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五十年代开始使用无性砧木以来,无性砧比例一直持续地上升。纽约州1970年至75年五年内,无性砧所占比例由32%上升到46%。近年所栽幼树基本全部为无性砧。据1980年纽约州统计,各地无性砧所占  相似文献   

2.
《北方果树》2021,(2):I0002-I0002
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位于营口市鲅鱼圈区熊岳镇,隶属于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其前身为"南满铁道株式会社熊岳城苗圃",建于1909年,1913年称"满铁农事试验场熊岳城分场"。新中国成立后,相继称"辽东省立熊岳农事试验场""辽宁省熊岳农业试验站""辽宁省熊岳农业科学研究所""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等,直至1984年,称名“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至今。  相似文献   

3.
一、选种经过为适应生产上推广小苗嫁接、实现良种化的要求,我所从1975年开始,在枇杷主产区与有关部门协作,进行了枇杷的选种工作。坂红是我所和莆田县万坂大队共同协作,1976年从我所果园中发现的枇杷新品种。我所现有本品种结果树7株,  相似文献   

4.
《北方果树》2009,(3):F0002-F0002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前身为辽宁熊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始建于1948年,1999年更为现名,是省属公办普通高等学校。2003年荣获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首批8所优秀校之一,2005年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08年被列入全国百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行列。  相似文献   

5.
1选育经过1985年以提纯的农家品种克山161为母本,以日本甜椒稳定品系为父本进行杂交。1987年开始对后代系谱选育。1988年夏天,所内加代选择,1988年冬海南加代选择。1989年夏天,所内加代选择,1989年冬海南加代选择。1990年90-6性...  相似文献   

6.
佛罗里达平菇,又称F平菇,是世界上公认的较好菌种。1981年10月,中国林科院林化所从西德引进母株,后在试验室和防空洞内进行栽培试验,表现出良好的生长特性。1983年9月,林化所与江苏省供销社食用菌所合作,在江苏省丹阳、宜兴、镇江等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从1978年开始。1981年1月在我所召开快速育苗现场会,向全省推广。1982—1983年进入较大规模的生产性试验。在上级领导与有关单位大力支持与协助下,试验取得了一定的结果。两年来在所内与我所负责指导的清徐葡萄产区,培育了良种苗木59万余株,建立了葡萄生产基地2000多亩,并总结了一套较完整的集约化育苗技术,对影  相似文献   

8.
太平洋玫瑰是新西兰国家园艺研究所用嘎拉×华丽(Gala×Sdenderl杂交育成的苹果新品种.烟台市农科院果树科学研究所于2000年直接从国外引进.并高接在果树科学研究所试验园5年生金帅大树上.高接后第3年开始结果.至今已连续结果6年.性状稳定。  相似文献   

9.
早红珠油桃引种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11月24日梅州市政府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宏百科种植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引进3年生早红珠油桃300株,2年生2700株,1年生500株,分别由我所、市内各大型农场及专业户试种。其中,我所种植3年生油桃200株,2年生油桃200株,1年生油桃60株。到2001年12月10日,油桃落叶修剪后,我所种植的油桃间株移植(共220株)到我市阴那山。阴那山是我市典型的高寒山区,种植点海拔524m,年平均气温比平地低3—6℃。  相似文献   

10.
早熟苹果品种藤牧1号引种观察冯建忠,鄢新民,张振波,李良瀚(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在果树研究所050061)藤牧1号苹果是由美国普度大学等3所院校联合育成的。我所于1993年引入,当年夏秋及第2年的春季,分别采用带木质芽接和枝接的方法,高接在所内苹果育...  相似文献   

11.
以"斗南"苹果为试材,研究比较了疏花蔬果时保留中心花和保留边花对其所结果实霉心病发病率、单果重及果形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2011年和2012年中心花所结果实霉心病发病率分别为8%和36%,边花所结果实霉心病的发病率分别为4%和17%;边花所结果实与中心花所结果实的单果重、果形指数无显著差异。可见,疏花时选留边花坐果可以降低"斗南"苹果霉心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大五星枇杷引种及早结丰产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10月,我所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引进目前国内果实最大的枇杷良种——大五星枇杷在本所基地试种。  相似文献   

13.
早美桃是北京林果所育成的特早熟品种,其亲本为庆丰x朝霞。1981年杂交,通过胚培养技术获得实生苗,1984年结果,1990年命名。我院1998年由北京林果所引入,春季高接在桃实生圃,共10株,株行距为ZmxZm。1999年开始结果。2000年株产skg,20以年控制在12kg。通过5年观察,该品种成熟极早  相似文献   

14.
1985年6月10日至14日,湖北省荆州地区科委在江陵市举办了食用菌科技成果交流交易会。会上收集了省内外食用菌科研、生产、加工等方面的科技成果120多项,并邀请了华中农学院、贵州生物所、广西、三明真菌所、广东微生物所、昆明食用菌所、河南生物所、山东生物所、湖北农学院等单位参加  相似文献   

15.
我所近三年果园试种多年生豆科小冠花与扁茎黄芪,表现很好。一、小冠花小冠花属 Coronilla L,是一种半匍匐蔓生性豆科多年生牧草。原产南欧和地中海地区,1974年美国友人韩丁从美国引进我国,1979年我所从山西农业大学引种试种。  相似文献   

16.
《落叶果树》2008,40(3):F0002
王长君.1957年7月生,山东郓城人,1979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现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系.分配到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工作至今,历任山东省果树研究所试验场场长,所技术咨询部主任,所开发办公室主任,副所长,党委书记,  相似文献   

17.
北海道9号苹果引种试栽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海道9号苹果引种试栽初报刘志坚(山东省烟台市果树科学研究所264004)北海道9号苹果是日本北海道中央农业试验场在1971年以富士×津轻杂交育成的三倍体品种,1986年在日本登记注册。我所于1989年引进试裁。经3~5年观察,该品种具有早实丰产,个...  相似文献   

18.
《落叶果树》2007,39(4):F0003-F0003
姜中武,男,1960年5月生,山东烟台市牟平区人,1982年7月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系,分配到山东省烟台市果树科学研究所至今,现为烟台市果树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山东杞业大学在读博士,烟台市学科带头人。1988年曾赴新西兰富绕湾综合技术学院留学,1996年赴德国果树植保研究所从事合作研究。  相似文献   

19.
1982年我所承担地乐胺梨园除草的试验,由于无药源,试验中断。1985年又重新进行试验。现将两年的试验结果简结如下。一、试验园基本情况试验在兴城所内梨园进行,土壤为平地棕壤,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1.384%,pH6.9。  相似文献   

20.
宜园3号甜橙     
宜园3号甜橙,为四川省1972年开展选种以来所选出的优良甜橙芽变之一,其近于无核的特性及良好的品质已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并开始在生产上发展推广。一、选种经过宜园3号甜橙系1973年在宜宾地区园科所锦橙园中选出,1973—77年间,经地区、省柑桔选种协作组多次鉴评,评为少核优良单株,但未引起重视,繁殖利用较少。1978年后,中国农科院柑桔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