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为寻找蓝田县小麦生产有机肥替代化肥最佳方案,于2018-2019年进行了小麦底施不同有机肥的产量效益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小麦产量是底施六国复合肥济邦黄腐酸钾有机肥中衡有机肥中衡生物有机肥,其中中衡生物有机肥的产量为416.0kg/667m2、是六国复合肥的84.1%,济邦黄腐酸钾有机肥的产量为485.9kg/667m2、是六国复合肥的98.2%;小麦纯收入是底施济邦黄腐酸钾有机肥六国复合肥中衡有机肥中衡生物有机肥,其中中衡生物有机肥纯收入为100.4元/667m2、是六国复合肥的48.4%,济邦黄腐酸钾有机肥纯收入为230.2元/667m2、是六国复合肥的110.8%。认为蓝田县小麦生产中用济邦黄腐酸钾有机肥替代六国复合肥底施不会影响产量和收入。  相似文献   

2.
刘建萍  龙莹  李晓红 《安徽农业科学》2022,(12):146-148+177
为探究施加复合肥对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选用大豆品种徐豆18为研究对象,以空白处理为对照,设置1.0、1.5、2.0和3.0 g/kg(复合肥/土壤)4个浓度的浇淋复合肥处理,观察盆栽大豆的生长发育,测量大豆的农艺性状。结果表明,不同复合肥施用量对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具有显著影响。施加复合肥有利于提高大豆的各项农艺性状,其中复合肥施用量为3.0 g/kg时,大豆的株高最高,叶片干重、茎秆干重最重。复合肥施用量为2.0 g/kg时,有效荚数最多,百粒重最重。综上所述,种植大豆过程中施加复合肥可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环境,从而促进大豆植株生长,提高其产量。  相似文献   

3.
以国家黄淮海区域对照品种冀豆12为供试材料,研究了控释复合肥对高蛋白大豆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复合肥(CK)相比,不同用量控释复合肥施用后植株各性状均得到改善。相比CK,300和375 kg/hm2控释肥处理下,植株株高、根长和有效荚数显著增加;植株总干重增加幅度分别为24.84%、26.28%,豆荚干重增幅最大,分别为30.96%、32.63%;产量增幅分别为20.40%、18.65%,主要体现在单株荚数和粒数上;经济效益分别增收3 325.83、2 777.36元/hm2。表明控释复合肥在大豆上的施用可行有效。鉴于300和375 kg/hm2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考虑到降低肥料成本,300 kg/hm2控释肥处理可作为相似生态条件下大豆生产中的推荐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黄腐酸复合肥在八五四农场大豆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与常规施肥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大豆黄腐酸复合肥施肥处理与常规施肥相比,公顷增产94.5kg,增产率3.4%,公顷增加效益172.50元。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黄腐酸复合肥在八五四农场大豆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与常规施肥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大豆黄腐酸复合肥施肥处理与当地常规施肥处理相比,每亩增产6.3kg,增产率3.4%。亩增加效益达到11.5元。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明确园林绿化过程中,施用生化黄腐酸钾对多种树木移栽成活率和生长的促进作用。【方法】设置腐熟有机肥+生化黄腐酸钾水溶肥、腐熟有机肥+复合肥2个试验处理,测定土壤处理前后理化性质的变化及4种绿化树木移栽一年内的成活率、株高和地径,研究添加生化黄腐酸钾对栽培植株的影响。【结果】种植移栽植株的土壤经腐熟有机肥+生化黄腐酸钾水溶肥、腐熟有机肥+复合肥处理后,土壤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全氮(Total nitrogen)、碱解氮(Alkali-hydrolyzable nitrogen)、土壤速效磷(Soil available phosphorus)、土壤速效钾(Soil available Potassium)、pH值均有明显的升高,土壤容重(Soil bulk density)明显下降;种植土壤经腐熟有机肥+生化黄腐酸钾水溶肥、腐熟有机肥+复合肥处理后,4种不同栽培植株的成活率、株高和地径均有显著的改善(P0.05)。【结论】施用生化黄腐酸钾能有效提高土壤肥力,提高植物对氮、磷、钾的利用率,改善植株生长量,对园林绿化树木移栽后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喀斯特地区大豆接种根瘤菌与施钾对生物生产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喀斯特地区大豆接种根瘤菌与施钾都能增加大豆的有效分枝,提高有效荚百分率和大豆生物生产效率,接种根瘤菌同时施钾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氮、磷、钾配施及其与钼、硼配施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浙春3号大豆在不同的氮、磷、钾配施及其与钼或硼配施条件下产量构成因子的变化及各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氮、磷、钾与硼或钼配施促进了大豆株高的增长, 增加了大豆的百粒重、总荚数和单株籽粒重, 提高了大豆的产量;大豆产量与大豆植株的生物量、株高、单株籽粒重、百粒重和总荚数达到显著的正相关,与经济系数及有效分枝数为负相关,氮、磷、钾与硼或钼配施主要通过大幅度提高生物学产量而最终提高籽粒产量;在试验土壤条件下,氮、磷、钾之间的配施比以2∶1∶1处理的大豆产量最高;氮、磷、钾对大豆产量影响大小的顺序为N>K>P.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文对北疆复播大豆新品种进行了选育,为大豆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1个超早熟大豆新品种(系)为材料,对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简单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复播大豆单株粒数的变异系数最大,为18.9%,生育天数的变异系数最小,为4.02%;单株生物产量与单株粒数、主茎节数、茎粗、生育期呈正相关,与百粒重、单株有效荚数、结荚高度、株高呈负相关;从主成分分析看,前6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95.2294%。【结论】产量构成的主要性状有生育天数、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株高、有效分枝数、百粒重。在选育适合北疆复播大豆育种亲本选配时,应着重对以上农艺性状进行综合性选择。在麦后复播条件下选择品种时,宜选择植株高度适宜、生育期较长、分枝多、单株荚数多、单株粒数多和百粒重高的耐阴性品种,然后通过播期调整、肥水控制来促进营养生长,提高有效分枝以及单株荚数,保证较高的单株粒数和百粒重,实现增产。  相似文献   

10.
张平 《油气储运》2010,(8):25-25
欧化黄腐酸钾复合肥是一种拥有作物生长所需养分、可迅速溶解于水、更易被作物吸收的多元素肥料,其施用范围已逐渐从经济作物转向大田作物,市场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11.
环保型炭基缓释肥应用于大豆、花生应效果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以多微孔颗粒炭为基质的大豆、花生缓释肥的肥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等养分含量的复合肥相比,炭基缓释肥能有效改善大豆、花生的农艺性状,使叶绿素在生育后期显著增加,有利于大豆经济器官的建成,使二粒荚数、产量分别显著增加16.4%、7.2%,能有效抑制花生秕果、虫果的发生,使百仁重、产量分别显著增加10.1%、13.5%.环保型炭基大豆、花生缓释肥促进了作物的生长,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大豆田间酵素菌肥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酵素菌肥与复合肥为对照进行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酵素菌肥、酵素菌肥与复合肥混用后能够促进大豆生长发育,使大豆根数、根瘤数、植株鲜重均表现增加,使大豆产量提高6.94%和2.78%,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土壤生态效益,有着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种衣剂对大豆植株生长发育、根腐病发生情况、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磷钾制剂可提高大豆苗期株高、根长、地下鲜重和干重,增加成熟期单株有效荚数和株粒数,对于提高产量效果佳;其次为克百威种衣剂。  相似文献   

14.
不同复合肥料对大豆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以不同厂家生产的复合肥为试材,进行了与常规施肥对照的试验,结果表明:12-18-15(K2SO4)处理,无论是大豆的生育性状,还是大豆的产量和经济效益,都明显地高于常规施肥和其它复合肥处理,以氮,磷肥投入为主,常规施肥,对提高大豆产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减氮,稳磷,增钾可以明显地提高大豆的产量,硫酸钾复合肥12-18-15(K2SO4)与氯化钾复合肥15-15-15(KCl)相比,在总养分含量相等而钾素相同的条件下,含硫钾肥比含氯钾肥具有极明显的增产作用,增施硫肥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大豆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鲜食大豆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以23份鲜食大豆种质为材料,对其标准荚产量、鲜荚产量与11个主要农艺性状分别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以期筛选出影响鲜食大豆标准荚产量和鲜荚产量的主要因素,为鲜食大豆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标准荚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顺序依次为:单株有效荚数>有效分枝数>单株荚重>双粒荚果数>...  相似文献   

16.
针对浙贝母传统施肥存在弊端,探索新型复合肥在浙贝母种植上的应用效果,通过不同新型复合肥的对比试验研究,表明黄腐酸型(FA)与碳源型(FB)复合肥对浙贝母生长发育及鳞茎膨大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与农户习惯施用肥料相比,表现浙贝主茎秆生长加快,株高与二秆叶片增加,发病率降低,植株枯萎略有延迟。新型复合肥对浙贝的增产增效是处理FB>FA>FC,比对照增产9.5 %-26.7 %,但单位肥料纯养分投入产出比是FC>FA>FB>CK。不同肥料施后对当茬浙贝地土壤有机质、氮磷含量、有效钾积累产生不同影响,对下茬作物的合理调整施肥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不同结荚习性大豆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研究以3种荚习性大豆品种为试材,研究其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关系。采用逐步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有限性大豆单株产量主要决决定于分枝荚数,主茎荚数,株高和荚高;亚有限性大豆决定于主茎荚数,主茎节数和株高;无限性大豆则主要依靠主茎荚数。  相似文献   

18.
为新疆大豆广适性品种的选育和改良提供理论依据,研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在低纬地区对15份来自新疆的栽培大豆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大豆在低纬地区的单株产量与7个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顺序为单株粒数单株荚数有效分枝数株高主茎节数生育期百粒重。得出单株粒数、单株荚数、有效分枝数是影响新疆大豆在低纬地区种植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新疆大豆广适品种的选育过程中,应优先考虑单株粒数、单株荚数、有效分枝数等指标。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近20年来中熟大豆品种遗传改进的明显趋势是株高、有效节数、一二粒荚数、三四粒荚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每荚粒数和单株粒重增加,底荚高度略有增加。分枝数、蛋白质含量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脂肪含量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百粒重变化不大。株高、有效节数、三四粒荚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与单株粒重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各性状对单株粒重的贡献大小依次为单株粒数、单株荚数、三四粒荚数、株高、有效节数、百粒重。提高单株粒数、单株荚数、三四粒荚数.兼顾株高、有效节数、百粒重是该区大豆育种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20.
大豆花荚形成与花荚脱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采用五因素三水平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密度与施肥处理下.大豆花芽分化进程与花荚脱落以及豆荚形成规律。结果表明:大豆的花芽分化进程与绿复叶数之间有明显的同伸关系;不同处理下,大豆的花芽分化进程不同。花芽分化进程与植株干物质积累呈板显著正相关;大豆花荚主要分布于中上层。下层的花荚脱落率最高.为100%。中层为70%左右。上层为40%左右。不同处理时大豆花荚脱落率影响也不尽相同.种肥施用氮、磷、钾时减少花荚脱落有不同的影响。以磷素为最大。其次为钾。氮时花荚脱落基本无影响,追施氮肥时减少花荚脱落有明显作用;密度过大,明显增加花荚脱落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