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娩胎次及季节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胎次和分娩季节对大白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1~9胎共11 373头大白母猪46 533窝的生产资料,分别分析了不同分娩胎次和季节对大白母猪总产仔数、活仔数、健仔数等繁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娩胎次及季节对大白母猪繁殖性能均有显著影响(P0.05);母猪总产仔数、活仔数和健仔数在1~3胎均呈现递增趋势,到第3胎最高,分别增加了0.56、0.58和0.74头;第3胎后,产仔性能呈逐步降低的趋势,至第9胎最低,分别降低了1.07、1.43和1.35头;第1胎的弱仔数和畸形数最高,第8胎的死胎数最高,而木乃伊数最低;在春季分娩的母猪总产仔数,活仔数和健仔数显著高于夏季和冬季(P0.05),冬季分娩的母猪弱仔数最多(P0.05),而冬季分娩的死胎数则最低。研究认为,大白母猪的最佳分娩胎次为第2~6胎,适宜的分娩季节为春季和夏季。  相似文献   

2.
试验选用浙江某种猪场2010-2013年出生的加系大约克种猪共4382窝的繁殖性能数据,统计分析不同胎次和配种季节对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总死产数、畸形胎数、木乃伊胎数、死胎数和初生窝重的影响。结果表明:胎次对种猪产仔性能有极显著影响(P0.01),母猪1~6胎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随胎次增加而增加,第6胎达到最高峰,且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其他胎次;总死产数及死胎数则7~8胎极显著高于其他胎次(P0.01);但胎次对产畸形胎和木乃伊胎数影响不显著(P0.05)。配种季节对种猪产仔性能影响极显著(P0.01),冬季配种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显著高于其他配种季节(P0.05);总死产数及死胎数极显著低于其他配种季节(P0.01);但冬季配种产木乃伊胎数极显著高于夏、秋两季(P0.01),显著高于春季(P0.05)。研究表明,加系大约克种猪的最佳产仔胎次为3~6胎,冬季配种的产仔性能明显高于其他配种季节。  相似文献   

3.
《养猪》2021,(4)
猪场母猪的产仔性能关乎生产效率以及经济效益,产仔性能可以由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窝产死胎数和窝产木乃伊数4个指标的表现来进行评价。研究选择某集团旗下规模化猪场2018—2020年近3年的产仔性能数据,通过大量的数据统计分析母猪产仔数的分布情况,以及胎次、季节等因素对产仔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母猪产仔数符合正态分布;第1、5、6、7、8胎相较于第3胎的产仔数以及产活仔数都显著下降;第6、7、8胎死胎数显著高于1~4胎;冬季和春季平均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显著高于夏季和秋季;春季的死胎数显著低于其他3个季节。结论:胎次和产仔季节对母猪产仔性能有显著影响,母猪在第3胎时产仔性能最好,冬季的产仔数最多,春季的死胎数最少,胎次和季节对窝产仔数以及死胎数没有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胎次和季节对大淮和杜淮二元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淮母猪18头和杜淮母猪37头为试验群体,产仔数、产活仔数和死胎数等按胎次和分娩季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淮母猪产仔数胎次1和胎次2、3、4、5、6差异显著(P0.05),且与胎次4差异极显著(P0.01);杜淮母猪产仔数胎次1与其余各胎次差异显著(P0.05),且与胎次3、4、5、6、7差异极显著(P0.01)。大淮母猪秋季的死胎数显著高于冬季(P0.05),其余指标各季节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杜淮母猪产仔数秋季与其他各季节比较差异显著(P0.05),特别与春、冬季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死胎数秋季与夏季、冬季差异显著(P0.05),与春季差异不显著(P0.05)。大淮母猪的产仔性能与杜淮母猪的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分娩胎次和季节对嘉兴黑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采用了浙江省某嘉兴黑猪场2015-2017年生产数据,通过SPSS软件多重比较分析分娩胎次和季节对嘉兴黑猪配种分娩率、窝产总重、窝均个体重、产总仔数、产活仔数、合格仔数、弱仔、死胎、木乃伊胎等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嘉兴黑猪第6~9胎在窝产总重相较于其他胎次差异显著(P <0.05)。第6~9胎产总仔数平均最高达13.47头/窝,显著高出第1胎和第2胎,其他胎次间差异不显著(P> 0.05)。第6~9胎产活仔数、合格仔数分别达到平均12.66头/窝和12.16头/窝,与第1胎、第2胎、第10~13胎和第14胎以上差异显著(P <0.05)。死胎数第1~9胎与第10胎以上差异显著(P <0.05)。春、夏两季在窝产总重、产活仔数、合格仔数分别显著高于秋季和冬季(P <0.05)。春、夏两季与秋、冬两季产总仔数差异显著(P <0.05)。冬季弱仔、死胎和春、夏、秋三季差异性显著(P <0.05),配种分娩率和木乃伊胎四个季节均不显著。因此,本研究认为嘉兴黑猪最佳分娩胎次是第6~9胎,第10胎以后繁殖性能逐渐下降,以及死胎和木乃伊胎会增加;繁殖性能表现最佳的分娩季节顺序是春、夏季>秋季>冬季。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猪瘟疫苗对杜洛克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五水平设计,按批次选择44头杜洛克母猪注射猪瘟疫苗作为试验组,选择44头杜洛克母猪注射相同剂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每组分为5个胎次(1~5胎),分析不同胎次间杜洛克母猪总产仔数、总活仔数、总健仔数和窝均体重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注射猪瘟疫苗对1胎和4胎仔猪窝均体重有显著影响(P0.05),对其余胎次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组各胎次间窝均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而对照组各胎次间窝均体重差异显著或不显著(P0.05或P0.05);胎次和猪瘟疫苗对窝均产仔数、窝均健仔数和窝均活仔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说明注射猪瘟疫苗对杜洛克仔猪窝均体重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养猪》2015,(5)
为确定母猪最佳使用年限和产仔月份,同时为后备母猪的选种提供指导,研究统计分析了胎次、产仔月份对长大二元母猪产仔性能(总产仔数、产活仔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长大母猪1~6胎的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随胎次呈增加趋势,第6胎达到高峰,分别为11.88头和11.28头,极显著高于第1、2和8胎次(P0.01);3~6胎的产仔性能较好,7胎之后出现显著下降趋势。3月份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最高,12月份最低,且3月份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显著高于12月份(P0.05)。第2胎与第3胎、第3胎与第4~5胎、第4胎与第5胎的总产仔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第2胎与第4胎的总产仔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第2胎与第3胎、第3胎与第4~5胎的产活仔数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P0.01);第2胎与第4胎、第4胎与第5胎的产活仔数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综上所述,该猪场长大二元母猪3~6胎的产仔性能较好,且以3月份的产仔性能为佳;第2胎产仔性能可作为后备母猪选留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胎次对母猪产弱仔、死胎的影响,实验对广西某猪场2015年12月——2017年11月的8 028窝大白母猪的胎次和产弱仔数、死胎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胎次母猪产弱仔数和死胎数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第1胎次母猪弱仔数显著高于其他胎次母猪(P<0.05),且弱仔数均值呈逐渐下降趋势;第5胎次母猪的死胎数显著低于其他胎次(P<0.05),且死胎数均值近似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对产弱仔数和死胎数占总产仔数的比例进行分析进一步证明了上述结果。综上,第2~6胎次母猪产弱仔数和死胎数都相对较少,产仔性能最好,规模化猪场可以考虑淘汰7胎以上的母猪;对第1胎次的母猪建设P1场(第1胎次母猪场),制定更为严格的"驯化"和饲养工作。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胎次及分娩季节对不同杂交模式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本试验根据新疆某猪场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大约克夏、大长、长大、杜长大共8 461窝繁殖记录,统计分析胎次及分娩季节对不同杂交模式母猪总产仔数、健仔数、死胎数、畸形和初生窝重的影响。结果表明:胎次对母猪繁殖性能有显著影响,其中总产仔数、健仔数及初生窝重均随着胎次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3~7胎繁殖性能较好,均在5胎达到高峰,5胎的总产仔数、健仔数及初生窝重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胎次,死胎数10胎最高,畸形数1胎最高;春季母猪的总产仔数和健仔数最大且均高于秋季和冬季(P<0.01),夏季的初生窝重最大且均高于秋季和冬季(P<0.01),秋季母猪的产死胎数最多;4~6胎杜长大的总产仔数、健仔数和初生窝重均最高,总产仔数高于大长母猪(P<0.05),健仔数和初生窝重高于大约克夏(P<0.05)。综上所述,母猪的繁殖性状受到胎次、分娩季节和品种杂交效应的综合影响,生产中需要加强初产和8胎以上高胎龄母猪的饲养管理,并及时淘汰高胎龄母猪,以维持最佳胎次结构,并可提高母猪3~7胎龄在猪群中的占比,调整配种时间...  相似文献   

10.
对红河州某猪场长大母猪311窝、PIC母猪138窝及当地农村饲养混血母猪753窝的繁殖性状进行测定,探讨品种、胎次和分娩季节对母猪繁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因素对母猪产仔性能有显著影响,长大母猪和混血母猪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28 d校正断奶窝重均极显著高于PIC母猪(P〈0.01),长大母猪和混血母猪间除初生窝重、初生个体重和28 d校正断奶成活率有极显著差异(P〈0.01)外,其它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胎次因素对母猪产仔性能产生显著影响,经产母猪显著高于初产母猪(P〈0.05),长大、PIC母猪2~8胎、混血母猪3胎以上产仔性能较好,其中长大、PIC母猪以第4胎最佳。分娩季节对PIC、混血母猪的繁殖性状无显著影响(P〉0.05),而对长大母猪的产活仔数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1.
靖远某猪场母猪繁殖性能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猪繁殖力是影响种猪场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文章对靖远某猪场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猪的1 200窝产仔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对总产仔数、总活仔数、初生窝重、共3个繁殖性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胎次和品种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胎次对总产仔数、总活仔数、初生窝重的影响极显著(P0.01),而且3个品种的母猪均表现出第一胎产仔数低,2~6胎产仔数最高,7胎以后产仔数开始下降,11胎以上产仔数最低;品种对总活仔数、初生窝重的影响不显著(P0.05),对总产仔数影响极显著,其中大白母猪显著高于长白和杜洛克,杜洛克和长白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为降低非传染性因素造成的种母猪产仔数低的问题以及种猪场对母猪繁殖力的选育提高提供了参考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加系母猪不同胎次对繁殖性能的影响,选取福建梁野山农牧种猪场5 256窝大白母猪、1 623窝长白母猪、895窝杜洛克母猪和511窝皮特兰母猪共8 285窝的生产数据,根据不同品种统计分析不同胎次母猪的受胎率、分娩率、窝均总产仔数、产活仔数、产健仔数(初生体重大于0.93 kg的健康猪)、畸形数、死胎数和木乃伊数。结果表明:胎次(1~6胎)对大白、长白、杜洛克的受胎率和配种分娩率影响不大,但对皮特兰的受胎率和分娩率有一定的影响;胎次对大白、长白、杜洛克、皮特兰母猪的产仔性能有显著的影响,1~4胎母猪的产仔性能随着胎次增加而增加,在4胎达到高峰,5胎开始下降;在产死胎数方面,5胎后增加非常明显,并且5胎和6胎的死胎率显著高于其他胎次;说明6胎母猪产仔数和配种分娩率下降,这对整个群体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建议母猪在5胎断奶后及时淘汰。该研究为该猪场确定种猪最佳利用年限并为制定母猪淘汰标准提供科学的依据,以期提高加系种猪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母猪的繁殖性能受遗传、营养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本研究对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所属3个种猪场2015—2019年的繁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不同分娩季节、不同胎次、不同分娩猪场等因素对扬翔华系杜洛克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冬季分娩的杜洛克母猪窝均产总仔数、窝均产活仔数显著(P<0.05)高于夏季和秋季分娩的母猪。扬翔华系杜洛克母猪的窝均产总仔数随胎次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第3、4胎次时达到最优,分别为9.66头/胎和10.02头/胎,其中,母猪第4胎的产仔性能与第1胎、2胎、5胎、6胎、7胎及以上胎次间差异极显著(P<0.01)。扬翔华系杜洛克猪在不同猪场间的产总仔数差异不显著(P>0.05),但产活仔数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4.
<正> 1987年10月—1988年底北京市全市新建猪场1260个,调查发现母猪流产、死胎窝数占产仔窝数的27.05%,死胎猪占产仔总数的20.05%。母猪流产、死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即有环境条件、饲料、管理方面的因素,也确有某些传染病存在。一、母猪流产、死胎情况母猪流产、死胎多发生于新建猪场。据对京郊41个猪场、4356头母猪调查,发生母猪流产、死胎的有35个场,占被调查猪场的85.37%,其中母猪流产的有6个场,母猪产死胎的有29个场。1988年6—8月份,4356头母猪产仔1098窝7972头,流产、死胎297窝1598头,流产死胎窝数占产仔窝数的27.05%,死胎猪占产仔数的20.05%。仔猪断  相似文献   

15.
胎次及产仔月份对长大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胎次、产仔月份对长大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浙江某养殖公司2013-2014年长大母猪5100窝的生产数据,研究部分非遗传因素对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长大母猪1~6胎的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随胎次呈增加趋势,第6胎达到高峰,且极显著高于第1胎和第2胎(P0.01);3~6胎的产仔性能较好,7胎之后出现明显下降趋势。3月份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显著高于12月份(P0.05)。第2胎与第3胎和第4胎的总产仔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不同胎次、季节对淮南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对878头淮南猪2 131窝的繁殖记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母猪胎次的增加,淮南猪的产仔性能呈现先升高再稳定最后降低的趋势。在第4胎时,其总产仔数显著高于第1胎(P0.05),活仔数和健仔数显著高于第1胎与第7胎及7胎以上的母猪(P0.05)。在第5胎时,淮南猪的死胎数最多,显著高于1~3胎(P0.05)。在第6胎时淮南猪的木乃伊胎数最多,显著高于3、4、5、7胎及7胎以上(P0.05)。在配种季节方面,秋季配种时,其总产仔数、活仔数和健仔数最多,显著高于春季(P0.05)。在分娩季节方面,冬季分娩时,其总产仔数、活仔数和健仔数最多,显著高于秋季(P0.05)。研究表明,淮南猪在第2~6胎时繁殖性能较优,并且在秋季适宜配种,冬季适宜分娩。  相似文献   

17.
为了比较不同规模猪场不同胎次母猪繁殖力的高低,本研究采集了106家不同规模猪场母猪的详细生产数据。按母猪实际存栏头数将猪场划分为1 000、1 000~5 000、5 000~10 000和≥10 000头4个规模,分析不同规模猪场母猪1~9胎次活仔率、健仔率、畸形仔率、死胎率、木乃伊率、断奶活仔率及窝均产总仔数、窝均产活仔数、窝均产健仔数、窝均产死胎数、窝均断奶活仔数、窝均出生个体重、窝均出生窝重等相关繁殖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在胎次相同的情况下,猪场活仔率、健仔率和断奶活仔率随着饲养规模的扩大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而畸形仔率、死胎率和木乃伊率则呈相反趋势。母猪实际存栏头数≥10 000头的猪场1~7胎次(第4胎除外)的活仔率、健仔率和断奶活仔率均显著高于1 000头猪场(P0.05),而与其他两个规模猪场差异不显著(P0.05)。母猪存栏数1 000头的猪场1、2、3、5、7胎次的死胎率显著高于其他3个规模猪场(P0.05)。各个胎次的窝均产总仔数、产活仔数、产健仔数、畸形仔数、死胎数、木乃伊数、出生窝重都随着猪场饲养规模的扩大呈逐渐降低的趋势。1 000头的猪场第2、3胎的母猪窝均产总仔数、产活仔数、产死胎数、窝均断奶活仔数、窝均出生窝重均显著高于其他3个规模猪场(P0.05)。综上,养殖规模对不同胎次母猪生产力均产生较大影响,中大规模猪场(≥1 000头)的母猪繁殖力整体上低于小规模猪场(1 000头),但仔猪的体况和成活率要优于小规模猪场。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揭示中梅山猪保种场中梅山猪的繁殖性能,试验以保种有限公司中梅山猪场3年所测的7个繁殖性状为依据,分析不同年份、利用方式、分娩季节和胎次对中梅山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中梅山猪1~8胎平均窝产仔数13.61头,产活仔数12.92头,变异系数分别达25.44%和24.08%;中梅山猪4~8胎平均窝产仔数14.76头,产活仔数13.74头,变异系数分别达到25.80%和23.93%,变异程度均较大。纯繁时的窝产仔数和窝产活仔数分别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高于杂交,而杂交后20日龄和45日龄窝重极显著地高于纯繁(P0.01)。不同季节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差异不显著(P0.05),但20日龄和45日龄窝重春夏季显著高于秋冬季(P0.05)。中梅山猪4胎时窝产仔数显著高于1~3胎(P0.05),而与4胎后的其他胎次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中梅山猪繁殖性能好,杂交会降低窝产仔数,4胎时窝产仔数最高,4胎后窝产仔数稳定。  相似文献   

19.
为了比较不同规模猪场不同胎次母猪繁殖力的高低,本研究采集了106家不同规模猪场母猪的详细生产数据。按母猪实际存栏头数将猪场划分为<1 000、1 000~5 000、5 000~10 000和≥10 000头4个规模,分析不同规模猪场母猪1~9胎次活仔率、健仔率、畸形仔率、死胎率、木乃伊率、断奶活仔率及窝均产总仔数、窝均产活仔数、窝均产健仔数、窝均产死胎数、窝均断奶活仔数、窝均出生个体重、窝均出生窝重等相关繁殖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在胎次相同的情况下,猪场活仔率、健仔率和断奶活仔率随着饲养规模的扩大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而畸形仔率、死胎率和木乃伊率则呈相反趋势。母猪实际存栏头数≥10 000头的猪场1~7胎次(第4胎除外)的活仔率、健仔率和断奶活仔率均显著高于<1 000头猪场(P<0.05),而与其他两个规模猪场差异不显著(P>0.05)。母猪存栏数<1 000头的猪场1、2、3、5、7胎次的死胎率显著高于其他3个规模猪场(P<0.05)。各个胎次的窝均产总仔数、产活仔数、产健仔数、畸形仔数、死胎数、木乃伊数、出生窝重都随着猪场饲养规模的扩大呈逐渐降低的趋势。<1 000头的猪场第2、3胎的母猪窝均产总仔数、产活仔数、产死胎数、窝均断奶活仔数、窝均出生窝重均显著高于其他3个规模猪场(P<0.05)。综上,养殖规模对不同胎次母猪生产力均产生较大影响,中大规模猪场(≥1 000头)的母猪繁殖力整体上低于小规模猪场(<1 000头),但仔猪的体况和成活率要优于小规模猪场。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母猪胎次对产仔性能的影响,收集福建某种猪场2008-2011年总计10482胎的分娩记录,应用Excel整理数据、SPSS17.0软件比较不同胎次的大约克、长白和杜洛克母猪窝产总仔数、窝产活仔数的差异。结果表明,胎次对大约克、长白和杜洛克母猪窝产仔数和窝产活仔数的影响极显著(P<0.01),随着胎次的增加,母猪的窝产总仔数、窝产活仔数呈逐渐上升趋势,在第4胎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1.77头、10.54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