。  相似文献   

3.
对水稻纹枯病不同发病程度与水稻产量损失关系的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水稻纹枯病对穗实粒数影响最大,其次是结实率和千粒重,这是引起产量损失的主要原因,同时对株高,穗长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1992-1994年,分别以水稻辽盐2、辽盐241、辽粳5和辽开79-3为试材,于水稻收获期按纹枯病情分级采集病穗标本,进行产量损失测定。结果表明:水稻穗重和病情严重度呈关,病害所致产量损失和病情呈正相关;比较3年4个品种间的测定结果,产量损失和病情的关系趋于一致;初步研究认为,纹枯病2级病情可定为病害损失和防治阈值。  相似文献   

5.
1992~1994年,分别以水稻辽盐2、辽盐241、辽粳5和辽开79─3为试材,于水稻收获期按纹枯病情分级采集病穗标本,进行产量损失测定。结果表明:水稻穗重和病情严重度呈负相关,病害所致产量损失和病情呈正相关;比较3年4个品种间的测定结果,产量损失和病情的关系趋于一致;初步研究认为,纹枯病2级病情可定为病害损失和防治阈值。  相似文献   

6.
路梅  张发成  钱明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553-17555,17573
[目的]调查金华市主栽水稻品种纹枯病田间发生情况,探讨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明确其经济闽值。[方法]参照国家水稻纹枯病测报调查规范(GB/T15791—1995)进行病情调查,并测定不同水稻品种的各种产量性状;通过人工接种试验,研究不同接种量下水稻品种——金早47的病丛率、病情指数、水稻产量及产量损失率,并计算其在不同产量水平下的经济阈值。[结果]金华市现有水稻主栽品种的抗病性为中抗水平以下,缺乏高抗品种;其中水稻金旱47为中抗,两优培九为中感,协优46则为感病。同一水稻品种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生育期的抗性表现有所差异,水稻产量的损失随水稻品种抗病性的减弱而加重。孕穗期,金早47的病丛率和产量损失率成线性关系.要将产量损失率控制在7%以下,孕穗期的病情指数必须控制在4.2以下。[结论]明确了金华市水稻主栽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性现状及其经济阈值.为水稻纹枯病的有效、合理控制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水稻纹枯病造成的损失及防治技术的改进措施。提出水稻纹枯病防治应将病情控制在2级以下;田间纹枯病病蔸率达20%时需用药防治,水稻孕穗期病病蔸率达30%以上时应施药2次;重病田在孕穗初期采用大剂量施药方法可取得满意的防效。  相似文献   

8.
氮、磷、钾肥用量对水稻纹枯病病斑高度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杂交稻T78优2155为材料,在人工移栽模式下,对早稻和晚稻接种纹枯病菌,并研究氮、磷、钾肥用量对水稻纹枯病病斑高度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未施肥时纹枯病发生最轻;相同肥料处理在不同年份对纹枯病的影响不同;肥料用量显著影响了2019和2020年晚稻的纹枯病发生程度.2020年晚稻在未接种纹枯病菌时,未施肥的产量显著低于施用肥料的处理;氮、磷、钾肥用量未对接菌的水稻产量造成显著影响,且纹枯病严重程度与水稻产量之间无相关性;2019年未接菌早稻未施肥的千粒重显著低于施用肥料的处理.由此可见,合理使用氮、磷、钾肥可以防控水稻纹枯病,且在一定范围内增减其用量不会影响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9.
小麦纹枯病态势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人工接种小麦纹枯病菌,研究不同小麦纹枯病态势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纹枯病导致产量损失最大的时期为小麦的孕穗期。孕穗期病级高,不但严重降低千粒重而且减少穗粒数。千粒重的降低是由于籽粒成熟延迟,可溶性糖和淀汾含量降低所致。  相似文献   

10.
寒地水稻纹枯病产量损失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993-1994年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纹枯病对寒地水稻产量损失严重,平均单株产量损失率与平均病斑高率,病情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病斑长度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肟菌·戊唑醇等化学药剂对水稻主要病害的防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是浙江安吉水稻生产上的三大病害,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防治稻纹枯病、稻曲病传统用药以井冈霉素、三唑类药剂为主,防治稻瘟病传统用药以三环唑、稻瘟灵为主,由于防治的时期和药剂不同,稻瘟病与纹枯病、稻曲病难以结合防治,而且由于长期施用这些传统药剂,已出现防效明显下降现象.  相似文献   

12.
<正>水稻纹枯病俗称"烂叶子病"、"烂脚病"。所有水稻产区,无论什么品种,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居水稻"三大病害"之首,是当前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南方稻区发病比较严重,发病严重时使水稻不能抽穗或抽穗后秕粒较多,千粒重下降,甚至会引起基杆部分组织坏死,最后折倒,稻穗干枯,造成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13.
纹枯病又称云纹病,水稻发生纹枯病,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很大,不仅削弱了水稻根系的吸收能力,而且影响叶片的光台作用,从而导致空秕粒增多,千粒重降低和产量下降.因此,生产上应重视纹枯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4.
水稻纹枯病是当前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为了防治水稻纹枯病发生所造成的损失,在单季中稻不同生育时期,我们进行了爱苗和井冈霉素这两种常用药剂的试验,为今后水稻生产中防治纹枯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喜多成     
水稻上常发生的病害主要有纹枯病、稻粒黑粉病、稻曲病和褐鞘腐败病等,此类病害具有爆发流行的特点,一旦大面积感染流行则会导致水稻产量损失严重,既  相似文献   

16.
水稻纹枯病发病因素及综合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纹枯病是我国水稻3大病害之一,具有发病面积广,频率高,危害大的特点。水稻纹枯病易受品种抗病性、生长环境和种植模式等条件的影响,深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制定科学的防控措施,对控制水稻纹枯病,降低产量损失,提高农民收入,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病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水稻纹枯病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病害。本文对水稻纹枯病的症状、发病原因和感染周期进行了综述。作者发现水稻纹枯病可发生在水稻生长的任何阶段,其症状主要包括大面积的菌斑聚集和菌核。这些疾病的原因也很复杂,如栽培和管理、生长气候和细菌来源的数量。通过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三方面来防治水稻纹枯病。水稻纹枯病是水稻栽培中常见的病  相似文献   

18.
辽北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防控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进行了防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以全防病处理作为对照,产量损失率表现为全不防病不防纹枯病不防稻曲病,分别为5.53%,5.11%和2.79%;在孕穗期和乳熟期时,防治纹枯病有助于降低纹枯病的病情指数;不防治稻曲病的穴发病率、穗发病率、结实减退率及产量损失率因品种不同差异较大。生产中应重点对水稻纹枯病和个别品种稻曲病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9.
不同硅肥施用量对水稻纹枯病发生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硅肥施用量对水稻纹枯病发生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不施硅肥)相比,5个施用硅肥处理(施用量60~300 kg/hm~2)的稻纹枯病病株率显著下降了6.5~11.8个百分点,病情指数显著下降了20.5%~43.3%;随着硅肥用量的增加,稻纹枯病病株率、病丛率和病情指数均呈下降趋势;从抑制稻纹枯病发生的效果看,建议硅肥用量为120~240 kg/hm~2;施用硅肥可促进水稻分蘖,增加穗长、有效穗数、实粒数和千粒重,使产量增长2.0%~9.0%。  相似文献   

20.
 水稻纹枯病是凉山州水稻的常发性病害.有关纹枯病危害与产量损失的关系,国内已有报道.而水稻纹枯病对产量因素的危害从而造成损失的研究未见系统报道.本文介绍1994年,运用井岗霉素和粉锈宁对昌米011进行防治纹枯病的大区对比试验.探明本病对稻株(穗)数,粒数及粒重的危害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