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解决小麦病虫害问题,文章分析了小麦纹枯病、小麦白粉病、小麦赤霉病等病害,以及小麦蚜虫、小麦麦叶蜂、小麦红蜘蛛等虫害防治手段,提出了小麦病虫害防治以及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等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当前耕作制度方式下小麦主要病虫草害发生危害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河北省安新县2014—2016连续3年进行了小麦病虫草害危害自然损失率试验。通过田间试验,基本明确了在当年小麦病虫草害自然发生状态下,小麦主要病虫草害杂草、蚜虫等的综合危害损失率为70%~87%,明确了科学植物保护措施在小麦生产防灾减灾中的贡献程度,为科学评估小麦病虫草害危害损失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小麦种植是我国农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提升,小麦种植技术不断改进,实现了小麦产量和质量的提升,但在种植的过程中也出现一系列病害,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以小麦主要的病害类型为切入点,分析了不同病害的发病规律和原因,提出了防控小麦病害的一系列措施,以期为小麦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小麦的起源、进化与中国小麦遗传资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小麦属的分类、小麦的近缘植物、小麦的地理起源、小麦栽培起源与传播、小麦的进化、中国小麦遗传资源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全面分析了小麦的起源、进化及可利用资源,为小麦种质创新和培育新品种提供了可靠资料。  相似文献   

5.
伴生栽培小麦产量与品质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伴生栽培小麦产量和品质性状及合理开发利用伴生栽培小麦的优异性状,以6个伴生栽培小麦基因型和6个普通栽培小麦基因型为试验材料,对伴生栽培小麦产量与品质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伴生栽培小麦收获指数平均值为0.3823,普通栽培小麦比其高了28.0%,两者差异极显著;伴生栽培小麦单株穗数比普通栽培小麦多6.0穗,多出幅度为50.5%,两者差异极显著,千粒重平均值为26.38 g,普通栽培小麦是伴生栽培小麦的1.68倍,差异极显著,穗粒数差异不显著;6个伴生栽培小麦的蛋白质含量平均值为14.53%、湿面筋含量平均值为37.00%、沉降值的平均值为30.72%,均高于普通栽培小麦,差异极显著,水分为12.82%,小于普通栽培小麦,与普通栽培小麦比较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6.
徐立功 《种业导刊》2011,(10):18-19
阐述了河南省小麦生产现状,分析了河南省小麦生产发展的制约因素,为确保河南省小麦持续增产,结合实际提出实现小麦高产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7.
小麦黄矮病为典型的小麦病毒病,对小麦的产量和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小麦黄矮病的防治工作,文章结合国内外小麦黄矮病综合防治研究成果,综述了小麦黄矮病发生、防治等相关研究,并展望了小麦黄矮病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小麦黄矮病有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产业发展情况直接影响国家的粮食安全。为了确保小麦产量和质量,应选择科学的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论述了小麦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控方法,为小麦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小麦品种是小麦生产发展的关键要素。本文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小麦品种更新换代的历史,根据时代背景和发展状况把河南小麦生产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把品种更替划分为9大世代,并对各个阶段和世代的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进而探索了河南小麦品种演变的轨迹、规律以及对增产的贡献,为今后河南小麦品种繁育、推广、更新换代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南阳彩色小麦中氨基酸含量的研究及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向阳  黄晓书  张斌 《粮食储藏》2007,36(4):42-45,48
研究南阳彩色小麦中氨基酸的含量水平,为该小麦系列新品种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南阳灰色、蓝色、紫色小麦为原料,以河南几种豫麦品种为对照,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氨基酸组成和营养品质进行了初步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南阳彩色小麦的氨基酸含量较高,质量分数依次为普通紫色小麦15.88%,硬质紫色小麦15.63%,蓝色小麦14.84%,灰色小麦为14.35%.小麦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种类齐全,紫色小麦中苏氨酸的含量较普通小麦增幅115.15%.8种必需氨基酸比例合适,组成合理,其中酪氨酸和苯丙氨酸的比例较高.经综合分析,紫色上麦的营养价值较高,建议做进一步的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11.
农田尺度小麦产量的空间变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潮土区2007年GPS实时定位的104个采样点小麦产量数据为基础,基于地统计学原理和方法,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探讨了小麦产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建立了小麦产量的空间变异模型,形成了小麦产量的空间分布图,阐明了影响小麦产量分布不均衡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潮土区农田地块小麦产量平均值为47.426 g/kg,最高值为64.508 g/kg,最低值为20.163 g/kg,球状模型是本研究小麦产量连续性分布的最佳模型,其块金值/基台值为1.655,表明在变程为171.62 m范围内具有弱的空间变异性,农田地块东南部和南部为小麦产量的高值区,由此向外小麦产量逐渐降低,基本呈圈层分布,说明小麦产量具有一定的渐变性分布规律,其空间变异主要来自施肥、灌溉、管理水平等随机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臧虎生 《种子科技》2024,(2):134-136
小麦作为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全球气候变暖对小麦生长构成了威胁。因此,需要科学改进小麦栽培和越冬管理技术,通过处理土壤为优质麦种提供养料充足且安全的生长环境,在小麦生长到成熟全过程的田间管理中落实好科学施肥的观念。栽培管理中整地质量、品种选择、水肥运筹和病虫草害防治环节的改进能为麦苗越冬提供全面的保障,为小麦稳产高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基于此,从品种选择和种子处理、整地精细播种、田间管理等方面分析了小麦栽培技术要点,阐述了小麦越冬管理技术,并以青岛市即墨区为例,介绍了即墨区小麦高产、优产的种植经验,以期促进小麦产业发展,并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聂灵菊 《种业导刊》2010,(11):18-18,20
介绍了小麦精播的主要特点,提出了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小麦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张磊  赵群友  王育楠 《种子科技》2022,(23):124-126
2022年在南阳市以及黄淮麦区,小麦超高产捷报频传。高产小麦品种产量为12 000 kg/hm2,超高产小麦品种产量13 500 kg/hm2。文章及时客观地总结了小麦高产、超高产的成因,为今后小麦生产提供重要参考,此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发展和农业技术不断革新,我国小麦种植技术全面提升。小麦种植中的田间管理技术是提高小麦品质和产量的重要因素,对于确保小麦的高产和稳产具有重要作用。品种的不同会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文章以济麦22号、烟农19和烟农23等高产小麦品种为切入点,分析了小麦种植技术和小麦生长后期的田间管理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普通小麦农家种、野生二粒小麦和野生二粒小麦与节节麦合成的双二倍体为材料,运用SSR分子标记方法对野生二粒小麦与普通小麦A、B染色体组的同源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野生二粒小麦与普通小麦A、B染色体组的遗传相似系数仅为0.189,存在较大的差异,推测野生二粒小麦与普通小麦的A、B染色体组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马国岭  李培 《中国种业》2021,(12):54-56
回顾了1949年以来河南省漯河市小麦品种的演变历史,总结分析了小麦品种更新换代对产量的贡献,探讨了小麦品种繁育、推广新途径,为今后漯河市乃至河南省小麦品种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小麦品种烟辐188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为依据,针对我地小麦生产发展实况,提出了小麦无公害高效栽培的技术路线,重点分析了小麦无公害高效栽培的八大关键措施,为今后发展无公害小麦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建国以来南阳小麦产量水平的统计,对南阳小麦产量现状和产量水平进行了划分,分析了南阳小麦生产中不同地域和不同种植水平的产量差距,为南阳小麦产量进一步提高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小麦成熟季节刚好是高温多雨时期,即使经过风干和晾晒,也会因后期管理不当导致小麦发霉、受潮,失去活力和应用价值。做好小麦种子贮藏工作非常关键,能保证小麦的产量和质量。以小麦种子贮藏特点为切入点,分析了小麦种子贮藏方法,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