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意大利生菜为试材,采用春、夏两季温室栽培,研究不同基质厚度(6、10、14 cm)对叶用莴苣根系环境、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越厚,叶用莴苣根系温度和基质含水量变化幅度越小;10 cm 和14 cm 处理的叶面积、叶片数均优于6 cm 处理,单株鲜质量、干质量及可溶性蛋白、可溶性固形物、VC 含量亦均显著高于6 cm 处理,而硝酸盐含量显著低于6 cm 处理。综合考虑栽培架承重及成本投入,10 cm 厚度的育苗基质与羊粪(3 V∶2 V)复混基质适用于叶用莴苣层架式栽培。  相似文献   

2.
秸秆对日光温室连作有机基质的修复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施蔬菜连续栽培使有机基质地力严重下降,为维持有机基质的可持续栽培利用,向温室多
茬栽培后的连作有机基质中添加腐熟秸秆,研究了添加秸秆对连作有机基质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与不
添加秸秆的连作有机基质比较,添加秸秆使有机基质容重下降25.0%~30.4%,总孔隙度提高,有机质含
量增加,且有机质含量随着秸秆施入量的增加而增大;添加秸秆提高了基质中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的
含量,其中以连作有机基质∶腐熟玉米秸秆=1 V∶2 V 的基质中全氮、全磷及速效氮、速效磷含量最高。
添加秸秆可使春季早晨基质地温提高0.80~1.50 ℃,但基质的含氧量明显降低,以连作有机基质∶腐熟小
麦秸秆=1 V∶2 V 的基质含氧量最低。连作有机基质中添加秸秆明显提高了黄瓜植株生长量、叶绿素含量
和根系活力,增加了产量,改善了果实品质,以连作有机基质∶腐熟小麦秸秆=1 V∶1 V 处理的黄瓜产量
增加最多,与对照相比增加20.87%。因此多茬栽培的连作有机基质中添加秸秆可以显著改善基质理化性质,
提高黄瓜产量。综合效果以连作有机基质∶小麦秸秆=1 V∶1 V 的处理进行黄瓜栽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现代园艺》2020,(5):45-46
以蛭石与草炭按1︰1配制的基质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的方法,以不加保水剂为对照,研究0.1%、0.2%、0.3%、0.4%、0.5%5个用量保水剂对叶用莴苣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较,保水剂能显著提高叶用莴苣的产量,降低叶球中硝酸盐的含量,增加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的含量,效果最好的是0.4%处理,其产量高出对照234.46%,硝酸盐较对照降低28.82%,维生素C含量增加25.14%,可溶性糖含量增加92.46%。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醋糟和菇渣等有机废弃物处置问题,并确定醋糟和菇渣基质对连作障碍土壤的影响,将醋糟和菇渣以1∶3、1∶1和3∶1(V∶V)的比例混合作为土壤基质改良剂,并以不同的比例(1∶10、1∶8和1∶5,V∶V)与连作障碍土壤混合,研究基质改良剂对连作障碍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和栽培黄瓜植株生长、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醋糟和菇渣基质改良剂降低了土壤容重,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含量、养分含量、pH、通气孔隙和土壤酶活性。与CK相比,有机碳含量增加幅度为26.6%~144.8%,全氮、全磷和钙含量增加幅度分别为12.94%~85.57%、14.89%~43.26%和13.48%~75.85%,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增加幅度为6.84%~25.68%和16.26%~41.55%。同时,醋糟和菇渣基质改良剂促进了黄瓜植株对水分、养分的吸收利用,有利于植株生长,提高了果实产量和品质,有效地减轻了土壤连作障碍。与CK相比,植株地上部干质量增加2.45%~40.28%,其中A2处理果实产量增加最高,增加19.81%。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他处理相比,在连作障碍土壤中以1∶10(V∶V)的比例添加醋糟和菇渣基质改良剂(1∶1,V∶V)可显著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黄瓜生长,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5.
以耐抽薹意大利生菜为试材,采用水培方式研究了纳米胶片不同处理时间对叶用莴苣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T3 处理(24 h)叶用莴苣地上部鲜质量和干质量明显提高,分别比对照增加14.57% 和22.48%,T1 处理(2 h)和 T2 处理(8 h)
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相比,各处理叶用莴苣茎粗和根冠比均无显著差异;T3 处理叶用莴苣叶片数显著增加,可溶性
糖含量和类黄酮含量有所增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稍有降低;叶用莴苣硝酸盐含量随纳米胶片处理时间的增加而显著降低,
降幅为2.05%~62.14%。在本试验条件下,叶用莴苣生长发育和品质改善效果均以纳米胶片处理24 h 最佳。  相似文献   

6.
为研发以腐熟稻壳为主要成分的育苗基质,在测定腐熟稻壳等单一基质理化性质的基础上,根据基质理化性质模型,初步确定了以腐熟稻壳为主的11种育苗配方,并以番茄和叶用莴苣幼苗为试材,对配方进一步筛选确定适宜蔬菜幼苗生长的基质配方。结果表明:腐熟稻壳EC值与容重适宜,但持水孔隙度偏小,不适宜单独作为育苗基质材料;通过模型预测的11种基质配方复合合意值为0.91~0.98,均在育苗基质适宜指标范围内,且11种基质配方的理化性质实测值与模型预估值相对误差较小,为3.23%~9.63%;混配后的腐熟稻壳基质可以满足蔬菜苗期的生长需要,其中腐熟稻壳∶蛭石∶珍珠岩以6∶2∶2的混配基质栽培的番茄和叶用莴苣生长效果最好,壮苗指数分别比对照提高82.76%和184.80%,植株生长健壮。基质理化性质预测模型用于基质的研发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7.
不同光质对叶用莴苣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光质对叶用莴苣生长和品质的影响。以不同颜色荧光灯(白光、红光、蓝光、黄光)为光源,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对叶用莴苣照光25d后进行生长和品质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黄光对叶用莴苣的生长效果好,其次是白光,红光和蓝光对叶用莴苣生长不利;可溶性糖含量以黄光处理最高,之后依次是红光、蓝光;可溶性蛋白、Vc、干物质含量以黄光最高,其次是蓝光,硝酸盐含量以黄光处理的最低,而蓝光、红光处理,其含量与对照相比有显著的提高;蓝光处理下植株的Mg、Zn、Cu、Mn含量显著高于白光。结论:黄光对提高叶用莴苣的食用品质效果最好,但蓝光更有利于显著提高叶用莴苣矿质元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不同光质对叶用莴苣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光质对叶用莴苣生长和品质的影响。以不同颜色荧光灯(白光、红光、蓝光、黄光)为光源,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对叶用莴苣照光25d后进行生长和品质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黄光对叶用莴苣的生长效果好,其次是白光,红光和蓝光对叶用莴苣生长不利;可溶性糖含量以黄光处理最高,之后依次是红光、蓝光;可溶性蛋白、Vc、干物质含量以黄光最高,其次是蓝光,硝酸盐含量以黄光处理的最低,而蓝光、红光处理,其含量与对照相比有显著的提高;蓝光处理下植株的Mg、Zn、Cu、Mn含量显著高于白光。结论:黄光对提高叶用莴苣的食用品质效果最好,但蓝光更有利于显著提高叶用莴苣矿质元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以番茄品种"富勒"为试材,设置4种不同的栽培模式,测定了不同栽培模式下番茄的生长指标、产量、品质指标,研究了设施黄沙栽培条件下不同栽培模式对番茄生长、产量、品质以及番茄根际温度的影响,以期为沙漠地区沙质土壤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无纺布种植袋栽培模式根部温度变化幅度最大,土壤平作栽培最小;黄沙垄作栽培模式下番茄根最长,土壤栽培最短;番茄株高、茎粗在土壤栽培下较黄沙栽培模式下大;667 m2产量、单果质量和株产量不同栽培模式下土壤平作最高,其次是黄沙垄作栽培、黄沙平作栽培、无纺布基质袋栽培;番茄果实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表现为无纺布基质袋栽培模式最高,土壤栽培模式最低.  相似文献   

10.
《中国瓜菜》2019,(8):70-73
为了向设施西瓜提供适宜的栽培方式,以传统土壤栽培为对照,研究分析袋式基质栽培模式对不同果型西瓜的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袋式基质栽培条件下小果型西瓜的最大株高、茎粗、相对叶绿素含量分别为245.2 cm、6.8 cm、49.1,单瓜质量和667 m~2产量分别为1.36 kg、3 796.58 kg,中心与边部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9.6%、11.0%,除相对叶绿素含量以外均高于对照处理;中果型西瓜的株高、茎粗、相对叶绿素含量分别为233.8 cm、7.5 cm、55.8,单瓜质量和667 m~2产量分别为3.05 kg、2 126.65 kg,中心与边部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9.8%、11.2%,均高于对照处理。因此,与土壤栽培对比,袋式基质栽培模式更利于提高西瓜的产量与品质,建议种植西瓜时采用袋式基质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1.
乌塌菜有机基质无土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菇渣、锯木屑、珍珠岩、鸡粪及饼肥组成有机基质,同时以土壤栽培作为对照,研究有机基质无土栽培对乌塌菜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土壤栽培方法相比,有机基质无土栽培能显著提高单株重、最大展幅、单株叶片重与叶柄重,但对单株叶片数则影响不明显;同时,还能显著提高乌塌菜产量,显著增加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极显著降低硝酸盐含量。因而,有机基质无土栽培技术在乌塌菜增产增收、改良品质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以嫁接番茄品种烟粉207为供试材料,研究了基质袋培、基质槽式栽培、土壤栽培3种栽培形式对嫁接番茄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基质槽式栽培的嫁接番茄总产量比土壤栽培的增加了25.8%,前期产量增加了150.0%;基质袋培嫁接番茄总产量比土壤栽培减少4.6%,但前期产量增加了214.8%。2种基质栽培处理的嫁接番茄的株高、茎粗、叶片数等生长指标均低于土壤栽培,但果实硬度、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明显高于土壤栽培,显著提高了番茄的品质;二者光合速率无显著差异,均显著低于基质袋培形式。  相似文献   

13.
盐胁迫对三种叶用蔬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苦苣、叶用莴苣和油麦菜为试验材料,用NaCl溶液浇灌栽培基质模拟创造盐胁迫环境,设3个盐胁迫梯度(2.0、3.0、4.0mS/cm,处理代号T1、T2、T3),以无NaCl胁迫的相同基质栽培植株为对照,研究盐胁迫对3种叶用蔬菜植株形态、生物量积累以及营养品质的影响,以期筛选适宜盐碱地栽培的叶用蔬菜种类。结果表明:低浓度盐胁迫对叶菜各指标抑制不显著或有促进作用,高盐胁迫下叶菜植株形态、生理指标以及营养品质均受到不同程度抑制,其中生物量积累受到抑制最为显著;叶用莴苣对盐胁迫反应敏感,栽培EC值不宜高于1.2mS/cm;苦苣敏感度次之,可以适应EC 1.2~2.0mS/cm盐胁迫;油麦菜对盐胁迫适应性最强,在EC 1.2~3.0mS/cm范围内均可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4.
以'甜查理'和'红颜'2个设施主栽草莓品种为试材,采用黄沙起垄栽培模式,以传统土壤起垄栽培为对照,建立设施草莓黄沙基质水肥一体化技术体系,研究设施黄沙基质栽培对草莓植株生长、叶片光合特性及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设施土壤连年重茬种植、土传性病害多发引起的连作障碍、草莓产量品质下降等问题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以黄沙为栽培基质结合水肥一体化设备栽培草莓,整个生育期内草莓长势良好.在成熟期,2个草莓品种在黄沙栽培条件下的叶片数、叶柄长、地上地下部干鲜质量显著高于土壤栽培;'甜查理'和'红颜'草莓叶片的SPAD值均在开花坐果期达到峰值,且黄沙栽培显著高于土壤栽培5.91%和6.83%,在开花坐果期,黄沙栽培的'甜查理'和'红颜'草莓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均显著高于土壤栽培8.33%、56.52%、5.91%、17.50%和8.490%、54.55%、5.350、20.62%;从产量品质来看,黄沙栽培的'甜查理'和'红颜'草莓果实横径、产量、果实可溶性固性物含量分别较土壤栽培显著增加了28.29%、26.69%、29.82%和26.18%、20.79%、26.02%.综合得出,设施草莓黄沙起垄栽培模式可就地利用黄沙作为栽培基质种植草莓,是一种能够促进草莓植株生长、增产效果较好的设施无土栽培模式,适宜在河西戈壁沙漠区设施草莓高产栽培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摘要:为研究不同浓度海藻肥对叶用莴苣抗逆性的影响,以“绿珊”品种为研究对象,设置7个海藻 肥浓度梯度(0.00、1.00、1.25、1.50、2.00、2.50、3.00 g/L),其中以不施海藻肥为对照,比较不同处理 叶用莴苣定植后10、20、30 d的生物量及收获后抗氧化系统(SOD活性、维生素C含量)、渗透调节物质 (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MDA)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海藻肥可以显 著提高叶用莴苣的生物量、植株抗氧化系统活性,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和叶绿素含量,降低MDA含量。当 海藻肥浓度为1.50 g/L时,地上部干质量在定植10、20、30 d后分别比CK增加29.18%、22.02%、22.02%, 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当海藻肥浓度为2.0 g/L时,在定植10、20、30 d后SOD含量分别较CK增加18.49%、 36.96%、52.69%,维生素C含量分别较CK增加28.27%、46.55%、40.22%,脯氨酸含量分别较CK增加 48.58%、56.25%、47.62%,可溶性糖含量分别较CK增加32.06%、50.64%、34.30%,MDA含量分别较CK 降低18.18%、43.32%、74.6%,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6.
叶用莴苣又名生菜,营养丰富,属低糖、低脂肪类蔬菜。设施和露地均有栽培,病害发生日趋严重,其中灰霉病在设施栽培上发生危害较重。  相似文献   

17.
叶用莴苣(Lactuca sativa L.),属菊科莴苣属,一年生或二年生半耐寒性蔬菜,又名生菜,包生菜、团叶生菜、莴菜、千金菜等。原产地中海沿岸,美国、日本、荷兰等国家普遍栽培。近10年我所通过各种途径引入叶用莴苣200余份、经试种观察,筛选出适宜北京地区栽培的脆叶结球莴苣品种6个、对增加蔬菜种类品种有一定作用。 叶用莴苣的引种试种 一、叶用莴苣引种概况 1978年至1987年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引入叶用莴苣208份,其中自荷兰引入61份,美国53份,日本42份,其他国家52份。重复引进和失去发芽率的材料约占引入材料的30%左右,实际只有150余份。 从…  相似文献   

18.
菇渣复合基质配比对辣椒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陇椒3号为试材,采用设施长季节栽培,以土壤栽培为对照,研究了4种菇渣复合基质配比对设施辣椒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双孢菇渣∶羊粪∶炉渣∶细河沙=15 V∶6 V∶8 V∶6 V的基质配比栽培效果最好,辣椒植株生长健壮,产量高,品质好。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蔬菜设施的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海宁市硖石街道通过几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一套春萝卜-夏小白菜-丝瓜-秋莴苣周年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有效改善了本市蔬菜种植科技含量低、种植效益逐年下降等问题,能满足本地市场淡季蔬菜供应,已成为我市城郊设施蔬菜种植的理想栽培模式。1茬口安排和效益分析1.1茬口安排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设施内栽培土壤问题,利用农业有机物料基质进行设施黄瓜全营养栽培基质配方应用效果比较。以津早1号黄瓜为试验材料,将发酵腐熟的牛粪、玉米秸秆、炉渣和稻壳作为基础物料,按一定比例添加尿素和硫酸钾复配成5种不同配方,以土壤作为对照,研究不同配比基质对黄瓜植株生长、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黄瓜生长的栽培基质配方。结果表明:配方S1T4(V(基础物料)∶V(蚯蚓粪)=2∶1,m(尿素)∶m(硫酸钾)=0∶0)和配方S1T5(V(基础物料)∶V(蚯蚓粪)=2∶1,m(尿素)∶m(硫酸钾)=1.9∶0.55)处理的黄瓜植株长势良好,果实品质好、产量高,基质理化性状良好。2种基质配方可以同时实现全生产季只浇水、免追肥,二者均为设施黄瓜全营养基质栽培的适宜配方;配方S1T3(V(基础物料)∶V(蚯蚓粪)=3∶1,m(尿素)∶m(硫酸钾)=2∶0.27)的各个检测指标均低于对照,不适宜作为黄瓜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