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贵州葡萄有害生物及防治用药,于2013年~2015年对贵州省葡萄主要种植区的有害生物种类及防治用药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贵州省葡萄园病害种类共17种,其中,侵染性病害12种,非侵染性病害5种;害虫种类5目11科11种;杂草29科106种;防治用药共61种,其中,杀虫(螨)剂有22种、杀菌剂有28种、除草剂有9种、生长调节剂有2种。  相似文献   

2.
根据贵阳地区气候条件,引种北醇、黑佳酿和赛比尔2号三个酿酒葡萄品种进行适应性观察,探讨贵阳地区发展酿酒葡萄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三个品种均表现了良好的适应性,尤以北醇表现最好,座果率达26.8%,定植第四年平均株产15.5kg,且稳产,可作为贵阳地区酿酒葡萄种植的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3.
张艳  何伟 《耕作与栽培》2019,39(2):57-59
庭院葡萄占天不占地、观赏性强,在贵阳各城郊农家乐经济发展中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本文立足于贵阳地区气候环境实际,从适宜葡萄种植的庭院场地和品种选择、栽植容器和土壤准备、葡萄架搭建、种苗定植和树形架式培养、肥水管理、花果管理、整形修剪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庭院葡萄关键栽培技术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以期为庭院葡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保证庭院葡萄观赏性和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4.
哈密区域葡萄斑叶蝉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自2004年7月在哈密地区葡萄上首次发现葡萄斑叶蝉以来,近几年该虫已成为哈密葡萄的主要害虫,对葡萄产业构成了威胁。该虫在哈密地区1年发生4代,1代高峰在5月中旬,其余各代世代重  相似文献   

5.
贵阳地区晚熟桃吸果夜蛾种类、危害与防治研究喻泽懿,游良田,尹心义,潘剑,孟大兴(贵阳市农业局)吸果夜蛾是贵阳地区中、晚熟桃上的主要害虫,7~8月成虫夜间出来刺吸果汁,使被害部果肉失水呈海绵状,手触摸有松软的感觉,2~3天内腐烂脱落。果实受害率常在30...  相似文献   

6.
<正>葡萄透翅蛾是葡萄上的主要害虫之一,江苏徐州地区每年发生1代,以幼虫蛀食1~2年生枝蔓髓部及木质部,轻者造成嫩梢、果穗枯萎,树势衰弱,严重时造成大部分枝蔓干枯,甚至整株死亡。为寻求防治葡萄透翅蛾的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笔者在葡萄生产基地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供试药剂有6种,分别是2%阿维菌素乳油、20%三唑磷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48%毒死蜱乳油、2.2%氰戊菊酯乳油、55%氯氰·毒死蜱乳油,以清水为对照,分别在葡萄花期、葡萄透翅蛾低龄幼虫  相似文献   

7.
旨在明确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林木钻蛀性害虫的种类和危害寄主情况,为该地区钻蛀性害虫的生态调控提供基础资料。2011年3月—2015年4月,采用野外调查、人工捕捉、诱捕器诱集等方法对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林木钻蛀性害虫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林木钻蛀性害虫共计26种,隶属3个目8科,其中鞘翅目害虫为17种,占65.4%;鳞翅目害虫8种,占30.8%;膜翅目害虫为1种,占3.8%。毛乌素沙漠东南缘钻蛀性害虫种类主要集中在鞘翅目和鳞翅目。  相似文献   

8.
2002年,新疆巴州地区库尔勒市郊的葡萄树上发生一种新的叶蝉科害虫,对葡萄危害趋于加重,经鉴定为葡萄阿小叶蝉,该虫学名在中国首次记录.为摸清该虫发生规律,制定综合防治技术措施,2004~2007年课题组对本地区的葡萄阿小叶蝉进行了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日照市茶试站承担了山东省科委立项的“山东茶树害虫调查及防治技术研究”课题,经过4a的调查、观察,已基本查明山东茶树害虫的种类,并总结出了主要害虫的综合防治技术。1山东茶区主要害虫的种类山东茶区主要茶园害虫有15种,其中叶部害虫12种、枝干害虫2种、地下害虫1种。按为害面积大小和为害程度的重轻依次为茶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茶叶瘿螨、角蜡蚧、绿盲蝽、蚜虫、小地老虎、大蓑蛾、褐蓑蛾、扁刺蛾、卷叶蛾、黄刺蛾、棉铃虫、木蠹蛾。其中,在茶园普遍发生,对茶树为害较重的害虫是茶小绿叶蝉、黑刺粉虱和螨类(茶叶瘿螨和茶橙瘿螨),俗称山…  相似文献   

10.
蓬莱地区酿酒葡萄果实病害调查及室内抗病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7-8月对蓬莱地区酿酒葡萄果实病害种类和发病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观测和调查,结果发现:引起该地区葡萄中后期烂果的主要病害有炭疽病、灰霉病、白腐病和酸腐病,其中,炭疽病和白腐病发病较重,其次是灰霉病,酸腐病相对发病轻, 且随着葡萄果实的日渐成熟,病害发病逐渐严重。室内抗病性测定发现,无伤葡萄果实对炭疽病、曲霉病和灰霉病具有不同程度的抗侵入特性,三种病害有伤接种后的病情指数进行Duncan新复极差法差异显著性分析,赤霞珠对三种病害表现出较强的抗性,其次是蛇龙珠。  相似文献   

11.
调查国家果树种质郑州葡萄圃内的种质田间自然冻害,并比较不同种群和类群间的抗冻性表明,美洲种群和原产我国北部或中部地区的野生种,以及具有山葡萄血缘的种间杂种在郑州地区不会有冻害发生;部分原产我国南方的野生种和圆叶葡萄不耐冻害;欧亚种较欧美杂种不耐冻害;美洲种较其它欧美杂种抗冻性好。  相似文献   

12.
豫北地区高羊茅草坪昆虫种类调查及群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河南省豫北地区主要城市高羊茅草坪昆虫群落的调查,经鉴定属10个目42个科98个种,其中害虫种类为62种,天敌30种,其他昆虫6种。在害虫中,不同季节优势种不一样,春季的优势种是麦长管蚜和缢管蚜,夏季的优势种是灰飞虱和甜菜夜蛾,秋季的优势种是黑跳盲蝽和土蝗。它们是综合治理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13.
山东茶树虫害的种类及主要品种的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气候等环境因素的差别,山东茶区虫害发生情况有其自身的特点,作者在大面积调查和观察的基础上,查清了山东茶树虫害的种类有两纲四目十一科十五种害虫,并针对主要害虫种类,通过室内观察和田间调查,掌握了其在山东地区的发生危害规律,为山东茶叶害虫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固原胡麻田昆虫群落组成及其多样性,从群落水平考虑胡麻田害虫防治,进而为胡麻生产的有害生物综合管理提供参考,用常规扫网法在宁夏固原市头营镇和张易镇定期对胡麻田昆虫数量和种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胡麻地共有昆虫9目35科59种,其中害虫7目27科43种,天敌昆虫5目9科16种。主要害虫有亚麻蚜、苜蓿盲蝽、豌豆潜叶蝇、牛角花翅蓟马,主要天敌昆虫有多异瓢虫、异色瓢虫、中华草蛉。2个调查区昆虫群落组成为头营田间昆虫种类数大于张易,整个生育期内盛花期昆虫种类数最多。头营的群落特征指数与样地所处海拔有关,海拔高的胡麻田昆虫群落种类较海拔低的胡麻田丰富,昆虫群落结构较稳定。张易的群落特征指数与当地胡麻生长状况及周围环境有一定关系。头营各点胡麻田昆虫群落差异较大,张易各点相关性系数值普遍大于头营,群落关系较为紧密。该试验获得了固原地区胡麻田昆虫群落组成的基础资料数据,了解了不同地区昆虫群落多样性存在的差异,为胡麻田害虫研究及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高大平房仓储粮害虫分布与发生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系统调查方法,基于空间、时间特征对害虫发生的影响,对害虫进行虫种、数量分布的调查,为指导害虫防治措施提供科学理论依据。调查结果表明:温度是害虫分布的主导因素,低温时主要以表层及粮仓南侧分布为主,4月~10月随着时间的发展,粮仓温度升高各种害虫的数量也逐渐增多,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害虫有向下层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有机生产方式茶园害虫与天敌种类及群落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摘要:【研究目的】调查研究有机茶园中的主要害虫和天敌种类及种群动态,为茶树害虫优势种群的综合治理和持续性控制提供实据。【方法】通过灯光诱捕和茶园田间调查进行害虫和天敌的分类记录和数量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害虫45种,天敌24种。主要害虫有假眼小绿叶蝉、茶蚜、茶黄蓟马、茶尺蠖和茶螨。主要天敌有蜘蛛,蜂类、瓢虫和草蛉。有机茶园天敌控害表现最好的时期是8月份,益害比为1:0.96。而在6月和9月害虫种群数量出现二个峰值,而且害虫总量增长量大过天敌增长量,自然控害作用滞后。【结论】茶园采取有机方式种植后,确实能保持茶园生物群落的多样性,维护茶树害虫优势种群的相对稳定和生物群落的动态平衡。但要实现对害虫的有效控制,减少虫害损失还必须结合其他防治方法,走综合治理之路。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榆林地区绿豆种植区害虫种类和危害程度,2014—2015 年采用黑光灯诱法和田间调查法对榆林地区绿豆害虫进行系统调查。结果表明,榆林地区绿豆害虫共计31 种,隶属4 个目16 科。鳞翅目害虫共采集到13 种,占害虫种类总数的41.9%;鞘翅目害虫共采集到12 种,占害虫种类总数的38.7%;半翅目害虫共采集4 种,占害虫种类总数的12.9%;同翅目害虫共采集到2 种,占害虫种类总数的6.5%。榆林地区绿豆害虫主要集中在鳞翅目和鞘翅目。其中危害严重的害虫有赤绒金龟(Maladera orientalis)、黑绒金龟(M. verticalis)、豆荚螟(Etiella zinckenella)、豆蚜(Aphis craccivora),同时对其危害特征及发生规律进行介绍,为榆林绿豆害虫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8.
鄂中地区四种储粮害虫对磷化氢抗性发展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隔20年,再次测定了荆门地区的玉米象、谷蠹、赤拟谷盗、锈赤扁谷盗四种主要储粮害虫对磷化氢的抗性,测定结果表明:荆门地区的上述储粮虫种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抗性品种已达100%;抗性系数均较1991年有大幅上升。通过分析比较这几种储粮害虫近20年的抗性发展情况,探讨了储粮害虫抗性产生的原因和延缓抗性发展的相应对策,为科学指导今后对储粮害虫的有效防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甘蓝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田间系统调查基础上研究了合肥郊区甘蓝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调查共记录节肢动物21种,其中害虫10种,天敌11种。害虫主要优势种为菜青虫和菜蚜为优势种;捕食性天敌主要优势种为中华跃蛛、草间小黑蛛。害虫优势种菜青虫主要分布于甘蓝心叶和内层叶反面,而菜蚜分布较广。捕食性天敌优势种中华跃蛛、草间小黑蛛主要分布于甘蓝外层叶反面。群落多样性在时间过程中较稳定,影响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因素是群落均匀度。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好地测报兵团十二师苗木主要食叶性害虫的发生动态,正确预测苗木食叶性害虫的未来发展趋势,为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2014年,十二师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通过实地调查、室内培养等方法对十二师地区苗木主要食叶性害虫杨梦尼夜蛾、桑褶翅尺蛾和春尺蠖进行调查研究,明确其形态特征和发生规律,并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