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4 毫秒
1.
益阳赫山区水稻病虫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益阳市赫山区围绕农药减施增效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了多个示范区,开展了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介绍了绿色防控的主要技术和措施,总结了实施绿色防控技术的主要成效。  相似文献   

2.
息县处于亚热带向温带过渡气候带,由于特有的气候,息县成为大区域流行性病害和迁飞性害虫过渡地带,造成水稻病虫害发生种类多,各种病虫害发生严重,成灾率高,给水稻生产造成严重威胁。笔者结合豫南稻区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在河南省水稻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开展了多项水稻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示范,初步集成了一套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理化诱控、科学使用高效低毒环保农药等措施为主的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并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谢怀乾  赵影 《农民致富之友》2013,(16):125+127-125,127
小麦是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的主要粮食作物,该县于集乡常年种植面积3.4万亩左右。小麦病虫害的发生为害是制约获得高产的主要因素。按照县植保站的安排,2012-2013年我乡开展了"小麦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在八里村建立核心示范区500亩,辐射带动5000亩。通过建立小麦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综合技术示范区,进一步集成优化小麦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小麦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为今后小麦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提供了借鉴。笔者针对绿色防控技术做出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浦东新区草莓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综合配套使用后的防治效果,于2015~2016年在浦东新区高东绿色蔬果专业合作社开展了草莓全程植保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草莓生产上综合配套使用绿色防控技术,绿色防控示范区的主要病虫害总体防治效果较好;减量用药控害成效显著,示范区大棚化学农药使用次数为13次,比农户自防区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次数20次,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70.55%。  相似文献   

5.
玉米是芒市的主要粮食作物,鲜食玉米是芒市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以农药减量示范项目为引领,芒市玉米病虫害防治逐渐形成了从栽培品种选择到收获的全程病虫害防控农药减量绿色技术模式:健康栽培+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纳米农药+高效药械,通过开展农药减量增效示范,实现减少化学农药和农户增收的良好效益。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我区按照省农业厅《关于加强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工作的通知》精神,在夏玉米上大力推广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区,精选示范基地,从优化技术模式、加强农企合作、扩大宣传带动等方面,制定完善实施方案和技术方案,推进绿色防控,从而实现现代农业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目标。一、示范区基本情况。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区建  相似文献   

7.
病虫害是影响水稻高产高效的主要因素,为开展水稻绿色防控技术,使农药减量增产,2019-2020年于飞云街道孙桥片绿色防控辖区内开展了早晚稻不同药剂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绿色防控示范用药区病虫害综合解决方案提高了病虫害的防效,达到了保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2021年,秀山县按照“太阳能杀虫灯+食物诱剂+诱捕球+黄板+农药助剂+环境友好型农药,结合果园养鸡,全程统防统治”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开展了柑橘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结果表明,绿色防控示范区农药用药量为1 658 g/亩,比常规防治区减少422 g,农药使用量降幅为20.29%;示范区产量平均为652.5 kg/亩,比常规防治区增产96.4 kg/亩,增产幅度为17.34%;扣除成本,示范区每亩纯收入为2 851.5元,比常规防治区增收376.0元。  相似文献   

9.
植保部门根据梨园病虫主要发生种类及其发生情况,按照绿色防控技术进行管理施药。开展梨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辐射推动当地绿色防控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益。该文对梨树当前绿色防控示范区的概况与防控技术应用进行简单介绍,并分析常见防治技术的具体防治效果以及带来的效益,总结出要加强领导组织,强化技术服务,树立绿色植保理念,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实行统防统治,并同时在示范区采取"五个统一",才能进一步推进沁阳县梨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改善梨树产量与质量。  相似文献   

10.
今年我省将试点推广小麦、玉米、蔬菜、棉花病虫害专业化绿色防控技术。15万亩小麦示范基地和l0万亩玉米示范基地绿色防控技术到位率达到90%以上,防控效果达到85%以上,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20%以上,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即根据作物病虫害形成特点,协调运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筛选使用环保型农药品种,把握安全间隔期,  相似文献   

11.
针对酒泉市制种玉米主要病虫发生为害严重的突出问题,通过防控集成技术研究,摸清玉米黑粉病、叶螨、玉米螟、棉铃虫、地老虎等重大病虫害状况和发生特点,总结提出农业、物理、化学等绿色防控技术,经示范推广,防控效果较好,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有效控制发生危害,保护玉米制种基地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2.
2022年,在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滨城区实施了棉花病虫害绿色高效防控技术协同示范推广项目,结合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开展了棉花病虫草害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科学用药等试验示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项目示范区比非示范区减少用药3次以上,减少农药使用量24.04%,示范区平均每亩增加纯收入100.16元,棉花产量和品质显著提高,棉田生态明显改善,棉农种植效益提高,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为提升农药减量控害成效,补齐农业绿色发展短板,我们以两系杂交稻和两优55为研究材料,在绿色防控示范区综合运用"农艺措施+生态调控+物理防治+科学用药技术”的防控措施,开展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研究。结果表明:绿色防控示范区内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调查期间平均每丛天敌数量较农户自防区增加2.2头;绿色防控示范区稻飞虱虫量和二化螟为害株数显著少于农户自防区和清水对照区,表明绿色防控措施对稻飞虱和二化螟防治效果较好;绿色防控技术对水稻病害发生情况影响不大;示范区每667 m2经济效益为2 317.6元,较农户自防区和清水对照区每667 m2分别增收269.8元和988.0元。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济宁市小麦、玉米、花生三大作物病虫害农药减量控害示范区建设,即加强监测预警、安装绿色防控产品、搭建农企共建农药减量平台、项目带动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发展、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相融合、开展技术指导宣传等内容;组建集成了小麦、玉米、花生病虫害农药减量控害技术模式,经在农业生产中实际应用,达到了农药减量控害目的,从而实现了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及生态环境安全目的,并对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建议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推进我县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试点工作,我中心通过连续三年来承担实施"全省苹果病虫害绿色防控组合技术试验示范"及全国苹果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工作,掌握了相配套的六大绿色防控技术要点,达到了集成技术、规范体系和减量增效的示范效果,丰富和提升了绿色防控技术体系,为全县建立绿色防控整县推进示范区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在进行病虫害统防统治过程中依然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白水县有机苹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然后就病虫害统防统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了论述,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促进本地区有机苹果病虫害的防治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6.
为有效防控盐城市水稻主要病虫害,从发生危害规律入手,提出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明确水稻播前、苗期、分蘖拔节期、孕穗破口期需防控的主要病虫害。根据2016 年水稻病虫害发生特点,分析气候条件特殊是主要影响因素,指出扎实开展水稻病虫害应用研究的迫切性,应用研究工作到位可大幅减少农药的使用。2016 年开展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示范,进行总结疏理,其效果十分优良,大幅减少了田间用药量。  相似文献   

17.
2013年镇沅县首次在英德村建设66.7 hm2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核心示范区1个,在示范区内将水稻健身栽培、灯光诱杀、黄板诱虫、稻鸭共育治虫控草、科学使用农药等绿色防控措施进行集成,并对示范效果进行分析总结,旨在不断提高水稻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的质量和为大面积推广应用该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2018年11月至2019年5月在三亚市天涯区梅村建设冬季瓜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示范区面积10.1 hm~2,辐射带动面积66.7 hm~2。通过采取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和专业化统防统治等一整套绿色防控集成技术,有效控制了冬季瓜菜病虫害的发生,显著减少了农药使用量,实现了增产增收,带动全市病虫害绿色防控及农药减量控害工作迈上新台阶,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指导农民合理使用农药以园艺作物为重点,兼顾粮食作物,通过宣传、培训、技术指导等多种形式开展科学选购合理使用农药活动,推进农产品质量建设。重点培训生产经营人员400人次,农民2000人次。普及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建立粮食、蔬菜等作物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150个,面积达150万亩。发动农技人员挂钩粮食、蔬菜生产基地200个,重点指导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  相似文献   

20.
党坤 《河南农业》2019,(25):31-31
为推进商水县果树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促进全县果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商水县植保植检站于2015—2018年在商水县绿苑果业葡萄种植基地、练集镇朱集村葡萄园,每年安排33.33hm^2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试验示范。通过几年的试验示范,我们集成了一套葡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通过2017—2018年的推广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