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源施硒措施对水稻产量品质及植株硒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究土壤和叶面施硒肥对水稻产量品质及硒在稻株中分布的影响,为富硒水稻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博Ⅲ优、三香628为试验材料,采用土壤和叶面施用亚硒酸钠的不同施肥方式,分别测定两个水稻品种的产量、品质及植株中硒的含量分布特征.[结果]通过土壤和叶面施用亚硒酸钠对水稻生物量、产量及收获指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可提高水稻籽粒蛋白质含量,平均增幅分别为1.57%和2.36%,存在品种差异.经土壤和叶面施用硒肥均能显著提高水稻籽粒中的硒含量(P<0.05),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5.48和10.84倍,且采用叶面施硒时博Ⅲ优、三香628籽粒的硒含量均高于土壤施硒的方式和对照.从水稻植株各部位硒的分配比例看,采用土壤施硒,三香628中硒滞留在根中的比例高于博Ⅲ优,但三香628中硒在茎、叶、籽粒的分布比例低于博Ⅲ优;采用叶面喷施,三香628中硒滞留在叶片的比例高于博Ⅲ优,但三香628中硒在根、茎、籽粒的分布比例低于博Ⅲ优.硒在两种水稻品种的籽粒和其他部位分配比例的不同是造成籽粒硒含量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结论]通过土壤和叶面施硒肥的农艺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调控水稻籽粒硒积累,改善稻米主食区居民的硒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2.
生物富硒强化技术是提升小麦功能营养价值的重要方法之一。为了研究富硒植物营养素对冬小麦硒含量、产量及品质的影响,2018-2019年在陕西关中灌区,选用小麦新品种‘西农511’在开花期叶面喷施富硒植物营养素,分析籽粒硒含量、产量及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喷施富硒植物营养素使籽粒硒含量显著提高0.15~1.44 mg·kg~(-1)。籽粒硒含量随着喷施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喷施次数以1次为最佳。喷硒处理对小麦产量无显著影响,对品质影响主要表现为稳定时间的增加,增幅为14.5%~351.46%。土壤硒含量对于叶面喷施硒肥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不同地区间喷硒后籽粒硒含量差异显著。因此,喷硒可以改善小麦营养品质。在关中灌区,推荐富硒植物营养素施用量不少于2.7kg·hm~(-2),施用量为6 g·kg~(-1)。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富硒小麦生产中土壤天然富硒与外源施硒的差异及其机制,于山西省晋中市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基地开展盆栽试验,研究天然富硒土壤、施硒土壤和缺硒土壤对小麦籽粒硒积累、植株物质积累及产量影响的差异,为富硒小麦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结果表明:较缺硒土壤,土壤施硒可显著提高小麦籽粒硒含量,达228μg/kg,其有机硒占比为81%,籽粒硒强化指数达35%;富硒土壤显著提高籽粒硒含量,达176μg/kg,有机硒占比为83%,籽粒硒强化指数达27%。较缺硒土壤,施硒土壤和富硒土壤可显著提高越冬-拔节、拔节-孕穗两阶段物质积累量,提高花前干物质转移量对籽粒贡献率达31%,富硒土壤高于施硒土壤;施硒土壤和富硒土壤均可提高千粒重4%~8%,增产3.15%~4.16%,富硒土壤高于施硒土壤。总之,富硒土壤和施硒土壤籽粒硒含量均达到富硒小麦生产标准,且富硒土壤更有利于籽粒有机硒积累及产量形成。  相似文献   

4.
微量元素硒对水稻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微量元素硒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对动、植物生长发育及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微量元素硒对水稻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的影响,水稻富硒能力,硒与其他元素的相互作用,富硒水稻的选育,水稻籽粒硒含量基因的遗传及QTL定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对富硒水稻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不同类型土壤栽培条件下外施硒对水稻含硒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水稻在不同类型土壤上栽培对其不同部位含硒量的影响,采用沙土、水稻土、黄棕壤分别栽培水稻,向水稻喷施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药液,并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不同时期水稻茎、叶、籽粒的含硒量.结果表明,采用不同土壤栽培水稻、施用外源硒的情况下,叶、茎秆、籽粒等部位含硒量均有所提高,水稻各部位含硒量与施用外源硒的浓度大致上呈现正相关,含硒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不同土壤栽培变化规律不一致.由此可知,施用外源硒的对水稻各部位含硒量的增加效果尤为明显,特别是籽粒的含硒量.  相似文献   

6.
生产富硒稻谷的硒肥施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系杂交水稻Ⅱ优7号和川香9838为试材,在大田栽培条件下,设置不同的硒肥叶面喷施时期以及硒肥施用量和施用方式试验,研究生产富硒稻谷的硒肥施用技术.结果表明:二次枝梗原基分化期和齐穗后6~12 d是籽粒吸收硒元素的关键时期,在这两个时期叶面喷施硒肥可以显著的提高水稻的产量和籽粒中的硒含量,增产的主要原因是促进了结实率的提高,同时千粒重也略有增加;在二次枝梗原基分化期和齐穗后10 d左右两次喷施长沙隆兴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有机富硒液体肥各3000 mL/hm2,稻米产品中硒含量稳定且符合富硒稻米国家标准( GB/T22499-2008).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硒肥对水稻产量和大米中硒含量的影响,我们以常规水稻品种软香2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了叶面喷施“真打粮”富硒水溶肥的试验,在相同的大田栽培条件下,设置不同时间、不同用量和不同次数的叶面喷施试验。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真打粮”富硒水溶肥对水稻有一定增产作用,适宜喷施时期是拔节孕穗至齐穗期,667 m2用量为200 mL(分2次喷施)效果更佳;喷施“真打粮”富硒水溶肥对水稻的增产作用主要表现在千粒重的提高;喷施“真打粮”富硒水溶肥可以显著提高稻米中的硒含量,并且随着用量的增加,稻米中硒的含量随之增加,而对照的硒含量则为未检测出。  相似文献   

8.
绥滨县土壤硒含量及水质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调节土壤硒水平、开发利用富硒土地资源,预测和防止硒环境问题,以绥滨县农业土壤为研究对象,运用ArcGIS空间插值的分析方法研究绥滨县土壤全硒含量的区域分布特征,流经绥滨县的黑龙江水,松花江水以及地下水质量状况,并对富硒后水稻籽粒和蔬菜硒含量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绥滨县土壤全硒平均含量为0.189mg·kg-1,为足硒土壤。流经绥滨县的江水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其微量元素各项指标好于地下水,微量元素总体含量水平为松花江水黑龙江水地下水。当地主栽品种水稻绥粳4号扬花期叶面富硒后水稻籽粒全硒平均含量为0.23mg·kg-1,按国家食品中硒含量标准在0.1~0.3mg·kg-1为安全含量。  相似文献   

9.
富硒叶力肥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以水稻为材料,在大田栽培的条件下,富硒叶力肥设置全量全次、全量减次、减量减次3个施肥处理,以清水作为对照,研究了叶面喷施富硒叶力肥对水稻质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每公顷施用9000g,于孕穗抽穗扬花期和灌浆中期分2次施用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和出米率.虽然施用富硒叶力肥对产量增加不显著,但是可以提高水稻的质量,整精米率显著提高,垩白率降低,蒸煮品质增加.因此,施用富硒叶力肥能显著地提高水稻的整精米率和富硒水平,减少水稻的垩白率,提高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不同土壤硒含量对小麦主要产量相关性状和硒吸收利用的影响,以‘普冰151’‘西农黑大穗’‘周黑麦1号’为试验材料,紫阳高硒矿粉为硒源,采用盆栽试验,设置5种不同土壤硒含量,S0(0添加硒矿粉),S1、S2、S3、S4(土壤硒含量分别为4 mg·kg~(-1)、8 mg·kg~(-1)、12 mg·kg~(-1)和16 mg·kg~(-1))。结果表明:土壤中施加高硒矿粉对小麦分蘖数和穗长无显著影响;但在土壤硒含量S2和S3水平下‘西农黑大穗’的株高显著提高。土壤硒含量增加可显著提高小麦穗粒数、千粒质量和产量。随土壤硒含量的增加,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较S0均显著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土壤中施加高硒矿粉显著提高小麦籽粒粗蛋白含量,S2、S3和S4水平之间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S1水平。在土壤硒含量S1和S2水平下,3个小麦材料籽粒有机硒含量均达到富硒小麦标准(GB13105-1991),S2水平为最适宜种植富硒小麦的土壤硒含量。3个小麦材料的籽粒有机硒含量在S2水平下分别为0.258mg·kg~(-1)、0.288 mg·kg~(-1)和0.273mg·kg~(-1),籽粒硒转化率分别为82.958%、84.457%和82.979%,‘西农黑大穗’在3个材料中表现最高。表明土壤中施加一定量硒能有效提高小麦产量、籽粒粗蛋白含量和硒含量。  相似文献   

11.
硒肥喷施时期对水稻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硒肥喷施时期对水稻籽粒中硒含量和产量的影响,以长粒形优质稻金谷2号为试材,在大田栽培条件下,设置两个硒肥叶面喷施时期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不同生育时期叶面喷施硒肥能够明显增加稻谷和精米中的硒含量,改善水稻籽粒品质,提高水稻产量,以水稻孕穗期和灌浆期各喷施1次硒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不同施硒方式对水稻硒吸收及分布的影响,为富硒水稻栽培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盆栽试验,以3个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水稻品种(中早22、陵两优22和株两优22)为研究对象,设土壤施硒(Na2SeO3)1 mg/kg和叶面喷硒20 mL/L 2种处理,成熟期分别测定3个水稻品种的相关农艺性状、产量、植株各部位的硒含量及土壤养分含量。【结果】外源施硒对水稻的生长及产量影响不明显,但能有效调控水稻各部位的硒含量。土壤施硒不同处理水稻品种的硒吸收累积量依次为中早22>陵两优22>株两优22,而叶面喷硒处理品种间的硒吸收累积量表现为株两优22>陵两优22>中早22。土壤施硒处理各品种的经济集硒率表现为中早22>株两优22>陵两优22,中早22稻米硒含量比例为16.5%,是陵两优22(6.6%)的2.5倍;叶面喷硒处理各品种的经济集硒率则表现为株两优22>陵两优22>中早22,株两优22的稻米硒含量比例为17.3%,是中早22(7.9%)的2.2倍。与叶面喷硒处理相比,土壤施硒处理抑制了土壤的水解性氮含量,提高了土壤全硒和速效钾的含量。【结论】添加外源硒能有效调控稻米的硒含量,土壤施硒方式下中早22更易产出富硒稻米;而叶面喷硒处理后,株两优22的稻米硒含量更高。杂交水稻亲本的富硒特性对杂种后代的富硒能力具有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3.
富硒有机肥对水稻硒含量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富硒有机肥不同施用水平对宁粳43号水稻硒含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富硒有机肥可以显著提高水稻各组织器官硒含量,尤其是根部硒含量。施用富硒有机肥各处理间籽粒硒含量均高于CK处理,籽粒硒含量顺序为处理(3)处理(2)处理(4),过量施用富硒有机肥会抑制水稻对硒元素的吸收。随着富硒有机肥施用量增加,水稻产量也逐渐提高;水稻种植一年后CK处理和处理(2)土壤全硒含量小幅降低,处理(3)与种植前基本持平,处理(4)有所增加。综合考虑水稻籽粒中硒含量和经济效益,适宜的富硒有机肥施用量以7 50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4.
作物富硒增产剂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梁慧芬 《现代农业科技》2009,(11):170-170,172
富硒增产剂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施用富硒增产剂能明显提高水稻产量和稻米硒含量。根据丽水地区土壤硒含量水平.一般施用作物富硒增产剂1.5kg/hm2为宜,在水稻齐穗期至灌浆期均可施用。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覆土短段木紫芝对土壤中硒的吸收富集能力,以短段木熟料栽培的方式制作紫芝菌棒,室内培养发菌至菌棒成熟,然后将紫芝菌棒移至林下脱袋覆土栽培,开展覆土短段木紫芝硒元素富集能力试验。2020年在龙岩市永定区选择3块林下土壤硒含量高于0.4 mg/kg的土壤即富硒土壤进行种植,2021年在龙岩市永定区选择3块林下土壤硒含量高于0.4 mg/kg的富硒土壤和1块土壤硒含量低于0.4 mg/kg的非富硒土壤,并增加不同产地的木材作比较,考查林下富硒和不富硒土壤对紫芝硒富集力情况及紫芝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的硒含量高低与产量和产品富硒均无正相关关系,但不富硒土壤所生产出的紫芝也不富硒,同一块土壤紫芝产品硒含量高的2种木材的硒含量都高。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黑小麦籽粒硒含量,达到富硒标准,于2017—2018年在天然富硒区山西省洪洞县马三村开展大田试验,以黑小麦为供试材料,依据研究区域黑小麦的籽粒硒含量范围,研究增补硒肥(开花期叶面喷施有机硒肥)对3个品种黑小麦植株硒积累、籽粒硒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富硒区黑小麦籽粒硒含量在159~175μg/kg之间,但仅达富硒标准的最低水平(150~300μg/kg)。开花期喷施有机硒肥后,黑小麦成熟期各营养器官的硒含量、硒积累量和干物质量均显著提高,茎秆硒积累量占比降低,籽粒硒代蛋氨酸、硒代胱氨酸含量显著提高,且‘冀紫496’和‘临黑131’2品种籽粒硒酸盐含量降低,最终黑小麦籽粒硒含量达246~258μg/kg,不超人体吸收籽粒硒含量的推荐量。富硒区开花期喷施有机硒肥较不喷施硒肥黑小麦产量提高6%~8%,主要通过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来提高产量,以‘冀紫496’表现较好。总之,富硒区开花期补有机硒肥有利于促进黑小麦植株吸收积累硒元素,促进茎秆硒运转,提高籽粒硒含量,同时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从而提高籽粒产量,以‘冀紫496’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7.
在富硒土壤上,针对土壤有效硼、锰、铜养分缺乏,设置津国有机硒不同喷施次数、不同喷施浓度、硼锰铜硒组合配置试验研究,探索富硒大米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在水稻孕穗期或齐穗初期用5 mg/L津国有机硒喷施1次则可生产出富硒大米;但在水稻孕穗期采用硼锰铜硒组合配置喷施既可提高大米产量517.5 kg/hm2,增产7.9%,且大米硒含量更高。因此,硼锰铜硒组合配置喷施应为富硒大米栽培的优化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硒对蚕豆籽粒产量、硒含量、营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性的影响,以"崇礼蚕豆"和"凤豆6号"2个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5个土壤施硒水平(Na2SeO3,以Se计0、3.1、6.2、12.4和24.8mg/kg)对硒在蚕豆籽粒中的富集规律、营养物质含量及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适宜硒浓度能够提高蚕豆籽粒产量,而高浓度硒则降低蚕豆产量;施硒能够显著提高蚕豆籽粒硒含量(崇礼蚕豆和凤豆6号分别较对照提高21.3~35.8和4.97~7.60倍),籽粒硒含量与施硒浓度之间呈对数关系;硒同时可以影响籽粒中粗蛋白、粗纤维、粗灰分和单宁等物质的含量,而对总碳水化合物及植酸含量的影响并不显著;施硒可以显著提高籽粒提取物DPPH自由基清除力;硒对籽粒中物质含量和抗氧化性的影响在蚕豆品种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合理施硒具有增加硒含量和改善蚕豆营养品质的双重效益,低浓度硒处理(3.1mg/kg)便适于富硒蚕豆的开发。  相似文献   

19.
土壤施硒对燕麦硒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含硒量的硒肥进行燕麦土壤施硒的田间试验,研究硒施入量对硒在燕麦中的分布、燕麦产量、燕麦品质及硒在燕麦中存在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施硒可以明显提高灌浆期和成熟期燕麦茎和籽粒中硒的含量。2)土壤中施加硒10~80mg/kg时,燕麦株高和产量均比空白组有所增加。在施硒量为40mg/kg时,燕麦株高和产量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25.3cm和7.51kg。而后随着土壤中施加硒量的增加,燕麦株高和产量均比空白组有所下降。3)灌浆期施硒量为10~80mg/kg时,茎和籽粒中粗蛋白的含量较对照组高,而粗纤维的含量较对照降低。施硒量超过80mg/kg时,燕麦中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较对照组未有显著变化,成熟期时,燕麦籽粒中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高于茎中含量,变化趋势和灌浆期相同。4)富硒燕麦茎和籽粒中硒的形态分布为碱溶态盐溶态Tris-HCL态水溶态酸溶态。  相似文献   

20.
富硒肥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进行了硒肥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将富硒肥原液150 g稀释为500~800倍液,于始穗期和齐穗期各喷施1次,可以使稻米硒含量提高,产量达9 558.56 kg/hm2,较未喷富硒肥处理增产8.93%。水稻富硒肥以叶面喷施为佳,用量为2 250 mL/hm2,分2次连续施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