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北地区一般年份雨量的60%~70%集中在八九月份,且常有暴雨出现,极易造成棉田受涝。棉花受涝后,因田间湿度过大,通气不良,病虫害往往发生加重。如不跟上科学管理,轻者生长发育迟缓,重者造成棉株死亡,导致产量品质大幅降低。因此,防涝是雨季棉田管理的重点。特别是目前种植的抗虫棉抗涝能力差,雨季更需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2.
周磊  张宏民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6):61-61,63
棉花受涝后,因田间湿度过大,通气不良,病虫害往往发生加重,如不及时进行科学管理,轻者造成棉株生长发育迟缓,重者造成棉株死亡,导致产量和品质大幅降低。防涝是雨季棉田管理的重点,特别是目前种植的抗虫棉抗涝能力差,雨季更需加强管理。介绍了雨季棉花的管理措施,主要包括:及早清理棉田排水系统;及时扶理倒伏棉株;适时中耕培土;适时追施速效肥;搞好病虫害防治;科学整枝,适时浇水等,并提出了涝灾的补救办法。  相似文献   

3.
农田工程与农业措施相结合治理盐碱地的效果和效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黄淮海地区的山东省陵县的陵西背河洼涝盐溃区农业生产长期遭受旱、涝、盐、瘦交替为害的特点,提出了一套农田工程与农业措施相结合的治理方案.并对农田工程在防涝、排盐、降低潜水位、淡化潜水矿化度等效果以及实施农业措施.因地制宜种植粮、棉和绿肥作物,改良土壤,增产粮食等综合治理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4.
摘要:涝渍灾害是江淮地区农作物生育期间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江淮地区涝渍灾害发生频繁,危害作物多,受灾范围广,对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造成巨大困难和损失,严重制约着该地区农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江淮地区涝渍灾害的特点和致灾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涝防渍措施。  相似文献   

5.
夏季气温高,台风多,南方地区持续降雨量大,柚木生长快,管理尤为重要.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防旱防涝.柚木喜水,天旱时要灌水抗旱以防幼树枯死.山上种植的柚木,在栽种时施保水剂和装袋种植较为安全.柚木怕涝,持续降雨积水会使幼树根系腐烂,导致生长缓慢或枯死.水涝时要开沟排水防涝.  相似文献   

6.
花生起垄种植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起垄种植不仅有利于灌溉和排水防涝,增加土壤的透气性,改善花生的生长环境,促进根系发育,加快花生的生育进程,增强花生的抗旱耐涝能力,同时还便于田间管理和机械化操作。  相似文献   

7.
玉米防涝     
<正>玉米是需水量较大而又不耐涝的作物,在玉米生长期,当土壤持水量超过一定数量时,会影响玉米生长,甚至死亡。因此,在降雨量较大的玉米生产区,采取有效的防涝措施能提高玉米的产量。近年来禄劝县雨水较丰富,特别是6、7月的降雨量已超过玉米生长期所需水量。根据多年玉米生产经验总结出玉米生产防涝技术措施。1玉米涝害玉米是需水量较大而又不耐涝的作物。土壤湿度超过持水量80%以上时,玉米发育不良,尤其是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极端天气常造成保山市不同区域玉米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尤其是中低海拔玉米受涝害最为严重,给全市粮食稳产增收带来不利影响。为增强玉米防涝减灾能力,保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经多年试验示范,在全市中低海拔玉米种植易遭涝害的区域,将以往开沟条播玉米改为起垄打塘播种玉米,再集成耕、管、收环节节本增效技术措施,形成玉米垄上打塘防涝减灾技术,有效提高了全市中低海拔区域玉米防涝减灾能力,实现玉米稳产增产。目前,该技术已在保山市中低海拔区域大面积推广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防涝效果。  相似文献   

9.
花猫薄荷是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芳香植物,为研究总花猫薄荷在北京地区的适应性和生长表现,2007年和2008年分别在日光温室和露地条件下进行引种和肥水试验。对其植物学性状和生长发育与土壤肥力、灌水的关系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总花猫薄能够适应北京平原地区的生态环境,在温室种植比在露地栽培的生育期有所缩短,两种环境下均能够正常开花结实。较高水肥能够促进其生长发育,但耐涝性较差,种植过程中,应该采取一些防涝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由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陈发棣教授申请的重点项目"菊花耐涝关键基因及其调控机制",201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立项支持,批准号31730081。该项目是陈发棣教授主持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观赏园艺学"(31425022)的延续与深入,在前期发掘菊花优异耐涝种质及发现乙烯是菊花涝渍胁迫应答的重要信号分子基础上,开展菊花涝渍胁迫下乙烯  相似文献   

11.
调查了早稻受涝后的生长发育状况,结合盆栽进行不同生育期的淹水模拟试验,分析总结了早稻受涝后生育特点和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抗灾、救灾措施。  相似文献   

12.
分析杂交棉花蕾期受涝后的症状及生育特点,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即常规措施和关键措施。其中,常规管理措施包括开沟排渍、降低水位、扶苗施肥、培土固源、除草保墒、防虫防病等,关键管理措施包括重施花桃肥、化控、打顶整枝、套种等,从而为杂交棉花蕾期受涝后的丰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祁勇 《河南农业》2023,(28):50-51
<正>高粱是我国最早栽培的禾谷类作物之一,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较高的生物产量、经济产量。高粱有抗旱、耐盐碱、耐涝、耐贫瘠等特点,在平原、山丘、洼地均可种植。虽然高粱对种植条件要求不高,但是科学的栽培措施对提高高粱产量、提升品质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菊花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近年来随着集约化种植水平的提高,菊花病虫害越来越制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便于菊农及时发现和诊断菊花病虫害发生情况,本文对目前菊花病虫害发生特点进行了梳理分析,同时提出了通过优化栽培措施,结合物理和生物防治手段,辅以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等构建菊花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以期为菊花产业的绿色高效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眼下正是秋作物营养生长阶段,为确保秋作物生产各项管理措施落实到位,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河南省黄泛区农场对各农业单位的秋苗长势、苗情、密度、病虫草害防治、种植结构调整、防涝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检查,  相似文献   

16.
正为了解涝对杂交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杂交中稻丰两优香1号为试材,在拔节期、孕穗期和灌浆期分别设计不同涝淹深度和受涝时间的胁迫试验。结果表明,杂交中稻受涝胁迫后,植株高度、节间长度均增长,灌浆期、孕穗期受涝胁迫后植株高度增长幅度大于拔节期,涝淹深度对植株高度、节间长度的影响大于受涝时间。不同生育期受涝水稻减产顺序表现为孕穗期、拔节期、灌浆期,拔节期和灌浆期受涝时间对产量的影响大于受涝深度,  相似文献   

17.
一、土地选择:应选土层深厚.含有机质较多的沙质壤土或壤土田块种植,地下水位应在1米以下.排水良好,以防植株受涝。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受涝农作物灾后补救技术,主要包括水稻水稻涝后田管技术、旱作物灾后田管技术、补种与改种技术等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张治国 《河南农业》2008,(15):52-52
一、小麦高产与农田基本建设 农田建设标准的高低,是能否实现小麦高产、稳产的基础。生产实践证明,高产麦田必须实行畦、墩种植,达到土地平整、排灌畅通、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园田化,才能提高抗旱、防涝能力,确保高产、稳产。近年来,南阳市农田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标准普遍偏低,以致于前期干旱大水漫灌浪费水资源,后期干旱怕穗重倒伏不敢浇水,都会严重影响小麦高产。今年南阳市发生了严重的干热风,由于不具备浇水条件导致小麦千粒重偏低,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20.
果园受涝后应及时进行生产自救,对受涝的苹果树可以采取如下措施进行管理: 1 尽快排水降湿 改善排水条件,通过挖临时排水沟的方法,及早排出积水,以恢复果树根系的通气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