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不同胞质效应甜玉米生长过程中叶面积的变化及穗部积累规律。[方法]在大田生长条件下,以正常胞质的湘农甜玉2号和不育胞质C型湘农甜玉2号2种胞质类型的甜玉米为种植材料,分析2种胞质效应甜玉米不同生育期的叶面积变化,授粉后不同时间青苞、净穗及鲜百粒重等的变化规律。[结果]2种胞质效应的甜玉米在不同生育期叶面积之间均差异不显著,在吐丝期分别达到最大叶面积值,整个变化过程均呈"S"型曲线;综合正常胞质和不育胞质甜玉米在授粉后不同时间里青苞、净穗、鲜百粒重等的变化,确定湘农甜玉2号在秋季的最佳采收期为授粉后34 d、C型湘农甜玉2号的最佳采收期为授粉后30 d,此外,2种胞质效应的甜玉米鲜百粒重在授粉后各时间差异均不显著,它们均可独立运用于甜玉米制种和生产。[结论]该研究可为合理种植和利用及适时采收不同胞质效应的甜玉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超甜玉米品质差异及适宜采收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25个超甜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授粉后15~27 d不同采收期百粒鲜重、籽粒可溶性糖含量、含水率与鲜穗蒸煮品评分的关系。结果表明:4个指标均值在不同品种和采收期间差异极显著;授粉后最佳品质期及最佳品质期时百粒鲜重占最大粒重比例、籽粒可溶性糖含量不同品种间均存在差异;推迟采收有利于增加百粒鲜重;各品种最佳品质期时籽粒含水率多为68%~74%,且不同年份表现一致。籽粒含水率68%~74%可作为鲜穗适期采收指标。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玉米籽粒灌浆期和灌浆高峰期的长短、灌浆强度的高低,籽粒重和籽粒体积变化与生育期和积温的关系。采用分期播种法,利用试验数据,建立28个生长模型(方程均通过0.01的极显著检验),将玉米灌浆期百粒干重、百粒体积随灌浆日数增加的时段分为三阶段,即渐增期、快增期和缓增期。适时播种的玉米吐丝后百粒体积、百粒干重增加进入渐增期,终止日分别为吐丝后的6天和20天,此后进入快速增长期,时间分别为22天和18天;其后到籽粒体积和干重增加进入缓慢增长期。适时播种的玉米百粒干重增加逐渐增长期为吐丝后活动积温区间0~502.4℃?d,增幅0.014g/℃?d;快速增长期为吐丝后活动积温区间502.4~938.4℃?d,增幅0.049g/℃?d;缓慢增长期为吐丝后活动积温区间938.4~1355.1℃?d,增幅0.018 g /℃?d。  相似文献   

4.
《浙江农业科学》2005,(1):78-78
浙甜2018:已通过国家品审会审定。浙江地区生育期(播种至采收鲜穗)春播约85d,秋播77d左右。株型较紧凑,株高220~240cm,穗位高80~90cm,穗部旗叶较短,有少量露尖;果穗长筒形,穗轴白色,穗长20~22cm,穗粗约5cm,穗行数14行,行粒数35~40粒;籽粒淡黄色,排列整齐紧密,单穗鲜重250g左右。口感甜脆、渣少。一般667m^2产量750kg。浙江春播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秋播7月下旬,667^2栽0.32万~0.35万株。该品种需肥量较大,要重施攻穗肥,以获得大穗高产。  相似文献   

5.
光强因子对甜糯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鲜食型糯玉米香白糯和超甜玉米粤甜3号为材料,采用人工遮光的方法,研究了光强因子对这2种不同基因型鲜食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0%全光照与100%全光照相比,香白糯和粤甜3号的抽雄、吐丝期分别推迟了7 d和8 d,收获期均推迟了11 d;遮光还使香白糯植株高度显著减少;香白糯果穗的穗长、行粒数、裸穗鲜重、百粒鲜重和百粒干重分别减少了48.9%、59.2%、46.6%、13.8%和22.8%,鲜穗产量减少了72.4%;粤甜3号果穗的穗长、行粒数、裸穗鲜重、百粒鲜重和百粒干重分别减少了43.3%、59.6%、48.3%、9.6%和17.9%,鲜穗产量减少了54.3%。  相似文献   

6.
在广西地区引种水果甜玉米中农大419种植,进行春、秋2季试验,结果表明:水果甜玉米采收的最佳品质在授粉后20~24 d,可溶性糖含量为20%以上、百粒鲜重为28 g左右、籽粒含水率在70%左右,品尝食用品质最佳,为最适宜采收期;受采收时气温等条件的影响,秋季鲜果穗比春季更稳定,其商品货架时间也较春季采收的时间长。  相似文献   

7.
玉米果穗结实较差的类型,归纳起来大致有五类,即顶部不结实(秃尖)、顶部籽粒秕瘦、整瘦结粒稀疏(满天星)、基部缺粒和果穗向地侧不结粒。其原因如下:一、温、湿度原因玉米开花最适宜的温度为22~26℃,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5~90℃。温度高于30℃,相对湿度小于60℃时,开花的小花数量明为减少;温度高于38℃时,一般情况下雄穗吐丝推迟;抽雄前干旱使果穗顶部小花发育不良,雌穗吐丝推迟;抽雄后干旱缺水,雌穗吐丝也会推迟,从而雄穗开花与雌吐丝的间隔时间相对延长,造成花期不遇,影响授粉;另一个原因是散粉期间温度高、相对湿度低,花粉丧失了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喻明达 《农家致富》2006,(23):26-26
晶甜4号超甜玉米系南京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最新育成的金银栗类型的超甜玉米新品种。果穗上约75%的籽粒为黄色,约25%的籽粒为白色,除了颜色.其他籽粒性状均相同。株高185~195厘米.穗位45~50厘米。春播生育期80天.秋播70天左右。春播平均单穗净重230克左右,秋播平均单穗净重200克左右。穗长19—20厘米,穗粗4.6~5.0厘米.穗行数12~14行,行粒数34~36粒,籽粒大.百粒鲜重达32克以上,果穗粗细均匀.适宜加工和鲜食,外观和口感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9.
39个夏玉米杂交种籽粒灌浆和水分动态变化分析表明:吐丝后百粒鲜重呈抛物线变化,百粒干重变化符合Logistic曲线,灌浆速率为单峰曲线;百粒水量呈抛物线变化,籽粒含水量直线减少。灌浆活跃期50 d左右,峰值出现在吐丝后31 d前后,吐丝后60 d前后灌浆终止,拐点I、II分别出现在吐丝后14 d、36 d前后。  相似文献   

10.
青贮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新复极差测验,筛选出的黑饲1号、高油115青贮玉米杂交种,其生物学产量极显著高于江饲103、龙青1号、东青1号、海引4号、中原单32。黑饲1号的果穗鲜重极显著高于中原单32,高油115果穗鲜重显著高于中原单32品种。黑饲1号生物学产量68 188.5 kg.hm-2,比当地主栽品种中原单32增产38.4%;果穗鲜重27 783 kg.hm-2,比中原单32增产84.2%。黑饲1号果穗鲜重占生物学产量40.7%。  相似文献   

11.
加强甜玉米鲜食期籽粒品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加强甜玉米和普通玉米2种不同类型玉米鲜食期籽粒品质变化,以明确各品质变化的动态规律。试验采用不同基因型的玉米材料,测定果穗鲜食期可溶性总糖含量、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和百粒鲜重,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鲜食期籽粒发育过程中加强甜玉米可溶性总糖含量和积累速度高于普通玉米;水分的下降速度加强甜玉米比普通玉米慢;蛋白质含量加强甜玉米略低于普通玉米,蛋白质的积累与籽粒鲜重的增加过程基本一致;鲜粒重积累速度加强甜玉米低于普通玉米;授粉13d和授粉28d加强甜玉米和普通玉米蛋白质含量和鲜粒重都相近。  相似文献   

12.
<正>金凤甜5号是国家审定的甜玉米新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玉2005050。其特征特性:株高213~238厘米,穗位高78~94厘米,果穗筒型,穗行数16行左右,百粒鲜重30~38克。水溶性糖含量16.93%,还原性糖含量9.91%。在东南出苗至采收需81天左右,比对照粤甜3号晚3天以内;在西南地区出苗至采收需90天左右;在黄淮海地区出苗至采收约需79天。  相似文献   

13.
鲜食甜玉米和糯玉米品种的品质品尝鉴定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天津市鲜食玉米产业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天津玉米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鲜食玉米外观和食用品质鉴定是试验中重点考察的重要目标性状之一,是决定品种是否通过审定的主要依据。天津市鲜食甜玉米、糯玉米品种品质品尝鉴定方法和技术不断完善,采取了2套评分体系,即试点评分和专家评分。鲜食甜玉米、糯玉米品质评价包括营养品质评价、鲜食品质评价和加工品质评价。在区域试验中主要涉及的是鲜食品质评价,即感官品质评价。天津市除鲜食甜、糯玉米品种预备试验和区域试验外,单独设立1组品质品尝鉴定试验,参试品种包括预备试验和区域试验所有品种。田间管理主要包括分期播种(参考育种单位提供的生育期分3期播种,每期间隔7 d)、人工自交授粉(一般每个品种选5~10穗吐丝期一致的单株在吐丝开始前24 h套袋,等大部分花丝吐出时,对套袋雌穗进行品种内自交授粉)和采收(从吐丝到采收甜玉米需要18~22 d、糯玉米需要21~25 d;为保证品种的最佳口感且方便操作,一般安排在1 d中温度较低的上午7时采收鲜果穗)。蒸煮时剥去果穗外层的苞叶,仅留1~2层内部苞叶,每个品种取8个穗放入托盘,在蒸锅内蒸煮15 min,蒸好后切段品尝。品质鉴定人员要具有一定的评判能力,保障评分的公正和客观,一般组织5~7位相对固定的专家进行品尝鉴定。并就解决鲜食玉米品质鉴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分析玉米播期和区域试验花期气温与结实的关系表明:穗粒数与吐丝前后2d的平均最高温度近似直线负相关,1dm行粒数与吐丝前后2d和吐丝后5d的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平均和最高气温直线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赵明春 《北京农业》2006,(11):36-36
甜玉米又称蔬菜玉米,具有蔬菜、水果、食品和饲料"四位一体"的利用价值.在乳熟期采收青果穗上市,果皮柔嫩,风味鲜美,可供作煮、蒸、烤或通过清蒸加工,速冻贮藏供应市场,也可将青鲜果穗或子粒加工成糊状、粒状或段状罐头,成为速冻甜玉米穗(粒)、脱水甜玉米干、油炸甜玉米粒以及快餐粥等食品;收获玉米雌穗花丝尚未外露时的柔嫩果穗,可加工为玉米笋罐头,一种时新的高档蔬菜;甜玉米茎叶的含糖量为10%~12%,碳水化合物含量在30%以上,蛋白质含量2%左右,脂肪含量为0.5%~1.0%,青嫩多汁,柔软香甜,营养丰富,是发展畜禽业的优质饲料.  相似文献   

16.
一、玉米果穗虚尖形成的原因 1.库大源少,养分供应不足 吐丝期玉米果穗上的小花数已定,结实的多少将根据养分的供应状况而决定。如养分不能满足果穗生长发育所需,就形成虚尖。在播期较晚、授粉后遇低温、天气过于干旱或遇涝渍水、连续阴雨日照少时,根系的吸收功能受阻,光合作用产物少,也可引起虚尖。  相似文献   

17.
甜玉米为禾本科玉米,以甜质嫩粒或幼嫩果穗为产品。嫩粒中含蛋白质、脂肪和多种氨基酸.产品可炒食、煮食、制罐头等,秸秆可作青饲料。[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一、花序修剪、果穗整理与果穗套袋 1.花序修剪与果穗整理葡萄花序修剪分两次进行。第1次在花序展现之后,这时根据植株负载状况及时疏除过多或过分弱小的花序;第2次在花序展开而尚未开花时进行,这次主要工作是剪去花序上的副穗和花序前端1/4的小花穗。近年来,在巨峰系列品种上还要去除副穗以下的3~4个小花穗。此外,鲜食品种还要进行果穗整理,果穗整理的时间在生理落果后果粒基本稳定后进行。剔除发育差的,受精不充分的果粒,使果穗紧凑、果粒整齐,负载合理,对于巨峰系及一些大果粒品种,每个果穗保留40~50个粒,即可满足商品要求。  相似文献   

19.
《山西农业科学》2006,34(3):59-59
选育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品种来源:从日本大豆NP中选出,原名忻毛豆1号;特征特性:株高30~35cm,有限结荚习性。分枝3~6个,结荚高度8cm左右,主茎节数8~10个,单株荚数23个左右,单株粒数2~6个。果荚长6cm左右,宽1.4cm左右。叶形为卵圆形,叶色深绿。白花,白茸毛,荚色微黄,粒色浅绿。荚大粒大,百荚鲜重327g左右,百粒鲜重67g左右,百粒干重39g左右。鼓粒集中,早熟性好。在忻州地区夏播采荚期为80~85d,春播采荚期为95~100d。  相似文献   

20.
甜质玉米是玉米属的一个亚种,因其籽粒在乳熟期含有较多的糖分,鲜嫩多汁,所以称为甜玉米.甜玉米又分为普通甜玉米和超甜玉米两种类型.普通甜玉米受Su2隐性突变基因控制,胚乳含糖分10%-15%,相当于普通玉米的2.5倍.超甜玉米糖分含量又比普通甜玉米多2.5-3.0倍.根据甜玉米采收用途的不同,例如有采收乳熟期鲜穗或籽粒加工罐藏玉米;有采收雌穗刚刚吐丝鲜嫩果穗加工的笋玉米,又称做玉米笋或水果玉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