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单倍体鉴定是玉米单倍体育种三大关键技术(杂交诱导、单倍体鉴定、染色体加倍)之一,准确、高效的单倍体鉴定方法不仅可以提高玉米单倍体育种的效率,同时对筛选高诱导率的单倍体诱导系也十分重要。综述了国内外玉米单倍体鉴定方法的演变过程,旨在为玉米单倍体育种工作者把握鉴定方法发展的脉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刘俊 《中国种业》2014,(2):12-14
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可以有效地缩短育种进程,快速获得大量纯合系。孤雌生殖诱导是获得玉米单倍体的主要方法之一,该项技术在国外各大育种公司已被广泛使用,但在国内仍处于研究探索阶段。本文从诱导系的选择与繁殖、基础材料的组配、杂交诱导、单倍体籽粒的挑选、单倍体植株的种植、加倍以及双单系的繁殖等方面综述了孤雌生殖诱导系(简称诱导系)产生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的基本流程,同时展望了单倍体育种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玉米单倍体DH系特点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葛超  赵成昊  陈得义  王孝杰 《种子》2012,31(4):52-54
利用单倍体诱导系选育技术能显著加快育种进程,高效单倍体诱导材料的培育及单倍体DH系应用是玉米单倍体育种的重要基础.本文就玉米单倍体DH系的特性及应用加以阐述,并对今后玉米单倍体DH系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玉米生物诱导孤雌生殖单倍体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能显著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在现代商业化育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规模化高效单倍体的产生是单倍体育种技术应用的前提条件。总结了父本诱导系、母本的遗传背景、诱导的环境、授粉方式等影响玉米生物诱导孤雌生殖单倍体产生的因素,通过文献综合分析得出了获得大量的孤雌生殖单倍体除了选择合适的高频率孤雌生殖诱导系外,同时要考虑其他诱导因素的影响。并就高效生产孤雌生殖单倍体的未来研究及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以期促进单倍育种技术的规模化应用。  相似文献   

5.

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能显著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在现代商业化育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规模化高效单倍体的产生是单倍体育种技术应用的前提条件。总结了父本诱导系、母本的遗传背景、诱导的环境、授粉方式等影响玉米生物诱导孤雌生殖单倍体产生的因素,通过文献综合分析得出了获得大量的孤雌生殖单倍体除了选择合适的高频率孤雌生殖诱导系外,同时要考虑其他诱导因素的影响。并就高效生产孤雌生殖单倍体的未来研究及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以期促进单倍育种技术的规模化应用。

  相似文献   

6.
玉米双单倍体(DH,Doubled haploid)技术是现代玉米育种的关键核心技术,能显著加快育种进程。为解决目前玉米单倍体育种普遍存在的诱导率低、杂株率高等问题,本研究利用 4 个单倍体诱导系和 12 个基础群体材料进行杂交,探讨不同诱导系及不同基因型材料对单倍体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用 4 个诱导系诱导同一基础材料时 CS3 诱导系的平均诱导率最高,为 5.66%,稳定性也较好;不同基础材料与同一诱导系杂交时 D3 和 D4 的平均诱导率最高,分别达 7.44% 和 7.45%。 (2)用 4 个诱导系诱导同一基础材料时 CS3 诱导系的杂株率最小,为 16.95% ;不同基础材料与同一诱导系杂交时 HB4 的平均杂株率最小,为 10.93%。(3)诱导系 CS3 对 HB4 诱导时诱导率最高(11.9%),杂株率最低(0.81%)。研究结果可充实玉米单倍体育种理论研究,为玉米单倍体育种生产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玉米产业及育种技术发展迅速,而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是缩短育种进程、提高育种效率的一条快速而有效的途径。就玉米单倍体的获取途径、单倍体诱导的影响因素及单倍体加倍方式等研究进行了综述,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展望了玉米单倍体育种的应用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同一基础材料的玉米双单倍体(DH)系配合力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频玉米单倍体诱导系,对选系材料M35/F35的F1代进行诱导获得大量单倍体籽粒,经自然加倍获得一批纯合双单倍体(DH)系,用测验系京24组配杂交组合分析DH系的配合力表现。结果表明,来源于同一基础材料的不同DH系之间,配合力差异较大,部分DH系的配合力比亲本增加,说明采用单倍体育种可以选育到高配合力的优良玉米自交系,组配出优良品种,从而加快育种进程,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
玉米双单倍体(doubled haploid,DH)技术是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方法结合产生的一条新的育种途径,能显著加快育种进程。在重庆地区,土壤瘠薄、阴雨寡照、高温干旱等一系列特殊的生态气候因素严重制约重庆玉米DH工程化育种的开展。本综述就重庆玉米DH工程化技术的关键环节进行了探索,包括对诱导系的选择、基础材料的组建、单倍体的诱导、加倍、DH鉴定及应用,总结出一套适宜重庆本地的玉米DH工程化育种体系,提出"目标具体,规模加倍,分圃鉴定,测评应用"的单倍体育种策略,为玉米新型商业化育种体系建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研究旨在对玉米诱导系进行改良,对改良诱导系进行诱导率鉴定,以期在单倍体育种中更好利用。研究引进的2个常规诱导系及用其改良选育的5个诱导系对杂交种‘浚单509’的单倍体诱导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7个诱导系中单倍体诱导率最高的是QYG1,为3.36%;最低的是ZYG1,仅为0.4%;改良后诱导系QYG1、ZYG2诱导率稍有提高。7个诱导系在玉米穗部不同部位(上部、中部、下部)诱导的准单倍体诱导率不同,5个中部居多,下部次之,上部最少。QYG1田间植株表现植株高大、雄穗花粉量大且散粉期长、抗逆性强,可以考虑作为新的诱导系利用。研究结果为开展玉米诱导系选育及单倍体技术进行种质改良提供了综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玉米单倍体加倍(DH)系籽粒性状表现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玉米单倍体育种是快速选育纯合自交系的方法.研究利用单倍体诱导系,对来自BSSS杂种优势群的两个自交系BX08和BX19的杂交F1进行诱导获得单倍体,又经加倍获得33个加倍纯合系(DH),分析单倍体加倍纯合系与两个亲本及F1杂交种的果穗及籽粒性状表现.结果表明,单倍体加倍系的籽粒容积和质量比亲本籽粒都有所提高,子代的农艺性状获得显著改善,说明发生单倍体不是基因随机分离的结果,单倍体育种存在选择压力,有利于优良基因的累积,淘汰不良基因.  相似文献   

12.
双单倍体(doubled haploid,DH)育种技术具有加速育种进程的突出优势,已成为玉米育种关键性核心技术并在国外广泛应用.本试验选用47份玉米地方种质,进行单倍体诱导和单倍体加倍特性研究.结果表明,47份玉米地方种质材料之间杂交诱导的拟单倍体率有显著差异,介于1.64%~14.50%之间,平均为5.95%.种植12份玉米地方种质的拟单倍体籽粒进行田间鉴定,标记鉴定准确率介于40.2%~82.3%之间,校正单倍体诱导率介于2.33%~6.45%之间,表明玉米遗传背景影响到籽粒标记的表达,单倍体诱导率有明显差异.将15份玉米地方种质拟单倍体于冬季在海南田间种植,加倍授粉株率介于2.7%~27.2%之间,加倍结实株率介于0.7%~8.9%.说明我国玉米地方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单倍体诱导率和加倍率具有明显差异,利用DH育种技术可以拓宽和加强我国玉米地方种质在玉米育种中的利用.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采用3组完全随机设计,对Stock 6及其7个改良系的单倍体诱导率进行研究,探索五大种质类群和5种不同杂交模式的选系基础材料对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GS 13的诱导率最高,GS 37次之,诱导率显著高于Stock 6,是改良成功的诱导系,在玉米DH育种中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在五大种质类群中,Reid群的单倍体发生率显著高于其它类群;在5种杂交模式的基础选系材料中塘四平头×塘四平头模式的单倍体发生率最高。在玉米DH育种中,应选择遗传基础适宜的材料进行杂交诱导选系。  相似文献   

14.
利用单倍体诱导系对遗传背景相近的玉米自交系MC1和MC2所组配的F1进行杂交诱导获得单倍体,经过自然加倍得181份纯系(DH系),分析DH系农艺性状的分离情况。结果表明:181个DH系株高、穗位高、穗长、秃尖长、穗行数、百粒重和单穗粒重等数量性状的次数分布符合正态分布;所得DH系各数量性状的变异类型丰富,且在产量性状上存在优于两亲本的分离;两亲本的21对SSR核心引物分子标记带谱在DH系中的分布都近似于1∶1比率,未出现偏分离。因此,通过遗传诱导的方法所得DH系类型多样,可以满足育种上的需要。单倍体育种是一种选育优良玉米纯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房德辉 《种子世界》2013,(11):20-21
1改良目标围绕东北玉米种业发展对种质改良及技术需求,重点明确玉米产量及抗性性状基因的调控机制,创新高配合力多抗玉米自交系设计技术;规模化开发育种性状的功能分子标记,实现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实用化;开发高诱导率的单倍体诱导系和加倍技术,实现双单倍体(DR)育种技术的规模化应用;针对东北极早熟玉米区育种性状改良需求,引进多样性种质,通过表型和基因型评价,发掘优异基因资源,创建有效的种质改良与创新平台。  相似文献   

16.
小麦×玉米远缘杂交技术以及在单倍体育种上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小麦作物育种选择的精确性和效率,应用小麦亲本杂交后代F1(或F2)代与玉米进行远缘杂交,经激素诱导和组织培养形成单倍体胚及植株,加倍单倍体(DH)育种结合分子标记和性状表达,达到了单代纯化培育小麦新品系的生产能力;本文阐述了小麦×玉米远缘杂交发展进程,分析了小麦×玉米远缘杂交较孤雄生殖、球茎大麦技术等具备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玉米的单倍体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倍体是指含有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单倍体育种是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方法结合产生的一条新的育种途径.介绍了获得和鉴定玉米单倍体的方法、如何实现单倍体加倍以及在玉米育种中加以应用,并就玉米单倍体育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单倍体技术在玉米种质改良和育种中的应用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倍体技术为玉米种质改良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介绍了利用生物杂交诱导方法获得玉米单倍体的基本流程,详细阐述了单倍体技术在玉米种质改良和育种中的主要应用方向,同时就单倍体技术中值得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单倍体技术在玉米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正>自交系是玉米杂种优势利用的基础,以生物诱导为基础的玉米单倍体育种(DH育种)技术可以快速育成品系,加快育种进程,其在国内外种业上的规模化应用已经促进了玉米选系技术的变革,成为现代三大玉米育种关键技术之一。玉米单倍体技术与分子育种及传统育种方法的深度融合还可以有效地改进传统育种模式,在商业化育种流程及育种管理模式创新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利用Stock6和H02单倍体诱导系对不同基因型玉米、不同播期单倍体诱导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H02平均诱导率比Stock6高2.11%~2.17%;不同基因型玉米单倍体诱导率差异明显;夏播材料诱导率高于春播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