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近年来,在貉的品种培育过程中,发现了黑色突变个体(简称黑貉),作为一种新的突变品种,黑貉有着极大的科研和利用价值。为了解其生物学特性,本试验以乌苏里貉为对照,分别对黑貉繁殖性能、生长性能、毛皮性能、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饲养和管理条件下,黑貉和乌苏里貉窝产仔数和分窝成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生长性能中,不同毛色个体45~210日龄体质量和体高差异不显著(P0.05);毛皮性能中,黑貉背部针绒毛长度显著高于乌苏里貉(P0.05);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中,除了同种色型间个别指标有差异外,其他各项指标在2种毛色貉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甘草提取物对冬毛期乌苏里貉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代谢、血清生化指标、毛皮品质及脏器指数的影响。试验选取135日龄的体重相近、雄性乌苏里貉75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貉。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Ⅰ组)、100(Ⅱ组)、200(Ⅲ组)、300(Ⅳ组)、400 mg/kg(Ⅴ组)甘草提取物。预试期5 d,正试期62 d。试验测定不同组乌苏里貉生长性能、消化代谢、氮代谢、血清生化指标、毛皮品质及脏器指数等的变化。结果表明:1)试验Ⅳ组貉末重、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试验Ⅰ组及Ⅱ组(P <0.05),试验Ⅳ组及Ⅴ组料重比显著低于试验Ⅰ组及Ⅱ组(P<0.05)。2)试验Ⅴ组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各组间其他营养物质消化代谢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3)试验Ⅳ组食入氮含量与试验Ⅲ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其显著低于试验Ⅰ组、Ⅱ组和Ⅴ组(P<0.05),试验Ⅳ组及Ⅴ组的氮沉积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其余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4)试验Ⅴ组血清白蛋白含...  相似文献   

3.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不同蛋白质水平对冬毛期貉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毛皮性状的影响。试验选取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毛皮动物实验基地的雄性乌苏里貉45只,体重约为(6.00±0.09)kg,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分别饲喂高、中、低(28.81%、24.15%、22.03%)三个蛋白水平的日粮。结果显示:3个蛋白质水平的日粮对日增重、日采食量及料重比等均无显著影响(P0.05);血清尿素氮浓度,低蛋白水平组显著低于高蛋白水平组(P0.05);白蛋白、总蛋白、血清尿素氮均以中蛋白水平组最高,随着蛋白水平的增加,各个指标有下降的趋势;针绒毛平齐度高蛋白水平组显著低于中、低蛋白水平组(P0.05),针毛、绒毛细度,低蛋白水平组显著低于中、高蛋白水平组(P0.05),活体长、干皮长、干皮重、针毛长度、绒毛长度等毛皮性状均差异不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在不额外添加氨基酸的条件下,日粮蛋白质水平降到24.15%基本不影响冬毛期貉的生产性能及毛皮性状,但蛋白水平降到22.03%时,对毛皮性状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探讨了不同粗蛋白质(CP)和赖氨酸(Lys)水平颗粒饲料对生长期乌苏里貉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72只仔貉进行3[FCP:18%(P1)、21%(P2)和24%(P3)]×3[Lys:1.6%(L1)、1.8%(L2)和2.0%(L3)]双因子交叉饲养试验,共分为9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貉.试验期14周.结果表明:在第8周和第12周时,P3水平的平均体重显著高于P1水平(P<0.05).在第14周时,P3水平的平均体重显著高于P2水平(P<0.05).极显著高于P1水平(P<0.01).P3水平的总增重显著高于P2水平(P<0.05),极显著高于P1水平(P<0.01).第12周和第14周时,P2、P3水平的平均体长显著大于P1水平(P<0.05),且P2、P3水平间差异不显著(P>0.05).Lys水平在整个试验期内对平均体重、总增重、平均体长、总增体长均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得出,以体重为主要衡量指标,生长期乌苏里貉颗粒饲料中CP水平为24%最理想;以体长为主要衡量指标,CP水平达到21%~24%较理想;Lys水平达到1.6%即可满足生长期乌苏里貉的Lys需求.  相似文献   

5.
为了验证复方党参对乌苏里貉的促生长作用,笔者对饲喂复方党参的试验貉进行生长性能的测定,并与空白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乌苏里貉应用复方党参后,貉的体重明显增加,差异显著(P0.05);皮张长度明显增加,差异极显著(P0.01);针毛、绒毛长度均有所增加;貉血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可见,复方党参可显著增加貉的体重,提高貉的皮张长度。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铜源对育成期乌苏里貉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随机选取(60±5)日龄、健康的雄性乌苏里貉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硫酸铜(Ⅰ组)、碱式氯化铜(Ⅱ组)、混合铜(Ⅲ组,碱式氯化铜和蛋氨酸铜,添加比例为1∶1,以铜元素计)和蛋氨酸铜(Ⅳ组),添加水平均为40 mg/kg。预试期7 d,正试期55 d。每组选取8只动物进行消化代谢试验。试验结束后,每只动物后肢静脉采血。结果表明:1)Ⅲ组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Ⅰ组(P<0.05),各组间料重比和平均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2)Ⅱ组的粗脂肪消化率显著高于Ⅰ、Ⅲ、Ⅳ组(P<0.05)。Ⅲ组的铜消化率显著高于Ⅰ、Ⅱ和Ⅲ组(P<0.05),干物质消化率、粗蛋白质消化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粪氮、尿氮含量及氮沉积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Ⅰ、Ⅱ、Ⅳ组的粪铜含量显著高于Ⅲ组(P<0.05)。Ⅳ组尿铜含量显著高于Ⅰ、Ⅱ、Ⅲ组(P<0.05)。Ⅲ组的铜沉积显著高于Ⅰ、Ⅱ、Ⅳ组(P<0.05)。4)Ⅱ组血清中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Ⅲ、Ⅳ组(P<0.05)。Ⅲ、Ⅳ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其余血清生化指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混合添加适宜水平的碱式氯化铜和蛋氨酸铜,可提高育成期乌苏里貉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氮沉积和铜沉积,更有利于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复方中草药对乌苏里貉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对乌苏里貉的毛皮品质有显著促进作用的复方中草药(该方由黄芪、白芷、荆芥、菟丝子、女贞子、何首乌6味中草药组成)制成口服液,并将其添加到乌苏里貉的饮水(5%)中,饲喂21 d,分别在饲喂的第0,7,14,21天,采集血液,分离血清,检测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该复方中草药应用于乌苏里貉后,试验组貉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有升高的趋势,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应用复方中药后的第14天和第21天,试验组貉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丙二醛(MDA)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说明应用复方中草药后可增强乌苏里貉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将前期实验筛选出的对乳鼠次级毛囊的发育有明显促进作用的复方中草药(黄芪、白芷、荆芥、菟丝子、女贞子、何首乌等6味中草药组成)用于乌苏里貉,观察其对乌苏里貉免疫功能和皮毛品质的影响。结果试验貉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 G、Ig M、Ig A及补体C3、C4的含量显著增高,14 d时达到峰值,21 d时稍有下降(P0.05或P0.01);貉的皮张、针毛和绒毛的长度增加,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复方中草药可增强乌苏里貉的免疫功能,对乌苏里貉的毛皮品质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铜源对育成期乌苏里貉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随机选取(60±5)日龄健康的雄性乌苏里貉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分别添加硫酸铜(Ⅰ组)、碱式氯化铜(Ⅱ组)、混合铜(Ⅲ组,碱式氯化铜和蛋氨酸铜,添加比例为11,以铜元素计)和蛋氨酸铜(Ⅳ组),添加水平为40 mg/kg的试验饲粮,预饲期7 d,正式期62 d。试验结束后,每只动物后肢静脉采血。结果表明:①不同铜源对不同阶段乌苏里貉体重和日增重没有显著差异(P>0.05)。②不同铜源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血糖(GLU)、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 SOD)、铜蓝蛋白(CP)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Ⅰ组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显著高于Ⅳ组(P<0.05),Ⅲ、Ⅳ组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Ⅲ组血清中总超氧化物(T-SOD)含量显著高于Ⅳ组,Ⅳ组血清中T-SOD含量显著高于Ⅰ、Ⅱ组(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添加有机铜的组别可以提升ALP与T-SOD含量,添加硫酸铜组更容易危害动物健康。因此在实践生产中,为提高生长性能和降低饲养成本,建议有机铜与无机铜混合使用。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铜对育成期雄性乌苏里貉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氮、铜代谢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随机选取(60±5)日龄健康的雄性乌苏里貉105只,体重2.83 kg±0.37 kg,随机分为7组,每组15只貉,1只为1个重复。分别饲喂含蛋氨酸铜为0(对照组)、20(Ⅰ组)、30(Ⅱ组)、40(Ⅲ组)、50(Ⅳ组)、60(Ⅴ组)和200 mg/kg(Ⅵ组)的试验日粮,预试期7 d,正试期55 d。试验期间,每组随机选取8只乌苏里貉采用全收粪尿法进行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Ⅲ、Ⅳ组的末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组与对照组相比体重差异不显著。Ⅰ、Ⅱ、Ⅲ、Ⅳ、Ⅴ、Ⅵ组平均日增重(AD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Ⅴ组的脂肪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Ⅰ组(P<0.05)。对照组和Ⅵ组的铜消化率显著高于Ⅰ、Ⅱ、Ⅲ、Ⅳ、Ⅴ组(P<0.05)。Ⅳ组的氮沉积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Ⅰ组(P<0.05)。各组间铜摄入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粪铜含量随着铜添加水平的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Ⅴ、Ⅵ组尿铜显著高于Ⅰ、Ⅱ、Ⅲ、Ⅳ和对照组(P<0.05)。各铜添加组与对照组铜沉积差异显著(P<0.05)。Ⅵ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Ⅰ组(P<0.05)。Ⅱ、Ⅲ、Ⅳ、Ⅴ、Ⅵ组血清白蛋白(ALB)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Ⅳ组血清尿素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本试验中,育成期乌苏里貉日粮中铜添加量在30~50 mg/kg时可获得较好的生长性能。考虑到铜排放量、饲养成本、环境污染等因素,推荐育成期乌苏里貉铜添加量为30 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