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筛选对临床分离多重耐药猪大肠杆菌有抑菌、杀菌作用的中药,并分析部分中药的联合抑菌效果。选用标准菌株ATCC83707作为对照菌株,采用纸片法测定分离菌株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微量2倍稀释法和平板法测定各味中药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微量棋盘稀释法测定2种中药的联合抑菌效果。结果表明,临床分离大肠杆菌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左氟沙星、青霉素G、链霉素、阿莫西林都耐药,仅对多黏菌素B呈现敏感。临床分离大肠杆菌对黄连等12味中药表现为中度敏感,对其他中药表现为不敏感;ATCC83707对黄连等10味中药中度敏感,对其他药物不敏感。黄连-芦荟、黄连-诃子、山楂-芦荟、山楂-诃子、山楂-诃子、芦荟-乌梅、诃子-白头翁等联合应用时,对临床分离大肠杆菌菌株呈现协同作用;黄连-山楂、黄连-乌梅、黄连-白头翁、山楂-香薷、芦荟-五味子、乌梅-香薷、乌梅-诃子、黄芩-诃子、诃子-五味子等联合应用时,对临床分离大肠杆菌菌株呈现相加作用;黄连-香薷、黄连-五味子等联合应用时,对临床分离大肠杆菌菌株呈现无关作用;其余药物联合应用时,对临床分离大肠杆菌菌株呈现拮抗作用。临床分离大肠杆菌对常用抗生素呈现了多药耐药趋势,但对中药仍然保持一定的敏感性;抗菌方面,中药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部分中药间有协同作用,临床用药时须谨慎筛选。  相似文献   

2.
开展了乌梅、白头翁、黄连、穿心莲等22味中药对犊牛腹泻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按照常规法制备中药水提物,采用平板打孔法和微量稀释法测定了22味中药对犊牛腹泻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22味中药中有10味中药对犊牛腹泻大肠杆菌有抑菌作用,其中乌梅、诃子、五倍子和半边莲对犊牛腹泻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最佳,抑菌圈直径为15 mm以上,为高度敏感;其次是黄连、秦皮、穿心莲、连翘、金银花、石榴皮,抑菌圈直径均大于10 mm,为中度敏感;黄柏、紫花地丁等12味中药对犊牛腹泻大肠杆菌无抑菌作用。对五倍子、乌梅、诃子和半边莲等抑菌作用较好的中药可进一步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3.
为了评价白头翁散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白头翁散组方中白头翁、秦皮、黄柏、黄连4味中药水提物及其组成的药对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与最小杀菌浓度(MBC),并筛选出抗菌作用较强的药对精简组方。单药中黄连抑菌效果(MIC为50 mg/mL)和杀菌效果(MBC为50 mg/mL)最强,黄连与秦皮联合组成药对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MIC为12.5 mg/mL)最强,将4味药物联合组成的方剂抑菌效果最佳(MIC为6.25 mg/mL、MBC为100 mg/mL)。由此表明,白头翁散组方中两种药物联合比单药的抑菌效果好,4种药物组成的方剂比2种药物组成的药对抑菌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研究中药白头翁散各组分(白头翁、黄柏、黄连、秦皮)以及其他6种中药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用传统水煎法分别提取10种中药的有效成分;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单味中药、两药联合组成药对及自制白头翁散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以及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白头翁散各组分均可有效抑制大肠杆菌,其中黄连的MIC为6.250 mg/mL,抑菌效果最佳。单味中药中对大肠杆菌杀菌效果较好的是黄连、秦皮、诃子,MBC均为200.000 mg/mL;药对中白头翁+黄连、大青叶+诃子对大肠杆菌的MIC均为3.125 mg/mL,抑菌效果最佳;白头翁+黄连对大肠杆菌的MBC为12.500 mg/mL,杀菌效果最佳。自制白头翁散对大肠杆菌的MIC为3.125 mg/mL、MBC为100.000 mg/mL。结果提示,白头翁散4种单药相加的抗菌效果优于单药和部分药对。  相似文献   

5.
探讨中药水提取物及其联合对巴氏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选用黄连、香附、丁香等30味中药,采用水提法提取药液,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得单药最小抑菌浓度(MIC)与最小杀菌浓度(MBC),并将抑菌效果较好的几味中药作为主药与其他中药进行联合,测定联合后的MIC与MBC。结果表明,单味中药中黄连对巴氏杆菌的抗菌活性最佳,MIC和MBC均为12.5 mg/mL。选取抑菌效果较好的黄连、丁香、香附、蒸陈皮等中药与其他中药联合,结果表明黄连与四制艾叶联合后对巴氏杆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其MIC和MBC均为3.125 mg/mL。说明黄连与四制艾叶联合的抑菌效果较好,且为协同作用,优于两种单药各自的抑菌活性,可作为抑制巴氏杆菌的药物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为了观察中草药对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本试验采用水煎煮法提取大黄、黄连和黄芩等20种中草药活性成分,利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中草药提取物对4种常见病原菌(猪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巴氏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大黄、黄连、黄芩、地锦草、石榴皮和白头翁等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较好,其中大黄和黄连的效果最好;大黄对巴氏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较好,MIC为62.5 mg/ml;黄连、黄柏和白头翁对猪链球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较好,其中黄连的MIC1.95 mg/ml,MBC为31.25 mg/ml;黄连、黄柏、大黄和柴胡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较好,其中黄连和黄柏的MIC分别为3.91和15.6 mg/ml。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黄连、黄芩、五倍子、黄柏和鱼腥草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采用超声波处理,乙醇回流,水浴加热的方法提取5种中药的有效成分,采用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采用肉汤稀释棋盘法,测定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联合抑菌效果。结果显示,鱼腥草和五倍子单独抑菌时的MIC值较其他中药的MIC值低,且鱼腥草与黄芩和五倍子联合用药时MIC值由15.63 mg/m L降到3.91 mg/m L,同时五倍子与黄芩和鱼腥草联合用药时MIC值也由15.63 mg/m L降到3.91 mg/m L。黄芩与黄连、黄柏、五倍子、鱼腥草联合用药时MIC值均降低。结果表明:鱼腥草、黄芩、五倍子对大肠杆菌有较好的抑菌作用,鱼腥草、黄芩、五倍子联用时,抑菌效果为协同或相加作用;黄连与其他4种中药联用时抑菌效果为无关作用;黄柏与黄芩、五倍子及鱼腥草联用时抑菌效果为无关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测定14味中草药对鸡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筛选出具有较好体外抑菌作用的单味中草药,为临床用药治疗大肠杆菌病以及开发中草药制剂提供依据,试验采用水提法提取诃子、紫花地丁、苏木等14味中草药的有效成分,琼脂平板打孔法测定中草药对鸡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微量二倍稀释法测定中草药对鸡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诃子、黄连、乌梅、苏木、五味子这5种药物抑菌效果较好,其中五味子、黄连效果最好,平均抑菌圈直径≥23.0 mm,MIC和MBC在15.63~31.25 mg/mL范围内。说明中草药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且不同的中草药抑菌效果也不同。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对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和大肠杆菌O8(E.coli O8)具有良好抑菌作用的蒙药,本试验采用牛津杯法测定金银花、黄连、何首乌、地榆、五味子、秦皮、穿心莲、甘草、蒲公英、夏枯草、虎杖、柴胡、黄柏、苦参、石榴皮、板蓝根16味蒙药的抑菌圈直径,微量稀释法和平板法测定蒙药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棋盘法测定敏感蒙药对E.coli O8和S.aureus的协同指数(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ndex,FICI)。结果显示,黄柏、金银花、黄连、五味子、蒲公英、秦皮6味蒙药对S.aureus的抑菌圈直径为10.22~22.44 mm,MIC为15.6~250 mg/mL;五味子、金银花、黄连、秦皮4味蒙药对E.coli O8的抑菌圈直径为11.29~26.41 mm,MIC为15.6~500 mg/mL;黄柏与黄连联合用药对S.aureus的FICI为0.36,为协同作用,黄连与地榆联合用药对E.coli O8的FICI为0.48,为协同作用。综上所述,金银花、黄连、五味子、秦皮、蒲公英、黄柏6味蒙药对S.aureus综合抑菌效果达极敏或高敏;金银花、黄连、五味子、秦皮4味蒙药对E.coli O8综合抑菌效果达极敏或高敏,黄柏、黄连、秦皮在抑制S.aureus的组方中可优先考虑,黄连与地榆在抑制E.coli O8的组方中可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对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和大肠杆菌O8(E.coli O8)具有良好抑菌作用的蒙药,本试验采用牛津杯法测定金银花、黄连、何首乌、地榆、五味子、秦皮、穿心莲、甘草、蒲公英、夏枯草、虎杖、柴胡、黄柏、苦参、石榴皮、板蓝根16味蒙药的抑菌圈直径,微量稀释法和平板法测定蒙药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棋盘法测定敏感蒙药对E.coli O8和S.aureus的协同指数(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ndex,FICI)。结果显示,黄柏、金银花、黄连、五味子、蒲公英、秦皮6味蒙药对S.aureus的抑菌圈直径为10.22~22.44mm,MIC为15.6~250mg/mL;五味子、金银花、黄连、秦皮4味蒙药对E.coli O8的抑菌圈直径为11.29~26.41mm,MIC为15.6~500mg/mL;黄柏与黄连联合用药对S.aureus的FICI为0.36,为协同作用,黄连与地榆联合用药对E.coli O8的FICI为0.48,为协同作用。综上所述,金银花、黄连、五味子、秦皮、蒲公英、黄柏6味蒙药对S.aureus综合抑菌效果达极敏或高敏;金银花、黄连、五味子、秦皮4味蒙药对E.coli O8综合抑菌效果达极敏或高敏,黄柏、黄连、秦皮在抑制S.aureus的组方中可优先考虑,黄连与地榆在抑制E.coli O8的组方中可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11.
50味中药对8种畜禽病原菌抑菌对比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50味中药煎剂对常见畜禽8种病原菌抑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对禽巴氏杆菌,大青叶极敏感,乌梅高敏;对金色葡萄球菌,茵陈、石榴皮、没药极敏感,凤尾草、大叶桉、凤参高敏;对猪溶血性大肠杆菌,射干、大青叶、黄连、乌梅、商陆极敏;对链球菌,防风高敏;对炭疽杆菌,乌梅,栀子、秦皮、没药极敏,诃子、山楂、大黄、丹参、独活、葛根、射干、苦参、丹皮高敏;对猪丹毒杆菌,当归、乌梅高敏;对猪和禽大扬杆菌无极敏高敏药,50味中药仅金银花、山楂对禽大肠杆菌中敏,石榴皮对猪大肠杆菌中敏,11味微弱作用,绝大部分毫元作用,同时发现中药抑菌效果普遍降低。  相似文献   

12.
12味中药对鸡血清型O_(78)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观察乌梅、芦荟等12味中药的水煎液对鸡致病性大肠杆菌O78的抗菌活性。选取乌梅、芦荟等12味中药加水煎煮以获得中药水提取物,测定其对鸡致病性大肠杆菌O78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与最小杀菌浓度(MBC),并对体外抑菌效果较好的单味中药进行体内试验。乌梅、芦荟、白头翁抗菌活性较好,桔梗、连翘、大黄、白芍、白术几乎无抗菌活性,其中乌梅、白头翁与芦荟水提取物对鸡致病性大肠杆菌O78的MIC分别为2.57、2.06和2.31mg/mL。乌梅、芦荟、白头翁具有一定的抗鸡致病性大肠杆菌O78的作用,将为开发新的抗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药物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兽医学报》2019,(2):318-322
为研究黄连、黄芩、五倍子、黄柏和鱼腥草提取物对猪霍乱沙门菌的抑菌效果,采用超声波处理,乙醇回流,水浴加热的方法提取5种中药的有效成分,采用2倍稀释法分别测定提取物对猪霍乱沙门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质量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采用肉汤稀释棋盘法,测定提取物对猪霍乱沙门菌的联合抑菌效果。结果显示,黄连单独抑菌时的MIC值较其他中药的MIC值低,且与黄芩、五倍子联合用药时MIC值由7.81×103 mg/L降到3.91×103 mg/L。而黄芩与黄连、黄柏、五倍子、鱼腥草联合用药时MIC值均降低。黄芩与其他4种药联合用药后抑菌效果增强,且与五倍子联合用药时FICI值小于0.5表现为协同作用,并且2种药物的MIC降低明显。结果表明,黄连、黄芩、五倍子对猪霍乱沙门菌有较好的抑菌作用,黄连、黄芩、五倍子联用时,抑菌效果为协同或相加作用;黄芩与鱼腥草联用时抑菌效果为无关作用;黄柏与鱼腥草联用时抑菌效果也为无关作用。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筛选抑制鸡源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O78地方流行株的有效中药。采用打孔法测定39味中药及其复方对APEC的抑菌效果,使用二倍稀释法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39味中药中有9味中药对APEC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其中五味子、洛神花和黄柏对APEC高度敏感,MIC依次为31.25、31.25、500 mg/mL,MBC依次为62.5、125、500 mg/mL;蒲公英、红花和石榴皮中度敏感,MIC与MBC均大于或等于500 mg/mL;丹皮、何首乌和荷叶低度敏感;其余中药无抑菌效果。复方中五味子+洛神花配伍药效最好,MIC与MBC分别为31.25 mg/mL与125 mg/mL。说明在39味中药中五味子、黄柏、洛神花和复方五味子+洛神花(1∶1)对APEC有比较好的体外抑菌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中药对水貂源产吲哚金黄杆菌的抑菌效果,试验以水貂源产吲哚金黄杆菌临床分离株为试验菌株,采用琼脂平板打孔法测定中药对产吲哚金黄杆菌的敏感性,以水提法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单味中药及中药联合使用对产吲哚金黄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以及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苏木、诃子、五味子、乌梅、黄连抑菌效果较好,抑菌圈直径在25~35 mm之间,MIC和MBC在3. 92~15. 63 mg/m L之间;苏木和诃子组合、苏木和黄连组合、黄连和射干组合对产吲哚金黄杆菌在抑菌方面表现为相加作用,其他药物组合则表现为颉颃或者无关作用。说明中药水提物对产吲哚金黄杆菌具有一定程度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白头翁散对不同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本试验采用水提法分别提取白头翁散组方中4味中药白头翁、秦皮、黄柏、黄连的有效成分,通过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4味中药、自配白头翁散方剂及两种市售白头翁散水提物对7种不同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与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单味中药中黄连对大肠杆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状芽胞杆菌、无乳链球菌、副溶血弧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均呈现较好的抑菌效果和杀菌效果,MIC为1.563~50.000 mg/mL,MBC为6.25~400.00 mg/mL。自配白头翁散方剂抑菌和杀菌效果更好,MIC为0.781~25.000 mg/mL,市售白头翁散的抑菌效果和杀菌效果均不及自配白头翁散。  相似文献   

17.
探究四黄止痢颗粒及其组分联合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通过二倍稀释法测定单药、3种中药联合、4种中药联合以及6种中药联合(自配四黄止痢颗粒)、市售四黄止痢颗粒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的MIC和MBC。结果表明,四黄止痢颗粒方剂的6种中药中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抗菌活性最强是黄连,MIC、MBC均为1.563 mg/mL;板蓝根的MBC大于200 mg/mL,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差。3种药物联合应用,其中黄柏+黄连+大黄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抗菌效果最好,其MIC、MBC均为0.781 mg/mL;4种药物联合应用,其中板蓝根+大黄+黄柏+黄连、黄芩+大黄+黄柏+黄连、黄芩+板蓝根+黄柏+黄连等3组中药联合的抗菌效果最好,其MIC、MBC均为0.781 mg/mL。自配四黄止痢颗粒的MIC和MBC为50 mg/mL;市售四黄止痢颗粒方剂MIC均为200 mg/mL。3种中药联合、4种中药联合应用的抗菌活性明显优于单味中药,且都比自配四黄止痢颗粒和市售四黄止痢颗粒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抗菌效果好,其中精简的组方中,黄柏+黄连+大黄对多杀性巴杆菌的抗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14种中草药对鸽源鼠伤寒沙门氏菌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采用96孔板倍比稀释法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五味子、黄柏、乌梅、山茱萸的抑制作用最强,MIC均为62.5 mg/ml,其次为五倍子,MIC为125 mg/ml,再次为石榴皮及连翘,MIC均为500 mg/ml,黄连、黄芩、川贝母、牡丹皮、秦皮、大黄、山楂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无抑制作用。结论:石五味子、黄柏、乌梅、山茱萸对鼠伤寒沙门氏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五倍子具有中度抑菌作用,石榴皮及连翘抑菌作用弱,黄连、黄芩、川贝母、牡丹皮、秦皮、大黄、山楂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了20种单味中草药对罗非鱼维氏气单胞菌的体外抑菌情况,试验采用琼脂扩散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抑菌圈大小及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罗非鱼维氏气单胞菌对五味子、五倍子、黄连等5种药物极度敏感,对黄柏、苏木、石榴皮等5种药物高度敏感,对薄荷、公丁香、鱼腥草等5种药物中度敏感;其中黄连、乌梅、沙棘等5种药物对罗非鱼维氏气单胞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MIC在15.63~62.50 mg/mL之间;黄柏、白头翁、石榴皮3种药物的MIC均为125 mg/mL;苏木、黄芩、薄荷3种药物的MIC均为250 mg/mL;公丁香、鱼腥草、夏枯草等5种药物对该菌抑菌效果比较差,MIC均为500 mg/mL。说明五味子、五倍子、黄连等5种中草药可用来防治罗非鱼维氏气单胞菌。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甘草、黄连、板蓝根、黄芩、黄芪、大青叶6种中药醇和水提取物,研究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作用效果。采用醇提法和水提法获得6种中药醇和水提取物;通过药敏试验,筛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抑菌效果的中药提取物;通过试管2倍稀释法探明该中药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进而探明该中药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大肠杆菌的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6种中药醇水提取物中仅黄连醇提物和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较强的抑菌效果,浓度在0.5 mg/mL时,黄连醇提物和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达高敏和极敏。黄连醇提物和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0.08 mg/mL和0.04 mg/mL,MBC结果显示,黄连醇和水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表现杀菌作用,MBC分别为0.16 mg/mL和0.08 mg/mL。表明黄连醇提物和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抑制作用,且黄连水提物的抑菌效果优于黄连醇提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