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马铃薯是一种较为重要的农作物,在其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水分。覆膜技术在马铃薯种植中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能使水分利用率得到极大的提高,进而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对马铃薯覆膜种植技术以及增产原因的相关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含有大量的淀粉和维生素,营养丰富,是重要的经济作物。马铃薯的抗旱性较强、环境适应性较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马铃薯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调整马铃薯种植模式、提高种植技术水平势在必行。旱作覆膜马铃薯种植技术具有增温保墒的效果,能够有效提高马铃薯产量,优化马铃薯品质。文章立足于甘肃地区,分析了该地区的马铃薯种植条件,阐述了旱作覆膜马铃薯种植技术,探索了该技术的推广效益,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覆膜方式对旱作马铃薯产量和土壤水分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为探讨适合内蒙古武川县旱作马铃薯栽培的覆膜方式,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露地平播、平作行上覆膜、双垄全膜覆盖、起垄行上覆膜及起垄覆膜膜侧播种5种不同覆膜方式对旱作马铃薯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水分利用效率和土壤含水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有利于提高旱作马铃薯的产量和单株结薯数。与露地平播相比,4种覆膜方式均有利于提高旱作马铃薯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提高幅度分别变化在6.71%~83.57%、12.04%~135.36%。同种覆膜方式下,施用抗旱剂较未施抗旱剂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高,其提高幅度分别变化在4.24%~37.11%、0.59%~23.24%。由0~ 8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变化看出,覆膜具有明显的集雨效果,双垄全膜覆盖能有效增加表层0~10 cm土壤含水量,起垄覆膜膜侧播种能使20~4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处于较高水平;施用抗旱剂具有明显的保水效果,能够减少土壤水分的下渗,使水分更多的保存在0~40 cm土层内。  相似文献   

4.
孟令敏 《种子科技》2019,(11):13-13,15
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基础性农作物之一,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助力。而在马铃薯的种植生产中,若缺失水分会直接影响其产量。因此,在马铃薯播种之前,若做好相应的处理措施,能提高马铃薯对抗干旱的适应能力。在我国因地域差异性较大,各地区都有不同的抗旱处理技术。基于此,对比了马铃薯播前抗旱的几种措施,分析了马铃薯的出苗和生长环境,选择最适合的抗旱方法,从而增强马铃薯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旱作马铃薯生产中适宜的覆膜种植方式,以克新1号马铃薯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研究方法,研究了露地平播(CK)、平作行上覆膜种植(PZHS)、双垄全膜覆盖沟播(QFM)、起垄覆膜膜侧种植(QLMC)4种不同覆膜方式和保水剂对旱作马铃薯土壤水热效应及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QLMC和PZHS两种覆膜方式有利于升温,而QFM有利于保温,且施用保水剂的昼夜温差较不施保水剂的各处理小口0一10cm土层含水量表现为QFM>QLMC>PZHS>CK,其他土层均表现为QLMC>QFM>PZHS>CK;同种覆膜方式下,0~40cm土层,施保水剂的土壤含水量均高于不施保水剂的土壤含水量,但40cm以下土层呈相反变化。覆膜种植和施保水剂均可提高旱作马铃薯出苗率,缩短出苗时间。相关分析表明,马铃薯出苗率与0~20cm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0~20cm土壤温度呈正相关关系。本试验条件下,起垄覆膜膜侧种植可作为旱作马铃薯覆膜栽培中首选的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其增产问题一直是农业界主要的研究内容,尤其是青海西宁地区一直在积极使用覆膜技术。研究证实,使用覆膜技术可以促进马铃薯的快速生长,且增大了其产量水平。分析了旱区马铃薯覆膜种植技术的实际应用,指出了增产原因,以期有效提高马铃薯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7.
张晓珍  杨平  牛丽梅 《种子世界》2021,(10):0048-0050
马铃薯在我国是重要的农产品,无论马铃薯质量还是产量在社会中都饱受人们关注,进行种植时如何将品质与产量提高在马铃薯栽培和种植行业成为了重点关注问题。针对栽培技术进行分析从地块的选择到马铃薯的收获整个过程都存在各类注意事项,尤其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防治等栽培技术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马铃薯的最终质量。本文以内蒙古杭锦旗地区为例探讨当地旱作马铃薯种植过程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应用要点,明确此类技术的应用价值,希望可对当地马铃薯高质高产的实现给予促进并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种植农作物时,如果农产品想要实现增产,就需要在种植技术和管理上实现科学化,削弱环境的局限性。对蔬菜进行种植时,应当尽量遵循绿色环保理念,而旱地栽培技术便是其中之一,可将其应用于北方干旱的环境中。基于此,以旱地为例,对北方蔬菜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论述了该栽培技术的具体内容,为北方旱地蔬菜的种植提供一定参考,从而提升蔬菜种植的产量,为广大农民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不同栽培措施对花生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以黔花生4号为实验材料,对其进行剥壳、带壳播种,覆膜、露地,垄作、平作等栽培处理。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栽培的处理出苗时间较露地栽培提前5~10d,成熟期提前9d;花生剥壳播种较带壳播种提前5d出苗,出苗率明显高于带壳播种;本试验花生剥壳播种平作,覆膜栽培产量最高为275.78kg/667m~2,而花生带壳播种平作,覆膜栽培纯收益最高可达1 650.14元/667m~2,投产比最优为1∶4.54。大田生产中可积极推广应用花生带壳播种平作覆膜栽培技术,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种植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赵军 《中国种业》2020,(10):102-103
笔者主要针对旱作农业藜麦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应用进行探究,结合多年藜麦试验种植结论和生产实践,分别从选地整地、茬口选择、施肥、划行起垄、覆膜、种子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总结概括一套适用于旱作农业的藜麦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以期为藜麦种植提供技术参数和技术指导,促进藜麦产业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周鑫 《种子世界》2021,(11):0009-001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玉米是我国农业种植中占有较大比例的农作物,因此,玉米栽培技术也在不断的进行创新与优化。玉米覆膜栽培技术在玉米种植中被广泛应用,对提高玉米产量和经济收益都有着重要作用。玉米覆膜栽培技术使玉米种植方法更加专业,有效的保证了玉米种植的规范性,能够满足现代化玉米栽培的需求。玉米覆膜栽培技术在玉米种植中广泛应用,对推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也有重要作用,还能够促进我国总体玉米产量的提升。为了进一步扩大玉米覆膜栽培技术的应用范围,使更多的玉米种植人员了解以及掌握玉米覆膜栽培技术方法,有关部门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大玉米覆膜栽培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12.
苏朋朋 《种子科技》2023,(13):32-34
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我国部分地区的气候和土壤环境对马铃薯生长十分有利,要想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户的收入,就需要对马铃薯种植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基于此,文章分析了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的原则,阐述了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以期为提升马铃薯产量和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马晓玉 《种子科技》2020,(7):30-30,32
马铃薯栽培技术的科学构建是实现高产栽培的重要基础。分析了马铃薯覆膜栽培技术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之上,从播种前、播种期及播种后等方面,具体阐述了马铃薯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提高了马铃薯的栽培质量。  相似文献   

14.
<正>定边县地处毛乌素沙漠与陕北丘陵沟壑区的过渡地带,土层深厚、土质沙壤、高寒干冷、凉爽宜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非常适合马铃薯的生长发育。经过多年试验、示范和繁殖推广,选择出了多个适合当地栽培的优良品种,总结出了一套集起垄栽培、覆膜集雨保墒、机械化播种作业为一体的旱作马铃薯栽培技术措施。栽培技术.选地整地,施足基肥选择地势平缓、土质疏松、肥力中等的沙(绵)壤地块作为马铃薯的种植田块。前茬作物以非茄科作物为宜,  相似文献   

15.
徐华 《种子科技》2020,(3):28-29
作为我国四大粮食作物之一,马铃薯在日常生活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马铃薯是环县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对当地人民的生活有着重要影响。对于马铃薯的种植来说,首先是产量较高,其次是用途较为广泛。在西北部地区,马铃薯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强,很多地方的农民喜欢种植马铃薯。由于马铃薯种植历史悠久,其种类和品种也面临着退化,尤其是自然灾害的威胁,更使病虫害的影响加剧。对马铃薯的高产种植技术进行分析,对于提高环县的马铃薯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郭爱萍 《种子世界》2021,(11):0027-0029
玉米是陕西省非常重要的粮食产物,玉米高产、优质生产对于陕西省的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有效提升玉米的产量,提升玉米经济效益,陕西省根据当地的环境特征和生态条件采用了旱作覆膜栽培技术,为玉米单产的有效增长奠定了基础。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陕西旱作区玉米产量的因素,其次介绍了旱作覆膜栽培技术对玉米生产的重要意义,最后详细分析了玉米覆膜栽培技术提升玉米产量的措施要点,为玉米的生产和栽培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玉米和大豆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种植和高产栽培技术一直备受农业科学家关注。以马铃薯、玉米和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高产栽培技术为主题,探讨了该种植模式对3种作物产量的影响,以及种植密度、施肥、灌溉等方面的优化策略。研究表明,马铃薯、玉米和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作物的产量。在种植密度方面,合理的间距可以减少农作物间的竞争情况,有效保障光照和空气流通,进而促进作物生长。适当施肥和灌溉可以提供作物所需的养分和水分,进一步提高产量。叙述了马铃薯、玉米和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高产栽培技术,该技术有望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的一种可行模式,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柴举畔  张建莉 《种子科技》2020,(5):10-10,12
水分是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关键要素,对于农作物而言,水分的缺失会导致农作物发育不良,造成产量降低。为了提高旱地农业生产效益,就玉米种植的水分供给进行探究,以分析不同生育阶段干旱对玉米种植的影响。通过对甘肃白银市干旱半干旱地区玉米水分胁迫与玉米生长、产量关系的探究,为我国干旱地区玉米种植选择栽培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闫威  李国龙  李智  曹阳  张少英 《作物杂志》2019,35(4):100-49
全覆膜具有增温、保墒和压草的作用,是干旱区农作物种植的有效措施。为探索旱作甜菜在全覆膜条件下的适宜施氮量和种植密度,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研究施氮量和密度不同组合处理对全覆膜旱作甜菜光合特性的影响,为旱作甜菜高产栽培提供依据和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全覆膜条件下施氮水平和密度对旱作甜菜光合特性影响的互作效应显著;适宜的施氮量和密度配置有利于甜菜SPAD值、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Pn)、单株干物质积累量、根冠比以及块根产量的提高,SPAD值、叶面积指数、Pn、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均与产量呈正相关。在甜菜块根糖分增长期,SPAD值和叶面积指数分别维持在53.8和4.5时,旱作甜菜产量最大;通过二项式回归分析建立密度和施氮量与产量的回归方程,得出全覆膜旱作甜菜高产适宜的种植密度为9.35万株/hm 2,施氮量为128.8kg/hm 2。  相似文献   

20.
牛力立 《中国种业》2015,(10):89-89
<正>在黔中地区种植早春马铃薯,生育期短,资金周转快、市场前景好,但通常早春低温干旱、夏季高温多雨,从而导致马铃薯商品薯产量及经济效益降低。为提高黔中地区马铃薯商品薯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开展了不同大小的整薯、不同膜色、覆膜方式、盖土时间、播期、密度等因素对土壤温度、湿度、出苗天数、马铃薯商品薯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研究,集成了一套黔中地区马铃薯覆膜盖土抗病抗旱综合增产技术。主要包括种薯选择、种薯处理、栽培方式、覆膜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