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对玉米有较大需求。为了更好地提升玉米产量,需要研究玉米生长过程中具体的气候条件,采取有效手段提升玉米产量。文章针对玉米种植的特点、气候条件,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玉米种植存在的不足以及气象服务对玉米种植的影响,探究了提升玉米产量的措施和气象服务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在种植生产中占据较大比例。玉米种植过程中控制播种与收获时的气候条件对玉米的质量和产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合以往的实践经验,分析了气候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并提出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为玉米的良好发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玉米是我国的基础农作物之一,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主食。气候条件对玉米的生长、发育、产量等有着直接的影响。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做好相关的温度、水分、光照以及灾害防治工作,是保证玉米良好生长、提高玉米产量的关键,对提升玉米种植效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玉米是我国南北方都非常受欢迎的农作物,近年来,随着品种、产量的增加,其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农产品。但是,因为受到地域、气候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部分地区的种植产量并不如人意。当然不只是玉米,其他农产品也是如此,因此针对以玉米为首的农产品改革变得迫在眉睫。针对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以期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5.
玉米是我国常见的农作物之一,东北地区的农民主要以种植玉米为生。玉米能否获得高产,主要取决于种植水平。大力推广玉米种植技术,能够有效地推进相关技术的成熟,间接提高玉米产量。若玉米种植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其种植面积也会相应增大,进而达到市场对高品质玉米的需求量,而且能够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简单介绍了关于玉米的种植技术及推广方式,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获取更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章探究了我国玉米间套大豆种植现状,重点分析了玉米间套大豆种植模式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对作物根系生长的影响以及对农作物产量与质量的影响,阐述了玉米间套大豆种植技术的优势,并提出有效的玉米间套大豆控制玉米病虫害种植技术,通过科学选种、选地,做好整地、播种、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控,从根本上提高种植产量,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玉米是重要农作物品种,种植历史悠久,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玉米种植当中常常会遭受病虫害,进而影响到玉米的产量和质量,给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阻碍。为了提升玉米的产量以及质量,为玉米的种植和生长提供一个健康、安全的环境,就必须要对玉米常见病虫害的发生以及具体的防治方法进行深层次分析,进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农业经济飞速发展,农业科学的发展和农业科技的振兴使得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愈发重要。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品种,是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之一,玉米种植技术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农业经济能否持续发展。以吉林省为例,在引进并应用了玉米种植新技术后,不仅为玉米种植带来了产量突破,还为玉米种植带来了质量优化。对玉米种植现状和玉米种植新技术应用效率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玉米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科学的种植方式是玉米高产增收的保障。强化玉米种植技术的应用,不断提升玉米种植的培育水平,在玉米生长过程中给予充分的光照与适宜的温度,是玉米生长的基本条件。我国的种植行业在持续发展,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技术愈加先进,玉米也不例外。对玉米种植新技术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玉米在我国种植业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相较于其他农作物而言,玉米种植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要求较低,只需要保持正常的光照、温度与水分条件,玉米植株就能正常生长。然而,玉米在种植过程中会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极端天气变化使玉米产量受到严重限制。基于此,文章通过分析玉米在生长过程中所需的环境条件,探讨极端天气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有效地提升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1.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与国计民生紧密相关,为此需要大力发展玉米种植,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但是,栽培技术不足、过热的气候等因素都会影响玉米的产量。基于此,提出针对性的措施,以实现玉米种植的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12.
韦宇 《种子科技》2022,(3):130-132
农作物包括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我国是粮食生产大国,每年出口大量农作物产品.农作物中一部分粮食作物喜水,另一部分粮食作物喜旱,并且农作物生产受生产技术、气候以及环境的影响较大.文章以隆安县气候环境为例,探讨了不同农作物对种植环境的适应性,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质量的影响,对改善种植条件、提高种...  相似文献   

13.
仝媛 《种子科技》2023,(22):100-102+111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饲兼用型农作物之一,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能够为我国畜牧业发展提供饲料来源,因此,玉米种植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玉米新品种不断涌现以及气候环境变化和栽培管理不科学等因素影响,导致病虫害发生概率逐年增加,直接影响玉米产量和质量。玉米螟虫是玉米栽培中的主要害虫之一,选择化学防治方法可能会破坏生态环境,使害虫产生耐药性。主要分析了玉米螟虫及绿色防治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焦亚力 《种子世界》2021,(7):0120-0122
辽宁省位于东部地区的南部,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之一。玉米、水稻和豆类是当地主要种植的农作物,其中玉米种植为地区农业经济水平的持续提高起到了重要的动力作用。同时辽宁省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玉米产量的提高具有较大的潜力。市场方面对于玉米产量和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为了保证可以培育出更加优质高产的玉米品种,就必须要进行适当的种植技术改良。否则继续沿用以往的传统玉米种植模式,不仅难以提高当地玉米的种植经济效益,而且还会对农业的健康发展造成相应的制约。对此,本文首先对辽宁省的自然环境分析入手,并在此基础上对高产优质玉米的种植要点以及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要点进行了重点分析,旨在为辽宁省玉米的种植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黄顾林 《种子科技》2023,(7):118-120
随着农业的发展以及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耕地制度也在发生变化,一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提高了农作物产量,保证了农作物品质。小麦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小麦种植不仅受当地气候条件和种植技术等因素影响,而且受土壤养分和施肥管理等因素影响。文章主要论述了小麦土壤管理技术以及小麦肥料管理技术,以期为提升小麦田间管理技术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陶凯元 《种子科技》2017,(8):99-100
玉米在我国具有种植范围广、种植面积大的特点,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在各个领域均有广泛应用。优质高产是每个玉米种植者的追求,但是在玉米种植和生长期间,由于各种病虫害的影响,使得玉米质量下降,从而影响玉米的产量。主要针对玉米生长过程中出现的病虫害进行分析,提出防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旨在减少病虫害给玉米带来的威胁,实现玉米的高产优产。  相似文献   

17.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是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重要食物之一。玉米在很多地区都得到认可,其种植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为提高玉米的产量,保证其质量,不仅需要在合适的区域种植,还需要在种植时观察气候条件,在条件较好的情况下种植、施肥。这就需要种植人员关注气象服务,有效地利用气象服务,为种植玉米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农业大国,玉米作为我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对其进行种植,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针对玉米种植过程中的栽培管理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帮助农民解决相关问题,以提高玉米的产量。  相似文献   

19.
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的农作物,其产量稳定对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玉米种植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因此,需采取保护性耕作技术以及机械化种植技术。基于此,阐述了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优势,介绍了玉米保护性耕作模式以及玉米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以期能提高玉米生产效率,保证玉米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20.
玉米作为我国基础的农作物之一,在其培育和种植方面要进行重点关注。近几年随着气候、生态环境的不断变化,病虫害问题频繁出现,影响种植者的种植情况。所以在玉米种植时应用栽培新技术,对于玉米种植的整体管理和病虫害防治都有很好的作用,能够帮助种植者有效提升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以玉米栽培新技术及病虫害防治为重点开展相关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