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探究敲除FGF5基因对陕北白绒山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本实验以敲除FGF5基因的陕北白绒山羊(公、母羊各8只,阳性)、同龄普通陕北白绒山羊(公、母羊各5只,阴性)为研究对象,分别在10月龄、1岁与1.5岁时测定8项血常规指标和14项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血常规指标中,10月龄、1岁时,阳性公羊的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显著低于阴性公羊(P0.05),阳性母羊的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血红蛋白(HGB)、HCT极显著高于阴性母羊(P0.01);1岁时,阳性公羊和母羊的红细胞数目(RBC)均显著高于阴性公羊和母羊(P0.05);1.5岁时,阳性母羊的白细胞数目(WBC)显著高于阴性母羊(P0.05)。血液生化指标中,10月龄时,阳性母羊的球蛋白极显著低于阴性母羊(P0.01);1岁、1.5岁时,阳性母羊的白蛋白极显著高于阴性母羊(P0.01);1.5岁时,阳性母羊的尿素极显著低于阴性母羊(P0.01);其余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因所有指标均在参考范围内,说明敲除FGF5基因的陕北白绒山羊的蛋白质代谢、糖代谢、脂类代谢、肝胆功能、钙磷代谢均无显著影响。表明采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FGF5基因并未对陕北白绒山羊的健康产生影响,但部分存在显著差异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萨福克羊×杜泊羊×湖羊杂交羊(萨杜湖杂交羊)生长发育情况及其对当地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采用生产性能常规测定、显微测定和全自动血液生理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了不同年龄阶段萨杜湖杂交羊的体重、体尺指标、羊毛品质(包括不同部位羊毛的净毛率、细度、有髓毛和无髓毛占比、自然长度和伸直长度等指标)和成年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萨杜湖杂交羊早期生长速度较快,初生阶段及周岁时公羊体斜长均显著高于母羊(P<0.05);3月龄时公羊体高、体斜长和胸围均显著高于母羊(P<0.05);6月龄时母羊体重极显著高于公羊(P<0.01),成年时期公羊体重和体高均显著高于母羊(P<0.05);其余各生长阶段内,公母羊间体重及体尺差异不显著(P>0.05)。其成年时平均净毛率较低,为45.21%;长度适中:平均自然长度为4.55cm,伸直长度为6.22cm;细度良好,为17.60μm。公母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及其同国内绵羊参考值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母羊血小板总数(PLT)和血小板压积(PCT)均极显著高于公羊(P<0.01),公羊甘油三酯(TG)和白蛋白(ALB)含量显著高于母羊(P<0.05),其余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萨杜湖杂交羊在生长发育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改进和提高,本试验结果可为该品种杂交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无角美利奴羊生产性能与血液生理指标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们对 87只无角美利奴羊的生产性能及血液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 ,结果表明 :育成公羊的剪毛后体重与 2小时、12小时血沉值、白细胞数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 ,育成母羊的毛细度与血红蛋白量‘、白细胞数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 ,成年公羊的毛长与血红蛋白量、红细胞脆性、红细胞压积呈极显著负相关 ,成年母羊的初生体重、等级与血红蛋白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试验选择陕北白绒山羊繁育中心羊场的成年健康母羊(怀孕前期)16只,育成母羊13只,育成公羊13只,空腹称重。测定每只羊1 d的采食量,计算其摄入的营养成分含量,并与原苏联绒用山羊饲养标准比较,进行饲养水平评价。结果显示,与饲养标准比较,陕北白绒山羊繁育中心羊场的育成母羊代谢能高2.68 MJ,粗蛋白低59.29 g,钙低3.00 g,磷低1.52 g;育成公羊代谢能高3.47 MJ,粗蛋白低81.92 g,钙低4.42 g,磷低2.62 g;成年母羊代谢能高2.51 MJ,粗蛋白低91.33 g,钙低3.09 g,磷低1.93 g。结合羊的体况综合评价饲养水平基本合理,但尚需要按饲养标准增加粗蛋白、钙、磷等营养物质的供给量。  相似文献   

5.
为了评价紫花苜蓿干草对不同类别辽宁绒山羊的营养价值,研究不同类别绒山羊对各种营养素消化利用能力,开展了本次试验研究。选择成年母羊、育成母羊、成年种公羊、育成公羊和羔羊各4只,依次设为1、2、3、4、5组,只饲喂苜蓿干草。测定不同类别辽宁绒山羊对苜蓿草各营养物质的消化、代谢和利用能力,评价苜蓿草对辽宁绒山羊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成年母羊对苜蓿草的纤维类和脂肪营养的消化率均高于育成公母羊,而育成公母羊对苜蓿草能量的表观代谢率和利用率均高于成年公母羊。羔羊对苜蓿草能量利用率均低于成年公母羊和育成公、母羊,并与育成公羊差异极显著(P〈0.01);对苜蓿草钙、磷、纤维类营养、粗蛋白和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也低于其他类绒山羊。  相似文献   

6.
试验选择陕北白绒山羊繁育中心羊场的成年健康母羊(怀孕前期)16只,育成母羊13只,育成公羊13只,空腹称重。测定每只羊1d的采食量,计算其摄入的营养成分含量,并与原苏联绒用山羊饲养标准比较,进行饲养水平评价。结果显示,与饲养标准比较,陕北白绒山羊繁育中心羊场的育成母羊代谢能高2.68MJ,粗蛋白低59.29g,钙低3.00g,磷低1.52g;育成公羊代谢能高3.47MJ,粗蛋白低81.92g,钙低4.42g,磷低2.62g;成年母羊代谢能高2.51MJ,粗蛋白低91.33g,钙低3.09g,磷低1.93g。结合羊的体况综合评价饲养水平基本合理,但尚需要按饲养标准增加粗蛋白、钙、磷等营养物质的供给量。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梅花鹿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及其与梅花鹿生长性能的相关性,试验测定了68头成年吉林梅花鹿(公鹿36头、母鹿32头)的生长性能,并采集血液样本测定生理生化指标,再应用双变量Pearson检验进行生长性能与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母鹿的血红蛋白含量、白球比、钙含量极显著高于公鹿(P<0.01);母鹿的血小板数,碱性磷酸酶、淀粉酶活性,磷、总胆汁酸含量极显著低于公鹿(P<0.01)。公鹿的血小板数、总蛋白含量与体重、体高极显著正相关(P<0.01);母鹿的血小板数与体重显著极正相关(P<0.01);母鹿的总蛋白含量与胸深极显著正相关(P<0.01);公鹿的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与茸重极显著正相关(P<0.01)。说明成年梅花鹿公鹿与母鹿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存在一定的差异,血小板数和总蛋白含量与体重、体尺正相关,白细胞数与茸重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澳杜湖杂交绵羊生长发育性能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澳杜湖杂交绵羊生长发育情况及其对当地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采用常规测定、显微测定和全自动血液生理生化分析仪分析等方法,分别测定了不同年龄羊的体重、体尺、羊毛品质(包括净毛率和不同部位的羊毛的细度、有髓毛和无髓毛占比、自然和伸直长度)等指标和成年羊血液26项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澳杜湖杂交绵羊早期生长速度快,初生阶段公母羊体斜长差异显著(P0.05),成年时期公母羊体重差异显著(P0.05),成年公羊平均体重为87.4 kg,成年母羊平均体重为78.7 kg,在其余各生长阶段内,公母羊之间体重及体尺差异不显著(P0.05)。该杂交羊毛平均净毛率在60%以上,平均自然长度为(3.05±1.50)mm,伸直长度为(4.60±2.62)mm,细度较为适中(33.60±1.97)μm。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值在公母羊之间比较、以及同国内绵羊参考值相比较均存在一定的差异。白细胞、淋巴细胞、中间细胞和红细胞压积高于国内绵羊参考值;中间细胞比率和平均血红蛋白含量低于国内绵羊参考值;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体积和血小板体积均在国内绵羊参考值范围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固醇和血糖含量高于国内绵羊参考值;肌酐、尿素氮和总蛋白含量低于国内绵羊参考值;白蛋白含量在国内绵羊参考值范围内;公母羊之间比较,淋巴细胞比率和血小板压积差异显著(P0.05),粒细胞、粒细胞比率和血小板总数差异极显著(P0.01),其余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测定结果表明,澳杜湖杂交绵羊在生长发育性能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测定的羊毛品质和血液生理生化等相关指标,均为该品种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探讨不同年龄绒山羊(成年公羊、老龄母羊、特培公羊、体弱公羊)产绒性能和体重变化,开展了舍饲补饲试验,以期为以后的绒山羊生产提供数据。此试验利用苜蓿草、玉米、油渣、黄萝卜、棉壳、食盐作为绒山羊冬季越冬饲料,对绒山羊进行舍饲试验。对配种公羊进行育肥及产绒量效果测定,以白山群种公羊作为对照组;对特培公羔进行生长发育、绒毛长度及产绒量效果测定;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研究分析青海山羊血液生化指标,探讨其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根据性别、年龄不同选择42只青海山羊,分成成年母羊组、成年公羊组、断奶羔羊组3组,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方式下,经一段时间的舍饲后,对试验羊只进行静脉采血并测定血液生化指标20项.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性别、不同生长阶段的青海山羊其血液生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  相似文献   

11.
在对陕北白绒山羊和关中奶山羊乳房炎阳性率调查的基础上,以乳房炎山羊乳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制成二联灭活疫苗,对处于妊娠期的陕北白绒山羊进行免疫接种,观察制备的灭活疫苗对陕北白绒山羊的免疫效果。结果显示,陕北白绒山羊乳房炎发病率(11.5%)显著低于关中奶山羊(66%),说明山羊乳房炎发病率受不同经济用途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免疫试验结果显示,免疫后14d和28d,免疫山羊抗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免疫前的水平(P<0.5),表明制备的乳房炎二联疫苗能有效激发山羊机体的体液免疫应答,刺激机体产生高水平的抗体,研究结果对不同品种山羊乳房炎的防控和乳房炎疫苗的研发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评估陕西省榆林市O型、AsiaI型和A型口蹄疫的免疫抗体水平,比较单次免疫和加强免疫后的抗体水平和变化趋势,在陕西省榆林市采集55个规模场和120个散养户强制免疫后的猪、牛、羊血清共计2310份,用液相阻断ELISA法检测口蹄疫免疫抗体。结果显示:羊O型、Asia?型,猪O型,牛O型、AsiaI型和A型口蹄疫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57.12±4.8)%、(64.66±4.2)%、(66.46±2.02)%、(56±5.98)%、(57.9±1.66)%和(64.29±4.26)%;规模场中,只有羊AsiaI型和猪O型口蹄疫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而散养户的全部口蹄疫抗体合格率均低于70%,差异极显著(P≤0.01);规模场首免1个月后进行加强免疫,发现抗体合格率全部由低于70%升高至80%以上,差异显著(P≤0.01)。结果表明,榆林市的整体口蹄疫免疫效果较差,只有规模场的羊AsiaI型和猪O型口蹄疫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因此需要对这些免疫不合格畜群进行加强免疫,只有这样方能实现有效的免疫保护。本研究为了解本地区口蹄疫免疫效果,以及免疫程序制定和进一步做好口蹄疫防控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生长分化因子9(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9,GDF9)也称FecG基因,是影响家畜繁殖力的常染色体主效候选基因,此基因在性腺轴相关组织及内脏组织器官中均有表达,且shRNA下调GDF9基因的表达可能对动物生长轴的调控造成影响,因此,推测GDF9基因对动物正常的生长发育也具有重要作用。为探讨GDF9基因作为山羊生长性状候选基因的可能性,寻找与山羊生长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本研究以陕北白绒山羊(n=638)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已有报道利用DNA池检测GDF9基因的InDel位点,评估InDel位点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本研究发现,在638只陕北白绒山羊GDF9基因3′调控区存在12-bp的插入缺失(InDel),群体共出现3种基因型(II,ID,DD),其中I和D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461和0.539,优势基因型为杂合型(ID)频率为0.874。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该突变位点与陕北白绒山羊体高显著相关(P<0.01),同时显著影响十字部高性状(P<0.05)。其他性状虽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但是其体重、体长等重要生长性状也表现相同的趋势。因此,GDF9基因可作为陕北白绒山羊生长性状选育的候选基因,为陕北白绒山羊选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旨在研究β-连环蛋白(CTNNB1)基因上的多态性位点,并与陕北白绒山羊生长性状进行关联分析,寻找与生长性状相关的遗传标记,为山羊高生产力的标记辅助选择提供科学依据。以陕北白绒山羊(n=848)为研究对象,PCR大样本扩增检测β-catenin基因的插入/缺失(InDel)突变,并评估该位点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在848只陕北白绒山羊中β-catenin基因的第10内含子上存在一个26bp InDel的位点;该群体中共出现3种基因型,分别为II、ID和DD。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该突变位点与陕北白绒山羊胸深显著相关(P<0.05),其中杂合型ID为优势基因型。因此,β-catenin基因可作为陕北白绒山羊生长性状选育的候选基因,为陕北白绒山羊选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2017年4月24日,河南省确山县某养牛场报告发生疑似牛支原体肺炎。为查明相关病因,控制疫情,减少牛场损失,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河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相关人员,采用现场访谈、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的方式,开展了紧急流行病学调查。调查发现,犊牛长距离调运应激可能是该牛场牛支原体肺炎暴发的原因,不当的治疗方法造成了犊牛大量死亡。依据调查结果,提出了减少应激、加强卫生消毒和合理用药等牛支原体肺炎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2018年山西省晋中市规模猪场母猪伪狂犬病血清学场群流行率,寻找猪伪狂犬病毒感染的潜在风险因素,以母猪存栏大于100头的75个规模猪场为研究目标,按照发现疫病的抽样策略,采用两阶段抽样方法,随机选取51个规模猪场,在每个养殖场随机抽取30份血清样品进行感染抗体检测,并对所有检测的规模猪场开展问卷调查。抗体检测结果显示,晋中市规模猪场母猪伪狂犬病场群流行率为40.90%(95%CI:27.3%~54.5%)。单因素分析显示,风险因素为"方圆3 km内有其他家畜养殖场、交易市场或者屠宰场",保护性因素为"引进猪只时检测伪狂犬病毒感染抗体和1年内引进公猪精液"。建立的模型拟合度较好,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35(95%CI:0.658~1.000)。调查结果提示,新建养殖场要与其他的家畜养殖场、交易市场或者屠宰场保持安全的养殖距离,规模养殖场要坚持自繁自养,在引进种猪和公猪精液时一定要进行严格地PRV检测。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遮阴度(全光、轻度遮阴约40%、重度遮阴约90%)与氮肥(0、1 g/株)互作对金荞麦叶片指标、形态指标、生物量、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遮阴度为40%时,叶片指标叶长和叶宽均为最大值,叶面积高于不遮阴处理52.15%;施氮处理(N)茎生物量、叶生物量和地上部生物量分别较不施氮处理CK高186.51%、544.31%和315.61%;与CK处理相比,不同遮阴度与氮肥互作对叶绿素含量(SPAD)、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实际光量子产量(YⅡ)、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指标影响显著。施用氮肥可以降低光照不足对金荞麦生长的抑制影响,各指标在遮阴度为40%时均显示最优状态,当遮阴度大于90%后,氮素对光照逆境的缓冲效果逐渐减弱,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探讨赖氨酸缺乏肉鸡肝脏组织中circRNA的表达变化及其来源基因功能。将240只体重相近、健康的1日龄肉雏鸡,随机分为2个处理,每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个体。2个处理分别饲喂赖氨酸水平为0.60%(LD)、1.20%(LA)的日粮,试验期21d。采用高通量测序,测定LD和LA组肝脏circRNA差异表达及circRNA来源基因,利用GO和KEGG软件分析circRNA来源基因的生物学功能。结果显示:共获得差异表达的circRNA77个,其中表达量上调的有47个,下调的有30个。对来源基因进行GO和KEGG分析显示,来源基因在分子功能、生物过程及细胞组分均有富集;来源基因富集在胰岛素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mTOR信号通路、氨基酸的生物合成、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的生物合成、半胱氨酸和蛋氨酸的代谢等与生长发育相关的信号通路,富集在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和NOD样受体信号通路等与免疫相关的信号通路。结果表明,赖氨酸可能通过与生长发育和免疫相关的信号通路来调节肉鸡生长发育和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19.
为有效防控非洲猪瘟疫情,主管部门先后出台相关规定,严禁泔水喂猪。在执法实践中,围绕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各地对泔水喂猪行为处罚意见不一。《畜牧法》虽规定禁止从事畜禽养殖使用未经高温处理的餐馆、食堂的泔水饲喂家畜,但未明确此行为的具体处罚措施,法律震慑效果偏弱;泔水也并非《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所称的饲料、饲料添加剂,不适合其处罚条款;认为非洲猪瘟防控期间,针对泔水喂猪行为,应按照《动物防疫法》相关规定进行行政处罚是科学可行的。本文进一步从完善立法、强化宣传、强化执法等方面进行了思考,以期为做好非洲猪瘟防控监督执法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化学教学改革应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生活为背景出发,结合实际开展学习活动,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化学知识、学到化学理论知识,变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去学习,体会到化学知识的魅力和价值,揭示科学本质。笔者结合农村养殖等环境,着眼化学教学"生活化"开展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巩固化学理论知识,是实现化学教学优化的良好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