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以改性的方法提高纤维素纳米晶的水溶性,用其制备稳定的水包油型Pickering乳液,并初步探究Pickering乳液在制备复乳和包埋益生菌中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首先,采用TEMPO(2,2,6,6-tetramethylepiperidin-1-oxyl,2,2,6,6-四甲基哌啶-1-氧自由基)/NaBr/NaClO体系对微晶纤维素进行化学改性,分别制备氧化度为30%、50%和100%的氧化纤维素纳米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分别对其形貌和羧基化学结构进行测定.其次,用氧化纤维素纳米晶制备Pickering乳液,用荧光显微镜和Turbi Scan稳定性分析仪分别对其形态和稳定性进行表征和分析.最后,用氧化纤维素纳米晶制备复乳,并将上述制备的Pickering乳液用于菌体包埋,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行观察.【结果】氧化后的纤维素纳米晶结构疏松,羧基含量增加,水溶性随氧化度的升高而增加;氧化度为50%的纤维素纳米晶制备的Pickering乳液较稳定,其也可用来制备W/O/W型乳液,而且Pickering乳液用于菌体包埋,有较好的包埋效果.【结论】氧化后的纤维素纳米晶能够制备出稳定性较好的Pickering乳液,该Pickering乳液可以用于制备W/O/W型复乳以及菌体的包埋,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类胡萝卜素在人体健康方面发挥多种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类胡萝卜素在加工及贮藏中不稳定且生物利用率不高,需通过稳态化技术提高其稳定性和生物利用率。微胶囊包埋、脂质体和纳米乳液制备技术;这3种稳态技术均能有效提高类胡萝卜素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率,但各具优势。微胶囊可掩盖包埋物的不良味道和气味、降低包埋物损失率等,但设备复杂、生产成本高;脂质体具有水分散性好、毒性小及生物相容性较好等特点,但产品稳定性相对较低;纳米乳液形态均一稳定,但所用溶剂大多为非食品级。本研究中对类胡萝卜素微胶囊包埋、脂质体制备、纳米乳液制备3种常见的稳态化技术进行了综述,可为进一步提高类胡萝卜素稳定性及生物利用率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考察影响柚皮苷脂质体缓释凝胶制备工艺的各因素,以包封率为指标,确定柚皮苷脂质体缓释凝胶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以成型性、涂展性、稳定性的综合作用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凝胶剂质量的卡波姆940用量、载药量、5%羟苯乙酯乙醇溶液和三乙醇胺用量进行考察,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所制凝胶中柚皮苷的含量。确定柚皮苷脂质体缓释凝胶最佳制备方法为以乳化-低温固化法制备柚皮苷脂质体;柚皮苷脂质体缓释凝胶处方为0.3 g卡波姆940为凝胶基质、2 g 10%月桂氮卓酮无水乙醇溶液为促渗剂、1.0 g三乙醇胺为p H调整剂、0.4 g甘油为保湿剂、0.4 g 5%羟苯乙酯乙醇溶液为防腐剂、载药量为2.08%。柚皮苷脂质体缓释凝胶剂制备工艺简单,所制凝胶质地均匀细腻,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高压均质处理对大豆蛋白-乳清蛋白混合体系性质的影响,为动植物混合蛋白的加工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制备400 mg/L的大豆分离蛋白(SPI)、乳清分离蛋白(WPI)和大豆蛋白-乳清蛋白混合蛋白体系(SPI-WPI),对其分别进行0,30,60,90,120,150 MPa的均质压力处理,观测高压均质处理前后的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粒径、电位、表面疏水性、浊度以及乳液微观结构,研究高压均质处理对SPI-WPI混合体系性质的影响。【结果】与SPI和WPI相比,随均质压力增大,SPI-WPI混合体系的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均明显提高,在压力为150 MPa时其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均达到峰值,分别为80.6 m~2/g和16.1 min,较高压均质处理前(59.264 m~2/g和14.01 min)分别提高了36.06%和14.85%。经高压均质处理后,SPI-WPI混合体系的粒径分布由双峰转为单峰,与未处理样品相比平均粒径显著降低(P0.05)。SPI-WPI混合体系的ZETA电位绝对值随均质压力的升高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于压力为120 MPa时达到最高,为23.66 mV,此时混合体系稳定性最好;随着均质压力的升高,SPI、WPI、SPI-WPI混合体系的浊度均呈下降趋势。经高压均质处理后,SPI-WPI混合体系的表面疏水性明显增强,混合体系中蛋白分子伸展,内部的疏水基团暴露,体系相互排斥作用增强;乳液的微观结构由孔洞较大且排列不规则转为均一、稳定结构。【结论】高压均质处理有利于SPI-WPI混合体系中两种蛋白相互作用,从而改善混合体系的功能性质。  相似文献   

5.
以高压均质为乳化方式,采用细乳液交联法合成淀粉纳米微球。对W/O细乳液制备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Span-80与Tween-80质量比为84∶16,淀粉溶液中NaCl与H2O质量比为6∶100时可制得圆整性和分散性较好的粗乳液;复合乳化剂与环己烷的质量体积比为0.04~0.08g/mL时,细乳液粒径和多分散系数(PDI)变化不明显;随着均质压力的提高,细乳液粒径和PDI逐渐减小;随着均质次数的增加,细乳液粒径和PDI先是逐渐减小,均质5次后变化趋于平缓。以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成功制得了粒径约50~100nm淀粉纳米微球。  相似文献   

6.
葡萄柚柚皮苷微波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建立葡萄柚皮中柚皮苷的提取工艺,本文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乙醇浓度、微波功率、料液比、微波时间4个因素对葡萄柚中柚皮苷提取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用正交试验进行工艺参数的优化。结果表明:微波提取的影响因素顺序为液料比>时间>浓度>功率;葡萄柚柚皮苷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液料比60∶1(mL/g),提取溶剂80%乙醇,微波时间30 s,微波功率160 w,两次提取。此条件下柚皮苷的提取率为5.94%。  相似文献   

7.
以橘红、生姜和蜂蜜为原料,研究橘红合剂中柚皮苷含量的提取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对橘红合剂中柚皮苷含量进行测定,优化提取条件。结果表明:由单因素试验得出橘红合剂的柚皮苷含量的最佳条件为每次加水10倍量,煎煮60 min,醇沉浓度为60%。由正交试验得出橘红合剂的柚皮苷含量的最佳条件为每次加水8倍量,煎煮60 min,醇沉浓度为60%。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化橘红中黄酮类物质的HPLC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效液相/紫外-可见波长检测器(HPLC/VWD)法,测定了化橘红中黄酮类物质的含量.7种黄酮类标准品分别是芦丁、金丝桃苷、柚皮苷、橙皮苷、柚皮素、川皮苷和甜橙黄酮.分离条件:分离柱为Nucleosil C18反相柱,5μm,250 mmX4.6 mm,流动相A为20%的甲醇,流动相B为30%的乙腈,流动相C为乙腈,三元梯度洗脱,流速1.0~1.2 mL/min,柱温35℃,分析波长285~350 nm,梯度波长.测定结果表明:标准品浓度范围为0.098~25.000~g/mL,回归方程相关系数为0.999~1.000;标准品连续5次进样和在48 h内多次进样,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均≤4.518%;供试的10个化橘红样品中均含有柚皮苷,其中4个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柚皮素;化橘红中黄酮类物质主要成分是柚皮苷.  相似文献   

9.
沙田柚幼果中柚皮苷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沙田柚幼果中柚皮苷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柚皮苷的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优选,并用高效液相法测定柚皮苷含量。[结果]沙田柚幼果中柚皮苷最佳提取工艺为10倍量浓度50%乙醇,在50℃条件下提取1.5 h。[结论]该工艺提取率高、成本较低,可用于中试生产。  相似文献   

10.
蓝松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581-10582
建立柚叶中柚皮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醋酸(35∶61∶4),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83 nm。柚皮苷进样量在0.101~2.202μg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101.27%,RSD为1.41%,所测样品的柚皮苷含量0.84%~1.25%,且嫩叶柚皮苷含量稍高于老叶。该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柚叶中柚皮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