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紫云英是我国南方水稻产区主要种植绿肥品种之一。由于紫云英的生物学特性及我国耕作制度、群众种植习惯等不同,致使紫云英种子的调剂数量及其规模,在我国主要农作物品种中应属于首位。抓好紫云英种子质量管理,也必然将成为我国种子质量管理工作基本内容之一。但由于紫云英种子是小粒豆科作物种  相似文献   

2.
受水热条件影响,南方是我国水稻广泛种植的地区,但是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水稻种植面积也在减少。利用有限的土地生产出足够产量的水稻,是现代水稻种植面临的重大问题。任何农业生产中,病虫害都是影响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南方水稻种植过程中,需要结合具体气候条件与种植技术,充分做好水稻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3.
水稻作为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在我国粮食种植种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伴随着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在水稻种植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也逐渐得到解决。水稻种子发芽问题作为水稻种植中的常见问题,已经引起了广大农户以及水稻研究人员的注意。就影响水稻种子发芽的主要因素以及进行合理控制的方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水稻作为我国南方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其产量关系到我国粮食储备和社会稳定。但是,在水稻种植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气象因素的影响,霜冻、干旱等都会影响水稻的产量,有些灾害甚至会造成水稻绝收,使农业生产者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通过加强地面气象观测,可以有效实现对气象条件的预测,在气象灾害到来之前采取措施,降低损失。  相似文献   

5.
在国际上兴起的第二次“绿色革命”中,已经开始着手为贫困地区解决干旱问题,其中培育合适的水稻品种成为其主要目标,并且通过一些手段已经培育出了一些耐旱、耐盐碱的水稻品种。由于中国南方稻区受太平洋季风气候的影响,降雨量较多,受干旱影响程度相对北方而言较低,但随着工业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水利设施年久失修以及近些年气候异常等原因,干旱的范围越来越大,程度也越来越重。中国南方山区的大部分水稻种植区处于雨养环境下,特别是具有喀斯特地貌的西南山区由于土壤不能保水,缺乏足够的灌溉措施,干旱严重影响了当地水稻的种植,从而危及当地农户的粮食安全。2003年,中国南方的湖南、江西、浙江、福建等省遇到了1971年以来最严重的伏早。由于水稻是中国种植作物中需水最多的粮食作物,在这次干旱中所受到的影响也最大,政府和农民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相似文献   

6.
水稻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且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我国水稻种植历史悠久,水稻产区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以及江苏等地,水稻产区土壤肥沃、水热适宜且全年平均气温较高,自然条件优越。近些年水稻单产量虽稳步提升,但区域差距仍然明显,南方部分水稻产区生产效益较低的状况并未改变。结合影响南方稻区水稻高产的各方面因素,并通过相关研究文献,对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作出总结和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郭晓慧 《种子科技》2011,29(8):35-36
1马铃薯的区域分布及生产概况马铃薯栽培在全国分布很广,其中以黑龙江、内蒙古、山西、河北、陕西、甘肃等省区种植面积较大,也比较集中,云南、贵州、四川以及南方的一些省区也有种植。据初步统计,全国栽培面积约7000多万亩,是我国的一种主要农作物。  相似文献   

8.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大多是在南方种植。水稻种植关系到民生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对高产栽培技术在杂交水稻种植中的应用展开了分析,解析了高产栽培技术的具体内容,为杂交水稻种植产量的提高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水稻种植机械化是我国农作物机械化的难点,也是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关键。从中国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中国水稻种植机械化高产技术研究现状,探讨了中国水稻种植机械化高产技术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农业生产大国,水稻是主要农作物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更好地提高产量以满足大众对水稻的需求是当下面临的重大问题,而将机器投入在种植技术中也成了研究热门。对水稻机械覆膜直播种植技术的引进背景和发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优质水稻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农业大国,粮食生产是经济发展的根基。水稻是我国秦岭淮河以南最为常见的一种农作物,也是我国南方主要生产的农作物。袁隆平院士研发的杂交水稻已被全国普及、推广,使我国水稻的产量急速攀升,不仅满足我国人民的食用和储备,还能将剩余的水稻出口到国外,给我国带来收入和国际影响力。近些年,我国一些地方的水稻遭受病虫侵害,影响产量。要不断改善水稻栽培技术,更加科学地应用水稻栽培技术,防治水稻病虫害,提高水稻质量,增加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业生产方式不断改革和优化,农业产量随着各项农业技术研究的进步和突破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水稻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业种植物,也是农业生产资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显著。由于我国南方地带多雨,因地形的不同,土壤酸碱性也有所区别,影响了水稻产量。近年来,随着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水稻施肥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从而推动了水稻产量和化肥利用率的提高。针对测土配方施肥对水稻产量和化肥利用率的影响加以分析,有助于提高我国水稻的种植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万其其  姚刚 《种子科技》2019,(10):50-50
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比较稳定,种植面积也在逐渐增大,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对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意义。主要就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讨论,期望为广大水稻种植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农业种植和生产中,马铃薯一直是最为常见、种植面积较大的农作物,它不仅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食物,更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对于食品安全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无公害农作物的种植成为了农业种植的主要发展方向。在无公害作物种植中,无公害马铃薯种植十分常见,笔者对其种植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水稻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在基于我国大力发展农业推广效率的基础上,相关部门应该大力进行水稻种植生产技术的有效推广,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使农民实现增产增收。所以说,大力推广水稻种植生产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1 阜阳市主要农作物供种现状 1.1 提高了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 2001年全市小麦、水稻、玉米、棉花、大豆、油菜等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玉米全部实现杂交化,杂交水稻、杂交油菜均占种植面积的70%,杂交棉花占种植面积的2000以上。 1.2 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八五”以来,全市种子系统每年都建立了稳定的常规作物良种基地以及杂交油菜和杂交棉花制种基地,保证了供种的质量。 1.3 小麦统一供种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四川省作物种植结构与气候变化的协调关系,本研究基于四川省气候数据与农作物播种面积数据,分析了2000—2018年四川气候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协调关系。结果发现:四川省2000—2018年间降水量、≥10℃积温均呈显著上升趋势,降水量气候倾向率为53.5 mm/10 a,≥10℃积温气候倾向率为123.7℃/10 a;作物播种面积明显增加的有玉米、油料作物、豆类、果园,薯类播种面积保持相对稳定状态,作物播种面积明显下降的有水稻、小麦和其他作物;各主要农作物种植结构占比变化明显。四川省农作物种植占比前三种为水稻、玉米和薯类,多年平均占比分别为21%、17%和13%,且水稻在所有种类中占比较稳定;小麦种植占比正在逐年降低。四川省2000—2018年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与气候变化整体相互适应,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均较高。  相似文献   

18.
我国作为水稻的主要发源地,在全国各地都有广泛种植。水稻是我国人民的主食之一,而且相较于其他农作物来说,水稻的平均产量也较高,因而深受农民群众的喜爱。主要从合理选择稻田基地、培育水稻壮秧、适时移栽、平衡施肥、节水灌溉、中耕除草和病虫害防治7个方面,对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农业大国,水稻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其种植水平直接影响着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我国水稻的种植经历了很多个阶段,水稻育种的历程比较长,在遗传育种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优秀的种植经验,有利于水稻种植水平的提高。对我国水稻遗传育种工作的历程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今后育种工作开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水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水稻产量和质量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进步,许多先进的机械设备被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在水稻种植中利用机械化设备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降低劳动强度,保证水稻的产量和质量。文章以水稻机械化种植的重要性和种植技术要点为切入点,分析了水稻机械化的种植技术,以期为水稻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