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为筛选出适宜沾益县盘江镇种植的啤酒大麦新品种,2015年盘江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引进7个品种啤酒大麦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品种间差异显著,云啤18、凤大麦17、凤大麦16,具有产量高、抗性较好、适宜性较广等特点,可作为沾益县冬旱区大面积推广种植品种。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适合福清市种植的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生育期适中的优质稻新品种,2021年引进14个已通过审定或引种备案的优质稻新品种,在福清市开展了种植试验,通过观察和比较,综合考察参试品种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抗病性等。结果表明:甬优1526、甬优4911和明1优明占的综合表现较好,可在福清示范推广种植;甬优1202、浙粳优1578丰产性好,可扩大面积开展生产试验;福香占作为常规稻品种,综合表现较好,可作为优质常规稻推广种植;野香优744、荃优212在福清的种植表现较差,产量较低,抗逆性较弱,建议终止试验。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鉴定出适应沾益县冬旱区种植的优质、高产、多抗、早熟啤酒大麦新品种,为沾益县啤酒大麦品种推广应用提供依据,2014年引进11个啤酒大麦品种进行熟期、产量和抗病性等综合性状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品种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云啤15号、云啤17号、凤大麦10号、云大麦13YD-6、云大麦13YD-1具有产量高、抗性较好、适宜性较广等特点,可作为沾益县冬旱区大面积推广种植品种。  相似文献   

4.
剑川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引进大理州农科院粮作所新育成的大麦新品种,进行大麦新品种鉴定试验,结果表明:P19-5(1226DM9-7-7-6)、P19-3(1221DM5-2-3)、P19-1(106DM8-16-4-6-7)具有生长势强,产量高,综合性状好,适宜当地气候条件,可作为剑川小春大麦优良品种示范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对8个单季稻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广两优香66产量为10.42 t·hm-2,在本次试验中居首位,综合性状也较佳,建议多点试种并扩大示范推广面积;甬优17号和甬优1512综合性状都较好,可作为高产优质品种大面积推广种植;甬优538、甬优1540和浙优18可以继续试验并小面积推广示范;齐丰1068和甬优150综合性状表现差,建议不再试验。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适宜石狮市种植的高产、抗病、优质花生新品种,以粤油40为对照,对引进的4个花生新品种进行试种,考察各品种的产量、主要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抗性表现,结果表明:泉花551和泉红花1号荚果产量和籽仁产量较高,两个品种均比对照粤油40极显著增产,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可进一步示范推广;泉花27、仲恺花1号两个品种比对照粤油40增产幅度较小,可进一步小面积示范种植,因地制宜选择利用。  相似文献   

7.
开展不同啤饲大麦品种的区域试验,结果表明:16D6-12、16D6-19、16D4-7三个品种亩产量高,抗性好、整齐度好,可作为下一年扩大种植鉴定;其他品种鉴于经济性状、产量等方面比对照保大麦6号品种增产,建议下一年继续试验鉴定。通过啤饲大麦新品种区域试验,以确定大麦新品种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丰产性、稳定性、抗病性、抗逆性等,从中筛选出高产、优质、早熟、广适、多抗的大麦新品种供生产应用,同时也为品种的审定及合理的品种区域化布局和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筛选适宜金华市丘陵地区的马铃薯新品种(系),开展了11个品种(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MG56、兴佳2号、中薯5号表现产量较高,品质较优,综合性状优良,可在全省扩大面积示范应用;AG370、N108、希森6号、AG187、N143较适合金华地区种植,可在金华地区扩大面积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9.
国外啤酒大麦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从美国布什国际农业资源公司引进的 2 3个啤酒大麦品种 (系 )的适应性、抗逆性、丰产性进行了试验鉴定 ,初步筛选出在金昌市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二棱啤酒大麦品种 (系 ) B4 94 7、B4 31 1 、B1 2 0 2 、Z0 39Z0 4 2 C、Z0 30 Z1 75C,可在金昌市和周边地区扩大试验示范 ;四棱大麦品种 (系 ) G1 0 1 Y0 0 2 C、Stander、G0 96 Y0 0 4 C可作为饲用大麦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适合阜南地区种植的小麦新品种,2016-2017年开展了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烟农999、淮麦35、安科157、华成3366等品种产量水平较高,抗病性、抗倒伏等综合表现好,建议作为阜南县小麦种植的主推品种;烟农19虽种植多年,但其表现好,稳产抗病,建议继续种植.  相似文献   

11.
为评选出适宜湖北利川南坪种植的水稻新品种,对参加2015~2016年湖北省恩施州早熟中稻区试的水稻新品种在利川南坪优质稻基地进行了试验筛选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闽香优683和绵7优恩66经两年试验,在产量、抗性、熟期等方面综合表现较好,可在该基地加快示范种植;新参试品种长农优231和中100A/R65综合表现好,可在2017年继续进行试验筛选;其他品种表现不突出。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适宜宜良县大面积推广种植的春播马铃薯新品种,本试验从昆明市农科院薯类中心引入E11-15、E11-22、E15-85、A8-10和E15-7 5个马铃薯新品种(系),在宜良县竹山镇竹山村大坪子小组与当地主栽种宣薯二号(CK)开展品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E11-15、E11-22、E15-85和E15-7综合表现比本地主栽品种宣薯二号(CK)好,适宜多点小面积示范推广,其中E15-85在宜良县表现出上市较早、品质好、食味佳、市场潜力大、产量很高,属于超高产新品系,适宜进行多点示范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出适合东台市种植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好的小麦新品种,加快当地小麦优良品种的推广步伐,于2021-2022年在江苏现代农业(稻麦)产业技术体系东台推广示范基地开展了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对其产量、茎蘖动态、田间表现等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扬辐麦13、扬麦34、盐麦1号、扬麦33、扬麦28等5个品种增产优势明显,且综合表现较优,可以在东台地区进一步扩大示范种植,扬麦23、扬麦25、镇麦12号作为东台市主推小麦品种,稳产性丰产性好,可继续作为主推品种进行种植,其余品种要进一步加强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4.
以登峰168、中麦895、中麦175、九麦2号、西农509等5个小麦新品种与大荔县常规品种小偃22作对照,在大荔县高产创建示范田进行试验示范,筛选出综合农艺性状好,适合大荔县大面积推广种植的品种中麦895,以及可作为大荔县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种植的产量高、抗逆性好的小麦新品种中麦175。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挖掘秋季糯玉米种植潜力,筛选出适合我国南方种植的糯玉米品种,本研究进行了19个糯玉米品种的比较试验,对产量、品质、植株性状等6方面进行考察,最终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秋季优质糯玉米品种,为新品种推广应用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在19个糯玉米品种中,中鲜糯818、万农甜糯158在产量、品质、抗病性、穗部性状等方面综合表现较好,可作为秋季种植的糯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16.
棉花是江苏省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也是如东县秋熟主要经济作物,为了进一步做好棉花品种的推广工作,对如东县引进的部分品种进行了比较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冀杂3268、GKz 19综合性状表现好,可进一步扩大示范种植面积;其次是鲁棉23和瑞杂816,出苗好、抗病性较好,产量表现中等,可在适宜地区示范种植;宁杂棉3号、苏杂棉66长势一般,发病较重,产量表现不理想,不适宜在发病较重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种植表现好,适合福建省福清市栽培的甘薯新品种,综合考查了当地引进的13个优质淀粉型甘薯新品种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品质表现和抗病性。结果表明:榕薯910、泉薯19、福宁薯20、薯604的产量表现好,干物率和淀粉率较高,食味品质较好,抗逆性较强,结薯集中,薯形美观,大薯率高,可作为鲜食型或淀粉加工型品种进行示范推广;黄金薯1号和福宁薯23鲜薯产量较高,商品薯率较高,食味品质较好,可作为食用加工型甘薯品种开展生产试验;龙薯116鲜薯产量较高,干物率和淀粉率较高,可作为高产淀粉型甘薯品种开展生产试验;福薯806外观品质表现差,鲜薯产量最低,建议终止试验;其他品种可继续开展试验鉴定。  相似文献   

18.
通过田间试验开展11个水稻品种生长发育、丰产性、稳产性等多项性状的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剑川县高海拔稻作区种植的优良水稻新品种,从而提高剑川县高海拔冷凉气候稻作区水稻的产量和质量。结果表明,剑15-7和凤15-66综合表现较好,实测产量较高,适合作为剑川县稻作示范区的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适合临沧烟区种植的优质抗病烤烟品种,进行了烤烟新品种T27、T29、YH05和PVH19的区域比较试验。结果表明,T27前期长势好,易感青枯病和黑胫病;T29前期长势强,原烟外观质量好,易感青枯病和黑胫病;PVH19是典型的早熟品种,各个性状表现较优;YH05综合性状优良,可以作为临沧烟区烤烟品种推广的备选品种进行小面积推广示范。  相似文献   

20.
西藏地区二棱青稞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大面积推广种植二棱青稞品种,本文进行了西藏二棱青稞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综合性状表现良好的品系有QTB13、QTB25,生产示范产量分别为3 187.50、3 234.45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